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不同时期各观测系统所用震级标度、仪器性能和测量方法的不同,各种中国地震目录中所列震级值常不一致。本文在收集和整理1900——1948年间,中国地震的仪器观测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统一的震级标度修定震级,以期给出该时期的均一震级目录。为此,采用古登堡-里克特1945年面波震级公式和1956年体波震级公式,作为基本震级标度,并将1962年的莫斯科-布拉格公式用于较短周期面波的面波震级测定,以作补充。统计表明,在这段时期内,两者之间是比较一致的。 根据这种标度,重新核算了《全球地震活动性及有关现象》一书的手稿资料,并用所有能收集到的台站振幅、周期资料计算了震级;建立了徐家汇台的量规函数和应用观测到P波的最大距离估计震级的计算公式;统计出各种震级目录中的震级值对古登堡-里克特震级标度的归算关系。从而得到了1900——1948年间中国地震的修订震级。文中列出6.5级以上的中国地震目录。 修订后的震级与国内外已有目录的统计对比结果表明,修订后的震级与阿部的全球大震目录中我国地震的震级相近,而与1983年编《中国地震目录》(未计入直接引用徐明同震级的部分)所列震级平均偏差虽小,但离散较大。 本文根据修订后的震级目录,探讨了《全球地震活动性及有关现象》一书中震级的含意,结果与盖勒-金森的结   相似文献   

2.
由于不同时期各观测系统所用震级标度、仪器性能和测量方法的不同,各种中国地震目录中所列震级值常不一致。本文在收集和整理1900—1948年间,中国地震的仪器观测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统一的震级标度修定震级,以期给出该时期的均一震级目录。为此,采用古登堡-里克特1945年面波震级公式和1956年体波震级公式,作为基本震级标度,并将1962年的莫斯科-布拉格公式用于较短周期面波的面波震级测定,以作补充。统计表明,在这段时期内,两者之间是比较一致的。 根据这种标度,重新核算了《全球地震活动性及有关现象》一书的手稿资料,并用所有能收集到的台站振幅、周期资料计算了震级;建立了徐家汇台的量规函数和应用观测到P波的最大距离估计震级的计算公式;统计出各种震级目录中的震级值对古登堡-里克特震级标度的归算关系。从而得到了1900—1948年间中国地震的修订震级。文中列出6.5级以上的中国地震目录。 修订后的震级与国内外已有目录的统计对比结果表明,修订后的震级与阿部的全球大震目录中我国地震的震级相近,而与1983年编《中国地震目录》(未计入直接引用徐明同震级的部分)所列震级平均偏差虽小,但离散较大。 本文根据修订后的震级目录,探讨了《全球地震活动性及有关现象》一书中震级的含意,结果与盖勒-金森的结  相似文献   

3.
冯浩  高艳玲 《地震》2007,27(1):151-152
应广大读者要求, 我们定期公布全球 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 4级以上地震目录. 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其中: 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 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 以供查阅时参考; 震级MS为面波震级、 ML为近震震级; 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mb为短周期体波震级;mB为中长周期体波震级.  相似文献   

4.
应广大读者要求, 我们定期公布全球 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 4级以上地震目录. 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其中: 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 以供查阅时参考;MS为面波震级、 ML为近震震级;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mb为短周期体波震级;mB为中长周期体波震级.  相似文献   

5.
冯浩  孟玉梅 《地震》2002,22(2):111-113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 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 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其中: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以供查阅时参考;震源深度33N表示该地震为通常意义上的浅源地震;震级MS为面波震级,ML为近震震级,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  相似文献   

6.
全球大地震及中国中强地震目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浩  孟玉梅 《地震》2000,20(3):113-114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 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 4 级以上中强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其中: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以供查阅时参考;震源深度33N表示该地震为通常意义上的浅源地震;震级MS为面波震级,ML为近震震级,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  相似文献   

7.
冯浩  孟玉梅 《地震》2001,21(2):109-110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4级以上中强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其中: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以供查阅时参考;震源深度33N表示该地震为通常意义上的浅源地震;震级Ms为面波震级,ML为近震震级,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  相似文献   

