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地震活动性图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绍燮  沈佩文 《地震学报》1982,4(3):239-250
本文叙述了在中国,特别是在华北地区观测到的一些地震活动性图象。高震级(M≥7.5)地震具有特定的间隔距离。华北近年7级地震分布成条块。强震前的临震地震活动具有相似性。特定地区的地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分析其特征,表明这种相关现象不是一种传播过程;不能用“相关地震间具有直接的断层联系”来解释;而可能是大范围地层同时受力的结果。观测到大震前总有中小地震为其作前奏,并且大小地震间遵循一定的比例关系。以上这些活动性图象,可用地层受力屈曲的机理给以解释。根据这种观点,可推算出一般地震的b值将取0.75,火山地震、水库地震以及某些震群的b值将取1.5,而沿断层分布的地震的b值将为0.5.这些数值与实际情况比较符合,因而本文叙述的现象与分析结果,可能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震形势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虞雪君  姚立xun 《地震学报》1990,12(3):265-273
由中国大陆板块内部地震活动与其周缘地震活动的相关性,可以确定我国大陆未来地震活动的主体和地震活动高潮时间[1].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用长时间、大面积的地震活动信息,对重点监测区未来地震作出时、空、强综合评判.全文分为三部分:1.地震强度的预报.对于确定的能有效地估计未来地震强度的5项地震活动性指标,选择加权平均型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监测区未来地震的震级给出明确的结果.2.发震地点预报.对于扫描单元定义了反映b值时空变化的二项指标:b值异常次数Ayi;和b值异常均值byi.通过对二项指标空间分布的综合分析,可以估计未来地震发生的地点.3.发震时间预报.把缺震时间Tlb值回升时间Tbu,作为描述大震前平静过程的二项定量指标.在对未来地震强度作出模糊综合评判后,可用Tl,Tbu二项指标综合推断监测区未来地震发生的时间.总结的九个震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地震预报定量化、实用化,可以用于地震形势的预测和中、短期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3.
云南地区地震序列的P值和b值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云南地区 1965年有台网记录以来的地震序列中选取 27个序列,根据大森-宇津地震频度衰减公式得到其中 23个余震序列的 P 值; 根据古登堡 -里克特地震频度与相应震级之间公式得到其中 24个余震序列的 b 值; 并给出 P 值和 b值的空间分布。 P 值的空间分布存在较明显区域性,而 b值的分布较复杂。  相似文献   

4.
大地震在哪里发生是地震预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利用反演GNSS观测数据得到的2011年日本东北9级大地震前7年(2004-2010年)断层上的应力变化,我们发现了这次地震断层的孕震区.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孕震区的演化过程,本文继续反演这次大地震在1997-2003年间的断层应力变化过程.通过这两期的反演工作,我们看到,在这1...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以岩石试件切口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扩张来模拟大陆内部断层端部扩张型地震的孕育过程。在实验中观测了试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张裂纹和剪切破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顺序,以及由此引起的声发射和纵波走时变化特征。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由断层端部扩展引起地震的前兆——如断层蠕滑、前震迁移路径、地下水和地形变等各类地震前兆上显示的差异性,对于观测前兆和前震区与主震区的相对位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华北近代成串强震发生过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大面积的华北整体出发, 探讨了成串大地震发生过程中的某些规律.根据一些地震观测资料, 就历年来的小地震频度, b值随时间的变化, 小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震群活动, 小地震的初动方向的变化等五个方面探讨各次强震发生与它们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周云好  庄昆元 《地震学报》1990,12(3):248-256
本文用粘弹性理论,探讨了老断层失稳扩展型地震的孕育过程中,断层泥的作用问题.得到了如下结果:即使区域背景场和扰动场保持不变,断层局部应力场仍会因断层泥的蠕变而变化.其中切向应力分量σ0ηη(t),在其它所有分量都缓慢衰减的同时缓慢增大.一旦这个应力分量在断层尖端附近的极大值点,积累至大于岩石的断裂强度,断层的失稳扩展便会从这点发生.与空腔断层相比,断层泥使σ0ηη(t)的突变过程变成了缓慢渐近过程,并使σ0ηη(t)的渐近值有所降低,因而会推迟和减少地震的发生.文中还讨论了断层失稳扩展方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前震是地震前兆观测中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前震的研究对地震预测的发展尤为重要,前震序列的典型特征包括加速发生的小震与古登堡-里克特定律(Gutenberg-Richter Law)中的b值变小.本文在Dieterich提出的地震发生率模型的基础上,探讨前震发生的力学成因机制及前震-主震-余震时域演化特征.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前震震源区断层及其断层周边剪应力加载速率的变化可能是前震发生及地震发生率变化的一个关键原因.由于前震震源区次级断层之间剪应力加载速率受来自主震成核过程中断层自加速滑移的影响升高,从而可导致这些次级断裂的加速失稳,即加速前震的发生.当震源区内由前震所产生的静态应力扰动不可忽略时,应力扰动和主震成核的共同作用也可对后续前震发生率产生影响.当正向应力扰动出现时,后续的前震序列的地震发生率会出现陡增,随后其地震发生率逐渐下降.而当负向应力扰动出现时,地震发生率会出现陡降,然后再次逐渐上升.基于Kostrov模型,本文得到了剪应力加载速率与古登堡-里克特定律中b值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前震序列中b值的减小与前震区内的剪应力加载速率的上升有关.  相似文献   

9.
