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郭星全 《华南地震》1998,18(2):42-46
详细地讨论了强震孕育的近场立交成因模式,将其应用于强震的预报,并提出了强震预报的思路。作者还进一步讨论了横向断层对传播断层的止裂条件及深部断层的存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由层次法讨论1994年台湾海峡强震的孕育和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保燕 《华南地震》1998,18(2):21-26,36
基于复杂震源系统,研究强震孕震期的阶段性划分和孕震后期非线性阶段层次的时空演化特征,以此进行强震的长中短临预报,这种非线性的统计预报方法简称层次法.本文简要介绍强震孕育的综合模式和层次法的原理及实现步骤,并应用该法对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强震的整个孕震过程和预报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李永莉  蔡静观 《地震研究》1998,21(3):211-220
本依据中国大陆近期调制强震密集发生的特点,提出了强震、强震的调制模式及对大震的预报意义,并从非线性动力学的观点讨论了调制中强震、强震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在1992年出版的《未来灾害学》中首次对震源断层盘错动引起的柯氏力进行了讨论,导出了适用于震源座标系统的柯氏力公式,并讨论了柯氏力在强余震和续发性强震预报中的意义。本短文将进一步讨论其中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跨断层水准与汶川8.0级地震强余震监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8.0级地震后,根据中国地震局和四川省地震局的安排,四川省地震局测绘工程院完成了龙门山断裂带及附近的5个跨断层短水准测点的应急观测任务,其中双河是汶川地震后复测次数最多的场地。通过对双河跨断层短水准应急观测资料的分析,提取汶川余震监视期内出现的异常情况及与中强余震的关系进行讨论,为今后强余震的预报总结经验。分析结果认为:双河跨断层短水准定点观测反映了强震发生后断层的蠕滑特性,较好地描述了中强余震发生前跨断层垂直形变异常形态,为余震的监测预报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6.
川滇地区强地震活动与区域新构造运动的关系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在分析了川滇地区强震活动空间分布的非均匀性图象、震源破裂图象及震源断层力学性质等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该地区强震活动与区域活动断裂、活动地块现今运动状态、深部介质构造环境等的关系,对该区强震活动特征及其可能的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地震成因的综合模型和强震预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以往研究的地震孕育和发生的3个模式提出了地震成因的综合模式、地震前兆指标和预报方法。综合模式由7个单元组成:震源、震源端部的2个调整单元、震源顶部和底部的2个软弱层(这些单元均位于上岩石圈)以及下岩石圈的两个深部剪切蠕滑断层(一个与震源断层面垂直立交,另一个与震源断层面同面立接)。这7个单元组成了导致强震后果的结构。在构造力源作用下每一个单元围绕震源运动。最终使震源区破裂和发生强震。根据这个模式各种地震前兆异常区的演化与模式中震源与其它各个单元之间的差异性有关,与调整单元、调整层、深部剪切蠕滑断层之间的差异性有关。这种差异性使不同时间或同一时段多个异常区、带边界的交汇点或连接区预示未来强震位置。在孕震后期,震源系统某些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并形成正反馈,前兆异常随时间的变化出现起伏加剧。根据总结,强震大多发生在第3次起伏加剧的峰值处和峰值后并得到M=4.29+0.11t式中t为起伏加剧的异常时间,以月为单位。由上述指标可以作出强震的中短期预报。在文章最后我们以唐山地震为例展示了综合模式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基于库仑破裂准则的地震活动性准静态模型,模拟计算了川西地区长达10000年的理论地震目录,通过对理论地震目录的分析发现川西地区Ms≥7.0强震在时间上表现出很强的随机性,与平均地震发生率为1/22.0年-1(≈0.0454年-1)的Poisson过程很相近, Poisson模型可能是川西地区开展长期(数10年)地震危险性计算中较为合适的模型.而单一断层Ms≥7.0强震的时间间隔分布与Poisson过程存在很大的差异,用Poisson模型估计单一构造上长期地震危险性可能是不合适的.通过分析模拟产生的长时间理论地震目录,逐一给出了川西地区主要断层的Ms≥7.0强震的时间间隔分布与平均Ms≥7.0强震的复现时间,并讨论了主要断层间强震活动的相互关联,计算出了强震在各断层间的转移概率.定量计算了研究区一断层的破裂产生的库仑应力在研究区其他断层面上的投影.从而为研究断层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一断层发生强震对其他断层发生强震危险性的影响提供了依据.本文为开展区域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提出了新的思想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滇西北跨断层短基线群体异常与成组强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984—2002年滇西北丽江、永胜、下关、剑川4点计8条跨断层短基线测边群体异常基本特征、群体异常信息提取方法、计算结果的预报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跨断层短基线群体异常是物理力学意义清楚,对应概率比较高的本区成组强震短期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0.
潘善德 《中国地震》1989,5(4):45-52
本文把Jeny D.Jones(1982)的断层应变软化模型推广到非均匀应变软化和滑动偏转情形,并研究了其失稳条件。研究表明,除断层本构律外,断层非均匀应变软化及其滑动偏转是影响不稳定判据的两个重要因素,真实地模拟断层非均匀应变软化、滑动偏转过程和合适的断层本构律有可能会提高预报强震发震时间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姚大全 《地震地质》1993,15(2):186-192
从简单场地条件下砂土液化的判别入手,系统介绍一般场地液化判别的基本步骤,重点分析在复杂工程场地条件下,如何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以合理选取地震液化判据。文中结合某大桥地基土液化判别实例,多方位探讨判别特殊重大工程地基土液化的有效方法,讨论了液化深度问题,与此同时,尚考虑到液化和滑塌等地质灾害的相关效应  相似文献   

12.
