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比剂注射方案优化联合低管电压在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临床行主动脉CTA检查患者80例,根据对比剂碘浓度及管电压分为A、B两组(n=40),A组根据对比剂碘浓度及注射速率分A1组和A2组(n=20)。A1组,注射300 mgI/mL北陆碘海醇溶液、注射速率4 mL/s,管电压100 kV;A2组,注射300 mgI/mL北陆碘海醇溶液、注射速率3.5 m L/s,管电压100 k V。B组,注射350 mgI/mL北陆碘海醇溶液、注射速率3.5 m L/s、管电压120 k V。其他扫描参数,注射对比剂容量,重建方式,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一致。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来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CT的辐射剂量、主观及客观评价图像质量等指标。结果:A组与B组比较,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图像质量上主观评价及客观评价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NR优于A组均达到诊断要求,测量主动脉各段的CT值均>300 HU;A组与B组辐射剂量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比B组有效辐射剂量(ED)降低了17.73%;在对比剂碘含量上A组比B组减少了14.29%。结论:注射300 mgI/mL碘海醇溶液、注射速率3.5 m L/s联合低管电压(100 kV)在主动脉CTA检查中取得了满意的图像质量,为临床提供了精准诊断依据,不仅降低了辐射剂量,还降低了碘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双低”(低管电压与低碘量)技术在肺动脉 CT 血管成像(CTPA)中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将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PAE)患者105例,随机分为 A、B、C 三组行 CTPA 检查(n =35)。A 组:管电压120 kVp、对比剂40mL(碘浓度350 mgI/m)、注射速率4 mL/s;B 组:管电压100 kVp、对比剂35 mL(碘浓度300 mgI/m)、注射速率3.5 mL/s;C 组:管电压80 kVp、对比剂30 mL(碘浓度270 mgI/m)、注射速率3 mL/s。三组均开启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A 组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FBP),B、C 两组采用 ASIR 技术重建。记录每例患者的对比剂量、CT 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在轴位图像测量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及亚段肺动脉的 CT 值。采用 Kruskal-Wallis H 检验来比较3组的辐射剂量、碘量、图像质量的主观及客观评价等指标。结果:A、B、C 三组分别在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及亚段肺动脉的 CT 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图像背景噪声、SNR、CNR 及主观评价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 A 组相比,B 组和 C 组的 ED 分别降低了38.09%、51.99%;A 组接受碘量分别高于 B 组25%和 C 组42.14%。结论:管电压80 kVp、对比剂30 mL(碘浓度270 mgI/mL)、注射速率3 mL/s 在肺动脉 CTA 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图像质量既满足诊断,又降低辐射剂量和碘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110kVp)与低对比剂量(1.0mL/kg)在肝脏CT增强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116例行肝脏CT增强扫描,且BMI<25kg/m2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进行研究,每组58例。A组:管电压110kVp,对比剂碘帕醇(300mgI/mL),对比剂量(1.0mL/kg),采用正弦迭代重建(SAFIRE)。B组:管电压130kVp,对比剂碘帕醇(300mgI/mL),对比剂量(1.2mL/kg),采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FBP)。测量动脉期腹主动脉CT值、肝门脉期门静脉CT值及增强扫描3期(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的肝右叶肝实质CT值;计算两组图像的肝动脉期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及总有效辐射剂量ED;并对两组图像进行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和B组CNR、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在增强扫描3期测得肝右叶肝实质CT值及动脉期腹主动脉CT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门脉期A组的门静脉CT值低于B组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A组的3期总有效辐射剂量(ED)(9.88±3.56)mSv低于B组(13.91±4.71)mSv,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A组比B组的对比剂量减少17%。结论:128层MSCT在肝脏增强CT扫描中,应用低管电压(110kVp)和低对比剂量(1.0mL/kg),联合迭代重建技术(SAFIRE),可以得到较好的图像质量,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及人体碘摄入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低体重指数患者中使用80kVp管电压的前瞻性心脏冠脉CTA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对84例临床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应用80kVp管电压的前瞻性心脏冠脉CTA检查。按BMI分为80kVp(BMI≤22kg/m2)和100kVp(2265次/分)。分析直径≥1.5mm的冠脉节段的图像质量(1~4分),比较各组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心率的一致性较好(P>0.05)。80kVp、100kVp组的ED分别为(0.56±0.21)mSv、(1.43±0.58)mSv。两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volume,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ED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0)。80kVp、100kVp组的合格图像分别为92.2%、91.8%。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主动脉SNR及左、右冠主干CNR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80kVp的超低剂量前瞻性冠脉CTA可以应用于低体重指数患者,图像质量足以满足诊断需要,辐射剂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和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不同BMI患者腹部CTA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腹部CTA检查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按照BMI进一步分组:A1组与B1组:BMI<24kg/m2为正常或偏瘦;A2组与B2组:24kg/m2 ≤ BMI<28kg/m2为超重或偏胖患者;A3组与B3组:BMI ≥ 28kg/m2为肥胖患者。