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惠州西湖浮游动物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通过对惠州西湖五个子湖的浮游动物情况进行调查,共检出浮游动物55种,其中轮虫38种,枝角类10种,桡足类7种,主要优势种为广生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长三肢轮虫(Filinia longiseta)、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 diversicorn&)、剪形臂尾轮虫(B.forficula)、角突臂尾轮虫(B.angularis)、萼花臂尾轮虫(B.calyciflorus)、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ta)、刺盖异尾轮虫(T.capucina)、微型裸腹潘(Moina micrura)、温中剑水蚤(Mesocyclops thermocyclopoides)等,多为富营养化指示种,各子湖浮游动物检出丰度处于147.3到726.1 ind/L之间,其中轮虫丰度占据优势,浮游动物趋向小型化,结合浮游动物丰度与水质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的分布情况与水体水质特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异尾轮虫是热带亚热带地区轮虫的重要优势类群.为了解其在水库中的分布模式和潜在影响因素,于2013-2014年对广东流溪河水库河流区、过渡区及湖泊区的异尾轮虫群落及环境因子进行逐月调查.2年共采集到异尾轮虫11种,其中对棘异尾轮虫(Trichocerca similis)、圆筒异尾轮虫(T.cylindrica)、暗小异尾轮虫(T.pusilla)和刺盖异尾轮虫(T.capucina)为优势种,主要出现在丰水期,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模式.2013-2014年河流区、过渡区和湖泊区异尾轮虫丰度平均值分别为142.9、102.5和53.6 ind./L,3个水域的异尾轮虫总丰度在夏季(5-9月)较高.从水库上游到下游,异尾轮属的物种丰富度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呈现递减趋势,体现了群落对环境的分区和稳定性变化的响应.群落丰度组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主要优势种的丰度全年分布差异较大,而多数种类全年分布差异小.冗余分析表明,叶绿素a浓度、晶囊轮虫丰度、水温+磷酸盐浓度分别为影响河流区、过渡区和湖泊区异尾轮虫群落结构的关键变量,而降雨则是影响整个库区异尾轮虫群落结构的潜在变量.  相似文献   

3.
南亚热带富营养化抽水型水库轮虫的组成与动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镜山水库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是一座供应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饮水的抽水型中型水库.抽水改变了水体的水动力过程以及水体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为了解这一动态过程中轮虫的群落结构及环境冈子对轮虫的影响,于2005年1-12月,每月一次对该水库敞水区进行了采样调查.共采集到轮虫32种,其中,臂尾轮科12种,异尾轮科、腔轮科各有4种,它们主要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常见种和优势种类.热带龟甲轮虫(Keratella tropica)、对棘异尾轮虫(Trichocerea stylata)、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迈氏三肢轮虫(Filinia maior)、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剪形臂尾轮虫(Brachionus forficula)、卵形无柄轮虫(Ascomorpha ovalis)、敞水胶鞘轮虫(Collotheea pelagiea)和卜氏品囊轮虫(Asplanchna brightwelli)为优势种,这些优势种个体小、具有硬被甲.轮虫的多样性指数在0.29-0.81之间变动,与相同营养水平的湖泊相比,大镜山水库轮虫的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较低,轮虫丰度和生物量的分布范围分别为21-1094ind./L和4.04-1127μg/L,高峰期均出现在2月和5月,二者具有相似的动态特征.轮虫个体的大小范围在50-620μm之间,轮虫种类和丰度的组成均以200μm以下的小型个体为主,如裂痕龟纹轮虫、角突臂尾轮虫等,轮虫生物量组成主要是以200-400μm的中型个体为主,如卜氏晶囊轮虫、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eiflorus)等,温度、透明度、浮游植物生物量和蓝藻生物量是影响水库轮虫群落结构特征和动态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4.
