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碳及其相关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是近十几年来海洋科学的研究重点之一,也是国际上许多前沿研究计划,如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JGOFS)、陆海相互作用(LOICZ)、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CAOBEC)、上层海洋与下层大气研究(SOLAS)等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
译者序     
南极研究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引起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的极大关注。在ICSU和世界气象组织(WMO)主持下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是了解主宰地球整体系统相互作用过程的两项全球尺度的研究计划,是由许多区域性研究计划和核心计划组成的。南极区域性研究计划则是其中之一。南极地区在全球变化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区中的大气—冰—海洋—生物通  相似文献   

3.
唐启升 《海洋科学》1993,17(2):21-23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在今后的年代里,人类活动的影响幅度将大于自然界的影响幅度。因此,80年代以来,研究全球变化成为国际科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产生了许多与海洋科学有关的大型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如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计划(TOGA)、全球海洋环流实验(WOCE)、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JGOFS)、海洋科学与生物资源(OSLR)和全球海洋观察系统(GOOS)等。在这些计划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海洋物理过程与生物资源变化相互关系研究方面出  相似文献   

4.
<正>当今社会海洋已成为全球各沿海国家激烈竞争的重要领域。沿海各国对海洋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高,加强对海洋的观测和认识,研究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应对全球变化,准确预报海洋灾害,科学探测和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科学保护海洋环境,有效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国家海洋主权与权益,已成为全球各沿海国家的重要任务。海洋卫星和卫星遥感海洋应用掀起了观测和认识海洋的第二次浪潮。在经历了长时期的利用船舶、岸站和水面技术对  相似文献   

5.
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迄今尚未像金星表面那样被精心绘制成图,但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公布的第一张出色的海底图改变了这种状况。设在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地球物理学家戴维·桑德韦尔说和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沃尔特·史密斯博士不久前向人们展示了一张占地球面积71%、宽4.176米、高2.4384米的彩色海底图。这张海底图就像把海洋排干后从太空中看地球一样。科学家们说,这张海  相似文献   

6.
盖明举 《海洋信息》1998,(6):32-32,F003
海岸带海陆相互作用(LOICZ)研究计划的组织者和美国国家海洋资料中心(NODC)正在共同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便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沿岸水域。 在过去的20年中,国际科学界对开阔大洋和大气的全球性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实施了以下三项计划:1)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实验计划(TOGA)。TOGA进行了观测方面的基础工作,使我们大大增进了对大尺度海气相互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热带海洋全球大气研究(TOGA),东太平洋海洋环流研究(EPOCS)、西赤道太平洋海洋环流研究(WEPOCS)、表层热带太平洋观测(SURTROPAC)以及太平洋区域观察)PROPPAC)等计划,对1980~1990年期间在赤道太平洋(141.5°E~85°W,10°N~10°S)所调查的生物化学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所得结果是:东赤道太平洋正常年份初级生产力为500~800mg/(m~2·d),El Ni(?)o期间约为150mg/(m~2·d);西赤道太平洋正常年份初级生产力为200~250rag/(m~2·d),El Ni(?)o期间约为300mg/(m~2·d)。研究结论是:El Ni(?)o期间东赤道太平洋初级生产力较正常年份显著降低,西赤道太平洋初级生产力较正常年份明显增加,生物响应均较显著。  相似文献   

8.
海洋酸化及国际研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海洋酸化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最大威胁之一,其对海洋健康的影响已逐渐显示出来,引起世界主要沿海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纷纷制定海洋酸化问题研究计划,研究应对海洋酸化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对策.有关国际组织召开海洋酸化问题国际研讨会,协调沿海国家的行动,提高行动的功效,全力以赴...  相似文献   

