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邢台地震的科学研究成就集中表现在开创性上。至今已经过去40年,我们总结邢台地震的科学研究,只能浏览1970年以后陆续恢复出版的学术文献。从《中国知网》WWW.CNKI.COM上检索邢台地震,即有700余篇文献,涉及地震专业的有400余篇,挑选主要属于科学研究的也有百余篇。地震预测方面的科学研究另有文章专门论述,本文不涉及这方面内容。我们不在于简单叙述邢台地震科学研究所取得成果的方方面面,而是强调针对邢台地震开展科学研究的贡献及其为地震科学发展起到的作用。分别从7个方面:烈度、地震活动、震源机制、发震构造、形变测量、震害、机理模拟,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回首邢台地震现场的日日夜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地震前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地震发生后地震科技人员在地震现场工作的实践活动,总结了现场工作中提出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出了邢台地震现场工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1 邢台地震促进了中国地震预报的研究工作 1966年3月邢台地震和此后发生的一系列地震事件, 促进了我国地震学、地震地质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 也提出了诸多研究课题, 本文只能摘述一二.  相似文献   

4.
邢台地震孕育发生模型及其前兆机理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梅世蓉 《地震》1999,19(1):1-10
根据人工地震与天然地震测深成果,提出了邢台地震孕育发生的概念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分析了邢台地震前震区应力分布图像与发展过程、结合深部构造特征,探讨了邢台地震的成核过程,进而讨论了邢台地震的直接前震,地形变,地下水位三项主要前兆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5.
邢台地震的气象要素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邢台地震前后河北省数十年气象资料的研究与分析,发现邢台地震前气象要素存在明显的异常特征。大气压力、大气温 度显示出短临震兆信息,降水量呈现了中长期异常,浅层地温的震前异常升温特征则较为突出,文章汇总了邢台地震前各气象要素的异常变化,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文章回顾了当年邢台人民在常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关怀支援下,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抗震救灾、恢复家园的豪壮历史,并热情地介绍了30年来邢台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谨以此纪念邢台地震30周年。  相似文献   

7.
地震信息系统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回顾了中国地震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1966年3月在我国河北邢台发生的灾害性地震的抗震救灾行动,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预报的先河,而且产生了中国地震信息系统.中国地震信息通信系统的前期是以传递地震观测信号和实时传递地震信号为起始,现在已经为地震观测服务发展成为具有全国规模的行业地震信息平台.全球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我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地震信息系统在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基础上,同样发展迅速.信息网络通达地震行业各个角落,地震各项工作无不以信息平台为基础.地震信息系统已经彻底改变了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的工作方式、科研方式,同时促进了人们传统观念的变革,使我国地震事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1966年邢台7.2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基础上划定邢台地震窗的范围并选取地震资料,分析和计算了地震窗地震活动高频次异常对华北地区6级以上地震的预测效能.结果表明邢台地震窗高频次异常具有较高预测信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邢台地震后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对地震工作的极大关注,周恩来总理三次亲临地震现场对灾区群众亲切慰问和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以及灾区群众在全国人民支援下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情景,文章从邢台地震后我国地震事业飞速发展的事实出发,论述了邢台地震在我国地震监测和预报工作中的开创性意义;并总结了在邢台地震现场监测和预报实践中所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环渤海地震危险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维明  任利生 《地震》1997,17(3):249-256
从地震构造带的历史和现代的地震活动分析入手,并通过对邢台地震、渤海地震、海城地震、唐山地震的震例分析,对当前地震前兆趋势异常的特征进行了地质解释,认为在今后张家口-唐山-渤海地震构造带上的蓬莱-铜井断裂,芝罘-威海断裂,海西头-俚岛断裂发生的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11.
邢台余震频度增高及以后发生的华北强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泽皋 《地震学报》1979,1(2):150-153
本文就1966年邢台地震的余震频度的增高出现于华北诸大震之前的事实, 讨论了余震活动区可以作为监视区域构造应力场增减情况的“窗口”, 邢台余震频度增高可以作为华北地区大震活动的前兆.   相似文献   