轮虫是水体中重要的浮游生物类群,对环境变化敏感,是水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及微型食物网的关键环节.于2015年夏季(7月)和冬季(12月)对养殖池塘、水库、广州城市湖泊、珠江河口及珠江河段水域的轮虫和理化环境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共发现轮虫26属、76种,其中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在7月河流水体占绝对优势,但12月数量明显减少.冬季珠江河段和河口水体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较夏季高,群落结构较夏季稳定.调查水体轮虫丰度范围为33~2625 ind./L,城市湖泊夏季丰度较高,冬季有所下降,而养殖池塘轮虫丰度在冬季有所上升.群落结构相似性分析(ANOSIM)分析表明,不同类型水体之间差异显著,尤以湖泊与河流差异性最大,广布多肢轮虫(Polyarthra vulgaris)在湖泊贡献率最高,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 pusilla)其次;裂痕龟纹轮虫在河流贡献率最高,优势种丰度差异是造成湖泊与河流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统计分析表明,轮虫丰度与叶绿素a浓度呈正相关.冗余分析与ANOSIM分析发现广布多肢轮虫在流花湖等叶绿素a浓度较高的静态水体中易形成优势;裂痕龟纹轮虫和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在珠江河段等总氮和总磷浓度高的富营养化流动水体中易形成优势.综合轮虫群落结构和水质特征,广州市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耐污性轮虫种类多,应加强城市水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是我国典型的热带区域,目前对该地区浮游动物的研究和报道极少.为了解该地区轮虫的群落组成,于2006年12月和2007年5月对分布于海南省7座典型的水库敞水区进行了采样调查.共采集到轮虫32种,多为营浮游性生活的广温性和嗜温性种类.在不同时期,水库具体优势种类及其相对优势度有一定差别,主要优势种个体较小且有被甲.在丰水期,剪形臂尾轮虫和镰状臂尾轮虫为主要优势种,在枯水期则以柬隐三肢轮虫为主要优势种.海南省7座水库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66.8ind./L和21.6μg/L,均远低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总体上,海南省水库敞水区轮虫呈现出种类少、个体小、丰度低的特点.尽管两次采样期间的轮虫优势种的相对丰度存在一定变化,但轮虫的种类组成结构相对一致,反映出该地区水库轮虫的群落结构具有较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2015年8月-2016年6月对安徽省迪沟采煤沉陷区湖泊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了其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共发现后生浮游动物16科27属53种,其中轮虫38种,枝角类9种,桡足类6种,优势种为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角突臂尾轮虫(B.angularis)、蒲达臂尾轮虫(B.budapestiensis)、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 valga)、螺形龟甲轮虫(K.cochlearis)、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和透明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hyalinus).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965.00±541.91 ind./L和3.42±2.17 mg/L.密度峰值出现在2015年2月,而生物量峰值出现在10月,最低值均出现在12月.后生浮游动物密度的空间分布呈现西低东高的趋势,而生物量空间分布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2.07~3.22、0.83~1.72和0.67~0.80.冗余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生物量、水温、营养盐等是影响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综合理化指标、营养状态指数、后生浮游动物优势种及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迪沟采煤沉陷区湖泊已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水力调度对轮虫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6年8月-2017年7月对调水水源相同而水力调度模式不同的两座水库(直流型水库和中等水力滞留时间水库)的轮虫种类、生物量及环境因子进行逐月观测.两座水库中共鉴定出轮虫37种,常见属为臂尾轮属(Brachionus)、异尾轮属(Trichcerca)、龟甲轮属(Keratella)、三肢轮属(Filinia)和多肢轮属(Polyarthra),它们的种类数分别占直流型水库和中等水力滞留时间水库所检出轮虫总种类数的58%和64%.两座水库轮虫种类虽基本一致,但轮虫优势种(相对生物量大于10%)有较大差异.直流型水库轮虫优势种以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镰状臂尾轮虫(B.falcatus)、裂足臂尾轮虫(B.diversicornis)、剪形臂尾轮虫(B.forficula)、截头皱甲轮虫(Ploesoma truncatum)、尖尾疣毛轮虫(Synchaetidae stylata)和真翅多肢轮虫(Polyarthra euryptera)为主;中等水力滞留时间水库主要以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 brightwelli)、裂足臂尾轮虫(B.diversicornis)和镰状臂尾轮虫为轮虫优势种.两座水库Bray-Curtis相异系数为0.42~0.77,表明轮虫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冗余分析表明,叶绿素a浓度和温度是影响两座水库轮虫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两座水库轮虫群落结构的Bray-Curtis相异系数与基于叶绿素a浓度和水温的环境欧氏距离呈显著正相关(Radj2=0.426,P<0.05).结果表明,虽然具有相同的调水水源,但由于两座水库的水力调度不同,叶绿素a浓度和水温有显著差异,轮虫群落结构趋于相异.  相似文献   

8.
