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绳索取心钻进的技术水平,弥补普通绳索打捞器的缺陷,研制了SSD-96型绳索取心安全打捞输送器。该安全打捞输送器可以在地表通过控制钢丝绳绞车来改变打捞钩口的张开大小,从而完成安全打捞输送器从打捞状态向脱卡状态转换。文章介绍了安全打捞器的打捞原理和脱卡原理,以及打捞遇阻时和干孔或水位不足时输送内管到预定位置后安全脱卡的工作方法。该安全打捞输送器在河北省承德市张营矿区的野外应用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根据所配制水泥浆液量的多少、水灰比的大小、流动性能好坏、以及凝结时间长短等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灌注方法。一般常用的方法有水泵灌注法,导管灌注法,输送器注入法,孔内混合法及投放灰球法等。  相似文献   

3.
近水平孔坑道用绳索取心钻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目前将地面绳索取心钻具用于坑道内施工效果不佳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坑道专用绳索取心钻杆,该钻杆具有捞矛头持心装置、弹卡复合定位机构、快断机构的内外管总成及水力输送器、水力打捞器及通缆式水接头等附属装置。现场实验证明,该钻具成功解决了地面用绳索取心钻具不适宜进行近水平孔坑道内取心钻探施工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各国整体切削具不提钻可换式钻头结构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整体旋转切削具可换式钻头。在结构上采用弹簧、顶杆、球形铰组合来控制可换钻头的定位;使用一套输送器控制钻头的升降。这种设计结构克服了已有钻具结构复杂、不可靠等缺点,钻进效率高于普通绳索取心钻具10%~50%。  相似文献   

5.
2009年8月17日,由河北省地矿局地质矿产科技处组织,主管探矿科研生产的高献计副局长亲自带队的5人专家验收组,对河北省地矿局探矿技术研究院完成的三个省局下达.的探矿科研项目进行了评审验收。三个科研项目分别是:《如何提高金刚石钻头使用寿命研究》、《人造金刚石聚晶、复合片钻头研制》和《深孔绳索取心安全打捞输送器(SSD-75)研制》。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连续降水过程中水汽输送的变化,应用NCEP/NCAR资料、HYSPLIT后向轨迹模拟及降水稳定同位素资料对北京22场连续降水的水汽输送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连续降水的水汽输送可分为西向水汽输送、远洋水汽输送、近海水汽输送、远源大陆水汽输送和局地大陆水汽输送5种类型,并以近海水汽输送和西向水汽输送为主(降水量占比60.8%)。不同水汽输送类型下降水δ18O的差异主要受水汽源区同位素富集程度及水汽输送途中降水过程的影响,降水氘盈余的变化反映出二次蒸发的影响及水汽源区大气相对湿度的差异。14场连续降水的水汽输送类型发生了变化,且降水δ18O值的变化能够较好地指示水汽输送类型的变化。该结果说明降水同位素特征能够为识别水汽输送类型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7.
为了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试料中的锡,研究了一种迅速而灵敏的方法。该方法是把生成氢化物和加热石英原子化结合使用,或把溶剂萃取和碳管原子化结合使用。普通硅酸盐岩石和沉积物是用高氯酸、硝酸和氢氟酸的混合物分解,并用稀盐酸和草酸溶解。氢化锡是与1%的四硼酸钠和0.6M盐酸在一种自动氢化物发生器中反应生成的,并将其输送至石英原子化器中。溶剂萃取和碳管原子化器相结合的方法可适用大量干扰元素和(或)耐熔锡矿物的试样。在这种情况下,试样用混合酸分解或用碳酸钠和硼酸熔融。用醋酸丁酯生成锡三辛磷氢化物(TOPO)的络合物的方法,可将锡从含40mg氯化铝,浓度为2.4M的盐酸溶液中萃取出来。有机溶剂中的锡则用碳管原子化器测定。在锡的检测中,利用生成氢化物和石英槽原子化器时其检测极限为0.1ppm;利用碳管原子化器和溶剂萃取时,其检测极限为0.4ppm(即试样的0.5g)。锡含量高于0.5ppm时,其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4%。上述方法可满意地应用于大量地质参照试样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西风带与季风对中国西北地区的水汽输送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气候资料,分析了西风带与季风对我国西北地区水汽输送的作用。分析表明,大气水汽输送在西北地区的3个分区特征非常明显:高原切变线以南,主要是来自西南季风的水汽输送;高原切变线以北,主要是来自西风带的水汽输送;高原切变线向东北方向的延长部位是一鞍型区,为西风带与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区。青藏高原东部的西南季风气流有绕行和向北翻越青藏高原的水汽输送;而在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主要是由青藏高原周边向主体的水汽输送,没有明显的翻越青藏高原的水汽输送。在青藏高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以对流层中层的水汽输送为主;在青藏高原南部以低层水汽输送为主。在青藏高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水汽输送为辐散,即输入的水汽又被扩散出去了;在青藏高原主体和我国西北地区东部为水汽输送的辐合区。西风带的水汽输送为我国西北大部分地区提供了基本的水汽来源,西风变化对其水汽输送通量散度年际变化有直接的作用;南亚夏季风通过西南季风气流水汽输送直接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南部和东部,并且,其变化通过环流结构调整影响西风带的波动,进而影响西风带对西北地区的水汽输送。  相似文献   

