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60年5月22日智利地震(8.9级),在它发生前大约15分钟美国帕萨迪纳台贝尼奥夫应变仪记到异乎寻常的长周期(300—600秒)波。这可能是震前予滑所引起的长周期波动。以往由于我国尚缺长周期地震仪,所以未能取得大震前予滑的仪器记录。近几年我们用地倾斜仪进行观测,记录到一些强震前发生的长  相似文献   

2.
长周期形变波及其所反应的短期和临震地震前兆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断裂力学和流变介质中波的传播理论来研究震前长周期形变波的波动源以及这类波传播的一些主要特征,在理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多次较大地震前观测到的短临地震前兆进行了剖析,并从中识别出一些可能与长周期形变波有关的短临地震前兆.首先,从粘滑与破裂这两类主要地震机制出发,提出了粘滑前的预滑与破裂前断裂的预扩展(亚稳态扩展)可能是产生震前长周期波的两类波动源的看法,并着重从理论上讨论了后一类波动源.其次,以地壳流变介质模型为基础,对长周期形变波的传播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选用地壳的广义流变介质模型,求解了所述的两类波动源在这种流变地壳介质中引起的长周期形变波传播的动力学问题,从理论上得出了长周期形变波在地壳内传播的某些一般特征.然后,专门分析了我国多次大地震前实际观测到的短期和临震地震前兆资料,并着重讨论了唐山地震的短临前兆.在这些不同类型的短临地震前兆中,我们得出地下水位、地倾斜及潮位自动记录曲线等的某些振动式及阶跃式短临地震前兆与长周期形变波的理论探讨结果基本相符,因而可以认为它们属于由长周期形变波所反映的地震前兆.在理论研究与实际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归纳了由长周期形变波所引起的短临地震前兆的一些基本特征,包括传播速度、衰   相似文献   

3.
长周期形变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些大地震前观测到的短临和临震地震前兆异常资料,综述了多年来长周期形变波观测事实和研究状况.利用地震前后记录到的典型震例异常图像的特点、形态、量级,多层次分析了长周期形变波的异常持续时间,有效监测范围,主震震级范围,异常形态,周期及传播速度特性.结果表明:长周期形变波异常持续时间多为震前几个小时到6.5天,对应地震...  相似文献   

4.
苏Fang  唐林波 《地震研究》2002,25(2):130-139
频谱分析结果表明:(1)2001年1月(含两次8级地震)的测量结果与1999年1月-7月、2000年4月-2001年4月观测结果具有相同的规律,强地震前约10天内常能测到振幅很强、方向可测的地震前兆次声波。其三维动态频 的典型特点是振幅由弱(10Pa-20Pa)变强(80Pa以上);最后的周期范围很宽(2分-65分);波形明显不同于流星雨次声和大风次声。(20强震前兆次声三维动态频谱的最大振幅不仅受震级大小影响,而且与震源距离及深度等其它因素都有关。(3)强震前长周期波的产生机理,主要有断层预滑理论、断裂预扩展理论和流体撞击假说,而前兆次声波很可能是由地壳中的长周期波耦合到空气中形成。(4)岩石破裂试验证实主破裂前在岩石表面和空气中均收到较强的低频波。(5)若在北京和昆明各建足够大的三点阵测准波向,两直线相交,即可预测国内的震中位置,这就可能为临震预报提供一种较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张家口台TJ-1型、TJ-2型两套体应变仪2014至2018年观测数据的年变、年漂移、气压干扰、仪器噪声水平和M2波潮汐因子等进行计算,分析总结两套仪器的共性与差异.利用潮汐因子α值系统偏离方法分析总结参数变化特征与地震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潮汐因子在震前主要以负异常为主,分析认为产生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在震前孕震区应力增强产生微裂隙,导致出现扩容现象,使孕震区岩石弹性降低,因而在固体潮观测中表现为振幅减小,潮汐因子α值降低.  相似文献   