8.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 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 4 级以上中强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其中: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以供查阅时参考;震源深度33N表示该地震为通常意义上的浅源地震;震级MS为面波震级,ML为近震震级,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  相似文献   

9.
苗春兰  丁秋琴 《地震》2012,32(3):153-154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及"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其中: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以供查阅时参考;Ms为面波震级、ML为近震震级;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mb为短周期体波震级;mB为中长周期体波震级.  相似文献   

10.
丁秋琴  苗春兰 《地震》2011,31(3):143-144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及"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其中: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以供查阅时参考;MS为面波震级、ML为近震震级;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mb为短周期体波震级;mB为中长周期体波震级。  相似文献   

11.
台湾及台湾海峡地震活动对大陆地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已有和近年来补充调查的资料,阐明了台湾及台湾海峡地震对大陆东南沿海地区影响的差异,并通过对以下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其结果在震害防御与历史地震考证方面的意义:①台湾地区的强震频度较高,间隔时间从几年到数十年,但对大陆沿海地带的最大影响烈度仅为Ⅵ度,最大有感半径达1100km,有感地带的宽度大于500km.这些地震在大陆地区可产生数毫米位移的长周期地面运动;②台湾海峡西侧滨海断裂带发生的强震,其频度不如台湾地区高,却因距离大陆较近,最大影响烈度达Ⅷ——Ⅸ度,最大有感半径大于1000km,有感地带的宽度大于400km;③我国东南沿海地带的震害防御策略,宜在着重考虑滨海断裂带强震影响的同时,还要注意台湾地震对工程结构造成的损伤,以及恐震心理引发的哄动社会效应影响;④大陆地区记载到的1517年5月19日地震事件,宜视为台湾地区的强震影响更为妥切.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TaiwanlocatedinthecollisionboundalbetweentheEurasianandthePhilippineSeaplatesisoneofhighseismicityregionsintheworld.HundredsofearthquakeswithM25occurredperyearandmorethan40withM27since1900.Amongtheseevents,shalloweventswithdepthofseveraltensofkilometersandintermediate-deepeventswithdepthof100-200kinexistwhichrepresentsacharacterofthesubductionzone.ThemagnitudesofTaiwaneventslistedinthecatalogofChineseearthquakesaretakenfromsomehistoricaldocumentsandGutenbergandRichter'sworks(19…  相似文献   

13.
尽管短临地震预测非常重要,而且已经经过多年的研究,但仍然不能说是成功的。近期有许多关于地震的地磁前兆的文献报道。其中,ULF电磁现象和电离层扰动现象被认为是观测地壳活动的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在台湾的东海岸,中/大地震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几乎是日本的10倍。因此,在台湾安装了地磁仪和电极来测量ULF地磁场和地电势差,以评价以前获得的研究结果,并试图阐明与大地震相关的ULF电磁现象的物理机制。同样,为了阐明大地震之前出现的电离层扰动现象的可能机制,还开始了监测大气电场的变化。本文中将会陈述台湾的地震电磁现象观测的策略及最初始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崔秋文 《华南地震》2000,20(1):79-85
1999年9月21日台湾省南投发生7.6级地震,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台湾全岛大范围停电,火车停驶,通讯、公路、航运中断,股市和汇市停市,许多学校和单位停课或停止上班,水库大坝断裂,强余震不断,震灾区上百处起火。本文对这次地震的灾害特点、救灾和国际援助情况、地震构造、对及台湾的地震研究和观测、主要研究机构等进行了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15.
《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2005,25(9):1023-1042
Four bottom-mounted current profilers were deployed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from September 28 to December 14 of 1999 to monitor the current velocity when the northeast monsoon was strong. Results indicate both diurnal and semidiurnal tidal currents were primarily barotropic. The barotropic diurnal tide might be explained by a single Kelvin wave propagating along the Mainland China coast from north to south. However, the barotropic semidiurnal tide manifested as a more complicated form in the Taiwan Strait.The subtidal current generally fluctuated with the northeast winds. When the northeast wind was weak, the along- and cross-strait subtidal current flowed primarily against the wind and toward Taiwan, respectively. As the northeast wind intensified, the along-strait current flowed downwind, brought the cold China coastal water southward, and formed a baroclinic velocity front in the western portion of the Taiwan Strait. The Ekman effect forced the cross-strait current toward Mainland China in the upper water column and toward Taiwan in the lower water column, respectively. The along-strait volume transport, estimated from interpolated current velocity, varied from −5 to 2 Sv with a mean value of 0.12±0.33 Sv. Similar transport was also estimated from the sea level differenc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Although the local wind played a dominant role for the fluctuations of current velocity and transport in the Taiwan Strait, it could be not the only important factor. The current or transport directed frequently against the wind could be related to the northward current, which was consistently observed in the Penghu Channel.  相似文献   