9.
王崇江 《海洋科学》1998,22(2):36-38
“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CLOBEC)研究计划目前已被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接纳为核心计划之一,并且可能成为今后10a内最大的国际海洋学研究计划。其主要目的是要了解海洋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特别是物理环境变化的响应。浮游动物是研究海洋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胁迫反应理想的研究对象,其数量变动是监测海洋生态系统动态的理想指标,因此GLOBEC计划特别强调对浮游动物的研究。海洋浮游桡足类的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在繁殖盛季往往超过其他种类而在浮游动物中占据优势[1],因此海洋浮游桡足类的研究是浮游动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与湖沼》2001,32(5):580-580
有害赤潮近年来的频繁发生极大地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 ,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 ,作为一种全球性海洋生态环境问题 ,肆虐于世界各沿海国家。随着工农业高速发展、人口增加 ,中国沿海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 ,赤潮发生日益频繁 ,规模日渐扩大 ,1 997— 2 0 0 1年渤海、东海、南海都发生了 1 0 0 0km2 以上的特大赤潮。有害赤潮问题已引起了各国政府及科学界的高度关注 ,“全球有害赤潮的生态学和海洋学研究计划 (GEOHAB)”正在组织实施中。因此 ,周密科学地制定我国的有害赤潮国家研究计划 ,加强各地区、部门的…  相似文献   

11.
美科学家从卫星数据中整理出新海底图据报道,从美国海军和欧洲航天局1995年早些时候公布的卫星数据整理出新的海底图可能有助于改进石油和矿产探测,提高气候预测的准确性以及更好地理解大陆漂移。这些海图是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的沃尔特·史密斯和斯克里普斯海洋...  相似文献   

12.
1999年6月,29个国家科学部长作出建立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中心(GBIF)的决定,Sloan基金会和美国全国海洋合作伙伴计划(ZOPP)希望参加此中心海洋部分的工作,建设海洋生物地理信息系统(OBIS)。据系统设计者设想,在若干年内,任何人从世界地图上都能获得任何海区  相似文献   

13.
寄语海洋——沿海省市长们的话本刊编辑部·导语·'98国际海洋年即将来临,海洋世纪呼之欲出。在当今的海洋世界、海洋时代,我们的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海洋,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建成海洋经济强国,把富饶、强盛的海上中国带入21世纪,已成为民族的...  相似文献   

