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蕴震系统是在多种环境动力因子作用下,由多个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强烈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巨系统”或“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本文概述了蕴震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提出并采用蕴震系统方向信息合成法研究了相应的构造微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蕴震系统信息合成方法(ISSS,Information Synthesis of Seismogenic System)来描述和评估首都圈蕴震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通过前兆信息合成寻求系统由稳态—非稳态—奔向吸引子新稳态的判据与可能的指标。结果表明:无论是对蕴震大系统(首都圈断层网络)综合形变前兆异常的信息合成,还是对子系统(首都圈几条主要断裂带)前兆异常的信息合成、或是动态灰箱识别异常频次的等权和加权合成,都显著地提高了大同6.1级地震前兆信息的可靠性和清晰度,为首都圈今后地震趋势的评估与预测提供了可信的判据和指标。  相似文献   

3.
景泰5.9级地震的断层形变异常及中短期预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初步研究了2000年6月6日甘肃景泰5.9级地震蕴育过程中近源区及外围地区断层形变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震前断层形变异常分布范围广、异常形态复杂,断层形变(应变)类信息指标图象异常区明显.不同地域断层形变异常形态及幅度存在显著差异,与异常所处的构造部位密切相关:海原断裂带西段出现的,,相断层形变异常,显示了近源区断层运动由准线性走向非线性的过程,与断层形变(应变)类信息指标高值异常区相配合,反映蕴震区应变积累程度高;而构造汇聚部位的六盘山断裂带等远场区较大幅度的突跳尖点异常,并不反映所在地的应变积累,而可能是蕴震过程区域构造应力场增强的一个标志.在此基础上,结合对景泰5.9级地震中短期预报经验教训的初步总结,研究和探讨了断层形变异常在震情判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文义 《中国地震》1996,12(3):275-284
以活断层网络为结构框架的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地区可视为一个“断层运动与蕴震”系统。用自耦合方法初步研究发现,该蕴震系统是一个时间结构有序的耗散系统,这种时间结构的有序是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通过系统与环境物质,能量的变换而建立和维持的。它在演化过程中遵循着非平衡相变的若干特点,这就是临界慢化,分岔与减熵等,以能量积累的负反馈方式开始,以能量大释放的正反馈方式结束的螺旋式地震活动周期是中国大陆及其周边板  相似文献   

5.
蕴震系统信息合成方法(ISS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硕愚  吴云 《中国地震》1990,6(4):35-42
本文以蕴震系统自组织演化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识别地震前兆和综合预报的新方法——蕴震系统信息合成方法(ISSS)。它具有通用性,既适合单学科台网,也适合多学科台网。从原始观测资料做起,通过异常识别,信息评价,信息合成,合成前兆图,熵和有序度来跟踪前兆场时空结构的演变,预测系统状态的变化。从而从整体上获得信息增益,提高地震前兆识别的可靠性。 本文简述了原理、模型、方法及其实际应用于大地震前兆识别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汶川8.0级地震前断层形变异常及与其它大震的比较c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蕴震系统信息合成和地壳形变图象动力学参量方法,对龙门山、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69条跨断层形变观测时序(1997年1月——2008年1月)整体地作了数据处理,发现龙门山断裂带在汶川MS8.0地震前出现了整体活动强度增高(加速度运动)、突跳异常丛集和近震中断裂的快速滑动.汶川8.0级与唐山7.8级及丽江7.0级地震之前的断层形变异常具有相似性,呈现出一定的可重现性,但前者的异常强度偏低.用系统自组织理论、断裂力学、静地震、慢地震、蠕滑、亚板块挤压与深部物质向上运移的共同作用能初步解释这些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部近期应变强度比动态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索由断层形变资料提取应变强度比并获得动态图像的方法,结合2000年景泰(Ms5.9)等震例,给出由我国西部甘、宁、青及川滇地区最新跨断层形变资料所得的应变强度比时空分布动态图像。结果表明:其具有压性为主的中期背景及中短期前兆(一年尺度的绝对值2.0以上高值区)等异常的动态演化特征可作为上述地区中短期强震危险区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强地震前油井动态异常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油井映震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油井动态异常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映震灵敏井孔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应力易于集中的构造条件的控制,特别是断层的又汇处、转折端和断裂带,这是与其他流体观测项目的相同之处;在本研究中,首次提出了油井动态前兆异常形成的三种力学过程,即岩土力学过程、水动力学过程和气体动力学过程以及油井特有的二种”放大”作用(变径和气体膨胀)的观点;解释了油井动态震前多为正异常的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9.
大同地震前跨断层形变年速率比时空微动态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杰  张希 《地震学刊》2000,20(2):23-31
研究探索了由跨断层形主为测量资料撮无量纲的年速率比rh和r1的新方法,并给出了整个测量区域速率比的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中强地硅前近源区形变年速率比在空间上、时间上存在中短及短期异常;(2)中短期异常显示,震前1~2年近源区年速率比正值(或负值)有逐渐增大范围、量值的趋势,震源区速率比值较小,似处于闭锁状态;(3)短期异常显示,震前3个速率比值增高,空间上呈现大范围正负值区异常分  相似文献   

