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一、前言目前,国内外都密切注视着海洋环境的污染状况。为了保护我国海洋尤其是港湾近海区域环境,必须大力开展积极研究污染物质在海洋中的输运和扩散,以便更好监测、预报和控制海洋污染状况。研究海水中污染物的输运和扩散有三种途径:一是数值模拟,二是物理模型实验,  相似文献   

2.
李燕初  蔡文理 《海洋学报》1982,4(4):404-414
近年来,有限元方法[1]已被许多学者用来解浅水波方程,如潮汐潮流、近海环流、污染扩散等[2,3],也有用来讨论风暴潮问题的.本文给出用于风暴潮分析的一种有限元方法. 我国是一个多风暴潮的国家,因此,沿海地区防御风暴潮是很重要的.至今已提出单站预报、动力统计、差分数值等风暴潮预报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能灵活的近似海岸线形状和海底形状,所得出的有限元公式能给出一个通用的计算机程序,适用于各个海区的预报工作.为计算简便,本文采用九点四边形Lagrange等参数元[4]和分离时间的时间积分格式,从而使得程序简化,并大大节约内存和计算机时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和沿海养殖业的发展,我国近海污染逐年加重,赤潮发生频次增加。因此,监测近海污染和赤潮发生预报方法研究势在必行。本文用NOAA/AVHRR数据,分析近海水域污染状况,并探索赤潮发生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4.
气象卫星用于近海污染监测及赤潮预报方法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和沿海养殖业的发展,我国近海污染逐年加重,赤潮发生频次增加,因此,监测近海污染和赤潮发生预报方法研究势在必行。本文用NOAA/AVHRR数据,分析近海水域污染状况,并探索赤潮发生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乾金 《海洋学报》1996,18(3):121-127
台风突然加强,尤其是影响和登陆我国的近海台风突然加强,不仅是台风预报和防灾减灾中的一大难题,而且也是台风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表明,台风强度变化不仅与其相关的大气环流背景因素有关[1-5],而且还与台风内部结构及其变化有关[5-6]。  相似文献   

6.
张兴发 《海洋学报》1982,4(1):12-20
海雾是近海面层大气的水汽凝结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大气与海洋及大气内部热量和水汽交换的结果.Rodhe,B.[1]曾用湍流扩散方程讨论过湍流对雾形成的作用.Fisher,E.F.和Caplan[1]首次对雾和层云的形成进行数值试验.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青岛是我国重要的沿海工业城市,排入海洋中的各种工业废水造成的海洋污染,直接影响到青岛近海水产资源的发展及沿海居民的健康.因此了解青岛近海污水运动规律,是搞好青岛近海海洋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排入海洋中的污染物质,由于波浪、潮汐、海流等海洋动力作用使污染团不断地稀释、扩散,同时随着海水流动发生迁移,在迁移过程中污染团体积逐渐扩大,而浓度逐渐  相似文献   

8.
张卓  宋志尧 《海洋与湖沼》2015,46(5):995-1000
潮流的流速分布和湍流切应力的分布密切相关。为了研究潮流湍流切应力的特征和变化规律,本文从潮流运动方程推导出随潮流呈周期性变化的湍流切应力随深度的分布表达式。从江苏近海现场实测流速剖面中计算得到一个潮周期内的湍流切应力的变化过程。通过将实测值与本文理论解的比较发现,计算值能很好地反映出实测值的变化特征,尤其是能正确地反映潮流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湍流切应力偏离线性分布呈现上凹和下凹的现象,以及只有在加减速转换的时候切应力才呈现线性分布的特点。最后,通过分析湍流切应力振幅及相位沿水深的变化情况,认为反映潮流周期、涡粘性和水深之间关系的参数Ri是决定湍流切应力弯曲程度及分布形态的重要参数。对于近海潮流,水深是影响湍流切应力偏离线性程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岸海区小尺度水平湍流扩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工业(包括原子工业、核舰船)的发展,海洋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确定各种污染物质元素(核素)在海水中的最大允许浓度以及特定海区中海水的有效稀释能力,是海洋污染研究中的两个重要课题。其中关于海洋的有效稀释能力估计,则与海洋的湍流扩散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10.
依据我国独立发展的浪致混合理论,基于MASNUM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和三维POM海流数值模式,研制开发了高分辨率浪-潮-流耦合数值预报系统并进行了(准)业务化运行与预报产品精度检验.该浪-潮-流耦合数值预报系统能够提供全球、西北太平洋和中国近海三个海域不同分辨率的海浪、海流以及温度、盐度等数值预报产品.基于卫星遥感数据、...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大亚湾北部沿岸污水排海位置优选的方法。根据研究海区的水深条件、海岸地形特点、欧拉余流流场、海流流速、渔业水产、旅游等资源的分布特征和水质条件等,定性地确定6个预选排污海区。然后利用Roberts的近区初始稀释模型和二维水质模型,以南海石油化工项目的污水排海为例,定量地计算被确定的六个预选排污海区的稀释扩散输移能力。通过比较,认为大亚湾北部沿岸的污水不适宜就近排入靠岸海域。当污水量不大时,排污位置选在距马鞭洲岛南端以东约4km处(即C海区),可达到环境、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统一的效果。但当污水量较大,排海污染物量大时,排污海域的位置应选择在赤洲岛与黄毛山岛之间,即E海区.或在C海区与E海区之间。  相似文献   

