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由现场离水辐亮度估算黄海透明度几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黄海现场离水辐亮度及遥感反射比,采用4种统计算法估算海水透明度(Secchi Disc Depth)。前2种算法中海水透明度作为因变量,两不同波段辐亮度之比及两辐亮度之和与第三者之比分别作为自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前者相关系数r2为0.9335。后者相关系数r2为0.9483。第3种算法中,所有波段的遥感反射比做因子分析形成的主因子作为自变量,透明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子样全相关系数r2为0.9649。第4种算法中,遥感反射比作为自变量,透明度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复相关系数r2为0.9815。计算结果表明,多元统计分析的估算精度高于一元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2.
由TSRB辐射计数据估算海面离水辐亮度的经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基于经验统计的TSRB辐射计数据估算离水辐亮度的方法,利用SeaBASS数据库中640多个现场测量的辐亮度和辐照度光谱剖面数据,建立向上辐亮度衰减系数K_(lu)的经验算法.此算法为幂指数形式,输入变量为水下0.65 m的向上辐亮度(490 nm)与海面上向下的辐照度(555 nm或665 nm)之比(即为TSRB直接测量的两个参数).当水体较清时,输入为蓝绿波段之比,当水混浊时,采用蓝红波段之比.获得了K_(lu)后,海面以上的辐亮度(离水辐亮度)由z=0.65 m处的辐亮度外推获得.初步的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一类和二类水域都有很好性能,且算法实现简单,运行速度快.  相似文献   

3.
黄海、东海二类水体漫衰减系数与透明度反演模式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黄海、东海是典型的二类水体区域,总悬浮物含量高,水体光学特性复杂.利用2003年春秋季黄海、东海水色联合试验中获取的高质量现场实测数据,建立了由遥感反射比反演水体在490nm波段的漫衰减系数和海水透明度的统计反演模式.这两种模式皆采用490,555,670nm三个波段的组合,漫衰减系数的反演值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6,平均相对误差为17.2%;透明度的反演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5,平均相对误差为16.8%.对两种反演模式对遥感反射比输入误差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反演模式对±5%的遥感反射比输入误差导致490nm波段的漫衰减系数反演误差最大为27.3%,透明度最大误差为22.7%,并利用2003年春秋季同一海区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漫衰减系数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5.0%,透明度的为16.5%.给出了412,443,510,520,555,565nm各波段的漫衰减系数同波段490nm的漫衰减系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400~600nm波段中的每一个波段的漫衰减系数与490nm波段的漫衰减系数的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都超过了0.98.这样利用建立的各波段漫衰减系数关系模型可以从一个已知波段的漫衰减系数反演出其他任何波段的漫衰减系数,这就在水色反演和应用中大大减少了未知因子的个数.  相似文献   

4.
4种重金属离子对海洋三角褐指藻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于1993年4月-1993年5月以Zn^2+,Cd^2+,Pb^2+,Cu^2+不同浓度的海水对三角褐指藻进行生长影响的研究。实验表明,Cu^2+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毒性最大,其96hEC50为0.017mg/L。Pb^2+的毒性最小,其96hEC50为0.468mg/L。4种重金属离子的毒性顺序是Cu^2+>Cd^2+>Zn^2+>Pb^2+,除Cd^2+外,其他3种金属离子对该单细胞藻的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5.
利用海上实验现场测量船舶的尾迹气泡群对西沙群岛附近海域一类水体海水光学特征(例如归一化离水辐亮度、遥感反射率)的影响,为通过星载光学传感器遥感获取船舶尾迹信息提供理论依据。实验证明,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船舶含气泡尾迹不仅在幅度上、也在谱形上改变海水遥感反射率,作为结果,尾迹气泡使得海水变得更绿;同时,随着观测点在尾迹中的位置距目标船的接近,气泡密度不断增大,反射率也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6.
海水中Sr同位素组成变化的环境意义与Sr同位素地层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刚健 《海洋科学》1995,19(1):23-25
1海水中Sr同位素组成变化Sr是海水中的一种常量组分,现代海水中含量为7.9mg/kg,总量约为1.21×1017mol。海水中Sr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几种:首要是河水来源,河水将其流域内岩石风化产生的大量溶解Sr2+带入海水中,这一部分的Sr通量约为3.0×1010mol/a,Sr/86Sr比值现代平均值为0.711;其次为海底水岩界面交换所带入,其中主要通过海底扩张导致热液输入以及海底玄武岩的风化作用而输入,这一部分Sr通量为1.2×1010mol/a,37Sr/36Sr平均为0.705;另外…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连港外海上实验测量船舶含气泡尾迹表观光学特征(如离水辐亮度、遥感反射率),分析了尾迹气泡对极度混浊的Ⅱ类水体海水表观光学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无论在可见光还是近红外波段,尾迹气泡都增强了海水表观光学量,如"耘海"船尾迹遥感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相对背景海水提高了50%,在近红外波段相对提高了159%.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此种水体中,气泡使得尾迹海水水色变黄,而不是在Ⅰ类水体中使水色变绿.随着观测点在尾迹中的位置靠近目标船,气泡数密度不断增加,遥感反射率也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8.
利用SeaWiFS反演海水透明度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海水透明度是描述海水光学特性的一个基本参数.根据水下光辐射传输理论及对比度传输理论,建立了海水透明度的半分析定量遥感模式.利用大量实测透明度资料对模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遥感反演透明度与实测透明度的相关系数为0.84,绝对平均误差为4.17m,相对平均误差为22.6%.最后利用建立的模式和Sea WiFS卫星资料制作了我国海域1999年的月平均透明度遥感产品.  相似文献   