A组(常规剂量组)的扫描方案为120kV,对比剂浓度370mgI/mL,采用FBP法重建;B组(低剂量组)的扫描方案为100kV,对比剂浓度270mgI/mL,采用SAFIRE法(strength 3)重建。对比剂用量为:100mL,注射速率为:4.0mL/s,追加生理盐水20mL。采取团注追踪法,兴趣区(ROI)定在降主动脉,阈值设为100HU,达到阈值后延迟2s开始扫描。图像质量采取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方法。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各组患者腹主动脉干、肝总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等的CT值与CNR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辐照剂量方面,双低组比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组患者CNR与BMI呈负相关,常规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双低剂量联合迭代技术进行腹部CTA检查,图像质量与常规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可用于临床诊断,且降低了辐照剂量与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能谱CT血管成像双低扫描方案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疑腹部病变需行全腹血管CT成像BMI≤25的患者367例。首先按照首诊时间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再根据体质指数(BMI)分成两个亚组,BMI≤22为实验1组或对照1组,22vol,对比剂碘含量及肾动脉图像质量评分。结果:腹主动脉CT值:实验1组、实验2组分别为(601.75±67.11)HU和(459.87±49.17)HU,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为(436.55±84.12)HU和(432.15±87.68)HU,实验1组>对照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CNR:实验1组、实验2组分别为(19.01±2.66)和(15.24±2.52),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为(12.42±2.68)和(10.24±2.22),实验1组>对照1组,实验2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OM:实验1组、实验2组分别为(69.72±29.75)和(33.44±8.87),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为(20.08±8.05)和(15.21±10.12),实验1组>对照1组,实验2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CTDIvol:实验1组、实验2组为(5.41±1.38)mGy和(6.98±1.49)mGy,对照1组、对照2组为(9.87±2.97)mGy和(12.02±5.21)mGy,实验1组较对照1组降低45.19%(4.46/9.87)、实验2组较对照2组降低41.93%(5.04/12.02)。实验组、对照组的碘对比剂浓度分别为270mgI/mL和350mgI/mL,实验组降低22.86%(80/350)。肾动脉血管评分:实验1组、实验2组分别为(4.61±0.47)和(4.22±0.59),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为(3.73±0.72)和(3.93±0.66),实验1组>对照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组与对照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针对中小体质指数患者,双低扫描方案腹部能谱CT血管成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辐射剂量和碘对比剂含量,适于推广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80kV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在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拟行下肢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扫描及注射参数为80kVp,对照组为100kVp。对比两组辐射剂量、对比剂剂量和图像质量。结果:对照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和对比剂剂量(95mL)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血管强化CT值和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大于0.05)。结论:80kV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技术的CT扫描技术应用于下肢动脉CTA成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剂量,具有重要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低体重指数患者中使用80 kVp管电压的前瞻性心脏冠脉CTA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对84例临床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应用80 kVp管电压的前瞻性心脏冠脉CTA检查。按BMI分为80 kVp(BMI≤22 kg/m~2)和100 kVp(22BMI≤25)2组。脉冲曝光时间为200 ms(心率≦65次/分)或380 ms(心率65次/分)。分析直径≥1.5 mm的冠脉节段的图像质量(1~4分),比较各组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心率的一致性较好(P0.05)。80 k Vp、100 k Vp组的ED分别为(0.56±0.21)mSv、(1.43±0.58)mSv。两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volume,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ED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0)。80 kVp、100 kVp组的合格图像分别为92.2%、91.8%。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主动脉SNR及左、右冠主干CNR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80 kVp的超低剂量前瞻性冠脉CTA可以应用于低体重指数患者,图像质量足以满足诊断需要,辐射剂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CTA)应用CARE Dose 4D技术联合低剂量对比剂优化扫描方案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接受头颈部血管成像检查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双低剂量组(B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A组)管电压120 kV,采用CARE Dose 4D技术参考管电流120 mA,对比剂用量65 mL;双低剂量组(B组)管电压80 kV,采用CARE Dose 4D技术参考管电流120 mA,对比剂用量45 mL。