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2 毫秒
1.
WebGIS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吉夫  陈顒  陈棋福  黄静 《地震》2003,23(4):10-20
WebGIS系统出现至今,我国在理论和应用等方面做了许多探索.但限于条件.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至今尚无真正意义上的WebGIS应用实例。为了促进WebGIS的应用进程,有必要对这些年研究和探索的成果作一个总结。在大量浏览近几年登载在国内各类媒体上的有关学术论、研究报告、学位论以及应用实例的基础上.概括了WebGIS的主要特点.总结了WebGIS的关键问题和实现技术,并着重介绍了目前WebGIS在农业、林业、气象、水利、地震、海洋、国土资源、环境保护、铁路交通、电力、城市建设和规划等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对WebGIS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开放性的应用平台.WebGIS在我国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2.
邓聚龙教授提出的灰色系统理论已经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中得到应用,但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才刚刚开始。本文综合概述了现阶段这一新理论在地震研究中应用的情况,包括:灰色系统简介、灰色系统理论的应用、把灰色系统引入地震研究中的情况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回顾了GIS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指出GIS逐渐地向WebGIS、ComGIS、OpenGIS、三维GIS系统等方向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环境地质研究的进展,着重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地学研究方面的应用。作者系统分析、总结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地学领域的应用和成果以及国内GIS在地质制图、数据库建立、矿产资源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和成果,对GIS在环境地质中的应用前景作了系统性阐述,总结提出了具体发展方向,包括互联网上商业服务、提高数字地质图数据的普及应用、三维可视化研究、WebGIS环境下异地异构地学数据的处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地震前兆观测系统综合开发应用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五”数字化观测网络项目完成后,我国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观测网络体系,前兆信息的汇集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对前兆信息进行开发应用使其满足“资源共享”的发展需求是目前的工作重点。本文就前兆观测系统在应用开发中所面对的用户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前兆系统开发中的两种应用模式,并探讨了综合信息应用、前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时数据应用、海量数据挖掘应用等今后应该重点关注的前兆信息应用类型。同时,给出了进行前兆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模型以及在新系统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测震学综合应用软件系统在地震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说明了测震学综合应用软件系统的系统特点;详细介绍了该软件系统的功能;重点分析了该软件系统在地震监测工作中的应用,如在地震编目、序列自动编目、测震台网控制震级能力评定、辅助台网布设方案设计及地震现场应急等方面的应用。用户反馈的信息表明,测震学综合应用软件系统可以在地震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测绘工程行业中,无人机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新型技术,在进行相关测量工作中应用中取得了很大成绩。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更加方便、省时、省力,并且还能够及时、有效的获取测绘工程相关信息。另外,还可以对获得的测绘信息和测绘影像进一步分析处理。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工作环境中,此项技术应用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本文主要阐述了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概念、现状、优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计算机学会CT理论与应用研究会决定在上海召开第五届全国CT理论与应用学术交流会,以交流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加强全国同行的合作与友谊,推进CT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会议期间将邀请中外科技界、医务界从事CT研究与应用的著名专  相似文献   

8.
介绍粘弹性人工边界在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等问题中应用的研究现状。重点叙述了粘弹性人工边界在有限元计算中的实现方法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粘弹性人工边界方法具有方便实现、计算精度高、稳定性强等优点,是解决近场波动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粘弹性人工边界理论及其在有限元软件中的应用日渐成熟,其在工程抗震分析等方面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医学CT图像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变矩特征在医学CT图像中的应用。首先实验验证不变矩特征所具有的旋转、平移、缩放等不变特性,其后以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检索为例,揭示不变矩特征在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检索中的应用原理,最后分析图像不变矩特征的应用场合。实验成果对不变矩特征在医学图像识别、图像匹配、形状分析、图像分割以及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等领域的应用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余雯  欧明辉 《地球》2016,(4):109
当今时代是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渗透着网络科技的应用,这种技术能够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带动各行各业的进步,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将网络技术应用在消防工程中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消防工程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保障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有力地维护着社会安定,网络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克服传统消防工作的弊端,带动消防工作向着技术性、先进性、高效性的方向发展。文章将会结合网络技术和消防工程的特点来具体分析网络技术在消防防火和灭火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VPN技术的应用、原理与搭建,并介绍了两个应用实例。显示了VPN技术在防震减灾工作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应用地震学在80年代发生了许多变化。本文从学术思想、方法技术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分析应用地震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趋势,认为目前是这门学科向新体系转化的关键时期,并预测应用地震学的新体系将在90年代逐渐建立。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概述了我国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预防和应急救援防震减灾三大业务体系中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高分遥感地震监测与应急应用示范”项目的进展.该项目针对防震减灾业务体系发展的应用需求,在整合地震行业现有技术和资源的基础上,突破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卫星遥感数据在地震构造调查、地震监测和地震应急救援等方面应用的关键技术,制定行业应用规范,建设高分遥感地震业务应用示范系统,并开展应用示范.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使得我国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地震中的应用从以往分散的科学研究提升到一个业务化应用的状态,从而能更加有效地服务于防震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4.
天然源面波勘探技术具有无需震源、勘探深度大、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目前天然源面波法的应用研究主要以空旷的远郊区为主,在城市勘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较少。本文分别以北京冬奥会综合管廊工程岩体接触带勘察、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断层破碎带勘察、北京深部排蓄廊道工程覆盖层厚度勘察为例,分析天然源面波技术在城市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效果,说明天然源面波技术在中深部勘探中的应用潜力,在城市地球物理勘探中,尤其是地下空间勘探中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地震工作领域、从地震科研、震害防御到应急救援各个方面,地震图件的可视化应用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Matlab作为一款强大的数据科学计算软件工具,结合其强大可视化功能,在各类工程科学领域应用广泛,Mapping toolbox是Matlab专门用于地图相关数据绘制的工具箱,内含丰富的绘图函数库。通过实例介绍Mapping toolbox在地震图件绘制中的应用,展示其优点。  相似文献   

16.
GPS技术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这主要得益于其定位精度高、布点灵活、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将GPS应用于大地测量工作之中,能够有效提升测量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测量准确度,从而有效推进了我国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本文即着重分析了GPS技术在大地测量应用中的优势,并列举了其常用领域。  相似文献   

17.
结构隔震减震技术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及工程应用经验,但由于木结构的飞速发展,对其在木结构中的应用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回顾过去几十年国内外木结构隔震减震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的基础上,总结木结构隔震减震技术在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新型阻尼器的应用等方面的成果,包括古建筑木结构的减震措施、现代木结构的隔震减震方法、木结构减震体系和耗能连接件等方面的成果;并进一步探讨木结构减震技术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CT技术的应用发展及前景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介绍了CT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对其在医学、工业、工程、安全检查、农业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同时指出CT在当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因其具有节土、节能、环保等特点,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被广泛地应用在建造高层房屋结构中。高层配筋砌块砌体结构的研究及应用在我国则起步较晚,理论体系和试验数据并不很充足。在当前的工程结构抗震研究领域中  相似文献   

20.
高密度电法在地下防渗墙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密度电法在防渗墙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实际工程应用结果,对高密度电法四极削面及三极剖面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对于符合检测条件的防渗墙,采用三极剖面法,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检测效果;此方法快速、低耗、成果直观、灵敏度高、适应性强,便于工程实际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