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锂离子电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海春 《盐湖研究》1994,2(4):54-59
在简述当前二次锂电池技术发展水平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近几年出现的可充电池技术,即“摇椅式”或“或离子”电池.这种电池技术是以能可逆插入Li+离子的材料作负极而代替不安全的金属锂,正极则是另一种高电压插入化合物.这类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是Ni—Cd电池的2—3倍)和长的循环使用寿命,远比锂电池安全,自放电极低.国外已有商品并已用于蜂窝式移动电话及个人计算机中,国内开发研究正在积极进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锂电池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3.
4.
5.
随着电动汽车普及和大规模储能应用,锂离子电池将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二次化学电源,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能量转换效率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高低温性能优异、高倍率充放电性能良好、维护费用低等优势,在大规模电化学储能和低速电动车领域有望与锂离子电池形成互补。目前国内外已开始对钠离子电池进行产业化相关布局,钠离子电池已经具备了大规模产业化的市场条件和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二次电池低温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研究现状。根据影响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主要因素,从有机溶剂、锂盐及添加剂三个方面阐述了改善低温性能的途径,最后指出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低温性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锂锰氧化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旭村 《盐湖研究》1997,5(1):69-75
由于“非核能能源”开发的需要,多年来,世界各国政府对高能二次锂电池的研究与开发极为重视,并为其投入巨大资金和人力。特别是自1992年,日本索尼能源公司首次推出了以碳作负极以过渡金属氧化物作正级的所谓新一代二次锂电池──锂离子电池(摇椅电池),并迅速上市以来,由干这种锂电池是分别用两种不同的理插层化合物作正负极,而不用金属钾,使得一直困扰锂电池的问题得以解决,高能锂电池的发展进入新的时期。目前,钾离子电池已成为国际电池界商品化开发的热点和重点。锂离子电池在主要性能指标上远优于其他电池;能量密度>300Wb…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2008,(5):48-48
新建的较大规模太阳能电场,有望并入国家电网,不再自成“孤岛”。国内最大的太阳能薄膜电池企业之一强生光电,昨天在沪宣布:一处占地30亩、40个电池方阵组成的兆瓦级并网电站,最快将于今年8月底在江苏如东洋口港落成,现已同地方政府签约共建。  相似文献   

9.
LiNi1/3CO1/3Mn1/3O2的合成及其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共沉淀氢氧化物Mi1/3Co1/3Mn1/3(OH)2和Li2CO3为原料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用XRD、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850 ℃烧结20 h所合成的LiNi1/3Co1/3Mn1/3O2样品的层状结构明显,颗粒形貌清晰,其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43.8 mAhg-1,循环40次的平均容量衰减为0.72%/次,循环性能较好.循环伏安实验表明,该材料在3.9 V附近出现了一对对称性好的氧化还原峰.  相似文献   

