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作者通过高精度磁法、激电中梯物探方法查明了夜长坪隐伏花岗岩体及与岩体成因有关的矿床空间特征,为下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作者运用了先进的方法处理物探资料,取得了较好效果,可为勘查类似矿床起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恩格贝作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对其所在地区进行地下水勘查与开发意义重大。在研究恩格贝地区的地质、构造、物探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地热田的形成的热源、盖层、热储层和通道等地热地质条件,为恩格贝开发区地热资源开发积累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在内蒙古树林召地区,分析研究区域构造和控热地质背景,搜集临近区域的地质资料,配合使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所获结果相互结合补充,从地表到深部立体勘查逐步深入,避免了单一方法的片面性和物探的多解性,在地热勘查中探明了隐伏深大断裂构造的部位和形态特征,为钻探提供了依据,有效降低了地热勘查的风险,在内蒙古地热资源勘查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孙少槐  许燕  刘波 《西部资源》2015,(2):126-128
本文对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进行了简单论述,突出说明了该物探手段的主要特点。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笔者认为在分析研究区域构造和控热地质背景、搜集临近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所获结果相互结合补充,从地表到深部立体勘查、逐步深入。在地热资源勘查中探明隐伏深大断裂构造的部位和形态特征,为钻探提供了依据,有效降低了地热勘查的风险,在内蒙古地热资源勘查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岩溶塌陷引发的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影响巨大。目前,探测塌陷区的物探方法种类繁多,通过综合运用物探方法,取其优点。通过对杉树坡中心地面塌陷为研究对象,运用高密度电法、瞬间电磁法和地质雷达相结合的物探方法探测重点塌陷区域,查明塌陷区及覆盖层厚度、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变化,为后期地面塌陷灾害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三种物探方法相结合的应用,物探勘查效果显著。证明这三种方法相结合是碳酸盐岩地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勘查中非常有效的综合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诸广山岩体南部学堂坳地区开展了土壤天然热释光、~(210)Po法和伽马总量综合物探剖面找铀矿方法试验,通过三条剖面综合物探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三方法的剖面曲线比对性较好。土壤天然热释光、~(210)Po法用在寻找铀矿方面,异常峰值明显,与已知含矿构造对应较好,同时具有找矿灵敏度高、适应性强、野外工作方法简单、相对影响因素少等优点,是找深部铀矿的一种较为直接的方法,尤其在大面积覆盖区进行铀矿找矿上可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7.
AMT是一种天然源频率域测深方法,勘探深度适中、分辨率高、工效高成本低廉,在工程物探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AMT法的原理、资料处理、二维反演解释的介绍,结合在贵阳轨道交通二号线某隧道的勘查效果,预测隧道断裂构造和岩溶的发育情况,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和工程保障。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联合剖面法和激电测深法在六安市东河口镇大华山花岗岩缺水地区找水勘查的应用。根据工作区的实际情况,布置了4条物探剖面。通过联合剖面法确定深部构造的产状,以激电测深确定地层结构和不同深度地质断面情况,两种方法互相验证,互为补充。根据物探结果,布设了ZK1、ZK2两个勘探钻孔。经钻探验证,成功探获岩体裂隙水。  相似文献   

9.
刁子塘铜多金属矿点,其控矿导矿构造为F2断裂带,已发现和开采的矿体处于向形近其核心部位,根据填图、坑道编录、含矿构造(F3和F5)形迹及物探资料等分析后认为,该勘查区存在背形、向形组合形成复杂的褶皱形态,"背形加一刀"叠加层控模式在该勘查区是最明显的成矿模式,我们一致认为勘查区西部(即F2导矿构造带的西边)是寻找铜多金属矿的最有望地段。  相似文献   

10.