4种填料对氨氮的吸附效果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甘村水库是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的一座典型高产渔业水库,为了解该水库枯水期的轮虫群落动态特征,于2006—2007年的三个枯水期时段对该水库每进行了周一次的高频率采样.分析水库中轮虫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及相关生态因子间关系.共采集到轮虫32种,主要丰度优势种为热带亚热带水体常见的臂尾轮属种类:尾突臂尾轮虫和裂痕龟纹轮虫.由于受鱼类捕食压力影响,甘村水库轮虫优势种具有个体小、有被甲的特征三阶段枯水期之间轮虫丰度变化范围为170—2152ind./L,三个枯水期存在显著差异(P=0.01)枯水期Ⅰ的轮虫丰度明显高于其它两个枯水期,枯水期Ⅱ的轮虫丰度最低,枯水期Ⅱ轮虫丰度低的原因是由于刚经历了夏季丰水期,水体中浮游植物丰度减少,轮虫的食物减少和鱼类捕食压力增加导致丰度降低.采样期间轮虫生物量的变化范围为10.6—677.5μg/L,三个枯水期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364).轮虫的丰度变化主要与水体中鱼类捕食、叶绿素a浓度(食物)等因子有关,由于水体中生物量主要贡献者——大个体轮虫较少但稳定,甘村水库轮虫的生物量变化不明显.对三个枯水期轮虫种类的聚类分析表明轮虫的种类组成在丰水期前后的两个枯水期时段上存在一定差异,但从前8个优势种的丰度贡献率看,甘村水库枯水期轮虫群落组成具有较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淮北采煤塌陷区小型湖泊轮虫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5年3月至2007年2月对淮北采煤塌陷区两个小型湖泊(南湖和乾隆湖)轮虫的群落结构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调查.南湖共检测到轮虫9属14种,乾隆湖共计15属27种.乾隆湖轮虫年平均密度为1916 ind./L,约为南湖(198.4 ind./L)的近10倍.乾隆湖和南湖轮虫的最大密度分别为6915和1185 ind./L.在南湖和乾隆湖轮虫的季节动态中,冬、春季以前额犀轮虫为主,夏、秋季以多肢轮虫、异尾轮虫为主.在南湖,长肢多肢轮虫、暗小异尾轮虫和小链巨头轮虫分别占年平均密度的24.4%、24.0%和23.0%.在乾隆湖,暗小异尾轮虫、长肢多肢轮虫和裂痕龟纹轮虫分别占年平均密度的31.5%、27.2%和7.3%.南湖和乾隆湖轮虫的Shannon-Wiener指数范围分别为0~2.06和1.28 ~2.68,平均值分别为0.67和1.99.水温、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生物量对淮北采煤塌陷区小型湖泊轮虫的群落结构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百花湖麦西河后生浮游动物的群落组成及动态特征,于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对百花湖麦西河河口后生浮游动物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百花湖麦西河河口共监测到轮虫29种,丰度为0.16~837.80 ind./L;桡足类浮游动物仅检测到了温中剑水蚤(Mesocyclops thermocyclopoides)和猛水蚤(Harpacticella sp.)2种,以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为主,其丰度为0~642.75 ind./L;枝角类浮游动物9种,丰度为0~31.20 ind./L.后生浮游动物的丰度主要由轮虫和桡足类组成,轮虫丰度比例为4.09%~100%,桡足类丰度比例为0~95.64%.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ta)、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 brightwelli)、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 diversicornis)为轮虫类的主要优势种,最高丰度分别达到424.88、392.20和61.99 ind./L;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为枝角类优势种,最高丰度达到27.93 ind./L.轮虫丰度与透明度、总氮、硝态氮呈极显著正相关;枝角类丰度与透明度、硝态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春秋两季鄱阳湖浮游动物的编目、数量分布与变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鉴定了1999年春、秋两季,在鄱阳湖区8个断面24个采样站采得的水样.共观察到各类浮游动物共150种.其中轮虫动物物种最为丰富,为96种,占总种数的64.0%,且单位体积的数量亦呈明显优势,说明轮虫动物是该湖区浮游动物的优势类群;其次为原生动物.24个采样站中,原生动物、轮虫动物、枝角类、桡足类这四类浮游动物个体数量分布的差异极大,其中第10、12、13和23号站中的个体数量较高,超过100ind/L最大数量出现在13号站,个体数量高达1101.60ind/L鄱阳湖浮游动物的数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动,尤属轮虫的变动最大.本次调查中轮虫和枝角类的数量春季大于秋季,而原生动物和桡足类则秋季大于春季.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s of coal-mine waters on the structure and the density of planktonic rotifer communities were studied in lakes formed as a result of subsidence due to mining (collapse of underground tunnels).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methods from four mining lakes in Tychy-Czu?