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2016,(4)
选择单因子评价法、F值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集对分析法等四种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对岷县南部和西部的15个农村供水水源地进行水质评价,得出相应的评价结果,各种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综合各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四种评价结果表明:岷县南部和西部15个城乡供水水源地地质80%不达标,经相关处理后才可作为生活饮用水源。为该地区其后同类供水水源地的水质评价及防治污染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投影寻踪聚类模型的龙坑水源地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龙坑水源地水质情况和区域水质变化发展规律,采用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对龙坑水源地进行水质评价。通过采用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处理,得出最终水质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该水源地地下水多为Ⅰ、Ⅱ类水,满足水源地水质要求;将该结果与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物元可拓法等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证实该方法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水质评价方法。在34个水样中,29个水样达到Ⅲ类水标准以上,其中28个水样达到Ⅰ类或Ⅱ类水标准。  相似文献   

3.
张彦 《地下水》2014,(4):132-134
选用2012年为现状年,运用水质指数法,对保定市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进行评价,并运用季节性肯德尔检验方法对2007~2012年的单项水质参数以及埋深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一亩泉水源地大部分区域的水资源质量为2级,少数为3级,为良好或尚好的水源地,可提供安全的饮用水源。在单项指标评价中,总硬度是对水质指数影响最大的参数,少数区域的总硬度达到了水源地水质评价标准的3级标准;埋深均呈现高度显著下降趋势,pH值均呈现出显著和高度显著下降趋势,硝酸盐氮浓度均呈现出高度显著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4.
麻清雅 《地下水》2015,(1):95-96
随着政府对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的重视和资金的加大投入,农村集中式供水已见成效。通过对安康汉滨区饮水水源进行调查,分析得出水源20%为地下水,80%为山泉沟溪水,由于暴雨洪水水质人为污染,水源保护措施不力等,饮水安全存在一定风险。提出加大水源地保护宣传,根治水污染力度,理顺管理体制、健全体制、创新体制等。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7,(4)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具有广泛不确定性,而灰色关联法则体现了这种不确定性,广泛应用在水质评价中。徐州市作为全国40个重点缺水城市之一,地下水是该市供水主要来源,根据徐州市地下水水源地2015年实测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法对徐州市10个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徐州市地下水水源地属于Ⅱ~Ⅲ类水质类别,其中贾汪地下水水源地、睢宁县地下水水源地、沛县地下水水源地和沛县大屯煤电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类别为Ⅲ类,均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水源。评价结果证明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徐州市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李勍  刘喜坤  刘勇  张双圣 《地下水》2012,34(5):54-58
分别采用基于熵权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和EPA健康风险评价法对徐州市张集水源地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基于熵权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水源地水质进行评价,10个监测点中,符合Ⅰ类水质的有9个,符合Ⅱ类水质的有1个,水源地水质较好;影响水源地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是亚硝酸盐、CODMn、氟化物、砷、硝酸盐、六价铬和铅;污染物的合计危害指数呈逐年增大的趋势,但均未超过1;针对水质问题,应加强点污染源的监察力度,保证废水达标排放,对农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7,(2)
鉴于呈贡吴家营水源地地下水水质现状,为了更好地保护水源地地下水资源,基于物元可拓法建立了包括总硬度、矿化度等评价因子的地下水质评价模型,对吴家营水源地5个采样点地下水质进行了评价。综合关联度计算结果表明:呈贡吴家营水源地地下水水质较好,评定等级在Ⅰ-Ⅲ级之间,部分区域水样水质有从Ⅲ级向Ⅳ级转化的趋势,与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物元可拓法评价结果可靠。评价结果对控制和预防地下水污染、保护区域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了目前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常用的单项组分评价方法、F值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基本原理。并运用这三种方法分析了北京市大兴区地下水水质,阐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为地下水水质评价评价方法选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任金峰 《地下水》2012,(2):74-75,90
根据817眼地下水监测井的水质普查监测资料,对德州市全市范围内的地下水,采用单因子评价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了水质评价,为德州市农村人饮工程地下水源的科学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饮水安全调查和饮水不安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3层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改进的熵权法对新密市农村饮水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法不仅能够较好地体现农村饮水安全的真实状况,还能体现出水质、水量、供水状况的空间差异特征,对农村饮水安全可以有更加全局性的把握,从而为农村饮水安全总体决策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16,(5)
河北省农村地区水源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如供水量不足、水质不达标、监测不完善以及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而且威胁着广大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对区域的生态环境也有巨大影响,因此进行农村地区水源地安全评价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研究,建立河北省农村地区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对河北省农村地区水源地进行评价研究,可以明确水源地安全程度,了解影响水源地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各因素所占的比重,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可以为提高河北省农村地区水源地安全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21,(2)
汾河流域为山西省最大的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本文基于熵指标法从水源地常规指标、湖库类型水源地特征指标和水源地常见有毒有害物质三方面,布设6个监测点对水源地2015-2017年水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水源质量和健康评估,建立水源风险评价体系。为保障区域饮用水安全提供了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3.
模糊综合分析法在和田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付永锋  沈冰  关东海  罗光明 《地下水》2003,25(3):147-149,154
本文采用模糊聚类法划分地下水区域、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水质,形成了一种地下水水质评价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新疆和田地区60个测点的地下水水样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层次分明,简便实用,对水质评价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史正涛  曾建军  刘新有  黄英  王杰 《冰川冻土》2013,35(5):1276-1282
根据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脆弱性内涵, 评价指标可量化性及不同水源地之间可比性, 选取了水源地水文气象、生态环境、水源污染和地表扰动状况4个方面14个指标, 构建了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脆弱性指标体系.基于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复杂性和指标评价标准界线的模糊性,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评价模型, 运用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昆明市松华坝水源地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昆明市松华坝水源地为中度脆弱. 其中, 水文气象因子、水源污染因子处于中度脆弱状态, 生态环境因子处于轻度脆弱状态, 地表扰动因子介于轻度脆弱与中度脆弱状态之间.  相似文献   

