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2004,24(4):369-378
第四纪环境这门科学,是地质学的一个横截面,是地质历史时期的最新一章,它是一门探索时间的科学。环境问题是关系人类社会的全面问题和应当涉及的人类未来的现实问题,它要求第四纪环境工作者思考自己的科学问题时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所以它又是一门属于人的科学。从国际上看,“Science”和“Nature”两杂志都在2003年度的科学进展中把环境中古气候变化研究列为年度的进展。而在国内,从1999~2003年5年来地质大调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其中有10个方面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中4项是直接与第四纪环境有关。地质学目前正在进行学术上的转型,从单一的地质问题研究向综合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转变,从主要提供资源保障向资源和环境保障并重转变。这种转变把第四纪环境研究从学术水平上被提升到社会需求水平。这要求它积极考虑最近诺贝尔奖获得者P.J.Crutzen等科学家所提出的“人类世(Anthropocene)”这一新的研究方向。作者提出,“人类世(Anthropocene)”是研究大约10000年以来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构成的地球系统的变化及适应的可持续发展性。这一研究在中国已有了很好的基础和开端,但还不能满足当前国家发展的需求,所以第四纪环境工作者还应像开拓者一样,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2.
全球变化学     
全球变化学是研究地球系统的整体行为的一门科学。它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地球系统是如何工作,如何运转的;研究地球系统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变化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原因和机制,从而建立全球变化预测的科学基础,并为地球系统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全球变化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为解决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需要,也是科学技术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社会地质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逊  银剑钊 《地质论评》1997,43(1):64-68
本文作者提出了社会地质学的新理论,社会地质学既是地球科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又是地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社会地质学的诞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物,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宏伟目标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社会地质学将密切关注资源,人口,环境这3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地球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在解决现代科学面临的天体、地球、生命和人类“四大起源”等综合基础理论问题上,在解决当今人类面临资源(能源)、粮食、人口和环境“四大危机”等根本性社会难题上,在当前世界新技术革命,对于信息、材料、生命和海洋等学科的发展上,加速地球科学研究都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现代科学结构中,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地球科学的  相似文献   

5.
地球内部流体系统科学统一理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从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全球性资源、环境、减灾问题的挑战出发,论述了地球内部流体研究在三大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地球内部流体系统科学统一理论从科学系统观出发,在研究思路上坚持多门学科间大跨度交叉,立足于层次性、全球性和统一性的整体观,并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从而具有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综合学科研究的特点和时空有序多层结构的研究领域。最后,阐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系统学、非线性科学的方法学和方法论。同时,地球内部流体与成矿作用,与环境、灾害及全球变化,地球内部流体的实验研究和动力学研究以及地球内部流体的探测,是统一理论研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开展干旱环境动力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根据目前干旱环境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干旱环境动力学”的概念及其科学问题提法、研究方法论和研究途径,为干旱环境动力学的建立提供了一个科学框架。干旱环境系统是地球系统的一部分,建立干旱环境动力学,应以地球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为出发点。但它应着重研究地球系统科学中十至百年时间尺度干旱环境发展规律和趋势,特别是人类活动在该时间尺度内对干旱环境的影响。为了研究干旱环境问题,自然科学领域的地理科学、生物科学、大气科学、水文和水利以及地质学等必须形态统一的观点和普适的方法论,从而形成相对独立且学科交叉的干旱环境动力学。气候动力学已相对成熟,干旱环境动力学建模可以气候动力学为基础。建模成败的关键是如何将生态过程物理化和化学化,如何建立水文子系统、生态子系统和土壤子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与气候动力学模式相互耦合。  相似文献   

7.