9.
本文描述了1989年11月在青岛即墨岙山养殖基地所做的海水叶绿素σ浓度遥感测量的基础实验。该实验获得了高浓度叶绿素α含量的海水反射光谱。该反射光谱的特征波段为:波谷在485nm;波峰在450nm 和535nm;“节点”在572nm.根据该实验数据选取了叶绿素α浓度两种双波段估算模式.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式的精度都在50%以上,且双波段反射率的差值法优于双波段反射率比值法.  相似文献   

10.
南海表层海水Sr-U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热电离质谱方法分析了取知南海不同海域的现代珊瑚和全新世珊瑚样品的Sr、U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南海珊湖代表的礁区表层海水^87Sr/^86Sr比值介于0.708902-0.709401之间,分布相当不均一,而δ^234U则主要介于170-180之间,明显高于开放大洋144的结果,反映周边大陆物质输入对南海表层海水组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作者研究的OP- 乳化剂增敏姜黄素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的溶解硼,用ICP- AES法测海水中的硼和锶。发现在珠江口海水盐度2.686 ~25 .722 ,氯度1 .440 ~14 .136 为0.215 ~0 .229mg·kg- 1 ,平均值为0 .224±0 .005mg·kg- 1 mg·kg- 17 .64 ,Sr(mg·kg- 1)/Cl 比值为0.380 ~0 .663,平均值为0 .404 ±0 .016 ,两者皆在大洋海水自然变动范围之内。珠江口海水中的硼和锶浓度与海水盐度或氯度均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珠江口外南海海水盐度32 .923 ~33.446, 氯度18 .241 ~18.558 ,B浓度为4 .02 ~4 .24mg·kg- 1 ,Sr 浓度为7.64 ~7 .70mg·kg- 1 。珠江口海水实验数据统计回归线与理论释线比较后表明,珠江口海水中硼与锶均具有良好的保守性质,珠江口海水中的硼和锶主要来自湾外海海水潮汐输入。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卫星遥感对同一地区重复成像的特点,采用从港湾不同时相的影像中提取不同潮位的水域面积的方法,建立潮位面积算式和采用分层求和的方法,建立沉 积参量算式。利用沉积参量算式和潮位面算式计算了海口港两个同时段的0m以浅的沉积参量;1965-1984年时段沉积总量为4.59×10^8m^3,沉积速率为2.4×10^5m^3/a;1984-1990年时段,沉积总量为-8.4×10^5m^3,沉积速率为-1.  相似文献   

13.
海水叶绿素α浓度遥感测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1989年11月在青岛即墨岙山养殖基地所做的海水叶绿素α浓度遥感测量的基础实验。该实验获得了高浓度叶绿素α含量的海水反射光谱。该反射光谱的特征波段为:波谷在485nm;波峰在450nm和535nm;“节点”在572nm。根据该实验数据选取了叶绿素α浓度两种双波段估算模式。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式的精度都在50%双上,且双波段反射率的差值法优于双波段反射率比值法。  相似文献   

