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提出了基于X射线激发的光释光测年原理,据此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利用X射线是可以激发辐射样品使其产生光释光信号的。  相似文献   

2.
光释光测年系统中绿光新光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光激发光源是光释光测年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之一。Ar离子激光光源已不能满足为开展不同种类的矿物的光释光性质、特征等方面的研究需要。我们通过对高强度冷光卤素灯,经过一定的光学改造后获得了新的激发光源,可以代替代原有的Ar离子激光光源。  相似文献   

3.
石英释光信号作为粉尘物源示踪手段的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英释光灵敏度近年来已经在沉积物源区识别上展现出一定的应用潜力.为进一步认识可能影响石英释光灵敏度的因素,更加客观地评价其在物源示踪研究中的适用性,本文对中国北方东西部沙漠石英恒源光释光信号和线性调制光释光信号进行了组分分解,比较了东西部沙漠石英光释光组分的异同,并研究了不同组分信号对辐照-曝光以及快、中组分信号灵敏度对加热的响应.结果表明东西部沙漠的恒源光释光快、中组分衰减速率类似,但东部沙漠的快组分比例更高.东部沙漠线性调制光释光快、中组分峰值出现时间分别早于、晚于西部沙漠.辐照-曝光循环能够敏化东西部沙漠石英光释光快、中、慢3个组分.在加热敏化程度方面,西部沙漠快组分敏化要强于东部沙漠,而二者中组分具有类似的响应.根据光释光快组分在600 ~ 700℃的加热敏化特性可以将西部沙漠分为两组:一为塔克拉玛干、库姆塔格、巴丹吉林沙漠;二为古尔班通古特、腾格里、毛乌素沙漠,第二组与东部沙漠类似.  相似文献   

4.
湖泊沉积物的14 C和光释光测年* ——以固城湖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富含有机质的湖泊沉积物被认为是14 C测年建立古环境记录年代标尺的理想材料,光释光测年方法近年开始应用于水成沉积物的定年。应用14 C和光释光两种方法对江苏固城湖湖心钻孔岩芯进行了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全样有机质的14 C年龄与石英的光释光年龄存在系统差异,后者较前者年轻约2000年。系统光释光测年研究排除了光释光年龄低估的可能性,所以,二者的差异可能是湖泊沉积物碳库效应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曹恩魁 《地质实验室》1996,12(6):351-353
对陕西紫阳屈家山等锰矿床中蜡硅锰矿的下,物理光深沉性质,化学成分,X-射线衍射数据及晶胞参数,红外光谱特征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提供了精确的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6.
甘肃巴谢剖面黄土-古土壤的光释光测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释光(OSL)测年是测定第四纪沉积物年龄的一种新技术。它通过单色光束激发使晶体中储存的电离辐射能释放出来。与热释光(TL)测年相比,OSL测年可以不考虑残留的OSL信号,而且测量具有简便、迅速且准确等优点。本文用细颗粒光释光技术对甘肃巴谢剖面的黄土-古土壤进行了测定,其测年结果与14C测年结果相吻合。这表明,光释光是一项极潜力的年代学技术。  相似文献   