14.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碳库,通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缓了全球变暖的局势。海洋同时也是蕴含丰富资源的宝库,过量二氧化碳的吸收,造成海水pH发生变化,海洋酸化对这个资源宝库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文献计量与统计分析的方法,从宏观角度研究了海洋酸化研究的整体发展现状和主要研究主题的分布,分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结合现有问题给出了讨论及建议,以期为未来的海洋酸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研究结果表明,海洋酸化研究经历了探索、成型、快速增长与稳步增长4个时期。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是主要研究国家;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詹姆斯库克大学是主要研究机构。海洋酸化过程与成因、敏感性生物与生命过程影响、生态系统影响与生态效应、珊瑚礁与藻类典型研究等内容则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主题。未来的海洋酸化研究应该拓展广度和深度,提升方法和技术,并注意制定综合研究计划,慎重定性与量化研究结果,考虑多方面差异耦合因子并加强基础研究与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5.
海洋沉积物中碳的来源、迁移和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活动每年向大气排放的CO2约为65亿t,其中留在大气中的约占50%,大洋吸收约16亿-20亿t,陆地生态系统大约吸收0.7亿~1.4亿t(Bates,2001;Battle et al.,2000),还有大约13亿t找不到去处,称为大气CO2丢失项,而陆架边缘海有可能是这丢失项的去处。近海沉积物是大气二氧化碳的接受者,同时当条件合适时沉积物中的碳又可被释放重新进入水体乃至大气中,是碳循环中的重要源与汇,因此海洋沉积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全球碳循环的一个关键环节。虽然近十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对沉积物中的碳循环进行了较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海洋沉积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和过程至今并未查清,具体体现在海洋沉积物在海洋碳循环中起什么作用?起多大作用?在哪些方面影响和控制海洋碳循环?这些均需要科学家们长期的艰苦努力,以便在更深入、更系统和更高层次上研究解决困扰当今人类的涉及碳循环这一重大环境科学问题。 海洋沉积物为海洋环境中的一个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的碳与水体-生物体以及大气、入海河流等进行着不间断的交换、大气中的气体碳经过复杂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转化为水体中的溶解碳,再变为颗粒碳,经沉降最终形成沉积物,在适宜的条件下上述的反过程同样会发生。因此,研究海洋沉积物中的碳在其循环中的作用是非常困难的。碳是最主要的生源要素,更是生命活动能流、物流中最重要的元素,几乎所有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都与它有关,因而有关碳循环的研究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许多国际研究计划均以此为核心研究内容。如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中的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JGOFS)、全球生态系统动力学(GLOBEC)以及上层海洋与低层大气研究计划(SOLAS)等(唐启升,2001;宋金明,2000)。碳循环研究以 JGOFS计划2001年基本结束为标志,通过近十几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系统了解了海洋循环的过程及界面碳通量,对全球碳循环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作者从海洋沉积物中碳的形态与来源、海水及颗粒物中碳与沉积物碳的关系、表层沉积物再悬浮对碳循环的影响以及沉积物中碳的早期成岩作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海洋沉积物中碳循环目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于1986年10—12月和1987年9—11月分别在西太平洋热带海域(5°N—6°S,21—3°N)作巨盐核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10°N以北海域大气中巨盐核浓度大于赤道海域。海洋虽是巨盐核的源地,但其浓度却低于沿海和海岛。而高于内陆。无论是内陆,还是海洋和沿海,大气中的巨盐核浓度都与风向风速有关。在陆地和沿海,相对湿度对巨盐核浓度影响较大,而在海洋地区这种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海洋生态系统模型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辉 《海洋与湖沼》1998,29(4):341-346
SEVERALBASICPROBLEMSOFMARINEECOSYSTEMMODELLING(WANGHui)(DepartmentofEarthSciences,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Beijing,100083)进入90年代以来,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异常活跃,并进入了强调“动力学”研究的时期。自1991年起,在国际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田、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ICES),以及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等国际组织的推动下,一个崭新的国际科学研究计划——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GLOBaloceanECosystemdynalrllcs,GLOBEC)…  相似文献   

18.
给出并讨论了海洋系统中由于热量交换、物质交换以及外力做功引起的熵通量的表达式;同时,根据新近调整的全球海 气界面的气候平均资料,估计了全球海洋与大气界面气候年平均的熵通量(熵流),这一熵通量主要取决于海 气界面的热量和物质交换的空间不均匀性。计算结果显示,由热量交换分量引起的熵通量对海洋系统的总熵通量起到主要的贡献作用,其值约为-555.6mW·(m2·K)-1;由海表风应力做功引起的熵通量相对较小,约为-0.09mW·(m2·K)-1;由物质交换引起的熵通量最小,仅为-0.02mW·(m2·K)-1。总的来说,海洋系统从外界获得的总熵通量为-555.7mW·(m2·K)-1,这也就意味着在气候平均定态下,海洋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在量值上等于系统的熵交换,即为555.7mW·(m2·K)-1。海洋系统的负熵流与其内部的各种不可逆过程引起的熵产生取得平衡,确保了全球海洋系统处于非平衡热力学定态,并维持着海洋系统中各种尺度的时 空有序现象的消长过程。  相似文献   

19.
海岸带是海陆过渡的一个独立地质环境体系,也是陆海相互作用的发生地.详细介绍了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项目下的海岸带陆海交互作用(LOICZ)国际研究计划的研究对象、科学目标以及研究内容等.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计划"(JGOFS/LOICZ)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在长江口、黄河口和珠江口等...  相似文献   

20.
石莉 《海洋信息》2006,(2):32-32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通过海洋科学部为大专院校海洋基础研究提供约70%的联邦政府支持。预算经费按基金会优先领域、学科研究计划和设备(调查船作业、仪器和海洋技术支持)进行分配。近年N SF的预算增长较大,然而纵观将来有限的预算增长,如何更好地保持科学进展的势头,同时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