10.
丽江7.0级和唐山7.8级地震前形变场动态演化与异常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6年丽江7.0级和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前的形变动态演化过程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强震前形变场均存在大范围垂直差异运动增强以及与构造相关的形变高梯度带(区);(2)震前数年(或更长)垂直形变场的趋势改变,并出现形变局部化。结合强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研究了这两次地震前垂直形变动态演化与孕震形变的异常特征,认为与构造相关的强烈差异运动是孕震应变能积累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初步研究了1995年7月22日甘肃永登5.8级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的断层形变异常和重力场、垂直形变场动态演化特征.孕震过程中近源区有3处断层形变呈,,相变化异常,外围区1993年以来先后有10余处场地断层形变出现台阶、突跳等异常.流动重力监测到震前出现的高值异常区、同震效应及震后恢复正常的演变过程等.资料反映了孕震过程中近源区断层运动由准线性走向非线性的过程,重力场变化由孕育、发震过程的非均匀态走向震后的准均匀态的演化过程,较强地震的孕育发生与区域应力应变场的动态演化密切相关.还简要总结了作者对这次地震中短期预报试验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2.
利用门限(MF)反馈模型建立常规动态方程的方法,对首都圈大灰厂等3个蠕变仪台站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计算。通过震例检查统计,证明断层活动测量仪观测序列的地震前兆异常显示水平较高,特别是中短期异常信息的映震能力尤为显著。认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台站的资料对地震预测预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跨断层垂直位移速率的动态演化特征与强震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焦青 《地震》1998,18(3):265-273
利用华北及南北地震带跨断层流动水准和定点水准的观测资料,计算测点的垂直位移速率,对7个地震事件震前断层垂直位的动态演化特征及断层群体速率合成的结果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华北地区跨断层形变中短期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杰  冯志军 《地震学刊》2000,20(1):10-18
较系统处理了华北地区跨断层形变资料,对1975年以来华北地区发生的部分强震、中强震震前出现的跨断层形变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了其中短期预报指标及区域特征。跨断层形变主要异常特征为:(1)异常出现具有同步或准同步性;(2)异常形态各异;有趋势异常、年畸变异常、突变异常;(30异常相对变化幅度以水平变化量为大;940异常出现时间、幅度与震中距有一定关系;(5)强震前异常多出现在震前半年以上;(6  相似文献   

15.
1.地震涨落谱隐含着丰富的统计信息广义地说来,被研究系统中发生的一切事件的特征系列数据,都可直接或间接地纳入谱学的范畴加以分析,以揭示其决定性动态特征及统计特征。地震活动之震级谱与能谱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类似性;地震时序谱也可形式上归入这个范畴,用谱统计方法剖析其蕴含的统计信息。一般而论,原始谱系的结构属于决定性规律,而原始谱对相应的平均谱之偏差的涨落谱的结构则反映了谱系的统计特征,可作为从统计的层次上揭示相应事件发生的规律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表明,地震发生时序谱的涨落统计特征,比其分维结构特征更能本质地反应出蕴震过程中地震活动的平静与活跃,并有可能决定其转变期。2.地震时序数据谱系涨落的统计特征我们以安宁河地震断裂带在1970年—1987年期间内大于2.0级地震的时序记录为例,首先建立了地震时序谱的涨落展示法(Fluctuationunfold);同时进一步通过引入地震分维函数(FractalFunction)建立了确定地震时序涨落谱最小邻间距分布(NNS)的方法论。该分布函数之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地震带蕴震活性。大量计算结果表明,安宁河地震断裂带北段中小地震时序涨落谱的NNS分布为典型的Poisson型  相似文献   

16.
强震前后地壳形变场动力学图象及其参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地壳形变动态监测数据,应用图象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唐山(1976)、丽江(1996)等强震前后地壳形变场动力学图象及分数维和多断层整体活动水平等参量的演化.结果表明:“震前形变场降维有序”和“震前多断层加速运动”两种时空特征,可能是孕震过程进入非线性阶段后变形局部化和断层软化所致.它们在几次强震前重复出现,具有重要的地震前兆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强震前后地壳形变场动力学图象及其参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地壳形变动态监测数据,应用图象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唐山(1976)、丽江(1996)等强震前后地壳形变场动力学图象及分数维和多断层整体活动水平等参量的演化.结果表明:震前形变场降维有序和震前多断层加速运动两种时空特征,可能是孕震过程进入非线性阶段后变形局部化和断层软化所致.它们在几次强震前重复出现,具有重要的地震前兆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断层形变的应变强度比动态图像与震例综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索由跨断层水准和基线资料提取应变强度比(趋势因子SRT及压性因子SRC),并借助最小二乘配置获得其域连续变化的动态图像的方法。利用中国西部甘宁青及川滇地区80年代后期至2000年7月的最新跨断层形变资料,运用该方法获得了研究的应变强度比动态演化特征。结合姚安(Ms6.5) 、景泰(Ms5.9)等震例进行综合研究,给出了中短期强震危险区动态图像预报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文英  胡新亮 《地震》1993,(6):7-14
本文将地震过程视为一个复杂系统,随着孕震过程的发展,系统从平衡态向着远离平衡态方向发,不稳定性增大,并向着失稳态接近,这时大量前兆发生发展,复杂发生增加。文中应用系统科学中的信息集成方法分析前兆异常,确定异常综合,用统一的系统叁量概率合成、信息熵、有序度等作为系统由向非过渡的标志。结果表明,用信息综合集成方法分析后的异常反映了孕震过程演变到短期阶段。该方法为短期地震预报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具有实  相似文献   

20.
江在森  祝意青 《地震学报》1998,20(3):262-271
初步研究了1995年7月22日甘肃永登5.8级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的断层形变异常和重力场、垂直形变场动态演化特征。孕震过程中近源区有3外断层形变呈α,β,γ相变化异常,外围区1993年以来先后有10余处场地断层形变出现台阶、突跳等异常。流动重力监测到震肖出现的高值异常区、同震效应及震后恢复正常的演化过程等。资料反映了孕震过程中近源区断层运动由准线性走向非线性的过程,重力场变化由孕育、发震过程的非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