15.
水源地水质评价指数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源地水质评价指数系统吸取了国外及我国水质评价方法众家之长,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水质分类、分级的综合指数系统.评价指数系统包括评价依据、综合指数的计算以及评价结果的水质含义和报告方法等.该指数系统计算简单,既易于公众理解,又有评价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以亳州市城南水源地26组地下水质分析检测资料为依据,采用多项综合参数评价方法对地下水质量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据水质评价结果,水样检测出超标组份主要有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Fe、Mn、硝酸盐、亚硝酸盐、F~-、Cr~(6+),其中,总硬度、溶解性总体、Mn、F~-四组分超标率较高,在30%以上。水样综合水质评价结果均为较差水,除去Fe、Mn、F~-三项原生高异常组分后有37.5%水质为良好级水;并对深层松散岩类孔隙水进行分区评价,简析地下水污染原因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新安江流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治理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反复性。科学评价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识别重点污染区域和主要污染因子,可为流域生态环境整治提供重要依据。【研究方法】以新安江流域88个监测点水质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水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再运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及各个监测点的水质综合指数,并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绘制了水质综合指数图。【研究结果】88个监测点的水质综合指数范围为0.02~1.313,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以Ⅲ类水为主,且浙江段水质好于安徽段。重点污染区域分布在休宁—歙县—徽州区一带,形成了潜口镇、岩寺镇—三村镇两个污染中心。TN、TP和NH3-N为流域主要污染指标,其中TN为全局型污染物,TP和NH3-N为区域型污染物。【结论】主成分分析和熵权法结合的水质评价模型避免了评价指标的重复性以及权重赋值的主观性,能够有效评估复杂的水环境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伊利军  赵俊岩 《地下水》2010,32(6):110-112
根据淄博市城市饮用水水源现状,对城市饮用水水量水质进行安全评价。评价结果:地表水水源地水量全部为2级安全;17处地下水水源地中除3处为4、5级安全外,其余均为1、2级安全;22处水源地水质状况综合指数全部为2或3。  相似文献   

19.
我国饮用水源水质评价的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东亮 《水文》2001,21(Z1):62-64
介绍了我国饮用水源水质评价的新方法-水质指数评价法,根据实际应用的体会,分析了该方法存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建设、人民的生产生活等一系列问题。地下水质量评价为保护和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结合相关地下水调查资料和单指标评价、内梅罗指数和模糊综合评价三种方法,分别对榆林市地下水水质做出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认为: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更符合区域地下水总体特征,榆林市地下水质量整体较好,城市居民饮水安全有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