高分辨率相干体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相干分析技术可研究复杂地质构造、断裂发育区、预测裂缝发育带,但传统的相干分析技术有许多局限性.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本征值结构的高分辨率相干体分析技术基本原理和关键参数选择方法,通过基于本征值结构的高分辨率相干体属性计算,可获得许多有关断层、微裂缝、岩性扣岩相变化等储层重要特征参数,能够更加清晰地描述地质体产状的细微变化,从而为地质学家研究构造的变形及岩性变化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传统的相干分析技术与高分辨率相干体分析技术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对比表明,高分辨率相干体分析技术用于检测断层、裂缝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强地震动估计和地震危险性评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获取的强震记录中显示出的地震动特征,诸如近断裂的破裂方向性效应、上盘效应、影响地震波传播的地壳波导效应、沉积盆地的放大效应和盆地边缘效应;归纳了强地震动估计的三种方法,简要综述了经验性衰减模型、预测强地震动的随机法和宽频带格林函数法;讨论了估计活断层引起的地震动所应把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4.
The results of studies aimed to develop a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 destruction hazard of structural-tectonic blocks based on the energy analysis of stress fields are considered. The analysis took into account the strength-related hazard criteria reflecting the rock tendency to destruction in structural blocks. The criteria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relevant hazard levels in the stress-strain state for Nizhnekanskii granitoid massif as the most likely disposal site for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s. For active faults, in addition to estimates based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potential energy of shape change, which plays a dominating role in the case of inactive faults, it is proposed to make additional estimates based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potential energy of deformation and the rate of maximal energy decrease. An example of ranging the structural blocks by decreasing hazard of the stress-strain state is given.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于Compton散射无损检测问题得出了非线性Volterra积分方程的模型,在某些通常容许的条件下证明了问题适定性,并探讨了一种图象重建的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震源机制,计算了主震破裂在区域优势直立走滑构造面上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发现3级以上余震大部分分布在库仑应力变化为正的区段,与应力的正相关性为56%——71%;5级余震与应力的正相关性达到60%——80%.5级余震节面上库仑应力变化的正相关性为60%——80%,其效果与优势构造面具有等价性.表明应用库仑应力函数方法分析区域优势构造面应力变化,可能是判断未来地震活动发生地点的一条有效途径.其物理机制可能源于地壳应变主体单元中区域应变能与单元中包含的不同尺度断层面上应力分布的正相关性.亦即主破裂造成沿区域优势构造产生应力的不均匀分布,应力的非均匀性引起区域应变能的非均匀分布,在应变能升高的区段,某些次生断裂面应力随之升高,从而引发余震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丁文镜 《地震学报》1982,4(2):127-135
华北地区多次强震发展断层走向表明,该区存在主应力方向一致的应力场。根据库伦-纳维强度理论,本文提出了临界走向断层的概念,探讨了形成闭锁段的物理机制。同时引用作者以往的研究结果————闭锁段附近断层错距和应力场的某些特征。 综合这些结果,本文构成了一套按力学原理划定强震危险区的方法。此外,还讨论了估计未来地震震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离心窗倾角扫描的曲率属性提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体曲率属性作为三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重要工具,在识别地层弯曲、地层不连续性,以及裂缝预测方面呈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如何高质量的提取该属性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体曲率属性提取质量的关键在于倾角扫描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心窗的倾角扫描方法,该离心窗是在空间为中心偏离分析点的四个旋转窗口,时间上为包含分析点的五个纵向滑动窗口,通过变换不同的窗口进行高精度倾角估计,并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插值求取真实倾角.该方法避免了多窗扫描对小断层构造的忽略以及噪声的过大影响,同时在处理中对倾角数据进行中值滤波,去掉噪点影响.将由离心窗倾角扫描方法所计算的倾角数据体应用到曲率属性的计算中,在恢复构造细节和提高信噪比方面均展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构造热演化的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模拟构造热演化的二维和三维非稳态热传导-平流微分方程的数值求解进行了研究.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别应用有限单元法和差分法进行离散化处理;推导了非稳态热传导-平流有限元方程.在求解技术上发展了“迎风”权函数方法,将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和“迎风”权函数法结合起来,使用变网格、变结点方法对地质体的运动介质、运动边界、多热源的非线性、非稳态的构造热演化进行了模拟.并对各种热源体的处理、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处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用微振动勘探方法探测隐伏断裂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运用微振动勘探方法探测隐伏断裂构造的方法和思路,并对郯庐断裂带两条分支断裂进行了试验性勘探.通过与人工地震勘探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微振动勘探方法对隐伏断裂构造具有较好的空间定位能力,其对岩性差异面形成的断裂定位误差与人工地震勘探结果相当; 又因其具有较大的勘探深度,因而可以有效揭示勘探区域下方地层及断裂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接触关系,这对于识别和确定断裂构造的主破裂面具有重要意义. 但微振动勘探方法对地层或断裂构造细节特征的揭示能力较差.因此,在实际地层或断裂勘探中,宜采用人工地震勘探方法与微振动勘探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断裂的深浅构造关系,可以用微振动勘探方法进行普查,在确定断裂初步位置及空间展布特征后,再选用人工地震勘探方法进行断裂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