滑坡是一种严重的自然地质灾害,产生条件复杂,且发生频率高、破坏性强,做好滑坡地质勘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滑坡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展开论述,其后详细探讨了几种常见的物探技术方法,包括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法以及瑞雷波法,最后围绕工程案例具体分析了物探技术的应用,以期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roundwater and surface water in permafrost regions is essential to study flood frequencies and river water quality, especially in the high latitude/altitude basins.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tracing method,based on oscillating streambed temperature signals, is a promising geophysical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quantify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roundwater and surface water. Analytical analysis based on a one-dimensional convective-conductive heat transport eq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fiber-optic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ing method was applied on a streambed of a mountainous permafrost region in the Yeniugou Basin, located in the upper Heihe River on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ow connectivity existed between the stream and groundwater in permafrost regions.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increased with the thawing of the active layer.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heat tracing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study surface water-groundwater interaction over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s in permafrost regions.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呼伦贝尔东明露天煤矿矿坑边帮地下水渗漏的问题日益严重,矿区原有的疏干降水井排水能力及效果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同时对矿区生态环境也造成一定程度破坏。目前,对矿区周边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力联系缺乏精准全面的认识和数据。本文通过瞬变电磁法对矿区地下水渗漏较严重的西北部进行三条勘探线(77个物理点)勘查,结果表明该区存在三处视电阻率低阻异常带,判定其主要为含水断层(裂隙)所致;结合矿区地形、地层岩性与矿区地下水矿化度,对上述异常带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综合解释,并结合新施工的疏干降水井抽水验证了上述异常的可靠性,为矿区后期布置疏干降水井圈定了靶区,对当地同类型矿区地下水渗漏灾害治理起到了应用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Widespread definition of a groundwater system in three dimensions is necessary for the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A magnetotelluric (MT) survey can be an effective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method for imaging regional geological structures by measuring both shallow and deep resistivity. To demonstrate the capability of an MT survey to characterize a groundwater system, the Kumamoto area of central Kyushu in southwestern Japan was selected as a case study site because of its rich groundwater resources. Three-dimensional (3D) MT resistivity structure to a depth of 5?km was modeled by 1D inversion analysis of raw MT data and 3D interpolation of the resultant resistivity column data by the optimization principle method. Consequently, both deep and shallow aquifers were detected. A high-resistivity zone appears at depths between 500 and 2,000?m between the Futagawa?CHinagu faults and the Usuki?CYatsushiro tectonic line, which supports the existence of an aquiclude under the aquifer.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inferred from the 3D resistivity model is that the deep groundwater system below a depth of 1,000?m has two main flow paths. One path is likely to be through porous rocks because the low resistivity zone is regarded as tuff with sand and gravel, and the other flow path is interpreted to be through fractured zones along the Hinagu faults. Hence, the path and direction of the groundwater flows are probably controlled by geologic structures and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active faults. These findings suppor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T method for investigating groundwater systems.  相似文献   

14.
高坪-吉心段公路喀斯特工程地质综合勘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省高坪-吉心段的喀斯特地质勘察工作为例,探讨喀斯特地区公路工程地质综合勘察的基本方法。在喀斯特地区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技术、地质测绘、综合物探以及地质钻探等勘察手段,通过综合分析各种勘探成果,能够较准确地查明可溶岩的分布、喀斯特形态类型、分布规律、控制因素以及喀斯特水的赋存、分布和运移规律等,并根据不同的喀斯特地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总结。针对喀斯特工程地质问题合理运用综合工程勘察方法,能做出科学的分析评价,可以适应喀斯特区公路建设的需要,并且供今后在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时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利用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是近年来国内外水文地质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阐述城镇化、工业和农业等土地利用方式对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的影响;分析土地利用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机制;提出保证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与措施。应注重地球物理技术和环境同位素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调查中的应用,注重治理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新技术的开发,开展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16.
