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伟 《气象》1977,3(6):20-20
积雨云是一种对流运动很强烈的云。它常常伴有雷暴、大风、大雨、冰雹等危害性较大的天气现象。怎样才能正确地判断积雨云呢?下面谈谈自己通过学习和实践得到的一些粗浅体会。 细心寻找反映本质的现象 我们知道,当积雨云布满全天时,一般云层厚度差异很大,天空显得很阴暗或时明时暗。但在某些时候,当积雨云布满全天时,云层厚度比较一致,天空亮度也较均匀,这时要正确判定云层就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2.
积雨云与雷暴的观测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万俊 《气象》2001,27(5):2-2
在气象观测工作中 ,要真实准确地观测好积雨云和雷暴 ,需了解积雨云和雷暴形成的过程及特征并掌握正确的观测方法。1 积雨云和雷暴的形成及特征  积雨云是一种对流云。积雨云是积云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即淡积云→浓积云→积雨云。如果对流上限比浓积云所达的高度更高 ,此时浓积云的云顶就往上伸展 ,当上升到一般温度在 - 1 5℃以下的高空 ,即冻结高度时 ,云顶的过冷却水滴就开始冻结冰化 ,使云顶逐渐消失其清晰圆弧形轮廓 ,出现丝缕状结构 ,这时就形成积雨云。雷暴是积雨云强烈发展的结果。当云中的电位差达到一定数值时 ,就产生火花放电 …  相似文献   

3.
刘士忠 《气象》1989,15(6):9-9
如果本站出现浓雾和层云,如何正确判断其上的云层是比较困难的。当早晨出现大雾和层云,其上层往往记载为稳定性云系,可是过不多久,忽然闻雷,便将上层改为积雨云。这样观测记载显然是不正确的。 怎样才能正确判断浓雾与层云之上的云  相似文献   

4.
隐蔽在层云、浓雾和雨层云中的积雨云,在未出现雷暴之前是很不容易观测准确的,尤其在夜间,观测更为困难. 空军《气象学教程》一分册上指出:“积雨云在天边是容易分辨的,但当大块积雨云遮盖全天时,由于无法看到云的侧面和顶部,往往容易与雨层云相混淆.这时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区别:(1)积雨云有雷电现象,雨层云没有;(2)积雨云的降水是阵性的,雨层云的降水是连续性的;(3)积雨云底常呈悬球状,有明显的起伏,雨层云则由于  相似文献   

5.
不同时效的积雨云预报的方法不同,因此把积雨云的预报按照下列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是适当的: 1.积雨云实况的掌握, 2.积雨云的短时预报, 3.积雨云的可能性(潜势)预报。 1.积雨云实况的掌握(位置、强度) 最为实用的掌握积雨云实况的手段是雷达观测。使用雷达不仅能够及时地观测积雨云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浅析秃积雨云从观测记录中消失本人对某站1985—1992年的11680次定时观测记录的云状进行普查,发现该站记录浓积云339次,鬃积雨云491次,而秃积雨云一次都没有记录。这一方面说明秃积雨云存在时间短,定时观测时不易观测到,但在长达8年的观测中,从...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阐述在地面观测中不按云的演变规律发展的积雨云出现的几种情况,及怎样及时、准确观测积雨云。  相似文献   

8.
积雨云是大气垂直对流时产生的。由于积雨云中扰动十分强烈,电场强度也很大,直接对其观测困难,所以至今对积雨云的观测结果还是比较零散的,对它的认识也是不深刻的。 1.一些观测结果积雨云是对流层中一种中尺度运动,它的水平尺度和垂直尺度相当,多在5—10公里。有的云顶伸进平流层。在副热带,观测到其云顶高可达22—23公里。一般雷暴具有独立的、相对小的积雨云单体,维持时间多在半小时左右。强的雷暴多发生在斜压  相似文献   

9.
1.堡状高积云能直接变为积雨云吗? 大家都知道,堡状高积云与积雨云有较密切的关系。因为它的出现表示大气中空不稳定,有局部对流,当低层大气也变得极不稳定时,中、低空不稳定气层结合起来,厚度加大,对流云体易于发展壮大而演变为积雨云,所以它往往是雷雨的前兆。但一般说来,堡状高积云很少直接变为积雨云,因为它只是  相似文献   

