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16年10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主办,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四川省地理学会、《山地学报》编辑部共同承办的"纪念丁锡祉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山地科学发展学术座谈会"在成都举行。本刊特编辑整理刊发一组与会者的发言稿及书面稿,内容涉及丁先生的学术思想、科学贡献、地理教育、人格魅力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
周万村 《山地学报》2020,(1):160-161
陈述彭先生是我国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开拓者和引领者,是地图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卓有建树的传承者和创新者。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在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领域取得系列重大成果,很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在国际上颇具影响,这些都和先生博大精深和与时俱进的学术思想的指导和严密的科学组织密不可分,他为我国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环境科学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陈述彭先生的学术思想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IGBP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国-巴西资源卫星应用分系统总设计师、中国地理学会原理事长、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陈述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1月25日20时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相似文献   

4.
笔谈:地球信息科学研究的进展--祝贺陈述彭院士八十华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学报》2000,55(1):1-8
编者按:陈述彭院士是我国地理学界著名的科学家,他长期致力于地理学、地图学、地球信息科学的研究,是我国遥感应用科学的奠基人,地球信息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在陈述彭院士的大力倡导和积极组织下,我国地理科学工作者圆满完成了国家地图集编撰、遥感技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等许多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建立了遥感应用研究所、地理信息系统国家实验室等一批重点科研机构;培养和造就了数以百计的青年科学家.值此陈述彭院士80寿辰之际,本刊发表这一组笔谈,回顾陈述彭院士在推动我国地理学、地图学、遥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发展中的卓越贡献,以表达我们对他的敬意.  相似文献   

5.
陈昱  施曼丽 《山地学报》2020,(1):162-164
我们是1956年分配在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南京九华山)。当时地理所设置三个学科组: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图学。从1956年起,由学科组组建研究室,我们有幸分配到陈述彭任主任的地图研究室。从此我们结下了半个多世纪的师生情谊,荣幸地成为他第一批学生。陈述彭先生一生,胸怀坦荡,虽经风雨洗礼,他总是勇往直前,岁月雕琢美玉,终造就国之大器。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的山地遥感和地理制图工作,由遥感与地图研究室承担。本室于1966年5月正式建立,现有科技人员44人。 二十年来,本室坚持科学研究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以任务带学科,积极承担了国家与地方委托的任务。概括地讲,我室的发展可分为二个阶段:前十年,开展地理制图研究,承担国家和当地政府委托的地图编制任务,编制了各种比例尺的省市地县系列地图;后十年,随着国际环境遥感新技术的蓬勃发展,相继开展了山地环境遥感应用及专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3月是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著名的地理气候学家左大康先生诞辰90周年。3月27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了纪念左大康先生诞辰90周年座谈会,缅怀他崇高的革命品质和为新中国地理科学的振兴和繁荣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出席座谈会的有郑度院士、童庆禧院士、陆大道院士,以及原地理研究所的老领导  相似文献   

8.
在河南大学建校90周年之际,由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承办的资源环境与区域规划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9月24日至25日在河南省开封市举行。这次研讨会以3S技术的地学应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资源信息系统与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规划等为主要内容。陈述彭院士、王家耀院士、高俊院士、孙九林院士和来自全国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开幕式由河南大学副校长王发曾教授主持,李小建副校长致辞祝贺。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蔡运龙教授向河南大学建校9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中国科学院陈述彭院士在“地球信息科学与数字地球:学科建设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3月29日,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2013年2月1日,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原理事长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缅怀先生对我国地理学做  相似文献   

10.
《地理科学进展》2013,(4):F0002-F0002
黄秉维先生是我国现代地理学的重要开拓者,国际著名地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并长期担任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2013年2月是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他对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弘扬其学术思想和优良学风,服务地理学创新与发展,3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中国地理学会在地理资源所联合举办了“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2008年6月29日至7月1日,国际制图学协会(ICA)、俄罗斯联邦测绘与地图局、莫斯科M.V.Lomonosov国立大学、萨拉托夫国立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测绘局、新疆遥感中心、新疆大学和新疆遥感技术应用协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环球大酒店成功举行了“第十四届国际地图与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研讨会”以及“2008年ICA乌鲁木齐夏季学校高级研讨班”。  相似文献   

12.
<正>黄秉维先生是我国现代地理学的重要开拓者,国际著名地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并长期担任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2013年2月是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他对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弘扬其学术思想和优良学风,服务地理学创新与发展,3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中国地理学会在地理资源所联合举办了"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来自国家自然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4月2日,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吴传钧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吴先生对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继承发扬吴先生的学术思想,根据陆大道院士、孙鸿烈院士等联合倡议,定于2018年4月2日在北京召开"吴传钧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承  相似文献   

14.
2009年5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与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国际山地中心)联合主办的"决策支持工具及方法在山地综合发展中的应用"研讨会在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15.
当代地理学大师、地图学开拓者、遥感与信息系统学开山宗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副主席兼地球信息科学部主任、云南省地理研究所名誉所长、  相似文献   

16.
由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主持召开的“中国城市地貌研究学术座谈会”于1990年5月20—24日在四川成都举行,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有关单位的4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宣读论文25篇。  相似文献   

17.
胡笑琪  吴楚材 《地理学报》2005,60(5):863-86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于2005年8月5日召开了周立三院士诞辰95周年暨“建设节约型社会”学术座谈会。座谈会由所长杨桂山研究员主持,出席座谈会的有著名农业区划专家、中共江苏省委原副书记、江苏省政协委员孙颔教授,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钱志新博士,江苏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范朝礼研究员,  相似文献   

18.
《山地学报》2012,(4):387
2012年5月11-13日,第一届重庆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地人居科学国际论坛(2012年)在重庆大学召开。会议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  相似文献   

19.
1992年11月3日,由云南省科委主持,邀请云南省计委、云大数学系、水利部门和中科院成都山地与环境所等单位的省内外专家,对云南省地理研究滑坡泥石流室唐川主持完成的云南省科委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项目《泥石流动力堆积模拟实验和危险范围预测模型》研究成果进行了鉴定。目前,美国的同类研究多集中于古沉积扇的结构、构造、古沉积环境,沉积相的对比研究,以及通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青年学者山地科学与中国中西部开发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0月24日在成都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资助,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主办。来自中国大陆、台湾以及美国、加拿大、比利时的海内外华人青年地理学者共计70余位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37篇,论文内涉及山地环境演化、山地环境的人地关系、山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退化山地综合整治及其相关技术、山地灾害及其减灾技术等21世纪山地科学的前沿与热点问题,涉及的山地生态类型多、区域面广,展示了青年学者们关于山地科学与中国中西部大开发研究的最后成果。 本次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向岩教授、大会专家委员会主席四川省科协刘宝#院士、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副院长关晓岗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随后,大会进行了特邀学术报告和分组学术报告。 四川省西部开发办杨世佐处长在会上详细介绍了中国西部开发的有关议题;来自台湾国立屏东科技大学、国立成功大学的李锦育教授、蔡元芳博士等就台湾921震后灾区泥石流及其防治、水资源的环境等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海外的华人学者带回了国外地理信息科学及农业土地资源评价等研究成果及进展情况。到会青年学者一致认为如何协调好人类对山地资源的需求山地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我国目前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中国中西部开发,也正是我国从事山区科学研究的青年学者们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会议期间,代表参观了成都府南河工程及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和泥石流模拟实验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