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倾倒垃圾处形成的淋漓液中包含大量的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物质。这些区域对地下水的影响可以通过在特定监测点监测潜在的污染物浓度来判断。本研究中,我们对Chennai地区城市固体废物垃圾场周边的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调查。在3年间每间隔3个月,由垃圾填埋场开始,选择不同距离的水样进行化学分析。研究表明,这些区域地下水不能满足印度标准局的饮用水标准。垃圾倾倒对地下水的影响最早表现在溶解物浓度、电导率、总体硬度、氧化物、化学需氧量、硝化剂及硫酸盐。在这些位置的淋漓液还包含重金属。在雨季后,污染物浓度趋于下降,而在雨季前,很多样品的污染浓度会增加。早期研究表明,在人口密集城市中,应该设有依据某种规范的地下水监测系统。进而,垃圾垃圾场及周边的地下水不应作为饮用水,除非满足某种特殊的标准。在发达地区,未经严格固体废物管理许可而随意倾倒垃圾的行为应到受到禁止。  相似文献   

2.
广东湛江冯村垃圾场对浅层地下水污染评价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湛江冯村垃圾场建于地下水循环系统的补给区,其对浅层地下水污染评价采用了单要素污染指数和多要素综合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两种方法。评价结果表明,冯村垃圾场及周边的浅层地下水均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且均为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其防治包括设立防治分区、建立动态监测网络系统及地下水管理模型,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韦家平 《地下水》2012,34(6):82-84
通过对徐闻县地下水资源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概况、开采潜力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徐闻县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北京某垃圾处置场对地下水的污染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北京某垃圾场所处的环境地质条件、地层对垃圾污染物的防护能力的调查及对地下水连续1个水文年的污染监测,用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和内梅罗污染指数)2种方法,评价了该垃圾场对地下水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该垃圾场对地下水的污染极其严重:综合污染指数可达到59;单项污染组分如NO2^-、NH4^ 、COD等普遍比参照值高出几十倍,致癌物质NO2^-则高出340多倍。从水质的角度看,地下水中有的污染物(NO2^-、NH4^ 、COD)已经超出地下水Ⅲ类水质标准数十倍甚至100多倍,到了不能饮用的程度。这表明地质环境对地下水资源的防护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城市管理,若垃圾处置场选址不当,将污染地下水资源,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岩溶地区简易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的污染风险进行评价研究,是保护地下水的重要手段。以贵阳市花溪区浪风关简易垃圾填埋场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及取样分析,利用单因子和多因子评价法对简易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进行评价,为贵州岩溶地区垃圾填埋场选址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并提出垃圾场对地下水的污染防治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页岩气开发中地下水环境保护尤为重要。通过对长宁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调查,识别了区内地下水的含水岩组、地下水类型、岩溶地下水系统和敏感目标。通过重点井场周边的地下水监测,表明该地区目前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并未发现与页岩气开发相关的地下水污染,该数据可作为页岩气开发区的地下水水质基线数据。结合开发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及页岩气开发工程特点,建议应从井场选址、施工工艺控制、地面物料管控、全过程监测等方面着手加强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71-675
页岩气开发中地下水环境保护尤为重要。通过对长宁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调查,识别了区内地下水的含水岩组、地下水类型、岩溶地下水系统和敏感目标。通过重点井场周边的地下水监测,表明该地区目前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并未发现与页岩气开发相关的地下水污染,该数据可作为页岩气开发区的地下水水质基线数据。结合开发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及页岩气开发工程特点,建议应从井场选址、施工工艺控制、地面物料管控、全过程监测等方面着手加强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8.
贺兵英 《地下水》2013,35(2):38-40
甘肃中、东部的黄土分布区是甘肃省最为缺水的地区,目前对地下水的开发主要集中于河谷盆地第四系地下水,对黄土区下伏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和周边基岩裂隙水多为点状开采,地下水仍具一定的开发潜力。本文对浅层、深层地下水的开发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浅层地下水主要放在水源地开采潜力分析和进一步寻找富水地段上,黄土区下伏碎屑岩类深层水及周边基岩裂隙水主要寻找颗粒粗的含水岩组和有利于储水的构造。  相似文献   

9.
城市垃圾及排污沟渠对拟建水源地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地下水水源地附近的垃圾场及排污沟渠进行预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地下水水质模拟模型分析污染源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得出影响结论。  相似文献   