6.
2001年1月强震的前兆次声波测量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频谱分析结果表明 :(1) 2 0 0 1年 1月 (含两次 8级地震 )的测量结果与 1999年 1月~ 7月、 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4月观测结果具有相同的规律 ,强地震前约 10天内常能测到振幅很强、方向可测的地震前兆次声波。其三维动态频谱的典型特点是振幅由弱 (10Pa~ 2 0Pa)变强 (80Pa以上 ) ;最后的周期范围很宽 (2分~ 6 5分 ) ;波形明显不同于流星雨次声和大风次声。 (2 )强震前兆次声三维动态频谱的最大振幅不仅受震级大小影响 ,而且与震源距离及深度等其它因素都有关。 (3)强震前长周期波的产生机理 ,主要有断层预滑理论、断裂预扩展理论和流体撞击假说 ,而前兆次声波很可能是由地壳中的长周期波耦合到空气中形成。 (4 )岩石破裂实验证实主破裂前在岩石表面和空气中均收到较强的低频波。 (5 )若在北京和昆明各建足够大的三点阵测准波向 ,两直线相交 ,即可预测国内的震中位置 ,这就可能为临震预报提供一种较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分析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前山西地区倾斜仪、应变仪资料,发现侯马地震台水管仪、伸缩仪及临汾、太原、离石地震台水平摆不同程度地发生转向、速率变化。经对同时段观测资料差分分析得知,震前1—9天日均值差分值超出2倍中误差;谱分析表明,震前10天,在0.000 37—0.000 43 Hz、0.000 76—0.000 87 Hz频段,观测到大幅值异常信息;小波细节分析说明,多种形变仪器在64—128小时时段内观测到长周期低频率异常信号;震前20天体应变加卸载响应比大幅偏离正常值现象,恢复正常后发震。各测向在异常的起始时间有较好的准同步性。  相似文献   

8.
临震电磁波信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震电磁波辐射与电磁扰动的现象,早在1966年邢台地震时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975年海城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震后,一些单位从不同的方面开展了观测研究工作。我省一些中强震震前也曾出现过不同表现形式的电磁波辐射与电磁扰动现象。如1970年10月29日金湖4.2级地震前约2小时,震中区一鱼场工人发现收音机受到强烈干扰,震后即恢复正常;1974  相似文献   

9.
地震的等震线不仅反映了地震的大小,而且也反映了地震断层过程的类型和破裂速度.单侧破裂的断层过程呈现出蛋型的等震线,而双侧破裂的断层过程呈现出椭圆的等震线,等震线的长轴与短轴之比对于破裂传播速度十分敏感.本研究利用理论等震线与观测结果相比较的方法,确定了1964年日本新地震、1983年日本海中部地震、1975年中国海城地震和1976年中国唐山地震的破裂传播速度、断层类型以及断层走向.得到的断层破裂速度是剪切波的0.7——0.9倍.这些值比用长周期地震波所确定的要稍大.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对烈度起主要影响的短周期地震波强烈地依赖于小尺度的断层不均匀破裂过程,以及局部的破裂传播的开始和终止;而由长周期波所得到的破裂速度却反映了在整个断层上破裂传播的平均过程.根据等震线图所得出的断层类型及断层走向与其它独立方法的结果相一致.这意味着本方法可以应用于推断某些历史地震的断层类型、破裂传播速度及破裂传播方向.   相似文献   

10.
浙江温州4.6级地震群前宁波地震台水温异常特征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浙江温州ML 4.6震群是宁波地震台ZK03井水温观测5年多来碰到的300 km内,第1个4.5级以上的地震事件;虽然还没有达到本学科认为的预报效能范围内的地震,但震前该台水温测值临震异常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一个"方波"形态的异常现象,最大异常量达正常日均上升速率的30倍.异常形态与过去8级地震前有明显的不同,说明异常作用源发生了变化;据此,作了一定程度的短期预报尝试.水温出现的异常可能是孕震中断层面缓慢产生"流变体"滑动形成的长周期波,通过上地幔或软流层传播而造成的.同时,这种长周期波还可能造成观测井周边地下微裂隙张开或闭合,使地下流体发生了微小的温度变化,被高精度的测温仪器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1.
井水位长周期事件记录及其机理的讨论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张淑亮  范雪芳 《地震》2003,23(4):85-90
选择了几口具有代表性的观测井, 并对这些井孔在强震前记录到长周期波现象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对地震前的长周期事件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认为地震前一些敏感井水位长周期事件可能反映了断层蠕动、静地震与慢地震、断裂的预扩展和地震成核等。井— 含水层系统像一个长周期地震仪, 它为记录到有价值的前兆低频波提供了最佳的频率响应范围。  相似文献   

12.
震前地下水中硫化氢气体的短临前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实际震例为依据,叙述了天山地震带中强地震前地下水中硫化氢气体的短临异常特征。以硫化氢气体为例,对地下气体的地震前兆机理进行了粗浅的讨论。指出中强地震前,硫化氢气体普遍出现短期异常变化,临震突变现象也比较清楚。硫化氢气体在短临异常阶段的特征具有动力过程(应力应变能的预释放)的突发性、气量增长的突变性和异常时间的短促性。文中还对前兆近场和前兆远场在不同孕震阶段中的受力状态和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主破裂前的加速蠕滑和微破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超声振动和低频形变波的传播是临震前地下水中硫化氢气、氡气和其他气体浓度普遍增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西藏高原札木、当雄地区小震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隆起的原因,根据西藏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和交通等方面的情况,于1976-1977年分别在西藏札木、当雄地区设立了区域地震台网。本文根据所观测的小震资料,用和达法测定了小震的时空参数。采用圆盘形剪切位错震源模式,考虑了传播介质的吸收和地震仪频率特性的影响,计算了小震的震源参数。结果表明: 1.小震具有局部密集和震源深度浅的特点,当雄地区小震震源面向南倾斜。 2.小震的平均应力降为几巴至几十巴。 3.对地震纵波而言,介质的品质因子较低,Q_P的平均值为150。 4.在厚度为二、三十公里的地壳上部,地震纵波的平均传播速度较低,V_P的平均值为5.65公里/秒。  相似文献   

