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配合三门峡水电站的兴建并且做为我国正规的第四纪地质研究的开始,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在1954年夏天组织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第四纪地质及地貌为主要调查对象的第四纪地质调查队。作者曾参加了这一工作。作者参加这一调查队的目的是:一方面学习和掌握第四纪地质及地质野外工作方法;另一方面则是搜集为完成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设计所需要的一切必要资料。工作地区是黄河中游在自三门峡起,西至陕县和平陆县沿  相似文献   

2.
为支撑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在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通过系统分析第四纪地层的岩性、结构、构造等组合,以地貌以及第四系成因、沉积相和沉积物物源为指标,结合已有区域第四纪研究成果以及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划分标准,进行皖江沿江丘陵平原区"第四纪地质单元"划分,共划分出冲积-湖积平原地质单元、洪积-坡积岗地地质单元和残积-剥蚀丘陵地质单元3个一级地质单元,总结了7种类型第四纪地层结构组合及其特征,为区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上海地区第四纪以来沉积的松散沉积物,地层和沉积环境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本文利用松江地区第四纪钻孔的测年、有孔虫、孢粉等测试资料,研究阐述了过渡沉积区地层发育和沉积环境特征,为地层厘定及全面认识上海地区第四纪地质演化规律提供依据,并为地层的区域对比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支撑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在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通过系统分析第四纪地层的岩性、结构、构造等组合,以地貌以及第四系成因、沉积相和沉积物物源为指标,结合已有区域第四纪研究成果以及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划分标准,进行皖江沿江丘陵平原区“第四纪地质单元”划分,共划分出冲积-湖积平原地质单元、洪积-坡积岗地地质单元和残积-剥蚀丘陵地质单元3个一级地质单元,总结了7种类型第四纪地层结构组合及其特征,为区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支撑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在皖江经济带沿江丘陵平原区通过系统分析第四纪地层的岩性、结构、构造等组合,以地貌以及第四系成因、沉积相和沉积物物源为指标,结合已有区域第四纪研究成果以及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划分标准,进行皖江沿江丘陵平原区“第四纪地质单元”划分,共划分出冲积-湖积平原地质单元、洪积-坡积岗地地质单元和残积-剥蚀丘陵地质单元3个一级地质单元,总结了7种类型第四纪地层结构组合及其特征,为区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下花园地区第四纪地层典型剖面,运用岩石学,古生物孢粉学、矿物学、古地磁学及年代学等综合分析方法,进行较详细的研究,确定了该区第四纪更新世地层层序,并分析一其沉积环境及地质演化史。  相似文献   

7.
后记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后记裴文中先生说他自己是第四纪地质学家。他所从事的工作无论是古人类、旧石器、古脊椎动物和地层以及史前考古,无一不是从第四纪的角度去研究它的,而且他在这些方面推动了我国第四纪的研究,说他是我国第四纪研究的先驱和奠基人是恰当的。裴先生曾和笔者谈过他去法国...  相似文献   

8.
地质部系统各水文地质单位近一、二年来,陆续开展了第四纪地质研究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江苏二水对淮北地区第四纪地层划分与对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辽宁、浙江队编制了全省第四纪地质图,江苏一水在对长江三角洲第四纪地质研究工作中,与中科院海洋所等单位协作,完成了1/50万三角洲地区第四纪地质图和1/20万南通沿海第四纪地质图的编制工作;黑龙江一水初步确定了黑龙江省第四系下限深度,认为第四系内存在九套地层,并首次获得了白土山组地层的年龄,为编  相似文献   

9.
在第四纪地层中存在一类与冰期寒冷气候有密切关系的、独特的变形构造,通称为“融冻变形”、“冰缘现象”、“多边形构造”、“冰楔”、“热喀斯特”等等。这类构造在欧洲和北美第四纪冰川分布区及其边缘的第四纪地层中广泛分布,有很多描述与研究。作为第四纪冰川的同时或准同时现象,对于阐明第四纪气候特点及某些沉积过程具有一定的意义。在我国各地陆续发现了一些这类现象,正在引起第四纪地质工作者注意。黑龙江地区第四纪地层中的融冻变形构造是很典型的,本文仅对野外观察的现象作简要报导並作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
第四纪地层划分,是第四纪地质学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的一项基础地质工作。箔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以及编制相应的地层表,直接关系到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划分和对比,以及工程建筑地基稳定性研究和确定。因而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工作者所重视。现仅对编制我国第四纪地层表提出一些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11.
神农架是中国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变的热点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第四纪冰川地貌、冰碛残迹及二者关系研究,提供了本区第四纪古冰川发育的多方面证据。神农架地区在第四纪时期曾发生三期冰期和两期冰缘期,即松柏冰期、木鱼坪冰期、龙潭冰期、松香坪冰缘期、神农架冰缘期。本文首次系统地建立了本区第四纪气候地层系列.   相似文献   