7.
王勇  谷懿  赵丹  王东升  王猛 《铀矿地质》2024,(2):359-366
文章以探索新型铀矿放射性勘查技术方法的试验效果为目的,在特拉敖包砂岩型铀矿产地开展了土壤光释光测量方法的试验研究。通过数据处理,综合地质、钻孔和物探相关先验信息,分析评价了土壤光释光测量方法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土壤光释光测量等效剂量数据非正态分布,不适宜采用逐步剔除法进行数据异常下限的计算;对数处理后的数据符合近似正态分布,可根据数据分布特征进行异常下限的估算。在铀矿体上方及其附近,存在土壤光释光测量等效剂量异常,表明该方法在砂岩型铀矿勘查领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对异常成因的分析,提出通过不同深度样品等效剂量差的矿致释光异常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准确获得水成沉积物的年龄是第四纪年代学重要的前沿问题之一。随着释光技术的发展,水成沉积物释光测年在如下方面有新的进展:具体释光技术的选择、释光测量方法、测年矿物的种类、矿物的粒级和获得等效剂量的统计方法等。线性调整光释光技术能够提取光释光信号中衰退快的组分;单片再生法应用广泛;单颗粒技术在挑选沉积时晒退充分的颗粒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水成沉积物中的石英比长石更易晒退;较多的实验表明水成沉积物中的粗颗粒比细颗粒更易晒退;获得等效剂量的统计模型很多,但尚无一种统计模型适用于所有样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水成沉积物释光测年在气候、构造运动、冰川进退历史和人类活动主导的土壤侵蚀量变化研究中的意义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为全面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释光技术在水成沉积物测年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获得水成沉积物的年龄是第四纪年代学重要的前沿问题之一。随着释光技术的发展,水成沉积物释光测年在如下方面有新的进展:具体释光技术的选择、释光测量方法、测年矿物的种类、矿物的粒级和获得等效剂量的统计方法等。线性调整光释光技术能够提取光释光信号中衰退快的组分;单片再生法应用广泛;单颗粒技术在挑选沉积时晒退充分的颗粒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水成沉积物中的石英比长石更易晒退;较多的实验表明水成沉积物中的粗颗粒比细颗粒更易晒退;获得等效剂量的统计模型很多,但尚无一种统计模型适用于所有样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水成沉积物释光测年在气候、构造运动、冰川进退历史和人类活动主导的土壤侵蚀量变化研究中的意义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为全面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冰川事件是气候波动最直接的地质证据,利用冰川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冰碛物的年代数据建立冰川事件的时间顺序,是反演冰川演化历史以及区域古气候和古环境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冰川沉积环境的复杂性,很大程度限制了冰川年代数据的获取.近年来,随着光释光测年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应用范围已经扩展到冰川沉积物的年代测定.本文利用光释光(OSL)测年技术对青藏高原东南部稻城冰帽库照日地区系列冰碛垄进行年代测定,试图建立库照日地区冰川事件的年代序列.然而,光释光(OSL)年代结果与先前发表的ESR和宇生核素10Be暴露年代数据不一致,且个别数据与地貌新老关系不符.通过对比分析显示:冰碛物样品埋藏前释光信号的部分晒退以及样品提取的石英不纯,可能导致冰碛物光释光测年的较大误差和不准确性,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热处理海泡石石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湖北广济所产的海泡石石棉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海泡石石棉的X射线衍射图谱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释光测年是第四纪年代学中应用较广泛的重要测年方法。释光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热释光(Thermoluminescence,简写TL)阶段到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简写OSL)阶段,测年研究的载体矿物主要是长石和石英。因测试目的不同,前处理方法有一定的差异。本文主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沉积物、陶瓷、暴露岩石三种释光测年样品的长石或石英获取方法进行总结,以期对释光测年样品前处理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冰川事件是气候波动最直接的地质证据,利用冰川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冰碛物的年代数据建立冰川事件的时间顺序,是反演冰川演化历史以及区域古气候和古环境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冰川沉积环境的复杂性,很大程度限制了冰川年代数据的获取。近年来,随着光释光测年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应用范围已经扩展到冰川沉积物的年代测定。本文利用光释光(OSL)测年技术对青藏高原东南部稻城冰帽库照日地区系列冰碛垄进行年代测定,试图建立库照日地区冰川事件的年代序列。然而,光释光(OSL)年代结果与先前发表的ESR和宇生核素10Be暴露年代数据不一致,且个别数据与地貌新老关系不符。通过对比分析显示:冰碛物样品埋藏前释光信号的部分晒退以及样品提取的石英不纯,可能导致冰碛物光释光测年的较大误差和不准确性,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和高级透射电子显微+能散X射线分析技术(TEM+EDX),研究了地质体中微球体的形态,微结构和元素微区分布的特征。简要讨论了这些微球体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对处于中国西北黄土高原沙漠边缘曹岘厚层黄土剖面上部进行了光释光年代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45~63μm石英颗粒的光释光信号以快组分为主,适合应用单片再生剂量法(SAR)测年。在自然和再生剂量预热温度为260℃持续10秒,检测剂量预热温度为160℃持续0秒的条件下,石英单片再生剂量法获得的光释光年龄随样品深度而增加。但是,剖面底部S1古土壤和L2顶部黄土样品的光释光年龄仅为69.1±5.5ka和72.0±4.6ka,表现出30 % ~50 % 的年龄低估。利用多片再生剂量法(MAR)得到的年龄与SAR方法所得年龄无显著差异,即出现了类似的年龄低估现象。在20.1~18.8ka时段内,该剖面的沉积速率超过500cm/ka。末次冰盛期的寒冷气候,与沙漠的距离以及近邻黄河的地貌特点共同造成了如此高的沉积速率。  相似文献   