9.
海洋浮游动物粪便通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海洋浮游动物粪便颗粒的沉降被认为是碳从海洋表层向海底输送的主要途径之一,对研究碳通量和水层-底栖耦合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有关浮游动物粪便的形态、产生率、分解速度和沉降速度的研究,以及近年来沉积物捕捉器样品的研究。虽然通过粪便产生率和沉降速度估计出的粪便通量很大,但是沉积物中粪便颗粒造成的碳通量所占比例不大。因此,对其它沉积途径的研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赵尔信  徐省盘 《地下水》1992,14(2):92-96
泵吸反循环钻探用钻头有两大类型:一种是输送岩屑的全面钻进钻头,如牙轮钻头;另一种是输送柱状岩芯的取芯钻头。输送柱状岩芯的钻头又分为输送软散型岩芯的合金钻头和输送硬岩芯的金刚石钻头。本文重点介绍输送岩芯钻头的设计。反循环钻头和正循环钻头的不同点在于反循环钻头需改变冲洗液的流向,迫使冲洗液向钻头中心部分流动;反循环钻头的壁厚  相似文献   

11.
2001-2005年西北中东部水汽及其输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西北地区中东部2001-2005年近5 a的40个站点逐日探空资料, 分析了该区域的水汽及其输送特征.结果表明:整层水汽含量分布不均, 季节变化明显, 除冬季外, 沿祁连山存在一条"湿舌". 水汽主要来源于以西风为主的纬向输送和西南气流的径向输送. 高原上的水汽输送, 北部来源于西北气流, 南部为西南气流, 但北部的水汽通量仅有高原东侧西南气流输送的一半左右, 高层水汽输送更加重要. 占主导的西风和西北风的水汽干输送是西北干旱的原因之一, 而特殊的地形作用是该区域降水形成及分布不均的重要因素. 在水汽输送能力最强的夏季, 纬向水汽输送最强的高度出现在600 hPa左右高度上, 而径向强输送集中于600 hPa以下103° E以东的高原东侧.  相似文献   