应力时空演化揭示出的汶川地震前亚失稳过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从岩石实验研究针对应力水平进入峰值强度后至断层快速失稳前的短临阶段变形物理场的时空演化过程提出了亚失稳阶段的概念,该阶段的基本特征为应力由峰值前的积累为主转为峰值后稳定释放并加速至最终快速失稳,这一过程伴随着其他变形物理场的相应转变.把握该阶段应力场的转变特征对认识未来地震危险区及其变形阶段至关重要.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运用基于区域多个地震震源机制反演定量应力张量的方法对强震前是否存在可观测的亚失稳应力状态进行了研究.获得的震源附近紫坪铺水库区域临震前应力状态时空演化过程显示,水库测震台网开始运行的2004年8月至2007年6月期间该区域归一化有效平均应力水平相对较低且均匀分布,随时间无明显变化;而2007年6月后至汶川主震发生前应力水平局部显著增强.基于不同时段的定量应力进一步获得了随时间演化的增量场,显示2007年6月后除了汶川附近和彭县附近为应力增强区,其他大部分区域表现为幅值相对较低的应力释放,表明研究区在2007年6月后应力水平明显弱化;而在2007年6月之前的应力增量场却显示区域应力随时间以积累为主.根据应力演化特征及分时段的应力增量场可推断孕震区在2007年中期达到强度极限,峰值前区域应力随时间平稳变化并以积累为主,而峰值后则转变为明显的应力释放.该现象显示汶川地震前区域应力存在由积累为主转为释放为主的可观测阶段,符合实验研究中断层由稳态进入亚失稳状态的应力演化特征.结合其他研究结果,推测汶川地震前震源断层及附近区域存在联动加速变形过程,与震前亚失稳应力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研究固体潮与地震发生的相关性的物理机制出发,探讨了用观测固体潮的方法来预测地震发生的可能性.首先,根据地震发生的物理力学过程,给出了地震产生所需要的应力应变条件.实验室岩石力学实验结果和地震应力的观测以及计算结果给出,完整地壳岩石的强度界于10~103 MPa之间,断层介质的强度界于1~10~2 MPa之间.其次,将固体潮所引起的全球地壳变形在某个活动断裂带附近产生的形变值与地震触发的应变值进行对比,讨论了固体潮触发地震的可能性.计算分析表明:固体潮在地表对应的应变在10~(-8)的量级,对岩石介质所引起的应力最高可以达到1.6×10~(-2)MPa量级,这样的载荷水平不足以引发地震.最后,本文结合固体潮观测资料表明,地震活动性与固体潮的周期性变化无明显相关性,固体潮对于临震前的含有活动断裂的岩体在某个方向发生地震可能有触发作用,但是由于这种触发作用与地震发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关系的不确定性,从而无法用来作为地震预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唐山地震前后的应力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距唐山地震震源约百公里的大港油田,以水压致裂法,在深度1000——4000米之间,测定了69次地应力值,对比了1973——1980年大地震前后八年内的应力值变化.在主震前,构造应力场出现明显变化:(1)水平应力梯度降低,即在最大与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呈现应力松弛;(2)水平应力与深度的相关系数降低,即构造应力场受到扰动;(3)断层滑动系数增高,断层出现无震蠕动.此外,结合地质构造与应力测量结果,对唐山地震发生过程中的一些异常现象,如无震蠕动、地下水位变化、浅层和外围地区的应力松弛,以及应力沿断层面向深层和闭锁区的转移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弹性半无限空间内均匀膨胀的球体对球上介质的作用,作为地幔快速上涌触发构造地震的力学模型。按照地面垂直位移的年变化率,利用这个模型反推出这种虚拟的膨胀球的半径和膨胀强度。並计算出它在地壳中产生的附加应力。尽管此种附加应力比驱动地壳水平运动的力要小得多,但它能在高倾角断层上引起张性的法向应力,而且在隆起区内还有较高的附加剪应力。这些应力比固体潮、地极移动和地球转速变化等因素产生的附加应力都大得多。因此,地幔快速上涌对构造地震的触发作用应该比上述诸因素更大。由于近十余年来我国不少地区的走滑型强震大都发生在地壳上隆区或者在其边缘,而且发震断层都是高倾角断层,因此,本文能够对此作粗浅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海城地区地震波的衰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兴才  顾浩鼎 《地震学报》1980,2(4):368-377
本文用文献[1]的结果计算了可以用多台P初动振幅测定Q值的理论曲线, 并使用海城地震的部分余震的资料测定了海城地区地壳上层介质的Q值.通过与由 Pn 资料得到的上地幔顶部介质的 QM 值比较, 并对 PnP初动半周期进行统计表明, 海城地震区东南部上地幔顶部介质的衰减特征与其他地区的不大相同, 与地壳上部介质的衰减特征也不一样, 说明那里深部物质的熔化程度可能比其他地方的物质的熔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4.
