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智慧 《地理教学》2007,(8):25-27,24
在现行高考形势下,地理单科或文科综合中区域地理越来越重要。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考试卷来看,区域地理是文综地理部分的主要考试内容,也是文综的背景材料、是文综试题的载体。但是,受现行的初中教学及高中招生考试模式的影响,区域地理知识在高中学生中相当缺乏。庞杂的区域地理内容总是让高三学生感到十分棘手。在此,笔者就补充的区域地理内容及相应的学习策略谈点体会与看法。  相似文献   

2.
赵兴 《地理教学》2021,(22):59-61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指导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的测评体系,旨在全面回答"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高考评价体系的"四层"(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确定了高考的考查内容,其中关键能力基于素养导向,承接学科素养,结合学生认知发展实际,确立了三个方面的关键能力群.文章以2021年全国高考文综地理(乙卷)为例,分析高考试题如何考查学生关键能力,如何刻画学生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一、试题分析 2008年高考文综卷地理部分部分(全国卷乙),试题突出了对地理主干知识、基本技能、思维能力,尤其空间思维区域定位能力的考查。通过学科内、学科间的知识综合,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而且强调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4.
孙新林 《地理教学》2013,(18):48-50
正广东新高考文综考试已实行四年,地理科考试模式和结构一直保持着文综开考起始年2010年定下的基调和命题要求。试题难易程度适中,既注重基础更突出能力考查。命题材料出自课本之外,而基本原理和地理规律则来自课本,但不拘泥于教材版本,以课标为基准,以考试说明为蓝本,以能力考查为宗旨,真正体现和突出了新课标在高考命题中的地位和精神。文综能否  相似文献   

5.
许悦  矫光磊 《地理教学》2013,(17):49-50
析因类综合题作为文综地理的一个重要题型,因其强调以能力立意,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注重考查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基本技能,所以近年来特别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笔者粗略的统计了2013年各地的文综试题,发现几乎所有省市的文综试题都涉及了这一题型。所以对于这一题型的解题思路我们  相似文献   

6.
2014年高考后的试卷分析,是众多地理工作者和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分析课标乙卷地理试题的特点,以期为高三教师和高考学子提供一些参考。一、2014年课标乙卷试题内容分析2014年课标乙卷文综地理部分的试题是由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组成,所占分值分别是44分和56分。从考查的内容来看,必修知识和区域地理占90分,选修内容占10分。其中,选考题考查的是选修部分的知识,主要是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李依铭  姚培泰 《地理教学》2011,(20):18-20,58
经过四年的高考改革实践,新课标地理高考模式已然成型。以“文综型”地理高考为例,试题的考查内容和形式如表所示:  相似文献   

8.
张明 《地理教学》2014,(唐山高三)
正纵观近年地理高考试题,能力立意的命题视角已占据了主导地位,通过"新情境"的创设与"新材料"的运用,让考生直面社会的热点问题,并要求考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解释、分析、解决这些问题,这充分体现了"贴近社会、贴近时代"的高考要求,凸显了"运用已学的知识来分析解决新问题"的命题取向。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与复习备考中,不妨以热点材料为背景,尝试命制地理试题,提高对知识的整合与融合,提高备考效率。下面以唐山市2014年高三期末文综卷37题为例,浅谈一下地理原创试题的命制过程及原则。  相似文献   

9.
陈静 《地理教学》2015,(5):56-58
地球运动,是高考命题者青睐的考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中之重。笔者纵观近几年“地球运动”的高考试题,发现其命题考查变化很大:命题背景材料新、越来越接近生活地理、命题图形简单化、试题的难度降低等。不仅考查学生掌握“地球运动”的基础知识,而且考查学生获取新信息、解读新信息和地理思维分析等能力。通过认真分析2014年全国各省地理高考试卷中的“地球运动”高考试题,提出2015年“地球运动”命题的新思考及备考策略。希望能为2015年高三学生地理学习及一线地理教师教学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陈宣良 《地理教学》2013,(22):42-44,37
各地高考卷的地理试题中,有明显的取材偏好,如2013年重庆卷中地球上水的相关知识选择题有4题16分,综合题二个大题中只有一个小题不是水的知识外,其它48分都是对水的知识进行考查。而纵观2013年各地文综卷的地理题,取材“偏爱”大气环境知识还是非常明显的。考察这些高考试题的特点,对高三地理复习教学还是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全国高考文综卷中并未涉及地球运动类试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地球运动类试题在今后高考中就已退居其次,相反就更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2012年或许会"卷土重来"。我们在应考时如何突破这类试题呢?  相似文献   

12.
在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卷I的第36题出现了一道“分析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的试题,从学生答卷反馈看,主要表现为答题片面、无从下手、表述不准、失分严重。究其原因是学生不能从问题的类型入手,缺乏答题经验。  相似文献   

13.
刘龙华 《地理教学》2021,(22):62-64
高考评价体系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本文通过对2021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地理试题中问题情境的分析,整理归纳出以情境为载体命制的四类试题,分析四类试题中情境的作用,同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备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蕾 《地理教学》2022,(9):58-62
传统的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常以专题、微专题的形式构建知识体系,以机械化的“题海”战术为复习手段,这使得学生在解决真实复杂情境问题时的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新高考的要求。本文以两道高考真题为例,通过精选适合“再情境化”的母题、整合母题“再情境化”素材、重构层进性的主题式问题链和构建知识体系等环节,阐释试题情境“再情境化”在高三地理主题式复习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提供教学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任石岭 《地理教学》2014,(13):53-58
纵观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新情境立意、知识抽查、能力考查"的原则,侧重考查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丝毫不回避主干知识。因此,在高考备考过程中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积极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高考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分析试题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阐述和解释地理事物(原理和规律)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及如何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从而以不变应万变,达成地理高考试题考查的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是浙江省所有高考科目自主命题的第一年,也是浙江省课程改革不断深化,高考改革步子较大、实行新政策的一年。因此,今年的高考试题愈发引起各方关注。今年浙江省由于实行了新的五大政策,地理科的考试在两个项目中出现:一是在政治、历史、地理组成的文综(总分300分)中地理占100分;二是在自选模块中,地理共2道题,每题10分。  相似文献   

17.
庄平 《地理教学》2010,(23):37-39
每年的高三地理复习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会将前一年甚至前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作为迎考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教师在讲评高考试题的时,往往局限于就题讲题,仅处于对试题知识的识记上,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知识的迁移却不能兼顾,从而导致复习质量较低,复习效果较差的局面。如果教师在讲授的时候能够触类旁通,对原有的高考试题进行变式,即对原高考题条件进行变换,就能起到举一反三和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几题高考题为例进行变式转换。  相似文献   

18.
高考试题中选用学术情境素材的情况日趋普遍.本文通过分析2020年高考文综新课标Ⅰ卷第44题与高考地理天津Ⅰ卷第10-11题,梳理了2017-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学术情境素材的来源,综合学术情境试题特征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陈立新 《地理教学》2007,(10):15-16,38
从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来看,地理高考关注区域性和区域特征,很多试题利用区域地图作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的空间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等。区域图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说明高考对学生空间定位准确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因此要适应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和趋势,必须做好区域地理的针对性复习。  相似文献   

20.
姜骅 《地理教学》2011,(3):45-46
目前高考文综卷第二卷综合题地理题有两大题。总分数值达到56或60分。因此,对于高三考生来说,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掌握解答地理综合题的技巧与技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