12.
孔海江  王霄  王蕊  吕晓娜 《水文》2012,(4):37-43
通过分析1961~2010年发生在河南中南部持续性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从水汽输送角度对河南省中南部(河南省黄河以南地区)的持续性暴雨进行分型,总结出3种水汽输送类型,即西南气流型、螺旋型和"S"型。对比分析这3种类型代表个例的水汽输送和水汽收支特征后发现,河南中南部的持续性暴雨主要是由西南气流型的水汽输送造成的;"S"型和螺旋型水汽输送也是造成河南中南部持续性暴雨的原因之一。西南气流型和螺旋型的水汽输送是造成淮河上游洪涝的主要水汽输送类型,其对应的天气影响系统分别是:高层低槽(低涡)、中低层切变线和台风低压(台风倒槽)。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北地区水汽的平流输送和辐合输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中国西北地区上空的水汽汇聚过程———平流输送与辐合输送,为西北地区降水过程数值模拟的参数化提供依据.分析表明:中国西北大部分地区为负的水汽平流输送,从上风方向得到的水汽输入小于水汽输出,是水汽的净流失区;中国西北地区中部为大范围负的水汽辐合输送,当地的水汽由风场向外扩散,加剧了当地的水分流失,是水汽扩散区;在水汽净输送的年际变化中,中国西北地区小于华北地区,平流输送呈上升趋势,辐合输送下降,平流的相对贡献在增加;在与大气环流系统的关系中,中国西北地区水汽的平流输送主要受西风带影响,辐合输送与南亚夏季风有显著相关.变化趋势表明西风的作用在加强.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明确西风带和南亚季风对三江源流域的水汽输送作用及对流域降水的影响,利用ERA-20C再分析数据集对三江源流域1948-2010年雨季水汽通量场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分解,得到可表征西风带和南亚季风水汽输送在三江源流域强弱关系的经验正交函数模态及指标,揭示当西风带和南亚季风分别控制流域时的水汽输送和降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西风带控制流域水汽输送时,流域内部水汽输送方向为由西北向东南,西风带和南亚季风在流域南边界附近汇集,流域东部及南部(澜沧江源区大部,黄河源区东部)降水显著增加;南亚季风控制流域水汽输送时,流域内部水汽输送方向为由南向北,两支水汽输送路径在流域以北汇集,流域北部(长江源区大部,黄河源区偏北部)降水显著增加。西风带和南亚季风的水汽输送均对三江源流域具有重要作用,两支水汽输送路径分别控制流域时可引起流域内部不同区域降水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雨季降水的水汽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1961—2017年青藏高原109站降水量资料、NCEP全球逐月再分析资料,讨论了雨季期间高原的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高原雨季降水呈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高原雨季降水主模态为南北反向型和全区一致型。气候态高原雨季的水汽输送路径为来自阿拉伯海的偏西风水汽输送,在孟加拉湾附近分为三支水汽输送气流:一支向北输送,自高原南缘输入;一支在南海附近转为偏南风水汽输送,自东南侧输入高原;一支受高原大地形的阻挡作用,转为偏西风水汽输送。在全区一致型降水偏多年,高原主体呈现北部弱辐合、南部辐散的分布形态;在全区一致型降水偏少年,来自阿拉伯海偏南水汽输送在25° N附近转为偏东水汽输送,在高原南缘形成较强的水汽辐合中心。雨季期间高原各边界的水汽收支情况表现为西、南、东边界以水汽输入为主,北边界为水汽输出,南边界水汽输入量最大,西边界次之。  相似文献   

16.
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对于全球的水分循环、气候系统、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水汽输送是影响中国旱涝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海温、北大西洋涛动、太平洋年代际涛动等因素对东亚大气环流的调控作用有关。本文就近期关于中国地区水汽输送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部分研究工作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包括影响中国东部降水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水汽输送机制、影响梅雨特征年代际变化的水汽输送机制、热带海温对中国上空水汽输送的影响机制等问题。此外,本文回顾了近期与青藏高原地区水汽输送机制有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酸性污染物欧拉型输送转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值模式是研究酸性污染及其长距离输送特性的一种重要方法。70年代以来,国内外发展了许多欧拉型的输送转化模式,我国在欧拉型酸性污染物长距离输送模式的研究中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的欧拉酸性污染物输送转化模式,并就模式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长江流域旱涝典型年大气水汽输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我国125个探空站一日两次自地面至100hpa共11个层次上的观测资料,对长江流域典型夏涝年(1980年)和夏旱年(1985年)我国大气中水汽总输送场、涡动输送场及散度场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水汽总输送场从西北、西南和东南三支气流携带的水汽交汇于长江流域,且整个水汽输送场稳定持久,则在水汽辐合带附近导致大量降水,形成洪涝;反之,当三支气流微弱不稳定,不能形成水汽辐合带条件,则形成干旱。涡动输送亦反映出类似的特征。稳定且强盛的西南气流水汽输送是形成降水的主要条件和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汽输送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对于全球的水分循环、气候系统、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水汽输送是影响中国旱涝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海温、北大西洋涛动、太平洋年代际涛动等因素对东亚大气环流的调控作用有关。本文就近期关于中国地区水汽输送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部分研究工作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包括影响中国东部降水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水汽输送机制、影响梅雨特征年代际变化的水汽输送机制、热带海温对中国上空水汽输送的影响机制等问题。此外,本文回顾了近期与青藏高原地区水汽输送机制有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水力反循环钻探用钻头有两大类型,—种是输送岩屑的全面钻进钻头(如牙轮钻头),另一种是输送柱状岩心的取心钻头.对于输送柱状岩心的钻头又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