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YRY-4型钻孔应变仪观测的P波剪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泽华  池顺良 《地震》2013,33(4):64-70
传统地震仪观测的是一个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 而应变仪观测的是位移的空间导数随时间的变化。 在四川姑咱台用YRY-4型四分量钻孔应变仪进行的每秒100次采样观测实验, 记录到三次地方震。 在这样高的采样率下, YRY-4型四分量应变仪观测数据保持了令人满意的自洽和足够高的信度。 观测表明, P波的应变不仅有面应变成分, 而且有剪应变成分。 这为澄清P波的性质, 给出了直接的观测证据。 根据弹性波理论, P波无旋转, 可以有体应变和剪应变成分。  相似文献   

2.
40年地震预报实践表明,测震学方法提供了当前地震预报工作最大部分的地震预测信息.发展“深井宽频钻孔应变地震仪”可将惯性摆地震仪的观测频宽提高数十倍,地动位移的放大倍率提高数十到数千倍.这种安装在数百米深基岩地层中与地层牢固连结的仪器既可以接收周期长达数万秒的固体潮波,也能以数亿倍的地动位移放大倍率接收地层微破裂发出的高频极微震和“地声”.深井宽频钻孔应变地震仪这种“超级地震仪”将为地震预报工作提供更多的预报信息而大步推进地震预测工作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姑咱台的YRY-4型四元件钻孔应变仪是2006年底安装的,至今仍在正常工作,已经有十多年的分钟值观测数据.姑咱台的这种观测的高质量,首先体现在连续性上,除仪器本身的耐久性外,认真有效的运维管理是一个重要原因.这种高质量观测的另一个特点是稳定性,十年来耦合系数保持稳定,说明观测系统的稳定.这种观测数据保持了良好的自洽性,作为四元件钻孔应变观测,这是一项关键指标.所有这些指标(连续性、稳定性和自洽性),说明了观测技术和产出数据的可靠性.根据这十多年的可靠观测数据,得到两个重要认识:一个是这种仪器可以观测长期的构造应变速率,改变了过去对钻孔应变观测频响性能的认识,有助于对现今构造运动特别是地震断层现今活动性的研究;另一个是汶川地震前观测到的异常变化得到进一步确认,这为地震前兆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个案.不仅如此,姑咱台还进行了这种钻孔应变仪的高频观测实验,采样率达到每秒100次,与摆式地震仪相同.结果表明,这种应变仪在高频端的观测表现非常好.这为地震波研究提供了新手段.更重要的是,它说明这种钻孔应变观测是一个地球动力学的全频段观测技术.这种观测创造了一种可能性,就是将地震孕育以及发生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从趋势改变到蠕变,从慢地震到低频地震,从前震到主震,可以用这种四元件钻孔应变仪将所有各种变化全部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4.
关于用密集钻孔应变台网监测强震前兆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泽华 《地震学报》2014,36(4):738-749
提出了地震前兆研究是地震预测研究的基础,其研究的对象是个案. 地震前兆研究受到的最大限制,是对个案的观测严重不足. 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仍然存在发生强震的危险性,应该不失时机地在那里建立密集的钻孔应变观测网. 四分量钻孔应变仪是我国发明的、 已经可以与地震仪和GPS相提并论的观测仪器. 对地震前兆研究而言,钻孔应变观测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具有优越性. 本文认为: 钻孔应变观测点应该建在应力集中的构造部位; 应该在钻孔选点和仪器安装两方面采取措施以保证观测点建设的成功; 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最重要的是数据自洽; 钻孔应变观测不必追求很深; 观测点建设不必进行绝对应力测量.   相似文献   

5.
由于钻孔内外的介质模型的力学性能不测定,不能用波动方程来解钻孔应变地震波,为此,利用钻孔应变固体潮观测资料的调和拟合结果,对钻孔应变仪进行标定,或用摆式地震仪测出的位移进行标定,求出钻孔应变的应力响应系数,用平衡方法的解近似地代替波动方程的解,文中还导出了计算地震震级的公式和计算钻孔周转岩石弹性系数的方法,不但解决了上述难题,还使计算大为简化。  相似文献   