地球科学是人类认识地球的一门基础科学。它以地球系统及其组成部分为研究对象,探究发生在其中的各种现象、过程及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提高对地球的认识水平,并利用获取的知识为解决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供给、环境保护、减轻灾害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人类对地球奥秘的探索精神,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利用、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防治的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始终是地球科学发展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国际地球科学发展态势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24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综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球科学研究在思维方式、研究对象的时空尺度、研究内容、研究形式、组织形式、信息交流、方法手段等方面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指出地球科学已经进入地球系统科学时代和为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时代。进入21世纪,地球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向、热点与重点问题是:①突出地球系统科学,关注全球变化与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其变化的研究,以及人类活动引发的重大环境变化研究;②突出地球演化的动力过程研究,关注地球内部深层过程与岩石圈动力学、气候系统动力学与气候预测、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③突出地球信息科学,关注数字地球、3S(GIS、DIS和GPS)一体化和地球科学定量化的研究趋势;④突出地球管理科学,关注减灾防灾、环境保护治理、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碳循环、水资源、食物与纤维、能源战略等问题;⑤突出地球科学跨学科研究进展与创新,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对地球科学的影响与需求,重视地球科学在自然科学内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高新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地球科学部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上项目指南地球科学是人类认识地球的一门基础科学。它以地球系统及其组成部分为研究对象,探究发生在其中的各种现象、过程及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提高对地球的认识水平,并利用获取的知识为解决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供给、环境保护、减轻灾害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球科学是人类认识地球的一门基础科学.它以地球系统及其组成部分为研究对象,探究发生在其中的各种现象、过程及过程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变化及其因果关系等,以提高对地球的认识水平,并利用获取的知识为解决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供给、环境保护、减轻灾害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人类对地球奥秘的探索精神,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利用、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防治的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始终是地球科学发展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1.
全球变化及其相关科学概念的发展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回顾全球变化科学产生和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全球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全球环境变化、地球系统科学在概念和内涵上存在混淆的情况,就全球变化等概念的内涵、产生的过程及其联系进行了综述、分析和比较。提出全球变化是指对人类现在和未来生存与发展有重要的直接或潜在影响、由自然因素或人类因素驱动在全球范围内所发生的地球环境的变化,或与全球环境有重要关联的区域环境的变化。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范畴包含在全球变化之中,但又各有其关注领域和交叉部分;而地球系统科学是解决全球变化问题的科学理念、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Geography (or geographers)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on Johnston 《Geoforum》2006,37(1):7-11
A response to Pitman’s recent arguments regarding a perceived invasion of geographers’ territory within the academic division of labour by earth system science. Geography is not the grand synthesiser, the only discipline which can explain the big picture, and arrogant claims that it is are counter-productive, both within and outwith the discipline. Geographers should just get on with what they are doing—well.  相似文献   

13.
全球表层系统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00年前后,以徐士、阿尔冈、魏格纳、李四光等为代表的先驱们从不同视角开始了对地球表层的整体性研究。20世纪人造卫星的应用和板块理论的建立,推动了全球整体观思想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伴随社会全球化进程,地球整体观在科学前沿领域显示出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在这个思想引导下的广义地球系统科学是关于地球多圈层的整体研究,但由于涉及人类生存的资源、环境、灾害问题的紧迫性,在未来10至20年内地球系统科学的优先领域之一应是整体观指导下的地球表层系统的研究,它涉及大气层、海洋、地壳、生物和人类。目前可列举出4个重大问题:(1)全球变暖引起的大范围灾害与环境变化;(2)以SARS和禽流感为代表的全球性生物病毒传播灾患;(3)影响人类生存的全球性水资源短缺;(4)导致严重损失和全球性影响的大地震的频繁发生。厄尔尼诺现象与地震的相关性,全球大地震十几年尺度的幕式活动与区域间交替变换,十几年尺度的大范围旱、涝交替变换,表明上述全球性异常变化都是地球表层系统整体性动力过程的表现。应从全球尺度研究包含气体、液体、固体的地球表层系统的微动态变化,分析它们与地、水、大气和生物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关系,加深对地球表层相互联系的系统过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地球系统科学发展方向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从人类面临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地球系统的全球化和地球系统科学与传统地球科学三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提出的背景;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地球系统科学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详细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与研究方法,主要内容有研究思路、基本概念、地球系统过程、全球一区域信息获取、海量信息处理和分析及系统模型等;第三构建了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系统的连续动态系统、离散动态系统、地球系统的随机性、地球系统的自组织和地球系统的简单巨系统与复杂巨系统;然后重点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子系统与各圈层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与效应;第四,概述了地球系统的数字表达——数字地球和地球系统科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最后,简述了中国开展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方向和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较为详尽分析了地球系统科学的由来与发展、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阐明了我国开展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从而提出8个战略重点:区域气候环境系统变化与适应;水系统、水循环与水安全;生态系统与全球碳循环;人类活动与地球表层系统;地球内部动力学与地球系统演化;地球灾变事件与生命过程;地球观测系统与地球系统模拟以及耦合过程动力学、响应动力学、适应和预测理论。  相似文献   

16.
