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冀东一些金矿床金矿物特征及金成色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东青龙地区三家子、半壁山金矿床均产于古老变质岩系中,主要载金矿物为石英、黄铁矿,金的赋存状态有裂隙金、包裹体金、晶隙金。通过对比,认为Au成色与成矿时代、成矿温度、成矿深度有内在关系:成矿时代越早,Au成色越高;金矿物的形成温度与Au成色呈正相关关系;金矿床形成深度越大,自然金的成色亦越高。三家子金矿床成矿时代较晚,为中-中高温矿床,深部曾发生过多次成矿作用。半壁山金矿床成矿较早,为高中温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夹皮沟—海沟地区是吉林省乃至全国一个著名的金、银、铅、锌、锑等多金属成矿带,然而这条带上的矿床分布极不均匀,较具规模的矿床主要分布于西段的夹皮沟—板庙子一带(夹皮沟金矿床、板庙子金矿床)和东段的海沟一带(海沟金矿床),其中间地带金银别—白水滩地区由于地质工作程度较低,有关资料较少。本文主要阐述了这一地区的地质成矿条件和有关成矿线索,并对本地区的成矿远景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陕西小秦岭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小秦岭脉状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及其分布与硫化物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金优先赋存于硫化矿物中,只有当硫化物不发育时,才主要以金矿物形式赋存于石英等矿物中。金矿物的Ag/Au比率主要受成矿温度、硫化物发育程度、成矿热液中Cl/S浓度比值等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4.
老牛沟村金矿床产于夹皮沟金矿集中区的第一主剪切带的中段,是产于夹皮沟花岗岩-绿岩带中的金石英脉型再生金矿床。本文阐述了老牛沟村金矿床地质特征,并且探讨了该金矿床成矿的矿源岩、水源区、水源通道及主要热源体。老牛沟村乃至夹皮沟金矿集中区同一类型金矿的预测找寻,均应以金成矿的矿源、水源、热源,三源的空间交汇区域的找寻及分析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喜迎金矿床是新疆东南天山发现的一种新类型金矿,矿床产于下石炭统甘草湖组碳酸盐岩地层中.容矿岩石为含陆屑砂屑白云岩,矿石中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多呈微细粒包裹金.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呈细脉浸染状分布.成矿期分为4个阶段:黄铁矿石英白云岩阶段(Ⅰ)、金.黄铁矿一石英一碳酸盐脉阶段(Ⅱ)、黄铜矿一黄铁矿一石英阶段(Ⅲ)、石英-碳酸盐阶段(Ⅳ),通过矿区成矿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特征综合分析,初步认为喜迎金矿床为卡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论夹皮沟地区金矿床的花岗岩浆热液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夹皮沟地区金矿床已有三十余年的研究历史,但关于金矿床的成因问题依然是众说纷纭。笔者利用大量的地质地球化学标志,论证了金矿脉与岩脉及岩脉与海西期花岗岩间的同源性,建立起夹皮沟地区海西期岩浆岩脉与金矿脉的形成演化序列。根据金矿脉与花岗岩之间明显的地球化学相似性,进而直接地证明了夹皮沟地区金矿床属花岗岩浆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7.
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中标型矿物特征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克云 《矿产与地质》1992,6(2):139-143
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中标型矿物有:黄铁矿、毒砂、石英、水云母和褐铁矿,主要的是黄铁矿。阐述了这些标型矿物的特征及其与金的成矿关系。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敦化市松江河金矿床位于夹皮沟—海沟金成矿带的中间地段,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根据以往勘查成果对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赤峰西部的红花沟、连花山、索虎沟金矿床的矿物共生组合和金矿物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金矿物和寄主硫化物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从成矿早阶段至晚阶段、从包体金至裂隙金,金矿物的Au/Ag或金成色逐渐降低。总体来讲,金成色高的金矿物,其Fe和Bi含量也高,但不同温度区段形成的金矿物,其局部规律有所不同。对红花沟金矿与银金矿共生的铋硫盐矿物-针硫铋铅矿也进行了详细分析。矿床中富含铋矿物的地方往往也富含金,可作为有意义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狮子山矿田矽卡岩型金矿铋矿物与金矿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包村和朝山金矿床位于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成因上属于矽卡岩型金矿。矿相学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两矿床中的铋矿物以自然铋、辉铋矿为主,其次为碲铋矿、硫铜铋矿、辉铋铅矿等;铋矿物作为主要载金矿物.与自然金紧密共生;包村矿区Bi-Au相关系数为0.69,铋矿物与金矿化关系非常密切。成矿流体相分离引起的热液硫逸度fs2降低,可能是黑铋金矿分解成金和铋,并最终导致金与铋矿物密切共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卡林型金矿床金矿物的一般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韦龙明 《黄金地质》1996,2(3):66-70
卡林型金矿的金矿物主要为Au-Ag系列的自然金和含银自然金,金的成色高。在构造活动强烈的秦岭地区,金矿物形态复杂多样,以显微金为主,明金可见,而在其他构造活动微弱地区金矿物多呈圆形-椭圆形,以次显微金为主,金矿物成色与成矿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西藏尕尔穷铜金矿金矿物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姚晓峰 《地质与勘探》2011,47(6):1018-1025
尕尔穷铜金矿床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第一个达到详查程度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通过对矿床中金矿物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查明了金矿物的类型及赋存状态,划分了成矿阶段。研究表明,金矿物有银-金矿物系列、铜-金矿物系列和少量碲化物类,主要有自然金、银金矿、金银矿、铜质金银矿、铜金矿、铜质银金矿和碲金银矿。金矿物主...  相似文献   

13.