16.
伍岳  林玉飞 《铀矿地质》1996,12(1):41-47
本文从X射线的性质,以及X射线与物质作用的机理出发,对井液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影响过程进行模拟。在理想井液模型上,推导出X射线活度与钻孔参数的数理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得到了能适应野外多变情况的井液效应校正公式(CBWE)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湖南黄金洞金矿毒砂中Au赋存状态的电子探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JXA-8800M超大型电子探针,以湖南黄金洞金矿含金毒砂为研究对象。利用金特征X-射线扫描方法和微区含金含量,对不可见金赋存状态的研究方法和温试条件进行了探索,先观察背散射电子图像,排除金在含金矿物毒砂中呈显显微颗粒存在的可能性,继而用LiF晶体测定金L=88.76Lal峰位,然后逐渐放大倍数(x300,x1000,x5000,x30000,x200000)进行金特征,X-射线连续测量,,结果发现金元素总 是均匀分布在重砂中,从而证实了金呈品格金形式存在的推测。  相似文献   

18.
在毛乌素沙漠东南缘锦界地区发现的具有3层深棕色至黑色古土壤的全新世剖面,记录了至少3次大型沙地固定与活化的交替演化.在锦界剖面厚约5m的全新世地层中采集了10个光释光样品,利用石英光释光测年单片再生法(SAR),建立了锦界剖面全新世(>7.5-0.2ka)年代格架.结合粒度、磁化率气候变化代用指标和光释光年龄序列,得到...  相似文献   

19.
黄土细粒样品红外释光与绿光释光测年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华  卢演俦 《第四纪研究》1998,18(3):287-287
沉积物光释光(OSL)测年方法按所用激发光源波长可分为绿光释光(GLSL)和红外释光(IAsL)两种技术。前者用波长514.5nm或514土15urn绿光束激发石英矿物产生释光信号进行测年;后者通常用波长800~950urn红外线束激发钾长石产生释光信号进行测年。对于同一个含有石英和钾长石碎屑矿物的沉积物样品,同时进行绿光释光和红外释光测年并对比其结果,也许可获得光释光测年可靠性的一种自检。为此,我们对郑州郎山黄土剖面中8个马兰黄土样品作了试验。每个样品都制备成细粒(4~11pm)组分约40个测片,分成4组(各为6,8,18和6个)分别作天然、天然加p剂量诱发、天然经90分钟阳光表回郎山马兰黄  相似文献   

20.
浑善达克沙地的光释光测年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韩鹏  孙继敏 《第四纪研究》2004,24(4):480-480
光释光测年技术以光可以使在半导体结晶固体中被俘获到光敏陷阱中的电子释放出来这一原理为依据,以样品在被覆盖前,它们的光释光信号都已经晒退回零为假设前提进行测年的。而风成沉积物是最符合这一假设的,所以光释光测年对于风成沉积物非常适合。本文对采自浑善达克沙地样品中的石英粗颗粒进行光释光测年,试图重建沙地的古环境演化过程。本文研究的样品分别采自浑善达克沙地的中部SG点(42°40'N,115°57'E)和东部YS点(43°14'N,116°49'E)。采样时,先挖大约30cm深,然后用锤子将金属小筒打入,拔出后,小筒用黑色塑料和胶带封死。到实验室后,小筒顶端大约1cm厚的样品用来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