生物圈是地球系统中唯一具有生命活动的圈层,生物圈及其与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地球环境变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有关生命过程与地球环境相互关系的知识对于人类理解地球系统以及利用地圈、水圈和大气圈资源至关重要。地球环境与生命过程研究的内涵就是研究地球环境与生命过程相互作用中的各种化学、物理、生物过程,以及其在地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各子系统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增进对地球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区分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评估气候与环境变化对生命过程的影响及其反馈作用,揭示生命过程对于地球环境的适应性及其调控机理,为科学地管理地球,确保地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其核心目标就是通过理解生命过程与地球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评估人类对自然平衡和自然循环造成的影响,进而实施地球管理,确保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当前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前沿,提出了未来关于地球环境与生命过程研究需 要重视的方面,尤其是关于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阈值研究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科学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文章回顾了全球变化研究的发展史 ,介绍了IGBP ,IHDP ,WCRP ,DIVERSITAS 4个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组织的研究方向与核心内容以及它们共同提出的碳循环、食物、水资源三大课题。全球环境变化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变化。人类活动改变地球系统动力的强度已经超过自然界变动的限度 ,“人类世”的概念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应运而生。西方学者认为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之间存在着阻碍可持续发展的鸿沟。笔者从可持续发展科学的角度讨论了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的关系 ,并以我国东部与西部为例 ,指出若能通过政府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推动各职能系统的工作 ,实现信息、技术、经济的不断交互流动 ,就可以找到消除鸿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向何处去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19  
近15年来,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在中国广泛开展,我国科学家越来越积极地参加各项国际计划。当前,一些重大的国际计划正在进入其新阶段(如IGBP-II,IODP),恰好我国也正在制定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迫切需要回顾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的现状并探讨其今后方向。尽管中国作者的国际论文数量在增长,我国地球系统科学落后于国际的差距仍有拉大的趋势:国际前沿的许多热点问题,在中国尚未提上日程;中国学者在国际计划中早期多有贡献,但在项目总结中却很少有份。为此,提出 3点建议:(1)中国地球科学家应当扩大视野、立足本国、面向全球;(2)应当注意国际前沿动向,促进地学与生命科学在分子水平上的结合;(3)中国的地球科学,应当从以描述为主向探索理的方向发展。我们不应当满足于向国际学术界输出"原料",而要积极参加地球系统科学中关键问题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9.
空间对地观测与全球变化的人文因素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技术是大有作为的科技领域之一。空间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及其与通信、网络技术的集成正以地球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为人们研究地球,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手段,开拓了崭新的途径。在对国际空间遥感信息技术和空间信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分析了对地观测与人文因素的关系,提出了建立国家对地观测系统,发展空间信息技术的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社会谋求可持续发展意愿的加强,突出系统科学的服务和规范已成为我国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战略要求,并且成为引领新世纪地球科学的发展方向。建立在地球探针等技术基础之上的系统科学,必将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从地球系统整体行为研究寻求解决办法。由此提出了地球系统和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通过自由性、统计性、组合性的研究,研究自然界中的秩序与和谐,通过体系的完全性、参数性、层次性的研究,揭示不同空间的物质组成,解释不同结构的物性参数,通过地质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信息的研究,探索开发矿物原料、资源估算、水文生态、污染治理、矿山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