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郑亮  张天华  张虎  李晓红 《气象科技》2014,42(4):593-596
研究了一种现场校准自动气象站风向测量系统的方法,即静态三点测量法。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对风向示值校准角度覆盖不全,即风向校准区间缺测问题。根据格雷码盘式风向传感器的风向值对应码的编码原理和规律,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对比的方式论证该校准方法有效性和可靠性。在对风向测量系统的现场校准中,该方法能够很好的解决现场风向校准的区间缺测问题,并且校准数据准确可靠,在现场实际运用中切实可行。对于现行的室内检定风向示值,也建议采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莹  王海军  李中华 《气象》2015,41(11):1408-1416
当自动气象站观测仪器发生故障或运行性能下降,通常是利用专用设备进行维修和检定,但为安装在十数米或数十米高度的风观测仪器进行日常维护会有较大困难。为提高测风设备的维护能力,提出了基于观测记录的风向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利用全国2009—2011年2420站逐小时极大风速的风向和瞬时风速的风向资料,基于风向传感器的格雷码盘的编码原理,设计了风向传感器格雷码失效故障的检测方法,对全国的风资料进行了质量控制,同时通过模拟格雷码失效后风向变化情况,评估了格雷码失效故障所造成的影响。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采用逐时极大风速的风向和瞬时风速的风向资料,可检测格雷码失效故障;(2)格雷码第二至七位出现失效故障的台站在全国所占比例为0.4%~0.8%,格雷码第一位出现失效故障的比例为2.6%;(3)格雷码失效对风向观测数据的质量影响较大,特别是失效格雷码为第四至七位时,甚至会造成风向频率的分布完全失真。  相似文献   

3.
风向传感器采用的格雷码编码方式使得风向传感器故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而传统故障检测方法需要拆卸风向传感器破坏了气象观测资料的完整性.基于概率分布从数理统计角度建立了码盘式风向传感器的测量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分布律规则的风向传感器故障检测算法,通过VB/SQL/MATLAB混合编程技术实现了图示化的风向传感器故障检测程序,最后进行了故障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分布律规则的风向传感器故障检测算法能够在不拆卸风向传感器的情况下准确发现和判断出风向传感器单一或组合式故障类型.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适合自动气象站常规传感器现场检测的系统,主要介绍了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和基于测试数据分析的传感器故障判断方法。在温度、湿度和气压传感器的测试中引入经实验室检定的传感器作为标准器,与待测传感器在同环境下同步测试,经统计学分析实现待测传感器的4种工作状态自动分类;分析风向传感器输出格雷码的码位关系,设计9个不同于计量检定规程的特定测试方位,实现对全部输出码位的检测;在风速和雨量传感器的现场检测中模拟实验室检定流程,达到准实验室检定效果。该成果已应用于广东省气象装备一线保障中,性能稳定,满足保障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障自动气象观测站实时观测资料达到全国自动站实时观测资料质量考核要求,以DZZ4新型自动站为例,介绍了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六要素传感器的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排查,为台站业务人员在自动站传感器突发故障时的应急处置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EC9-1型风向传感器在自动气象站得到广泛使用,常规检查的方法比较复杂,又费时费力。实际工作中发现风向传感器在出现故障后还能测到数据,根据风向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利用这部分错误的数据,快速反相检查风向传感器的故障情况。  相似文献   