根据库仑静应力变化的概念,对青藏块体中部地区1997年11月8日玛尼7.9级地震及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应力触发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不同震源机制解计算结果表明,玛尼地震造成了昆仑地震断层面上10^-3MPa量级的库仑应力增量,该变化仅使得昆仑地震的发生提前了最长10年左右,表明当前地壳应变能水平可能并不很低。对照20世纪初以来全球7级以上强震频度和强度演化特征与地球自转变化的关系,认为地球自转幅度衰减、变化频率升高是近期强震活动的重要控制因素。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发生,可能是地球自转持续加速阶段后期,青藏块体内部区域应力场逐渐强化,及玛尼地震应力触发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Because of the viscoelastic behaviour of the earth, accumulation of elastic strain energy by tectonic loading and release of such energy by earthquake fault slips at subduction zones may take place on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If the lithospheric plate is acted upon by distant tectonic forces, strain accumulation must occur in a broad region. However, an earthquake releases strain only in a region comparable to the size of the rupture area. A two-dimensional finite-element model of a subduction zone with viscoelastic rheology has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oupling of tectonic loading and earthquake fault slips. A fault lock-and-unlock technique is employed so that the amount of fault slip in an earthquake is not prescribed, but determined by the accumulated stress. The amount of earthquake fault slip as a fraction of the total relative plate motion depends on the relative sizes of the earthquake rupture area and the region of tectonic strain accumulation, as well as the rheology of the rock material. The larger the region of strain accumulation is compared to the earthquake rupture, the smaller is the earthquake fault slip. The reason for the limited earthquake fault slip is that the elastic shear stress in the asthenosphere induced by the earthquake resists the elastic rebound of the overlying plate. Since rapid permanent plate shortening is not observed at subduction zones, there must be either strain release over a large region or strain accumulation over a small region over earthquake cycles. The former can be achieved only by significant aseismic fault slip between large subduction earthquakes. The most likely mechanism for the latter is the accumulation of elastic strain around isolated locked asperities of the fault, which requires significant aseismic fault slip between asperities.  相似文献   

16.
戴宗辉  张晓东 《地震》2016,36(3):34-45
本文利用研究区内13个地震台站2014年1月至12月的连续波形数据, 采用背景噪声互相关方法, 提取了2014年8月3日鲁甸MS6.5地震的同震波速变化。 结果表明, 鲁甸地震对介质波速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 较大幅度的同震波速变化主要集中于则木河断裂—小江断裂及莲峰断裂区域。 其中, 莲峰断裂SW段和则木河断裂NW段区域的波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同震降低, 则木河断裂和小江断裂交界处则出现了明显的波速升高。 通过对比研究区内介质波速的同震变化与鲁甸地震对周边主要活动断裂应力积累的影响后发现, 波速变化与应力变化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且两者的变化幅度也成正相关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 鲁甸地震造成的应力变化可能是地下介质波速变化的主要原因。 采用相同的方法对2014年4月5日永善MS5.1地震研究后发现, 永善地震后鲁甸地震震源区及其附近区域波速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7.
余震触发机制的Dieterich解析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区域地震活动性的定量分析以及依赖时间的概率地震预测模型的建立等方面. 基于滑移速率和状态相依赖的摩擦定律和弹簧-滑块模型, 从Dieterich断层滑移速率方程出发, 给出了静态应力扰动下触发地震的时钟提前或推后的近似解, 从而明确地阐明了触发地震的产生机制与断层的演化过程密切相关, 并与传统位错模型下库仑应力扰动时间提前或推后量作了比较. 采用对数线性拟合方法求得了汶川MW7.9主震后余震序列持续时间, 符合Dieterich理论结果. 以汶川余震序列为例, 给出了两种不同的应力扰动模式在该余震序列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 经典Dieterich扰动解无法给出主震发生后即时余震数量的异常增加, 而考虑主震前后剪应力速率变化的Dieterich分段解则可反映出余震发生率及个数随时间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1976年11月7日,我国川滇两省交界处的盐源、宁蒗一带发生6.7级走滑断层型地震.震前约一年,作者根据附近约二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波速比普查结果,对未来主震的震级和地点作了比较符合实际的中期预报.发震时间的预报是后来根据其它前兆观测结果的综合分析作出的.本文可以作为走滑断层型地震前观测到波速比变化的一个新的实例.根据剪切破裂和粘滑运动之间的差别以及膨胀造成的各向异性,对有关结果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