10.
在航空报规定的第5条中,第五款规定,积雨云与其它云同时存在,已高度相同时,还看天空总云量是否≥4/10,来确定编报几组8Nschshs。其中:①N≥4/10时,究编报CB的8Nschshs组.然拒,按0、4、6、10规定编报8Nschshs,这一组的Ns报合量。C编报积雨云之外电码大的云状。由于CB云是一种特珠的云种,容易出现一定特珠的天气现象,甚至灾害性天气,所以对CB云在航空报中的云量、云层的编报就显得十分重要。就应用航空报的单位来讲、收到这份航空报,对了解这个地方当时天空云量,云层有一个清晰的印象。那么.当Cll云与其它云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1.
雷暴的近地面天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田 《黑龙江气象》1994,(1):18-18,17
在观测工作中,有时会出现雷电交作现象,这就是雷暴。雷暴总是和积雨云相联系的,而且是积雨云强烈发展的标志和结果,在它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近地面大气状态也必然会有强烈的反映。下面介绍观测中几个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了一个用于大气坏流模式中的积雨云参数化方法。该参数化格式的基本出友点与郭晓岚(1974)方法相同,即认为在由于大尺度水汽平流辐合及下垫面的水汽蒸发而具备充足的水汽供给的条件下。在条件性不稳定大气中可以发展出积雨云。 积雨云参数,如温度、水含量、垂直速度和吸入等都由一个一维云模式给出。 本格式用于Thompson等根据GATE实验第三阶段大西洋东部热带的观测资料合成的东风波的个例研究。文中就降水率和对流云作为感热源及潜热汇的作用等方面,比校了格式所得的结果与Thompson等由大尺度观测分析计算得出的事实。 最后,将该格式嵌入以实际观测值为初始条件的半球大气环流模式中,进行了模拟时间为48小时的数值试验,并与嵌入郭晓岚(1965)格式所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陈洪奇 《贵州气象》2002,26(5):48-48
阵性降水是指强度变化大 ,骤降骤停 ,有时伴有雷暴 ,降自积雨云、积云、层积云中的降水。对阵性降水的观测 ,不能全以雷暴或者云状来确定 ,有的地面测报员一听到雷声后 ,在同一分钟内便将雨改记为阵雨 ,于是一日之中 ,雨、阵雨、雨、阵雨 ,这样反复转来转去 ,使记录不连续 ,失去了真实性。笔者在此浅谈观测阵性降水的体会 ,以供同行参考。首先在思想上对阵性降水要有明确的认识 ,阵性降水一定降自积雨云或对流旺盛的浓积云 (积云性层积云有时也可降阵雨 ,但量较少 ) ,一般有雷电现象。但在积雨云本身 ,对流不旺盛时 ,就可能没有雷电现象。因…  相似文献   

14.
测站的云天,上午开始,就有晴天下的浓积云、淡积云和碎积云生成,但13时过后,浓积云迅速发展为积雨云,并伴有零星小阵雨.至14时定时观测,零星小阵雨未停,而晴天下的淡积云和碎积云依然存在.在这种天气条件下,14时定时观测,对原来的碎积云,是记碎积云还是记碎雨云,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是认为仍记碎积云为宜,因这种碎积云是晴天碎积云延续而来,其成因与降水无关;二是认为记碎雨云为妥,因定时观测时有降水,降水期间的碎层云与碎积云都应记为碎雨云.两种见解各有各的道理,但笔者认为:云状观测应着重考虑云的成因和演变规律.上述以第一种记法较妥.但若降水云层下确有新的碎云生成,即便与晴天碎积云共存,则记为碎雨云为妥.  相似文献   

15.
《浙江气象》2012,33(4):34-34
日本新型气象雷达可在10S内观测雨云 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机构和大阪大学、东芝公司的研究小组日前正式公布了一款新型气象雷达,这种雷达能在最短10S内对迅速变化中的积雨云进行立体观测,这种积雨云往往会引发暴雨和龙卷风。  相似文献   

16.
雷雨 《气象》1975,1(4):2-2
早先一般认为,中纬度地区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云顶高度约为十二、三公里,个别的更高一些。近年来测雨雷达对积雨云观测,发现积雨云的回波顶高常常超过十二、三公里。北京地区出现降雹的积雨云,回波顶高平均在十三公里以上,夏季出现在副高边缘的雷雨云,地面虽不出现  相似文献   

17.
吴绍金  冯万瑞 《气象》1983,9(11):49-49
所谓雨雪幡,指的是出现于某生云的底部,垂曳于空中而未及地面的降水。雨雪幡分别由水滴或冰晶构成。雨雪幡属于主体云的附丽云或从属云,在云天观测中云幡不单独记录。不论雨幡或雪幡,都作为主体云的云状和云量来记录。显然,正确地辨识雨雪幡对于正确地记录云天是有意义的。 通常认为雨雪幡的颜色灰暗,不难辨认。这是因为它们通常出现于高层云、蔽光高积云、雨层云、层积云或积雨云的下面,此时往往云层很  相似文献   

18.
《浙江气象》2012,(4):34
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机构和大阪大学、东芝公司的研究小组日前正式公布了一款新型气象雷达,这种雷达能在最短10 s内对迅速变化中的积雨云进行立体观测,这种积雨云往往会引  相似文献   

19.
唐其煌 《气象》1981,7(8):24-24
积雨云单体的发展、演变和传播往往在山区有很好的时空连续性。1978—1979年我们在江西弋阳常常观测到积雨云单体在连续发展中的传播过程。 弋阳县的南部边缘紧接武夷山脉北段的支脉。该支脉为东西走向,由东向西山区范围越来越大,地形越来越复杂。  相似文献   

20.
积雨云的生成分为两类:第一种是由于局地热力对流形成的积雨云,这类云一般范围不大.其外形特征在生成、发展、消失的各个阶段较为明显,识别并不难;第二种则是由于天气系统影响带来的积雨云.由于这类云来自远方.观测不到其初期的发展阶段,识别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