14.
—Large earthquakes in Italy are preceded by a specific seismic activation which could be diagnosed by a reproducible intermediate-term earthquake prediction method—a modification for lower seismic rate areas of the algorithm, known as M8 (Keilis-Borok and Kossobokov, 1990). Use has been made of the PFG-ING catalog of earthquakes, compiled on a regular basis, to determine areas and times of increased probability for occurrences of M≥ 6 earthquakes. In retroactive simulation of forward prediction, for the period 1972–1995, both the 1976 Friuli, M = 6.1 and the 1980 Irpinia, M = 6.5 earthquakes are predicted. In the experiment where priority magnitude scale is used, the times of increased probability for a strong earthquake to occur (TIPs) occupy less than a quarter of the total magnitude-space-time domain, and are rather stable with respect to positioning of circles of investiga tion. Successful stability tests have been made considering a recently compiled catalog (CCI97) (Peresan et al., 1997).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N algorithm results (Costa et al., 1996) the spatio-temporal uncertainty of the prediction could be reduced to 5%. The use of M8 for the forward prediction requires the computations to be repeated each half-year, using the updated catalog.  相似文献   

15.
寂静的前震与地震预测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赵根模  杨港生  陈化然 《地震》2001,21(1):69-77
寂静地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统计表明,与寂静地震有关的前驱波比前震有更大的普遍性,出现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主震前7天之内,从一部分中等地震到特大地震之前都已观测到前驱波,这就说明大的脆性破裂之前,较小的缓慢破裂在自然界是存在的而且比较普遍。根据1969年渤海地震和1976年唐山地震的前驱波记录进行定位试验,证明在观测条件具备时,概略的定位是可行的,而且表明前驱波是来源于大震震源附近的信号。可为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提供重要的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16.
从北纬40°纬向地震带活动的关系探讨了华北3次强震发生的同时性的原因,这条EW向地震带首先发生的地震传递的能量促使唐山积累了发震能量,而另一条由邢台、河间NE走向的下地壳蠕滑断层的能量传至唐山断层后,解锁了该孕震断层,从而发生了唐山大震。地震波的触发作用也是同步的另一个原因,除了震动的断层面的直接触发之外,对组合模式中单地震波的积累与调整也会产生触发作用而改变其性质。另外还从中国8级大地震发生的25年周期讨论了同步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西德戈丁根(Goettingen)台自1903年装置维肖尔式地震仪以来,连续观测的八十余年记录,选编了中国及其邻区的地震目录。另一方面又根据中国自己编制的中国地震目录已有的几种版本中,汇编了一份1903——1985年M7.0地震最新公布的数据的目录。本文对这两套目录所提供的地震次数及其参数,作了初步对比。为研究中国仪器记录地震所测参数的时间连贯性提供了一个重要机会。本文同时还列出了上述各个中国地震在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十四种地震目录中所给出的参数。这使我们能在纵(1903——1985年同一仪器的连续记录中),横(戈丁根台目录、中国目录以及世界主要的十四种目录)两方面来研究中国地震。   相似文献   

18.
地震空区与逼近地震h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分析一些强震和中强震震例,指出通常所说的地震空区可分为两类。除了震前大范围、长时间、大震级的空区,这里称之为背景空区之外,还有可能出现震前较小范围、较短时间、较小震级的空区,这里称之为孕震空区.对这两类空区作了比较.我们发现在孕震空区的后期,孕震空区边缘往往会发生一个或一组较为引人注目的地震,本文称之为逼近地震.文中初步归纳了逼近地震的某些特征与主震的关系,讨论了用于地震预报的可能性.最后从断裂力学的观点初步探讨了孕震空区与逼近地震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单键群分析方法,对1976年唐山和1989年大同地震前多学科前兆异常的时空群集特征进行了研究。对2次地震前兆的单键群构架的信源熵、平均键长和累积滑动频次进行了时空扫描。结果表明,地震前单键群要异常非常明显,并且可以分为5个阶段。1975年6月-1976年6月(第4阶段)异常幅度变化最大。震前1个月(第5阶段)信源熵值进一步下降,平均键长变化维持在第4阶段的水平,累积滑动频次增加。异常的变化阶段可为地震的中短期预报提供判据。最小信源滴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外围逐渐向未来地震区迁移的过程,根据这一特点可以追踪和确定地震危险区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