测量双侧颈总动脉、双侧颈内动脉及双侧大脑中动脉M1段CT值、噪声、信噪比(SNR)进行客观图像质量评价。由两名高年资主治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图像质量评分评价。对比A组与B组间辐射剂量。结果:两名主治医师对动脉图像量质评分的一致性较高(Kappa=0.782,P<0.05)。两组动脉图像质量评分、S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剂量组各动脉强化CT值均高于对照组;双低剂量组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层MSCT头颈血管成像应用低kV及CARE Dose 4D技术联合低剂量对比剂扫描方案,不仅辐射剂量降低68%,同时造影剂用量降低30.7%,降低对比剂危害风险并节省费用,保证诊断图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CT增强尿路成像(CTU)中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与固定管电流技术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ATCM技术认识。方法:100例临床拟诊为尿路梗阻受检者随机分为固定管电流组和ATCM组(n=50)分别行肾脏皮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扫描,固定管电流组:400mA;ATCM组:管电流150~500mA,噪声指数(IN)12HU,其余2组扫描参数相同,将原始资料传至AW4.2工作站分别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由2位副主任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输尿管显示情况和梗阻部位、范围、性质。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辐射剂量、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在输尿管梗阻中的定位、定性准确性。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TCM组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固定管电流组,两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的主观及客观评价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部位、范围、性质上与手术诊断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ATCM技术在CTU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并且明显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回顾性心电门控下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支气管动脉(BA)CTA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咯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A组)及双低剂量组(B组)各60例,采用64排CT行BA-CTA。两组均行增强动脉期扫描,A组管电压120 kV,对比剂浓度350 mgI/mL,B组管电压80 kV,对比剂浓度270 mgI/mL,运用回顾性心电门控采集图像。扫描结束后重建图像,并分析两组BA的显示率、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成功完成检查115例(A组57例,B组58例)。B组BA的显示率高于A组(P<0.05);B组图像优良率及合格率、噪声、BA的CT值、SNR、CNR均高于A组(P<0.05);B组CTDIvol、DLP、ED、碘摄入量均低于A组(P<0.05)。结论:回顾性心电门控下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BA-CTA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既能提高图像质量,又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并减少碘摄入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源CT对常见体重(79.4±14.5kg)及体质量指数(21kg/m20.05)。结论:双源CT可以对常见体重人群进行低辐射剂量、超低对比剂用量“双低”头颈联合CTA扫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青少年骶髂关节中的可行性应用价值,确定其CT扫描最优参数。方法:采用PHILIPS 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选择年龄在14~30岁、体重<75kg、身体质量指数(BMI)<25的青少年患者150人,随机分成3组。常规剂量组,应用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250 m As;低剂量A组,应用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100 m As;低剂量B组,应用管电压100 k V、管电流100 m As。对骶髂关节进行扫描。记录3组CT扫描模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由两位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独立评分,取平均值。统计方法采用秩和检验、方差分析。结果:3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均可满足诊断要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B的辐射剂量较常规组显著下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00 k V、100 m As低剂量扫描技术可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并显著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改良320排CT单次心动周期冠状动脉造影扫描技术与对比剂注射技术,以降低辐射剂量与对比剂剂量,并评价技术可行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之间拟行CTCA扫描的低心率、标准体型患者51例。所选患者随机分为A和B两组。A和B两组管电压分别设置为80 kV和100 kV,均依据体质量指数设置管电流300~500 mA。两组依体质量注射速率分别采用5.0~7.0 mL/s和3.5~5.5 mL/s;对比剂剂量分别采用20~30 mL和35~55 mL。A组采用实时手动触发,B组采用追踪自动触发。评价并比较两组对比剂剂量、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结果:A、B两组对比剂剂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对比剂剂量仅28.20±6.44 mL,较B组45.58±6.05 mL降低约30%(t=-9.935,P=0.000)。A组较B组降低约45%的辐射剂量(0.96 mSv±0.27 mSv vs 1.76 mSv±0.28 mSv,t=-10.412,P=0.000)。A组平均评分3.59±0.58,B组平均评分3.66±0.53,Z=-1.618,P=0.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CNR较B组降低13%(20.26±7.34 vs 23.29±7.06,t=-3.350,P=0.001)。结论:低剂量方案可以大幅度减低对比剂剂量与辐射剂量,而图像质量可评估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