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流场的宏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河流域下游盆地与周边地区的水力联系是当地生态建设的关键问题。巴丹吉林沙漠与黑河流域下游盆地存在长达180 km的交界线,由于水文地质调查程度低,其地下水的流场不清楚,黑河流域下游天然水均衡账本中存在不确定因素。针对这个问题,在已有水文地质调查基础上,开展了巴丹吉林沙漠区域尺度的水位调查和钻孔勘探,获得461个已知水位点和63个水位约束点,绘制出巴丹吉林沙漠浅层地下水一级近似等水位线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位具有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水力梯度0.6‰~4.0‰,沙漠东南部地区的湖泊对地下水流场具有扰动作用,但没有改变宏观的地下水流向;第四系松散砂层是巴丹吉林沙漠浅层地下水的主要含水层,根据现有钻孔和物探资料,第四系沉积物在沙漠腹地较厚、边缘较薄,覆盖厚度普遍超过100 m,联通了沙漠和黑河流域下游地区的地下水;巴丹吉林沙漠的地下水补给黑河下游的古日乃湖、额济纳旗平原和拐子湖地区,地下水侧向出境流量为(0.61~1.97)×108 m3·a-1,其中进入古日乃湖平原的流量达到(0.33~1.06)×108 m3·a-1。计算结果仍然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围岩蚀变对于研究热液矿床元素富集规律、指导找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围岩蚀变是矿质沉淀的重要机制、围岩蚀变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围岩蚀变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信息提取中的响应等方面阐述围岩蚀变对成矿与找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李琳  刘鹄  孙程鹏  赵文智 《中国沙漠》2022,42(6):277-287
地下水蒸散发(Groundwater evapotranspiration,ET_(g))是地下水浅埋环境中垂向水文循环的重要组分,是干旱区地下水主要的自然排泄方式(>70%)。准确估算ET_(g)对科学管理干旱区农业与水资源、合理保护和修复地下水依赖型植被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地下水位和土壤水分波动方法估算了甘肃临泽县锁龙潭湿地附近的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林2017—2018年生长季(4月15日至10月15日)的ET_(g)。结果表明:(1)2017、2018年生长季ET_(g)分别为275、511 mm,在实际蒸散发(ETa)中分别占73%、87%;其中7—8月约占整个生长季ET_(g)的48.2%、48.4%,大致与地下水位变化及植被生长过程同期。(2)ET_(g)及其占总蒸散发的比例与潜在蒸散发、土壤储水量、地下水位正相关(P<0.05),这3个要素对ET_(g)的方差解释率均较高(2017年48%、21%、31%,2018年24%、24%、52%)。(3)数据驱动方法在荒漠绿洲过渡带地下水浅埋环境ET_(g)量化评估中虽然可行,但时间分辨率较低,融合机制模型的数据驱动方法是未来提高ET_(g)估算精度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环境示踪剂氯的北山地区浅部地下水补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补给研究是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选址和场址评价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甘肃北山地区是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场址首选预选区,为查明该区地下水补给特征,基于环境示踪剂氯查明了北山地区浅部地下水补给量。结果表明:(1) 总体而言,氯质量平衡方法在北山地区应用效果较好。(2) 基于包气带的氯质量平衡方法计算得出的浅部地下水垂向补给量在渗透性较大的沟谷盆地中为0.07~2.03 mm·a-1,平均值约1.0 mm·a-1。(3) 基于饱和带的氯质量平衡方法计算得出北山地区浅部地下水多年平均入渗补给量为0.25 mm·a-1,不足多年平均降水量的0.5%。相关结果可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选址和场址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吴红燕 《干旱区地理》2013,36(5):883-888
在天山北坡以选取的典型区昌吉市和阜康市为例,利用动态相关法、典型流域开采模型法、可开采系数法分析确定地下水可开采量。对这3种方法分别分析了其计算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并将计算的结果和以往成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动态相关法计算结果准确度较高,成果可靠性高,且在以往的新疆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中,至今还未采用过,故推荐动态相关法为新疆天山北坡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量确定方法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