6.
地震的应变张量观测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和泰名  李世愚 《地球物理学报》2017,60(11):4327-4340
地震发生时的动态应变场,在研究地震触发、地震破裂、地面破坏、水文和岩浆变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应用意义.地震的应变张量观测和现有的惯性地震仪观测的物理量不同.前者可以直接记录到地震发生时震源辐射的应变(应力)波,而后者记录到的是位移、速度或加速度.地震频率的应变测量在地震学中的应用前景主要表现在:①测量震源机制解理论预言的辐射4象限分布;②测量库仑应力变化;③换算成动态应力以评估地震烈度;④测量地震波的能量密度;⑤测量地震断层形变加速和形变局部化过程.用惯性地震仪的记录虽然在理论上也可以解算出动态应变值,然而种种原因导致计算结果的误差很大,往往不可接受.应变张量地震仪若能与现有的惯性地震仪配套起来,形成大规模台阵,则有可能推动应变地震学的诞生,在地震观测和地震学科领域引起重大革新.  相似文献   

7.
怀来台体积式钻孔应变仪安装于1988年,以应变固体潮为主要观测目标.多年来,取得了连续完整高质量的观测资料.本文列举了怀来钻孔应变的台址背景及仪器观测条件;分析了实际观测中钻孔应变资料受仪器零漂、气压、水位、降雨等因素的干扰;研究了钻孔应变在本区及邻区震前出现的记录曲线畸变、潮汐因子异常、应变固体潮畸变等不同形式的异常变化并对其进行特征分析.研究表明,钻孔应变观测是获取构造活动异常变化信息,进行地球物理研究、地震预测预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之前的观测实验证明,YRY-4型四元件钻孔应变仪不仅可用于长周期变化观测,也可用于短周期的地震波记录。因为它与传统地震仪的观测对象不同,前者是张量,后者是矢量,所以能获得新的信息。在忻州开展的应变地震波观测实验,是一系列相关实验中的关键一环。实验拟选择现有忻州地区工作状况良好的5个四元件钻孔应变观测点,将观测采样率提高到100sps,除保证正常地震前兆观测外,对地震波进行记录。在此基础上,研究用钻孔应变观测资料解决:确定地震三要素、说明各种地震波的应变性质、识别主要震相以及求震源机制解的问题。该研究不但有实际的应用前景,而且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资料的换算和使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平四分量钻孔应变仪观测的是地表附近一点的水平应变变化. 但是其直接记录并非应变变化,应根据互检条件先进行实地相对标定(计算元件校正系数),然后用理论固体潮进行实地绝对标定(计算探头校正系数),才能进行应变换算,给出可作为应变变化使用的数据. 因为钻孔应变仪观测的是应变变化,所以实地标定和应变换算都需要用增量. 对于精确的研究,这些校正系数都可能随时间变化,因而需要根据具体问题按特定时间段对校正系数进行计算. 该文比较系统地说明了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资料换算和使用的基本步骤和具体方法,并以姑咱台的观测资料为例,给出了具体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以YRY-4型四元件钻孔应变地震仪的观测资料为基础,结合不同的震例,探讨钻孔应变观测的意义。主要研究的内容有从多年应变的长期信号看地块的稳定与活动性;从各台站潮汐玫瑰图形的时空变化中,寻找我国大陆地质构造运动的特性及力源;通过汶川8级大地震前后,距汶川最近的姑咱地震台记录到的海量应变异常记录,认识大地震的前兆;通过观测数据的自洽与失洽、震前震源区岩层进入不可逆的"亚失稳态"等多方面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明确钻孔应变观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站在展览会的钻孔应变地震仪旁,只要用手摸一摸装有探头观测井的水泥模型,仪器的记录笔立即记录下这一震动的微小变化.不少参观者称赞:这仪器真灵!钻孔应变仪可以摸到地球的“脉搏”,把它的探头放入观测井下、岩石中或土层里,就能记录地层应力的微弱变化、地震波和地脉动信号.据介绍,钻孔应变仪灵敏度高达10~(-11)量级,即使在1公里长的地段地下岩石缩小或伸长一根头发丝宽,它也能测出来.深井地声仪是地球的“听诊器”,是一种频带极宽的高灵敏度大动态地震仪.  相似文献   