7.
从技术准备、设备配置、故障判断、数据读取、故障修复等方面对DZZ5型区域自动气象站进行了现场检修,总结DZZ5型自动气象站维护和保障中的一些方法,旨在对县局自动站维护保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1引言近年来气象台站观测仪器自动化水平迅速提高,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每个县局要维护的设备数量增加,简单快速判断气象自动站设备故障点是台站仪器维修维护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风速传感器和格雷码输出的风向传感器,输出的是脉冲信号,用万用表是无法捕获的。本文就利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常用的PLC对风向风速传感器的检测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9.
ZQZ TF型风向传感器电路剖析及维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定祥  陈宁  彭军  邬昀  李中华 《气象科技》2015,43(1):168-171
地面观测场往往处于空旷地区,风传感器又安装在观测场10 m以上空中,容易遭受雷击而损坏。若受损的风向传感器就此弃之,造成极大浪费。我们根据实物绘制了风向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图,结合原理图分析了风向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设计了格雷码检测电路。通过7个发光二极管能方便、直观的判断7位格雷码中是哪位出现问题,从而结合电路查找故障点及有关元件,提出了在没有专业工具的情况下,如何拆卸及焊接贴片芯片的简便易行的方法。通过几例检修实例,进一步说明分析故障原因及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DZZ5型自动气象站地温故障的排除,分析解决故障一般从易到难逐一排查:首先考虑ISOS软件参数配置错误及电源故障,其次线路接触不良或接地不良及地温分采集器通道故障等,最后考虑地温传感器故障。通过故障排除分析,总结自动气象站地温故障时的维修经验,为自动气象站的维修保障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DZZ4型自动气象站(以下简称DZZ4)结构的分析,介绍了DZZ4中常规要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和地温)的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正确判断分析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掌握各种要素故障时的应急处理措施,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地面气象观测改革的需求,在未来的几年里,由中环天仪(天津)气象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DZZ6型自动气象站设备,将逐步取代长春气象仪器厂产的DYYZⅡ型自动气象站设备,成为未来地面气象观测的主导设备。要使新型仪器设备运转正常,完成日常数据的采集,数据准确率能够达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那么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维护显得特别重要。DZZ6型自动站和DYYZⅡ型自动站的一些常规传感器,日常维护的方法大同小异。DZZ6型自动气象站中新增加的三种传感器,CJY-1G型能见度仪、AG2型超声波蒸发器、称重式雨量传感器(DSC2型)的日常维护方法,是值得台站维护人员相互交流学习的。在这里,本文专门针对这三种新增的自动站传感器,初步谈谈自己的维护方法,与各个台站的维护人员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3.
DZZ1-2型自动气象站的维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DZZ1-2型自动气象站基本组成结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对雨量、气温、湿度、地温传感器故障所造成的数据异常,提出维护自动气象站要熟悉其结构,正确判断分析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掌握相关应急处理措施,确保观测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以广州萝岗观测场同时运行的DZZ1-2型和DZZ1-2N型2套采用不同算法的自动站为研究对象,以风速、风向传感器的计算方法为例,获得8 688组采样数据,对比分析了新旧2种算法得出的计算结果,列出差值分布概率和相关性,得出新旧2种算法差值分布概率一致、计算结果强相关,且新算法采用加权平均以固定步长计算滑动平均值的方法,解决了原算法3 s滑动平均值计算的不合理性,因此可以替代原算法应用于新型自动气象站。  相似文献   

15.
当风自记仪器有故障时 ,使用 DEM6型轻便风向风速表和目测风向风速时应注意的问题。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1 49页规定 :轻便风向风速表观测风速 :“读出风速示值 (米 /秒 )将此值从该仪器订正曲线上查出实际风速 ,取一位小数。”按此规定往往让人觉得这就可以代替自记风的记  相似文献   

16.
怎样从现有的观测数据中寻找客观规律来表征仪器装备存在的故障,是气象观测保障和应急的一种新技术、新方法。文中介绍了格雷码盘风向传感器的原理,并设计运用集合特性对光电管故障的定位判定方法及编程实现,对自动站数据的实时质量控制有较好的参考和实用价值,也是应急保障业务研究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自动气象站是一种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地面气象探测系统,当自动气象站发生故障时,应快速定位故障部位,及时排除故障,但由于缺乏专用的检测仪器,往往需花费较长的时间去排查故障。本文设计的便携式自动气象站故障检测仪能在现场快速、方便地检测温度、湿度、雨量、风向、风速、气压、能见度、蒸发等传感器以及光纤、线缆的各类故障;用户可在仪器液晶屏上直接查看自动气象站当前观测数据和运行状态。该检测仪能快速定位自动气象站观测系统的故障点,一定程度上缩短故障恢复时间,提高台站技术人员的维修维护能力,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杨晨  刘杰  薛力 《陕西气象》2014,(5):43-45
对2013年6—11月张家口市气象观测站DZZ4型与CAWS600型自动站的逐时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DZZ4型自动站气温、相对湿度、极大风速和累计降水量数据偏大;气压和2min平均风速数据则偏小。除受两站仪器安装位置影响外,不同季节环境变化对传感器的性能和测量误差的影响,均会造成两站数据差异。  相似文献   

19.
浅析DZZ4型自动气象站电源系统常见故障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DZZ4型自动气象站电源系统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分析,提出了DZZ4型自动气象站电源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与流程,对自动气象站电源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故障维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1核查步骤湿度传感器的核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外观检查,主要检查传感器外型结构是否完好,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凹迹、外伤、裂缝、变形等现象,表面涂层有无起泡、龟裂和脱落,金属件有无严重锈蚀及其它机械损伤,传感器是否有型号、出厂编号等明显标志。对出现以上状况的传感器要直接更换。对于使用过的湿度传感器,重点检查过滤膜保护层是否有污染现象。若污染严重应更换新的过滤膜。第二部分是示值误差核查,经过外观检查合格的湿度传感器,才能进行示值误差的核查。下文重点说明示值误差核查的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