马家店金矿区位于吉林省著名的夹皮沟金成矿带上,是近年来夹皮沟地区发现的一座中型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产于蚀变二长片麻岩与北西向破碎带的接触部位,空间分布明显受北西向构造控制,矿体呈似层状及透镜状沿蚀变带分布。通过对本区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的研究,对本区找矿前景进行潜力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夹皮沟金矿深部成矿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研究了夹皮沟地区二道沟,庙岭,大猪圈,下戏台和东坨腰子等矿床体和近矿围碉微量元素,矿石矿物组合和黄铁矿热电系数等的垂直变化特征,认为三者具有相互一致的变化规律,即:与热液金矿床通常的分带性相比,具有逆向分带的现象,这种特征被认为是多层次正常分带上下叠加的产物,反映夹皮沟地区金矿床在垂向上普遍存在着多个富集地段,据此预测二道沟,庙岭,大猪圈,下戏台和东坨腰子等矿床在的目前的开采深度下部仍有发现深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研究胶东等地区金矿床内铁矿物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从地球化学角度,探讨了热液成矿过程中金与铁矿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周朋富  徐光龙  刘格非 《吉林地质》2019,38(2):32-35,55
夹皮沟金成矿带位于吉林省桦甸市夹皮沟地区,是吉林省重要的金成矿带,也是重要的金矿集中区。本文简要介绍该区的成矿地质特征,以及同胶东半岛典型金矿的类比,浅析夹皮沟地区金成矿带的深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云南老王寨金矿床主要矿物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老王寨金矿床产于哀牢山金-多金属成矿带北段浅变质岩系的断裂破碎带中,为一大型构造蚀变岩型中低温热液矿床,黄铁矿,石英,碳酸盐矿物,绢云母等是矿体中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主要矿物,从产状,形态,化学成分,晶胞参数,热电性及红外光谱等方面,总结这些矿物的标型特征,可用于指导矿区深部和外围进行成矿预测和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8.
经过对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床矿石矿物标型特征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如下规律:1)黄铁矿晶形随成矿阶段而变化,成矿早期和晚期,黄铁矿常常呈立方体,成矿中期以五角十二面体及其聚晶为主;2)贵金属矿物的标型:石英脉型金矿以自然金为主,蚀变岩型金矿则以银金矿为主;在同一成因类型的矿床中,成矿早期见少量自然金,成矿中期在石英-黄铁矿阶段自然金大量出现,而多金属硫化物阶段,银金矿逐渐增多;成矿晚期,仅有少量自然金;3)金的成色:小秦岭地区以自然金为主,且成色较高,平均在844~937之间;而熊耳山地区由于出现银金矿或碲化物导致金成色相对偏低,平均813~914.形成温度高者金成色亦高,反之则低;另外,金的成色随着成矿作用早晚而变化,石英脉型金矿从早到晚,其成色有968~940~870变化,蚀变岩型则由929~942.7向876.7~899变化.总而言之,金矿物的标型反映的是其形成的物化环境、成矿条件、矿物的空间分布规律等,在进一步找矿中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北山地区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和金矿物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肃北山地区金矿床主要有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和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多呈独立金矿物形式出现,少放许呈分散状;金矿物以银金矿为主,次为自然金,平均成色772;金矿物以粒间金、裂隙金、连生金、连生金和包体金等形成嵌布于石英、黄铁矿、方铅矿及闪锌矿等主要载物较为发育。金矿物特征反映出本区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岩,华力西-印支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是主要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20.
庞家河,左家庄金矿床载金矿物黄铁矿热电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志高 《矿产与地质》1995,9(6):509-513
庞家河、左家庄金矿床载金矿物黄铁矿的热电性测量结果表明,两矿床主成矿期黄铁矿热电系数均为正值,属空穴型(P型)导电。由热电系数计算得到的热电性系数值显示,两矿床剥蚀程度都不大,庞家河金矿床为中上部出露,在庄金矿床上部出露,并定量计算得出庞家河、左家庄金矿床的剥蚀百分比为30%-35%、13%-27%,庞家河金矿在现工程3勘探揭露露地段仍可继续向下延深1000多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