12.
用固体潮观测资料将钻孔应变变化换算为地层的应力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钻孔应变观测值中潮汐频段部分和钻孔岩芯的弹性系数,将钻孔应变换算为地层应力的格值,用此格值可将钻孔应变的非潮汐变化换算成该地地层的非潮汐应力变化。从潮汐模型研究和潮汐观测结果来看,勒夫数受地球在结构的影响,空间变化不大,据此可用勒夫数的模型值去求定标应力。由钻孔应变观测值求定钻孔应变的面应力系数和差应力系数,而不必知道耦合介质的力学性能。探头周围介质若非各向同性时,应力系数可用椭圆的解析式拟合  相似文献   

13.
以青海玉树钻孔应变资料为基础,对观测数据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认为降雨所造成钻孔水位的变化不是影响钻孔应变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降雨造成周围环境地表水的变化影响了数据的趋势变化。总结归纳降雨对观测数据变化的影响,有效识别地震前兆异常和降雨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分析合肥地震台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干扰因素及特征,发现水位和气压等因素对TJ-Ⅱ型钻孔应变仪影响显著.在该地震台观测优化改造期间,钻孔体应变受到临近钻孔灌水的影响,而降雨和灌水导致的水位变化,对体应变干扰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5.
根据钻孔加衬模型和应变理论,得出分量式钻孔应变仪观测值不等于实际的线应变,但相互垂直的应变元件观测值之和与面应变成正比例.利用四分量钻孔应变仪的“自检”功能,对观测数据进行校正.以漳州地震台分量式钻孔应变仪资料为例,计算校正系数.校正前后的残差分析结果表明,校正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由于具有高灵敏度、观测频带宽、长期稳定性等优点,高分辨率钻孔应变仪日益成为当今地学界开展地壳长期形变观测的主流观测仪器之一,并逐渐应用到地震和火山事件等引起的高频地震应变波观测中.为了更好的推进地震应变波定量化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本文从基于高分辨率钻孔应变仪的地震应变波的高频采样观测实验、高分辨率钻孔应变仪的频响带宽...  相似文献   

17.
利用钻孔体应变同震应变波测定大震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钻孔体应变仪记录的全球大震,导出同震应变波参考震级m、双振幅A、应变波推移时间τ(在短周期地震仪上测量的P波起算)的关系式m=3.0+1.40lgτ+lgA,并取得以M震级为基准的尾波应变震级标度MD=4.08+1.04lgτ+0.74lgA,尾波的多点测量改善了7.0级以上大震MD的精度,与M比较的震级标准差为0.12,MD的震级标准差为0.10,该方法测量全球大震不存在震级"饱和"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使用德令哈地震台钻孔水位和黑石山水库水位记录数据,与德令哈钻孔应变观测数据进行相关分析;采用集中载荷模型计算水库负载作用对钻孔应变观测的理论干扰值,与实际观测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水库蓄水对钻孔应变观测造成严重干扰;水库负载作用与渗透作用对钻孔应变观测影响较小,水库水位变化导致周围岩体所受水压作用出现变化,可能是影响钻孔应变观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安装钻孔应变观测仪的目的是观测钻孔应变的非潮汐变化,了解地层的应变和应力变化,探索非潮汐异常变化与地震前兆的关系。用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值中的非潮汐变化计算地层应变和应力变化是多解的。根据弹性力学原理和各方向观测值等权的办法,提出一种用应变固体潮面应变相等的条件来滤定钻孔应变观测值的格值,用该值计算出地层的应变变化和应力变化。  相似文献   

20.
青岛钻孔体应变短时畸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青岛钻孔体应变干扰的基础上,对青岛钻孔体应变出现的短时畸变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岛钻孔体应变短时畸变可能是钻孔岩壁岩块掉落引起的张性异常,不是地震前兆异常;短时畸变与气压短时突变波动引起的信号均包含有2 min~5 min周期信号,比正常时多了5 min 的周期信号,两者的高频信号幅值相同,约为正常的1.5倍;气压的短时突变可引起青岛体应变观测出现固体潮同步波动畸变和曲线加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