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带基因工程选择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海带幼孢子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实验证明,氯霉素可以作为海带基因工程中较理想的选择压力。本文得出了氯霉素对海带的半致死剂量,提示CAT(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可以用作海带基因工程的阳性选择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2.
吴瑞敏 《台湾海峡》1994,13(4):367-373
本文报道了植物生长素Q.C.对海带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Q.C.对海带苗的细胞分裂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而加速了海带配子体的生长发育。其中以0.2×10^-^6(V/V)组的效果最明显,经处理3d后配子体大小达18-20μm,11d后达20-23μm,并已进入了性成熟期,♀体一级突起达22%,而对照组的大小为16-18μm,一级突起仅1%,用Q.C.处理配子体阶段转化而成的幼孢子体或幼孢子体阶段  相似文献   

3.
海带愈伤组织的高效率诱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1994年1月和11月在青岛太平角和荣成海带育苗场分别采集海带成熟孢子体和幼孢子体,采用培养基诱导方法,以4种培养基诱导海带愈伤组织的效果,成熟海带孢子体的不同部位在MS固体增富2基中形成愈 组织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了添另不同成分的MS固体增富2基对海带愈伤组织的影响,并比较了4种除菌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PESI固体2基和MS固体在是诱导海带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其诱导率分别为75.5%和6  相似文献   

4.
用基因枪将GUS基因导入褐藻细胞中表达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于1993年11月-1994年2月,用高压氦气式基因枪,将PH1221质粒装有GaMV 35S启动子,GUS基因以及nos的3'调控区导入海带和裙带菜组织切块中。48h后,在海带假根细胞和裙带菜中肋部叶片细胞中检测到GUS基因的表达。实验表明,微粒子轰击法是外源基因导入大型褐藻的一个有效途径。GaMV 35S启动子能够驱动外源基因在海洋藻类中的表达,可作为藻类基因工程的启动元件。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浓度的铜来处理海带(Laminaria japomca Aresch)雌配子体和幼孢子体中,发现:①海带雌配子体和幼孢子体对微量的铜是很敏感的,在铜浓度为10ppb的情况下,营养生长和发育排卵受到了明显的抑制。②50ppb的铜可以完全抑制海带雌配子体的排卵。③在铜浓度为250ppb的情况下,雌配子体和幼孢子体不能健康生长,而趋于死亡。④海带幼孢子体对同一浓度铜的敏感性高于雌配子体。  相似文献   

6.
胡晓燕 《海洋科学》2002,26(7):30-31
褐藻纲 (Phaerphyceae)中的海藻除墨角藻目 (Fucales)外 ,都具有典型的世代生活交替史 ,即单倍体的配子体与二倍体的孢子体相交替出现 ,尤其是在具有异相世代交替的褐藻中 ,配子体与孢子体形态差别显著 ,孢子体巨大而配子体一般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 ,并且配子体可以独立于孢子体存活。早在30年代 ,Harris就对影响海带目的掌状海带 (Laminariadigitata) ,糖海带 (L.saccharina) ,克氏海带(L.cloustoni)的配子体及幼孢子体生长和发育的环境因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  相似文献   

7.
海带幼孢子体“畸形分裂症”的病因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缺肥与海带幼孢子体“畸形分裂症”有直接关系。 2.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与“畸形分裂症”有密切的关系,光照失调会加剧“畸形分裂症”的发展。在不加肥条件下,光照强度2000米烛的幼孢子体,发病率高于1000米烛;在1000—2500米烛下,光照14小时的发病率高于8小时,且发病率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3.“畸形分裂症”的发病率与海带幼孢子体的生长阶段有关,通常在8—32列细胞的孢子体阶段发病率高,4列细胞的孢子体极少发病。 4.已发病的海带幼孢子体,给予足够的营养,会制止畸形分裂,恢复正常生长。在病症恢复期,给予适当的光照,会缩短恢复期,提高治愈率。 5.各光照条件下,幼孢子体生长所需要的低限营养,有待今后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幼孢子体生长和光合作用的N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室内和围隔实验中海带幼孢子体在不同硝态氮浓度下的生长情况和光合作用速率(Pmax),分析了幼孢子体的N需求,得到其最大生长率(μm)为0.12d-1,维持生存的最低组织N含量(NQ)为16.8μg/mgDW,以最大生长率生长所必需组织N的临界值(NC)为20.4μg/mgDW,每天以最大速率生长的N需求(Nreq)为2.45μg/mgDWd-1。同时,不同处理组的初始NO3-N浓度越高,海带幼孢子体吸收速率和组织N的累加速率越高,且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R2分别为0.8393和0.7793,P<0.05)。现场围隔实验中,叶绿素a含量(R2=0.7907,P<0.05)和组织N含量(R2=0.9147,P<0.01)与Pmax也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同时,根据海带幼孢子体N的需求和营养吸收状况,分析认为,海带幼孢子体存在受到N限制的风险,但凭其营养吸收能力有适应N限制的能力。还根据海带的这种生理特征,探讨了大型海藻的养殖对富营养化海水的生态调控。  相似文献   

9.
海带长叶品种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连续七年的海带育种实验产生了另一个新品种,即长叶品种,命名为“海青二号”。这是以普通海带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通过连续自交和定向选择而培育成的。“海青二号”的特征是:叶片比“海青一号”的较长而狭,柄部较短,成熟较早,叶片尖端的自然脱落比普通海带较轻。小规模实验表明可比普通海带增产约35%。实验表明,“海青二号”雌配子体排卵速度比普通海带较快,耐受高温能力较强。“海青二号”的主要特征是叶片长。从观察知道,“海青二号”从幼孢子体开始在长度生长方面就比“海青一号”和普通海带表现优势。因此推想,控制海带叶片长度生长的基因在幼孢子体时期就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不同比重海水对海带游孢子的放散、附着,胚孢子的萌发,配子体的生长发育和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1)海带配子体的生长发育对比重的适应能力较强,在高比重和低比重的海水中虽然死亡率很高、生长发育缓慢,但总有一部分个体能生活下来。配子体对比重的适应范围是1.01010-1.03510;(2)海带的幼孢子体对比重的适应能力较小。其适应范围是1.02000-1.03510.尤其是低比重海水能引起泡烂。本实验结果对指导海带苗种生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