12.
对黄、东海水母暴发机理的新认知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孙松 《海洋与湖沼》2012,43(3):406-410
基于大量实验结果和大规模海上考察和综合分析,从基础生物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对中国近海水母暴发的机理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模式:水母生活史中的大部分时间以水螅体的形式生活在海底;水母种群的暴发是水螅体对环境变异的一种应激反应,是为了逃避动荡环境、扩大分布范围、寻求新的生存空间,为种群繁衍需求更多的机会的一种生存策略。导致水母种群暴发的关键过程是海洋底层温度的变动和饵料数量的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和富营养化是中国近海水母暴发的最重要诱发因素。水母暴发是全球变化下海洋生态系统演变的一种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3.
烟台市污水处理深海排放工程设计方案研究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沿海城市污水处理深海排放工程在我国起步较晚,烟台市污水处理深海排放工程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同类工程,且已进入施工阶段,本文详细阐述了该工程及水工设计方案,在我国城市污水2深海排放工程领域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在湍流局地平衡假设下 ,建立了齐次湍能输运方程封闭模型 (HKE) ,并在平板边界层的两种经典流动中加以检验 ,给出 HKE封闭下的流速、湍流动能和湍流混合系数剖面的形式解。结果表明 ,HKE可以避免在流速剪切为零时的无湍流混合问题 ,其解与 L aufer湍流实验吻合 ,因而HKE模型比混合长理论有更合理的内涵。文中还给出 HKE封闭的浅海动力学模型 ,以湍应力和水位梯度力的平衡为运动的基本受力平衡 ,进行了模型的量阶分析和运动分析 :当阻尼频率和运动频率同量阶时 ,惯性运动不可忽略 ;在潮振荡占优的浅海中 ,对流非线性相对于惯性运动为小量 ;当阻尼频率足够大时 ,科氏力项相对于湍应力也可能为小量。  相似文献   

15.
由于来自江河的淡水在多数情况下携带大量的营养盐入海,河口海区成为适合于特殊门类的有机物生长的有利海洋环境。与此同时,大量的人类与工业废弃物也随着江河径流入海,从而严重地影响到河口海区的生态环境。鉴于上述原因,淡水入流的生态学 意义现正被广泛地研究。  相似文献   

16.
南海近海海水中放射性总α、总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怀 《海洋科学》1987,11(6):32-34
本文对南海近海海水中的放射性总α、总β的含量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海近海海水中的总α、总β含量,略高于东海,稍低于渤海。南海近海海域的主要放射性物质是铀、钍天然放射系和~(40)K。  相似文献   

17.
浮力平流直接影响着海洋内部的湍流混合过程,制约着海洋热盐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这一过程在浅海,尤其在象渤黄海那样具有较强浮力平流的中国大陆沿岸带海区,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讨论浅海浮力平流对温跃层和海洋锋的影响,从理论上导出在浮力平流效应作用下期混合锋的公式,并以南黄海为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产生的废弃物急剧增加,而处理场地越来越难找.本文结合日本大阪港围填海考察经历,探讨我国未来废弃物可选择的处置方式.借鉴日本大阪湾凤凰计划,利用废弃物作为填海材料进行填海造地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出路,这样既可以解决废弃物的处置问题,又可以形成新的土地.但是,利用废弃物进行填海要做好规划...  相似文献   

19.
限于现场调查起步晚、系统性不足,南黄海水体富营养化的历史演变进程目前尚不明确,严重制约了其形成机制及生态响应的深入研究。本文基于沉积物柱状样中保存的海洋环境演变信息,通过~(210)Pb构建沉积物的年代学框架,利用生物硅指示古初级生产力,探讨了近100年来南黄海近海的富营养化进程。结果显示:1980s以前,南黄海近海初级生产力总体偏低,其年代际波动与华北地区的干湿气候变化有关,水体未出现明显的富营养化;1980s以后,初级生产力的波动背离了气候变化的调控,大幅升高了约31%—254%,说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南黄海近海水体开始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经分析得出,近年来大量含氮污染物的排放入海可能是导致该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滨海工业入海排污口位置的合理选择对于减轻陆源排污对海洋环境污染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湛江钢铁项目为例,从海洋功能区要求、海洋环境容量、环境保护目标和扩散条件等因素考虑,对滨海工业入海排污口的选址进行了多方案的比选研究.通过比选研究结果,推荐符合当地海洋功能区划、远离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离岸深海排放(10m)、环境容量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