10.
提高Li/MnO2扣式电池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余世英  房艳 《盐湖研究》1999,7(4):68-72
探索了提高MnO2 电化学活性的方法,正极材料和电解液的配比和用量,以及工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质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锂离子电池和其电解质的发展概况 ,并重点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分类以及各自的性能特点 ,展望了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电解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发展以及与其它二次电池性能的比较,并对影响锂离子二次电池性能的几个问题作了阐述。着重论述了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解质及其导电性能,以及制备六氟磷酸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锂锰氧化物体系因其价格便宜 ,无污染 ,安全 ,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中最有发展前景的正极材料 ,但由于其在高温下的循环性能不好 ,容量衰减较快 ,大大影响了其商业化的进程。介绍了造成其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 ,总结并比较了近来用于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的几种方式———优化合成条件及合成方法 ,掺杂和表面修饰 ,以及以上几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而将以上几种方式结合起来的方法是今后解决锂锰氧化物正极材料容量衰减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全球及中国锂离子电池专利年度分布、地域分布、技术分布、主要竞争对手、核心专利等方面进行研究,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发表论文与申请专利情况进行协同性分析,对产业政策的出台及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考察动力电池技术与产业的协同发展情况及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重点研究领域是电极;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德国垄断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技术与市场;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日本;学科技术及产业技术几乎同步发展,技术路线呈多元化;产业政策的出台是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的支撑;锂离子电池技术处于发展期,中、小企业具有较多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5.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锂离子正极材料的发展概况及贵重金属回收利用现状。着重概述了钴酸锂正极材料的预处理方法、回收提纯钴元素的工艺技术现状。总结了多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浸出和提纯工艺技术的优缺点,对下一步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周园  韩金铎 《盐湖研究》2003,11(2):71-72
20 0 2年 1 0月 2 8日— 2 9日 ,由何祚庥院士及陈立泉院士组织的“锂离子电池与电动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上代表我国研制锂离子电池最高水平的众多科学家发了言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最新进展及他们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研讨会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来自香港大学的陈清泉教授通过全球石油产量 740 0万桶 年 ,而如果中国每个家庭有一部汽车就需要石油 80 0 0万桶 年 ,及表 1中 2 0 0 0年与 2 0 50年全球汽车总量的对比与分析认为 ,只有发展电动车才是最好的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的最佳途径。而用在电动车上…  相似文献   

17.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 L i Mx Mn2 - x O4( M=Cr、Al;x≤ 0 .2 )尖晶石相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SEM表面观测显示材料的晶形好 ,粒度均匀 ,粒径小于 0 .5微米。电化学测试表明 ,低水平量 ( 0 .0 2≤ x≤ 0 .0 5 )的 Cr、Al掺杂材料初始容量稍有降低 ,但却较大地改善了循环性能。在 L i Mx Mn2 - x O4中 ,掺 Al降低了 L i+、Mn3+占位的无序度 ;Cr3+和 Al3+取代了其中的部分 Mn3+ ,占据八面体位 ( 16 d) ,抑制了 Jahn-Teller效应 ,增强了尖晶石骨架的稳定性 ,提高了其电化学性能。在 3.0~ 4.3V的充放电过程中 ,材料中的 Cr、Al都保持 +3价不变 ,不发生氧化还原  相似文献   

18.
电解液作为电池中离子运输的载体,对电池的综合性能如阻抗、容量、循环寿命等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电池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时,电解液会发生严重的氧化分解,造成电池的高阻抗、低容量,进而影响电池的长循环过程。在优化电池性能的诸多方法中,使用添加剂作为一种更加经济、高效的方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应用于电解液中的部分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能够稳定电极—电解液界面,达到优化电解液的目的。在诸多添加剂的研究开发中,用来改进电池性能的含硼添加剂被广泛报道。主要综述了锂盐型、硼酸酯类和硼基杂环类这三种锂离子电池硼基电解液添加剂,分别阐述了它们的电化学性质、正负极成膜的作用机理以及对电池的影响。最后对电解液添加剂用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综合性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发展概况,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分类,并重点介绍了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特点,讨论了聚合物电解质中锂盐、聚合物、增塑剂和无机添加剂对电解质的影响,指出通过各组分性能的互补,是获得高导电性及机械性能聚合物电解质的有效手段,并展望了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iMxMn2-xo4(M=Cr、Al;x≤0.2)尖晶石相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SEM表面观测显示材料的晶形好,粒度均匀,粒径小于0.5微米.电化学测试表明,低水平量(0.02≤x≤0.05)的Cr、Al掺杂材料初始容量稍有降低,但却较大地改善了循环性能.在LiMxMn 2-xO4中,掺Al降低了Li+、Mn3+占位的无序度;Cr3+和Al3+取代了其中的部分Mn3+,占据八面体位(16d),抑制了Jahn-Teller效应,增强了尖晶石骨架的稳定性,提高了其电化学性能.在3.0~4.3V的充放电过程中,材料中的Cr、Al都保持+3价不变,不发生氧化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