16.
地震学家和工程师们说 ,去年 9月发生在台湾的多起地震得到的数据使得他们更好地了解了地面运动是怎样影响建筑物的。他们说 ,来自集集的 8次地震的海量资料将会带来建筑设计的进步。这些导致 2 40 0多人丧生的地震几乎发生在一个高度密集的记录台网 ,创作了一幅有关断层破裂期间地面所发生的一切的最完整的画面。南加州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邓 (LeonTeng)说 ,“工程师们有 8倍以上的资料研究怎样建筑物、桥梁、高速公路、大坝和港口设计能具有更高的抗震性能。”邓教授和来自台北的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及台湾中央气象局的研究者们制作了一…  相似文献   

17.
Multifractal measures of earthquakes in west Taiwa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generalized fractal dimension for epicentral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s in west Taiwan is measured. The entire area is first divided into two zones, i.e., north and south zones, after which the two zones are further separated into three subzones for the former and two for the latter. The logC q (r) versus logr function, whereC q (r) is the generalized correlation integral andr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epicenters, shows that a linear relation between logC q and logr exists in the range ofr smaller thanr c . The value ofr c is 25 km for the north zone, 40 km for the south and 12 km for the three north subzones. The valuesr c =25 and 40 km are almost the smallest ones of the width of epicentral distributions of the north and south zones, respectively. The value ofr c =12 km for the three north subzones is approximately the smallest size of the cluster of epicenters. For the plots of two south subzones, the pattern of data points does not bend in the range ofr in consideration, and, thus, there is not such a critical radius. TheD q q relations forq=0, 1, 2,..., 15 are constructed for the two zones and five subzones. Results show significant multifractality and a spatial variation in multifractality for epicentral distributions of earthquakes in west Taiwan.  相似文献   

18.
台湾地震观测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台湾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在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相互碰撞作用下,地震活动强烈。为加强对台湾地区地震活动的监测工作,深入了解台湾地区的地震活动特性,减轻地震灾害,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整合与建设,台湾地区已拥有“实时地震观测网”、“实时强地动观测网”、“自由场强震观测网”、“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观测网”和“宽频地震网”,以及“强震预警系统”和“强震速报系统”等多套地震观测处理系统。为促进海峡两岸地震学界的深入认识和了解,增进两岸交流与合作,本文对台湾地区地震观测系统发展和现状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台湾的地震和地球物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自1891年以来台湾的地震和地球物理研究的历史发展与当前状况,简要回顾自70年代以来海峡两岩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学术交流的发展。指出,两岸地震和地理物理学界的交流和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应当而且能够对促进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当台湾岛上的居民在上周 (1 999年 9月2 1日——译注 )灾难性地震后的废墟上开始重建家园的时候 ,科学家们却已开始对大量的地震记录进行筛选 ,使这次地震有可能成为历史上记载得最详细的地震。加州帕萨迪纳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震学家琼斯 (L ucile M.Jones)说 ,“这可能是我们从一次地震中所收集到的最好的数据。”美国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地质学家邓大量 (Ta-L iang Teng)认为 :“就仪器记录而言 ,这次地震几乎就是一座金矿。”1 990年 ,在邓大量的劝说建议下 ,台湾同意投资 40 0 0多万美元建设一个拥有 1 0 0 0台地震记录仪器、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