14.
首次用新研制的高精密磁力浮沉子密度计测定NaHCO3,KBr,KNO3和Ca(NO3)2在盐度为30.0和34.7温度为298、10K时的偏摩尔体积(即pmv)。重新测定了NaCl,KCl.Na2SO4和MgSO4在海水中的pmv,并用实验精密验证了海水中主要电解质的pmv的加和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对虾对日本刺沙蚕的摄食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1996年6月在山东莱阳市养殖场采集中国对虾(体长4.5-6.0cm体重1.2-3.7g)和日本刺沙蚕(体长1.0-5.0cm)通过持续20的室内实验,研究中国对虾对日本刺沙蚕的摄食率,实验条件为:水温21-23℃,海水盐度30-31,pH=8.2-8.6,室内自然光照,实验结果表明,中国对虾对日本刺沙蚕的摄食率C(g.g^-1.d^-1)与体重W(g)的关系为C=0.153W^0.7072,在  相似文献   

16.
南海东北部表层海水中^226Ra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报道1994航次南海东北部的^226Ra,利用Mn-纤维富集海水的Ra同位素,采用Mn-纤维直接射气法测量^226Ra的比活率,^228Ra的比活度采用^228Ac的β计数法测量。研究海区^226Ra的放射性比活度范围为0.62-1.17Bq.m^-3,^228Ra/Ra)A.R.介于2.78-4.59。^226Ra的表层比活度分布大致表现为该海区东北部较高,中南部也有一较大值,表明陆源物质对两个  相似文献   

17.
探讨Ba2+离子搀杂对(Ca0.5Sr0.5)5(PO4)3Cl:Eu2+和(Ca0.4Sr0.6)5(PO4)3Cl:Eu2+量子发光效率的影响。当用Ba2+离子代替Ca2+或Sr2+离子进入晶体时,Eu2+离子的发光特性发生改变:发射峰的峰值降低,热猝灭的温度升高。并采用位型坐标理论给予解释。根据晶体的结构特征,对占据两个不等当晶体学位置的Eu2+离子发光中心之间的能量传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粉煤灰海上倾倒中几种因素对Se^4+溶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云娜  于涛 《海洋通报》1994,13(6):48-52
探讨了粉煤灰中的Se^4+在海水中的溶出现象,找出了几种因素对Se^4+从煤灰中溶出浓度的影响规律。结论是如果粉煤灰中硒的溶出率在10%-20%之间,将粉煤灰投入一个封闭海域,只要固液比达到1:1000,海水中的硒含量就可达到2-3μg/L,即远远超过海水中硒含量的本底值0.03μg/L。PH=7时,盐度越高,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粉煤灰中Se^4+的溶出,从而使硒在封闭海域溶出值远高于海水硒含量的本底  相似文献   

19.
大气校正问题是海洋光学遥感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精确的大气校正是实现高精度水色信息反演的前提。I类水体的大气校正算法发展相对成熟,其假设近红外(NIR)波段离水辐亮度为零,从而将NIR波段的大气程辐射外推至可见光(VIS)波段求出离水辐亮度实现大气校正。但是,II类水体由于受到悬浮物(TSM)和黄色物质(CDOM)的影响,其大气校正相对复杂。文中概述了国内外近岸浑浊水体大气校正算法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效果,总结了各种算法的特点、优势和局限性。文中还提出了浑浊水体大气校正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眼斑拟石首鱼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波  毛兴华 《海洋通报》1997,16(5):36-42
本文研究了眼斑拟石首鱼生长的特性以及外界因素对共生长的影响。未成熟鱼体重与体长关系为W=0.0123SL^3.0511,成熟鱼其关系为W=0.0042SL^3.2422;此鱼幼鱼全长与体长呈直线关系TL=1.1506SL+0.2866。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鱼的生长快速,平均最大生长率达4.88g/d。在海水养殖中起鱼死亡的临界DO值为2.0mg/km^3左右。我国北方养殖一年鱼的体重可达500g,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