ów (near Katowice, southern Poland), twice a month from June till October in 2004-2006. Two of the studied lakes were fed by mine waters but differed in flow rate, conductivity, water pH, and the amount of aquatic vegetation. The effects of those factors on the planktonic rotifer communities were analysed. In total, 83 species and forms of rotifers were recorded. The highest diversity of rotifers was found in the lakes with the largest patches of aquatic vegetation, while the highest density of rotifers was observed in the smallest and the most eutrophicated lake. High-water conductivity limited both species diversity and densities of rotifers. The rotifer communities of the studied lake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species diversity, although all the lakes were dominated by eurytopic species: Keratella cochlearis, Brachionus angularis, Brachionus calyciflorus, and Polyarthra sp. In the largest lake, characterized by the lowest conductivity and pH, the superdominant was Polyarthra luminosa, which in the other lakes was rare or absent. Higher conductivity was correlated with a lower density of P. luminosa, Brachionus diversicornis, K. cochlearis f. tecta, and a higher density of B. calyciflorus. In the lakes with the largest patches of aquatic vegetation, conductivity affected the number of dominant rotifer species. Apparently no other abiotic factors (pH, phosphates, and nitrates) affected the rotifer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13.
洱海是位于我国西南亚热带高原地区的重要淡水生态系统,在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水质退化与富营养化现象,其中北部湖区的问题最为突出。本文以北部湖区为对象,设置了喜洲等5个样点,于2020年3、6、9和12月对该湖北部的轮虫群落及环境因子进行了季节性调查,分析了轮虫群落的季节演替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本次调查共检出26属48种轮虫,多数种类为广布种或暖水种,其中无柄轮属、晶囊轮属、胶鞘轮属、须足轮属、龟甲轮属、多肢轮属在4个季节均出现。异尾轮属的种类数最多,共计9种。螺形龟甲轮虫、长肢多肢轮虫和前节晶囊轮虫是主要的优势种类。其中,螺形龟甲轮虫在4个季节均为丰度优势种,而前节晶囊轮虫在4个季节均为生物量优势种。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表明,洱海北部湖区轮虫群落结构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这种季节差异主要反映了水温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后者主要表现为鱼类捕食压力与食物资源的季节性。冗余分析表明,透明度、温度和浮游植物丰度为解释轮虫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变量。群落的物种组成与季节变化反映了主要轮虫优势种类对水温和水质变化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Seventy-five species and lower taxonomic units of rotifer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Lake Geneva (= lac Léman); seven species and one form are new for the lake. When using indicators of trophic conditions, the qualitative composition of the biocenosis is still dominated by oligo-mesotrophic lake indicators, mixed with eutrophic and oligotrophic ones. However the rotifer biocenosis has not yet reached a steady state.
  相似文献   

15.
北京官厅水库轮虫群落结构与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于2007年1-12月对官厅水库上游(北京段)进行调查,利用非生物环境因子对水体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并通过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等指标探讨了轮虫群落结构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官厅水库(北京段)已达到了富营养的水平,在轮虫的种类组成中,10个富营养化的指示种类大部分都有出现,其中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和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为优势种;轮虫密度均在1000ind./L以上,生物量在1mg/L以上,轮虫的密度、生物量的季节分布与水温显著正相关(P0.05),水平分布与水体的营养状况显著正相关(P0.05),垂直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轮虫多样性指数较低,但与水体营养水平显著相关(P0.05).证明轮虫群落结构与水体富营养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富营养化是导致轮虫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6.