12.
尚未完成的地质年代表--第四纪悬而未决的前程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安芷生  艾莉 《地层学杂志》2005,29(2):99-103
第四纪是以气候变化、人类出现和现生生物物种占优势为特征的最新地质时期。第四纪的地层多以松散沉积物为主,是人类赖以生存居住的主要场所。鉴于第四纪研究对地质学,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科学的贡献,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和公众对其产生极大兴趣和更加重视。为了回应2 0 0 4年春国际地层委员会提出的“国际地层表”( 2 0 0 4 ) ,详细地介绍了国际第四纪联合会为争取第四纪在地质年表中的合理地位所作的努力以及目前争论的结果:今年比利时最终定论。呼吁我国广大的第四纪工作者积极加入到支持国际第四纪联合会保留第四系作为独立地层单元的行列中。同时简略地介绍了第四纪(系)术语的来由,国内外关于第四纪下限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13.
朱志义  郭媛  张小帅 《江苏地质》2020,44(3):250-257
研究第四系地层结构特征和沉积环境,不仅对掌握区域第四纪发展史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为合理利用地质资源和防治地质灾害提供重要依据。以怀来地区ZK02孔揭露的地层特征为依据,分析第四系地质结构,探讨怀来地区第四系特殊的沉积环境演变。结果表明:海拔600 m以上的山间河流发育了较厚的第四系中、上更新统沉积物,且研究区第四系自下而上以河床-边滩相沉积环境为特征,表明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控制了第四纪时期的沉积环境演变,特殊的地质环境塑造了特殊的第四系地层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林景星 《地球学报》1979,1(1):67-82
<正> 一、前言 河北省第四系的海相层,过去只在盐山、黄骅、宁河、天津等渤海沿岸地区有所发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地质工作的迅速发展,相继在冀中的献县、河间县、文安县、雄县、霸县一带以东共26个市县的广大地区都有发现。由于其分布广、层位稳定、化石丰宫,因此对它的研究,对于河北省和我国沿海地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及其与此有关的第四纪海水进退规律与新构造运动的性质等问题,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钟玉海 《中国煤田地质》2001,13(4):29-31,83
靖远地区上系发育良好,分带性明显,成因类型较为复杂,根据野外地质调查资料,在全面分析,整理该区第四纪地层资料的基础上,以新构运动为背景,结合岩相、岩性和地层之间接触关系及地貌特征,初步归纳建立了靖远地区第四纪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16.
遥感技术目前已应用于地学研究的各个领域.遥感技术应用于第四纪地层、第四纪沉积环境、第四纪古冰川遗迹、新构造活动、第四纪地质编图及第四纪地质调查等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尽管仍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但在第四纪地质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探讨遥感技术在第四纪地质研究中的应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编后记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刊 《第四纪研究》1980,5(1):99-99
《中国第四纪研究》(五卷第一期)又和读者们见面了。这个不定期的学术读物过去在广大第四纪研究工作者的热心支持下,出版了四卷七期,在我国第四纪研究的进程中留下了足迹。它的内容包括了第四纪沉积物、地层古生物、地貌和新构造,也包括了古人类和石器等方面的研究。从五卷一期开始我们仍本着第四纪研究是一个多学科性的和综合性研究的方向,尽量为利用这一园地发表地质方面和地质学以外其它各学科方面的与第四纪研究有关的论文。  相似文献   

18.
青海扎陵湖和鄂陵湖盆地第四纪河湖相地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扎陵湖和鄂陵湖沿岸的湖积阶地中湖相沉积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实测剖面,对分布于盆地内的第四纪早更新世-全新世湖相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划分、重新厘定了该区第四纪岩石地层单元,确立了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序列.建立了青海东南部地区第四纪早更新世-全新世湖相地层单位-黄河源群(QH),黄河源群是由第四系下更新统野生沟组(Qp~1γ)、中更新统鄂陵湖组(Qp~2e)、上更新统大野马岭组(Qp~3d)和全新统黑河乡组(Qhh)等4个组组成.为青藏高原湖泊演化、气候变化、古地理变迁研究,以及第四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9.
《地质论评》1981,27(6):552-555
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前寒武纪地层分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及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名誉委员、天津市地质学会理事长、地质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共产党党员王曰伦同志因患肾病综合症,于1981年7月20  相似文献   

20.
由于北京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冲洪积扇和古河道等作用较为多样,第四纪地层剖面标准化工作进行的还不够详尽,发展较其他城市稍显滞后。本文通过前人对北京市平原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在已有基准孔网和三维结构的基础上,对常营地区第四纪地层进行了更为详尽的标准化分层(共分为39层),进而利用计算机建立了标准地层数据库,完成了三维准自动化地质体模型构建工作,实现了地面沉降模型与视电阻率属性模型的耦合显示,进行了基本分析,验证了研究区相同流域,距离1km2的区域通过标准化分层自动构建地质体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