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全国地震通信网络系统建设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松  罗建明  戴光辉  高景春  田力 《地震》2001,21(4):35-42
系统描述了全国地震通信网络系统构成和拓扑结构,简要介绍了在项目建设中遇到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 分组交换网(X.25)和路由器在联网中的应用;防火墙技术在全国地震通信网络中的应用;网络流量控制和记帐;域名管理和设置。  相似文献   

2.
VOIP是一种基于现代网络传输语音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各大网络和电力、税务、医药、统计等领域。这里从VOIP基本原理出发,介绍了VOIP技术的建设规模、软硬件平台、网络通信、号码分配以及在地震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实例。VOIP技术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地震信息服务、地震应急工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保地震现场通信通畅,保障地震现场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中国地震局建设了一套基于卫星的应急通信网络,并为各省局配备了相关的便携设备。由于地震现场卫星集成箱系统在实际的使用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河北省地震局对其进行了集成改造,将便携站的全部设备安装于应急通信车内,并对地震现场应急通信所需各项业务进行系统集成。主要介绍了地震现场应急通信系统所涉及的各项关键技术,并对应用中出现的情况给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云南省地震局地震应急通信系统的主要架构,各分系统的主要特点和使用,及其在各种地震环境中的实际应用和工作模式。对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现场应急工作中的应急通信工作模式进行了详细描述。随着项目建设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思路的应用,对将来地震现场应急通信工作模式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陈述新  史勇军  罗刚 《内陆地震》2009,23(2):291-296
系统介绍了CRE VPN和12TP VPN技术在新疆地震VPN网络中的实现及应用,以实现不同地域之间用户跨网络安全通信为背景,通过构建VPN网络,实现远程安全介入局域网,提高了数据数据传输及远程维护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移动TD-LTE(4G)无线技术,设计山东省地震局高速无线地震行业网络,并在地震应急救援综合演练中得到检验,通信效果理想。TD-LTE无线组网技术,能够为地震救援工作提供有效的通讯保障,提高地震救援水平,加强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无线局域网技术在地震应急指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987年寻乌地震时应急指挥通信方面的回顾,结合当前无线通信技术在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和快速反应过程中的最新应用,阐述了作为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技术标准和特点。及其在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工作的作用和应用模式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全球发生的历次大地震都把震后救援和黄金72小时放在首位,但是地震灾区的通信及网络环境极为复杂,常规的网络接入模式在灾害发生时很难保证现场与后方指挥决策部门的实时数据及通信传输。根据近年来发生的严重破坏性地震,尤其是汶川、玉树等地震的灾后救援情况和带来的破坏情况,针对地震现场的具体通信状况以及地震救援现场的网络通信需求,对如何确保地震现场的通信系统能够畅通,以保证前、后方决策部门之间通信无堵塞的问题,以及地震现场应急通信的几种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针对国内、外震灾后应急通信系统不同的组成方式和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并从救援现场信息流量、应急通信网络架构和指挥中心等方面对系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浅谈山西区域地震无线通信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线通信与现代网络通信的通信方式、网络功能、网络拓扑等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无线通信与现代网络通信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山西省区域地震通信网络的实际情况及其承担的主要任务进行了分析,从其对中强地震的应急响应、抗震救灾中迅速及时传递震情、灾情,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急指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得出计算机通信网络可为大地震快速响应,为抗震救灾指挥等提供平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基于网络的雅安市防震减灾技术系统各子系统在芦山地震中运行正常,保证了地震应急对技术工作的要求,介绍了各子系统的构成和在芦山地震中的运用及地震后对系统的扩展和升级,分析讨论了各子系统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介绍通信控制卡在地震前兆台站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接口的USB通信控制卡,利用它解决现用的数字地震前兆台网中心和台站ISA通信控制卡的换代问题。  相似文献   

12.
雅砻江数字水库地震台网技术系统按照流域化建设和运行模式,以科学合理的测震台站布设、多样化及时通信组网方式和现代化台网中心,构成一个台站流域化布局、地震数据传输通信方式多元化、监测成果实时共享的水库地震监测系统,为工程安全监测和区域防震减灾及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准确详实的基础资料,并为同类工程及大规模水库地震台网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震现场工作需要, 提出了解决灾情快速采集上报问题的思路, 设计出基于3G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络的灾情流动采集终端系统和后台服务系统, 利用QuickMap网络地图服务平台提供的GIS运行环境, 采用离线地图解决了在网络通讯困难时的地图下载问题。 经过实际野外测试, 效果良好, 能满足地震现场工作队员的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4.
应对巨大地震的应急流动观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十五”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建设,目前。我国的地震观测系统和地震观测信号传输几乎完全依赖于公共通讯网络。但是,大地震常常严重破坏公共通讯系统,应对巨大地震的流动观测系统就提到迫切的日程。2007年,通过采用无线竞带接入技术,结合中国地震局数字地震观测网络技术,初步建成了应对巨大地震的应急流动观测系统,并在汶川地震现场观测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震应急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杨乐  曾薇  谭颖 《震灾防御技术》2012,7(1):100-109
地震应急通信是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地震应急卫星通信网络的组成及规模、站点配置、组网方式、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切换、通信方式、卫星信道规划、业务应用等方面,简要介绍了中国地震局“十五”期间建设并投入运行的地震应急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以及在地震应急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无线Mesh网络技术的应急通信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荣国  肖飞 《地震学刊》2014,(6):778-783
强烈地震发生后,灾区现场通信网络设施往往遭到破坏,因此快速建立有效且覆盖面大的应急通信网络,及时传递灾情信息,对现场组织救灾及指挥调度等救援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无线网络具有组网简单快速、成本低等技术特点,适合作为现场应急通信的网络平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Mesh网络技术的地震现场应急通信方法,在灾区现场迅速组建无线局域网,从而实现信息传递和共享,整个系统组网快捷、健壮性好,并且通过卫星通信技术可以将各局域网组成灾区广域网并进一步接入互联网,该方法能满足地震现场应急通信信息传输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地震现场的通讯环境极为复杂,公共的网络接入模式在地震时往往很难保证现场与后方指挥中心之间的实时文件传输和视频通信。本文根据地震带来的破坏程度的不同,针对地震现场的具体通信情况,以及地震应急工作中现场网络通信的需求,提出多项确保地震现场局域网络和后方指挥中心之间通信畅通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段锋 《内陆地震》2010,24(2):149-154
通过对汶川8.0级地震现场工作的经验总结,提出在保障"十五"期间配备的地震应急现场技术系统可用的前提下,扩展地震应急现场设备的使用范围,对地震应急现场无线通信设备与现场有线网络环境集成通信方案进行测试和探讨,以便在复杂的现场环境下多一种通信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19.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传统的地面通信网络会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会处于瘫痪状态,无法保证前后方应急指挥部之间的数据传输、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等应急需求。为了确保地震应急指挥的顺利开展,需要有一套安全、可靠的通信系统,而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全球性的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精准定位导航、精密授时、短报文通信等功能,可以在灾害应急指挥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从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的需求出发,在分析各种通信技术的基础上,研究探索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地震应急现场通信系统,以满足快速获取灾情信息、精准定位灾区位置、实时传送灾情报告的地震现场应急需求,保障地震现场通信能够畅通无阻,确保应急指挥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