杭州西湖轮虫的群落结构及与水体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饶利华  吴芝瑛  徐骏  陈琳  张巍  陈鋆 《湖泊科学》2013,25(1):138-146
2007年1月-2010年10月,对杭州西湖进行调查研究,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西湖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通过种类组成、优势种、多样性指数等指标探讨西湖轮虫的群落结构与水体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湖总体处于中-富营养状态.调查期间共检出轮虫29种,以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等最为常见;总数量处于较低的水平,多样性水平不高;各采样点在不同年份表现出不同的季节变化规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西湖轮虫密度与水温、TLI指数、总氮、高锰酸盐指数、透明度和pH值的相关性高度显著;Margalef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水体环境因子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西湖轮虫结构不仅与水体的营养状况关系密切,还受引水过程引起的水动力学的影响,从引水入湖口到出水口存在一个以水动力学过程为主导的生态梯度.  相似文献   

17.
太湖不同富营养水平湖区轮虫季节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年10月-2004年9月对太湖不同富营养水平湖区(太湖大太湖湖区、梅梁湾和五里湖)轮虫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五里湖营养水平最高,太湖大太湖湖区最低;轮虫的种类数、数量和生物量都是五里湖最高,太湖大太湖湖区最低.回归分析表明,轮虫数量与总氮和叶绿素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轮虫生物量与叶绿素a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太湖三个湖区轮虫群落结构显著不同,同时表明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对轮虫的群落结构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洪泽湖轮虫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对洪泽湖轮虫进行季度采样,分析了洪泽湖轮虫的种类组成、时空分布及其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洪泽湖共观察到轮虫17属34种,优势种为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ta)、长肢多肢轮虫(Polyarthra dolichoptera)、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和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 valga).轮虫种类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较大差异,种类数在北部成子湖最高(27种),西南部湖区次之(26种),东部沿岸带最低(19种);而密度则表现为西南部湖区略高于成子湖,东部沿岸带最低.轮虫的群落结构季节差异明显,密度和生物量在春季最高,秋季次之,而夏季最低.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水温、溶解氧及叶绿素a等因子对轮虫种类的季节变化及密度生物量的影响最大;总磷、总氮及可溶性无机氮等水体中的营养盐也是影响轮虫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一座季节性休渔湖泊——洱海轮虫的季节动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2009年2-11月对洱海轮虫进行月际采样,分析洱海轮虫的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季节动态特征.洱海作为一个高原湖泊,其轮虫种类组成仍然呈现出热带-亚热带的主要特征.本研究共鉴定轮虫68种,多数种类为广布性或暖水性种类,隶属17科25属,异尾轮属、腔轮属和臂尾轮属是种类最多的三个属,占鉴定轮虫种类的37%.Lecane arcuata和Tricho-cera inermis为我国新纪录种.轮虫生物量的季节分布呈"双峰型",并分别出现在休渔期的中期和捕鱼期前期.在休渔期中期,轮虫主要以前节晶囊轮虫为优势种;在捕鱼期前期,轮虫先以螺形龟甲轮虫和广生多肢轮虫为优势,后以前节晶囊轮虫为优势.季节性休渔不仅使鱼类对轮虫的捕食压力出现季节性变化,而且还通过影响枝角类的群落结构改变枝角类对轮虫的竞争压力.在捕食和竞争的双重作用下,轮虫主要以大型杂食性种类———前节晶囊轮虫为优势种类,并呈现"双峰型"的季节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丹江口水库轮虫群落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对丹江口水库轮虫群落及理化因子进行了周年调查.共检测到轮虫62种,隶属于12科23属,其中丹江库区30种,汉江库区54种.广布多肢轮虫(Polyarthra vulgari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长圆疣毛轮虫(Synchaeta oblonga)、等刺异尾轮虫(Tri-chocerca similes)、冠饰异尾轮虫(Trichocerca lophoessa)、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为主要优势种类.丹江口水库轮虫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季节变化特征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区域变化特征为:丹江库区取水口汉江库区五青入库区.相关分析表明,水体透明度、叶绿素a、总磷、溶解性氮和溶解氧浓度与轮虫密度和生物量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夏季对优势轮虫密度变化有显著贡献的环境因子为SiO2-Si和溶解氧含量,秋季为溶解氧和pH,冬季为叶绿素a、溶解氧和DIN,春季为D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