10.
田辉  郭晓东  朱巍  张梅桂 《地下水》2011,33(5):61-62,111
依据地下水监测及开发利用等实测资料,对松嫩平原地区地下水动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松嫩平原地区地下水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动态变化规律,为今后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垃圾堆放场氯代脂肪烃对浅层地下水的污染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研究区是浅层地下水主要补给区,通过区内地下水监测说明,受垃圾淋滤液影响的地下水中氯代烃高值点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中部;地下水中氯代烃检出值和检出率有季节性变化特征,与垃圾堆放时间和该井距垃圾场堆放场距离有密切关系,堆放时间越长,离垃圾堆放场越近,检出率、检出值越高;对地下水污染的敏感性和影响氯代烃迁移的机理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陈忠荣  寇文杰  洪梅 《城市地质》2012,7(3):16-20,30
本文是在系统调查和收集各类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垃圾场地固有的防污性能和垃圾场与地下水水源保护区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垃圾场地内在风险采用灰色聚类法进行评价。垃圾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可以为地下水污染防治和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顾华 《地质与资源》2017,26(1):62-66
垃圾填埋是目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普遍使用的方式,由此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成为主要的地下水污染源.本文以上海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垃圾填埋对地下水的影响.通过监测该场地垃圾填埋前后2年内场区及周边地下水水质的变化情况,以垃圾填埋前调查区的地下水样品分析结果为本底值,采用本底法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来判定地下水是否受到垃圾渗滤液的影响.评价结果显示,对于本研究的水质动态监测阶段,调查区内的浅层地下水水质暂未受到垃圾渗滤液的影响,个别监测井水质发生较大变化是由于填埋场施工建设过程中,破坏了监测井井盖及挖穿了井边含水层顶层.随着整个垃圾填埋场运行时间的延长,防渗漏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垃圾渗滤液对周边地下水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环境污染状况,以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周边土壤、地下水及下游水库水质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进行采样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综合指数法对该垃圾填埋场周边环境重金属含量特征进行分析与风险评价。结果表明:As、Cr(Ⅵ)、Ni、Pb、Zn、Cu重金属是填埋场周边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区域采样点及下游水库中重金属含量均值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填埋场区污染状况良好;Cr(Ⅵ)含量在ZK1与R1样品中均高于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是填埋场周边地下水的主要风险污染物;ZK1~ZK4中土壤重金属元素以Pb、Cr(Ⅵ)富集为主,其达中度污染程度,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浅层地下水卤代烃污染初步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通过对某地区浅层地下水中卤代烃(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和三溴甲烷)的测试、研究和分析,阐明了该地区浅层地下水中卤代烃污染物主要是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主要污染来源是露天堆放的垃圾场、排污河渠和特殊工业企业;确定了污染源分布和包气带岩性是决定该地区卤代烃污染的两个主要因素,冲洪积扇顶部和潜水-承压水过渡带是卤代烃污染的高浓度区;最后对该地区卤代烃污染物的形成和迁移转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21,(2)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共建成层位明确的国家级地下水专业监测站点10168个,实现了全国主要平原盆地和人类活动经济区的地下水水位、水温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实时传输和数据接收,与水利部门地下水监测数据实时共享。江西省赣南地下水水资源丰富,但地下水相关监测缺乏,本文以该地区坝上站和兴国站为分析研究对象,提出地下水保护和监测的建议。依托监测资料对章江和濊水两江地下水与地表关联性进行相关分析探讨,探讨赣南地区地下水监测方向,更好为赣南社会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研究某农药化工企业密集区地下水水质及污染状况,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地下水的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域地下水水质普遍较差,大部分为Ⅳ类及Ⅴ类水质,已不适于饮用。然后对该区域地下水污染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地下水有机和无机污染严重,并形成了以某农药化工企业为污染源并沿岩溶地下水流向的一个卤代烃类有机物污染羽,这表明造成该研究区岩溶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某农药化工企业。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控制地下水污染的建议和措施,为该地区制定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滨海地区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但易受到咸潮及陆源污染物的影响;海南东北部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但迄今尚无系统的水质监测与分析。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在分析监测井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构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海南东北部滨海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水化学特征分析表明:该区地下水化学类型在空间上变化较为单一,所有水样都以碱金属与强酸为主, Na +和 Cl-在水中所占比重大,表明受到了咸潮的影响;水化学类型在时间上变化不明显,潮期对水化学类型并无明显影响。模糊综合评价法表明:地下水水质受到潮期影响:测井 Z1大小潮时段的水质均属于Ⅱ类水;Z3大小潮时段均属于Ⅳ类;Z4大潮期属于Ⅴ类,小潮期属于Ⅳ类。总体来说,该区域地下水水质已受到海水入侵影响,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20,(2)
根据秦皇岛地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该地区浅层地下水监测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利用克里金插值法对平原区浅层地下孔隙水进行地下水监测网络优化设计,优化前克里金方差介于200~6 500之间,优化后介于0. 1~0. 5之间,满足规范要求,优化后的地下水监测网络有效控制了地下水时空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20.
梁靖 《地下水》2007,29(3):88-89
冯村垃圾场地处湛江市地下水循环系统的补给区,肩负着存放湛江市区近百万居民生活垃圾及部分工业垃圾的重任,潜在着严重污染湛江市地下水资源的危险.其防治可采用专项调查、动态监测、质量评价及建立管理模型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