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解决海流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部分专业术语不规范、译名不统一和归类有差异等问题,促进海洋观测仪器的发展和应用,文章参照相关标准规范、权威专著和专业文献等资料,根据海流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性质,结合业界实践经验,系统梳理各类型海流计的命名、分类、适用范围、特点和发展方向等内容。研究结果表明:海流计可定义为“一种用于测量海水流速和流向的仪器”,根据工作原理主要分为机械式海流计、电磁海流计、声学海流计和其他海流计4个大类,不同类型的海流计各具特性;其中,机械式海流计主要包括厄克曼海流计、印刷海流计、照相型海流计、磁录式海流计、遥测海流计和直读式海流计,电磁海流计主要包括地磁场电磁海流计和人造磁场电磁海流计,声学海流计主要包括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声学多普勒海流单点测量仪、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和时差式声学海流计,其他海流计主要包括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电阻式海流计、应变片海流计、倾斜式海流计、粒子图像测速仪和海洋湍流剖面仪。  相似文献   

2.
新型测流仪器—SLC9—2型直读式海流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宇 《海洋信息》1991,(2):21-22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工作实践,对海流观测资料的可靠性和具体观测方法作出分析,并提出问题。对今后改进海流观测方法和提高资料可靠性提供了具体措施和建议,以供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4.
5.
南海环流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Backhaus的三维海流模式,运用半隐式及C-网格方法求解基本方程,对南海各季的平均海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其主要流系基本上是相符的,夏季表层基本上为一反气旋型环流;冬季则转变成气旋型;在冬季,从50m层起开始显露出“南海暖流”的存在。这些表明南海海流的某些主要特征基本上已经被此模型成功地再现出来,同时此模型又给出了垂直方向各层的海流情况,在目前尚缺乏深层实测海流资料的情况下,上述深层海流的模拟结果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的微机软件系统,包括人机界面,数据处理,数据通信,计算,存储,回放等技术,该系统用C语言编制,16点阵和24点阵全汉字菜单,具有速度快,人机对话界面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一种模拟三维海流运动的差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平 《热带海洋》1999,18(1):31-37
提出了一种模拟三维海流运动的隐式差分方法,并给出其计算步骤。通过对该差分方法的稳定性分析可以发现,它的时间步长取值有较大的灵活性。该方法被用于崖门海域的海流模拟。实例计算表明,该差分方法计算过程稳定,计算结果合理,能较好地反映出三维海流运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前言探讨鸭绿江口至老铁山岬近岸水域海流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海岸带资源。笔者在此根据1983年5、8月份两次实测流资料,进而对其海流概况作了初步分析,供有关部门参考。一、调查范围及其方式  相似文献   

9.
ADCP模拟信号源谭小勇1前言ADCP是“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的英文缩写,它是根据多普勒原理用矢量合成法,遥测海流的垂直分布。目前国际海委会以将ADCP定为四种先进的海洋观测仪器之一。现在我们进行的ADCP工作研制已接近尾声,我们希望进一步完备AD...  相似文献   

10.
许金殿  曾刚 《台湾海峡》1991,10(1):33-38
本文以实测资料为依据,利用时间序列功率谱的方法,分析大亚湾湾口冬季的海流波动特点,得出了本海域海流波动是以半日分潮潮流为主的半日分潮、全日分潮和浅海分潮潮流共存的波动形式,其振幅表层大于底层等结论。文中还指出了半日分潮、全日分潮和浅海分潮潮流波动振幅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南海北部春季海流的垂向变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邱章  方文东 《热带海洋》1999,18(4):32-39
对南海北部一连续观测站的春季海流资料进行功率谱分析,潮流调和分析及统计分析,得到了南海北部春季海流垂向结构的基本特征为:(1)实测平均海流偏W向流动并随深度的增加稍作逆时针方向偏转,平均流速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实测海流的日周期明显,在垂向上,近底层(300m)的功率谱峰值明显比其它水层的大,表明该层海流包含的日周期波动最强;(2)海区的日潮流相当强,其最大流速(Kk1+Wo1)在近底层最大;日潮流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对辽东湾西侧高岭电厂附近海域海流调查资料,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对8月份,8个测点三个航次的实测海流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利用调和常数和实测海流记录推算了流速和流向的标准偏差。两种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调和分析精度较高,结果可靠。调查区实际海流中,以潮流为主,余流次之。本海域最大可能潮流的分布,与离岸距离及水深有关,其分布趋势与等深线相类似。潮流性质为正规半日潮。由于受秦皇岛外M_2分潮无潮点的影响,潮汐性质有明显的日潮特性。流型为往复流。对潮流的垂向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琼州海峡的流、浪、潮要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测的10个点的资料并结合数模计算简述了琼州海峡流、浪、潮的基本特征。由于受地形及流系的复杂影响,其水体流动基本为东西走向的往复流,波浪受台风及季风的影响以及地形的制约,台风的4级波高出现率全年占51%_56%。给出的10个计算点各种重现期的波高、流速值及其方向,是拟建的跨海工程的重要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6.
南海北部大陆坡区斜压海流的垂向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邱章  方文东 《台湾海峡》2000,19(4):405-412
对南海北部陆坡区一定点站连续28.6d的27个等间隔水层(11,15,…,115m)的ADCP海流观测资料进行正压海流、斜压海流分解, 运用调和分析、功率谱分析和能量计算等方法着重对观测点各水层的斜压海流的时间序列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斜压海流向岸分量平均值、斜压海流两分量样本标准差、斜压海流K1分潮流振幅、斜压海流的平均涡动动能以及斜压海流向岸分量功率谱显著的谱峰值的垂向分布均随深度的增加由大变小再变大.(2)斜压海流的日周期显著, 斜压海流的日分潮流的椭圆长轴方向偏NW-SE向, 日分潮流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斜压海流的日分潮流迟角的垂向分布是:约以67m为界,界面附近水层的迟角变化较大,远离界面的水层的迟角分布较稳定,界面上、下水体的迟角反向;67m层以浅水层, 相对集中在300°附近,67m以深水层,主要分布在120°周围.(3)斜压海流的平均涡动动能较大,约占实测海流平均动能的41%,其向岸分量大于沿岸分量, 且其大小与日分潮流椭圆的长短轴分布相对应.(4)斜压海流功率谱峰值显著周期在24h左右;19与99m层相同,为23.6h,55m层为24.4h;斜压海流向岸分量与沿岸分量功率谱的显著谱峰值的垂向分布有所不同, 前者随深度增加由大变小再变大,后者则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7.
烟台芝罘湾流场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19.
辽东湾顶浅海区海流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冠  王锡侯 《海洋通报》1991,10(5):8-13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用二维绝热模式,用KWBC风场资料研究了1987年El Nino期间热带太平洋表层流系对冬、春、夏、秋季风场的响应特征。模拟结果表明:在1987年El Nino期间,赤道附近东向流加强了,西向流减弱了;冬季东向流距平比夏季强度大,纬向范围小且位置偏高;模拟海流及水位分布特征与中、美海-气相互作用热带西太平洋联合调查及Wyrtki的观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