12.
傅征祥 《中国地震》1993,9(3):205-210
1966年3月8日河北省邢台地震(M_S=6.8)震害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损失程度遵从正态的概率分布,据此初步建立起土坯墙房的生命地震易损性概率矩阵P(D_0|I)。该矩阵将可应用在地震灾害生命损失的概率预测研究中。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喜马拉雅弧型地震构造带西反射弧地带(简称“西触角区”),大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及2005年10月巴基斯坦曼塞赫拉7.8级地震发生后,对中国大陆地震趋势的可能影响。西触角区(N30~45°,E61~80°)大震活动存在显著的时间上10年左右成组性及两次大震时间间隔小于1个月的爆发性,地点上的成丛性,兴都库什深震区的地震有一定先兆意义,与东触角区(N20~29°,E95~102°)大地震也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沿欧亚大陆与印度洋、澳州板块碰撞带上印尼苏门答腊8.9级地震后,再次发生巴基斯坦7.8级大地震,显示出这一板缘地震带正处于活跃状态。研究认为未来1~2年应注意西触角区尤其是天山地震带的大震连发的危险性及东触角区(缅甸及川、滇为主)发生响应性大地震的可能性。对中国大陆内部其他地区大震形势的影响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14.
历史强震编目中对无破坏记载地震参数的估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中国历史强震目录”中无破坏记载地震的时、空、强特点,给出了估定无破坏记载地震参数的方法。”同时对方法适用的地区、估定震级的偏差、以及方法的物理意义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利用磁县数字地震台记录到的近震波形资料,采用Aki尾波单次散射模型,计算1830年磁县7.5级大地震震源区50km范围内的尾波Qc值;经多地震拟合得出在尾波流逝时间为20s时,Qc=(70.2±29.3)f^(0.8054±0.1615);40s,时Qc=(96.6±25.3),f^(0.7772±0.1098)。结果表明,磁县震源区Q0值较低,震区地震波衰减比邢台、唐山震区快;η值表明Qc值对频率的依赖性弱于邢台和唐山震区。  相似文献   

16.
选择中国大陆周边不同部位的6个7级以上强震,以中国地震台网报告定位参数为准,作P波时距曲线,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结果证实:南北方向的地震无明显差异,而东西方向上,主要是青藏高原以西的巴基斯坦强震的P波速度要明显大一些。但是,对于成都地震遥测台网远震速报定位的影响不会超过允许的误差范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以西发生MW9.0级地震后所做的地震趋势预测做了反思,指出:关于全球特大地震近年可能连发,特大地震对几年内世界7级以上地震年频度没有明显影响,但未来几年内7级以上强震可能集中在这次特大地震附近或相关构造上的预测意见是正确的;而有关近年中国大陆及川滇地区可能发生7级强震的预测是错误的;并认为,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释放了已积累的应变可能是这次特大地震不能触发中国大陆及川滇地区发生强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张双凤  张小涛  张丽晓 《地震》2020,40(2):130-139
以晋冀鲁豫交界区为研究对象, 利用古登堡的频次与震级关系式, 计算1970年1月~2018年6月该区b值, 进而判断未来强震危险地段。 计算结果显示, 邢台震源区西南端的未破裂区域为低b值异常区。 进一步研究该区的地壳物性结构等资料, 认为其具有高低速相间的地壳介质、 深切地幔的断裂、 大地震破裂空段等利于能量积累、 发生强震的特性。 综合分析认为, 低b值异常区附近的紫山西断裂与曲陌断裂交会区, 是未来晋冀鲁豫交界区最有可能发生强震的区域。  相似文献   

19.
薛丁 《四川地震》2011,(4):21-24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MS8.0特大地震(本文震级均为MS),该地震是中国大陆内部活动地块边界带的特大地震,它发生在青藏、华南一级活动地块区边界交汇部位的龙门山断裂带。本文结合活动地块划分结果阐述了汶川8.0级特大地震前7级强震格局,探讨了该特大地震前可能的动力学变化过程;以中国大陆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部城市地区大多为较厚第四系松散物覆盖区,许多城市附近发育了具有相当规模的隐伏断裂。在这些第四系较厚覆盖区发育的隐伏断裂的上断点是否代表了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文中通过对邢台、唐山等发生过强震的中国东部城市附近地区地质、地球物理、地震活动、地形变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来讨论这些较厚第四系覆盖区隐伏断裂的上断点与断裂的最新活动年代的关系问题。初步分析表明,作为邢台地震和唐山地震发震断裂的新河断裂和唐山断裂带,并不象其上断点显示的为晚更新世不活动断裂或者为局部活动段,而均为大型活动断裂。由此认为,在中国东部沉积层较厚地区,不能完全根据断裂断错的最新地层确定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对于一条穿过新沉积较厚地区的断裂,其最新活动时代应根据构造背景、断裂对新地层的控制作用、断错最新地层、新地层沉积厚度、构造地貌、地震活动、地形变、现今构造应力场等综合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