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地球》2009,(5):45-45
李四光纪念馆建于1989年,原址是国家专门为李四光建造的住所。1962年李四光入住此地,这里是他晚年工作、生活的地方。在这里他召开重要会议,与地质部、中科院领导商议工作:经常会见地质科研院校和科研队的负责人;听取汇报、解答问题、部署工作,同时也是他接待海外友人的场所。在这里他完威了《地质力学概论》、《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等数十篇论著。至1971年4月,李四光在这里走过了人生最后10年。  相似文献   

2.
地质之光     
《地球》2009,(5):1-1
1999年10月26日,纪念李四光110周年诞辰大会上,温家宝同志在讲话中说:“在新世纪就要到来的时候,我们纪念李四光,就是要弘扬他崇高的科学创新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和实践,是老一代科学家勤奋钻研、严谨治学优秀品质的凝结和升华,是李四光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高庆华 《地球》2009,(5):30-36
李四光在他毕生最后一部著作——《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中,最后一句话写道:“这样看来,我们的时代,不是地壳运动和缓,而是正处于相当强烈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地球》2009,(5):58-60
地下热能的开发与利用,同地震预报一样,也是李四光晚年常常挂在心上的一件大事。这件事,在他看来,就像人类发现煤炭、石油等燃料一样重要。地热是可供人类利用的一种新能源,也是地质工作的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5.
卓越的科学家、教育家李四光是我国地质学界四大创始人之一。他在地质学的许多方面都有重大贡献。他对(竹蜓)科化石进行的精湛的研究,奠定了海相石炭二叠纪地层分界、分层和对比的基础。他对我国第四纪冰川遗迹的深入调查研究,成绩卓著,特别是他从力学观点研究地质构造,创立地质力学这一新兴学科,无论在理论上和成矿应用上都极大地丰富了地质学的内容,开拓了地质学的新领域。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等多种领导职务,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6.
1889年中华大地上升起—颗灿烂的明星,他就是杰出的地质科学家——李四光.他在(?)科化石的鉴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与研究、地质力学的创立上成就卓著,在我国科学技术史上和世界地质科学史上立下了丰碑.他应用地质力学理论在我国找矿勘探、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地热地质、地震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强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他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7.
1889年中华大地上升起一颗灿烂的,他杰出的地质科学家--李四光,他在Ting科化石的鉴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与研究、地质力学的创立上成就卓著,在我国科学技术史上和世界地质科学史上立下了丰碑,它应用地质力学理论在我国找矿勘探、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地热地质、地震研究待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强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他敢于坚持真理、敢限创新的科学精神启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8.
中央     
《地球》2013,(10):6-6
正姜大明:推动地质科技创新助力"中国经济升级版"9月14日下午,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第七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暨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评选出14名第13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委员会主任姜大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利用好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这一重要平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地  相似文献   

9.
与地震预报     
马胜云 《地球》2009,(5):37-43
1924年3月10日,我国已故的卓越科学家李四光教授曾在《太平洋》第四卷第六期上发表了“辟美博士造谣并浅说地震”一文。文章说:“地震发生之原因,至今其说不一。……;又有为地盘构造变更激烈之处为地震发源之地者。从理想上推测,此说似最为近是,争诸事实,此说亦觉信有可凭。……”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9,(10)
正李四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事业的开创者,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路先锋。地质工作是一切工业的基础。自1950年起,李四光率领最初的200多个地质人才,创办地质院校,培养地质人才,支援工业建设的各条战线。燃料工业、重工业、国防工业、铁路、桥梁、公路、大型水库及国家大型工程建设中,都活跃着地质人才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11.
魏生生 《地球》2009,(5):48-49
在隆恩寺附近,我探访了中峰庵前,小山顶上的李四光纪念亭和纪念碑。《李四光纪念亭(碑文)》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地球》2009,(5):44-44
李四光纪念馆位于黄冈西北面龙王山下,“七一”水库旁,与东坡赤壁东北面风景区毗邻,于1989年10月竣工落成并开馆。2005年春,温家宝总理批示,由湖北省政府拨款300多万元和国土资源部拨款270万元,于2006年对馆舍进行全方位维修、改造和展览厅更新。改建后的李四光纪念馆已成为一座现代式玻璃幕墙建筑物。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5,(11)
<正>10月25日是李四光诞辰126周年,李四光纪念馆经过修缮、扩建和重新布展,恢复对社会开放。在这个特殊日子里,我们隆重集会,举办李四光学术思想研讨活动,缅怀先生之学风,追随先生之品格,光大先生之思想,我感到非常欣慰。李四光是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李老一生执着追求,不懈奋斗,为我国科技事业和地质事  相似文献   

14.
《地震地质》1990,12(2):97
徐煜坚先生是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老前辈。他五十年如一日为中国的地质、地震事业的发展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兴旺发达贡献出一颗赤诚的心。他在三十年代就是一名追求革命的进步青年,建国初期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为数不多的几名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之一。他对党的事业执着的追求,几十年如一日 终于在1983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5.
陈晓云 《地球》2009,(1):41-42
气候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对人类历史有着深刻的影响,了解过去的气候使我们对人类历史演变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现在我们能够直接测量的气候历史才几百年,只是气候变化中很小的一部分。那么,我们该如何了解历史的从前的气候变化呢?在科学技术充分发达的今天,科学家是通过各种“岩石”的记录来了解地球气候系统过去的变化。这些“岩石”包括海洋沉积物、冰堆积物、风尘堆积物、珊瑚、……。  相似文献   

16.
段雯娟 《地球》2014,(5):14-16
今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本次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世界地球日期间,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了李四光少年儿童科技奖征集评选活动、“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节约集约、共建美丽家园”绘画剪纸征集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09,(5):8-29
“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我是个外行,但我要感谢科技工作者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和争得的荣誉。大家要记住那个年代,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那一批老科学家,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把两弹一星和好多高科技搞起来。”  相似文献   

18.
赵敬涛 《地球》2011,(3):84-85
2011年2月,俄罗斯小行星和彗星安全问题科学研讨会在圣彼得儇市召开,会上,科学家维克多·肖尔发出警告:直径大约270米的“阿波菲斯”小行星,将在2036年4月13日与地球相撞。他发出警告的依据,是多年来对该行星持续不间断的观察及对其穿越“重力锁眼”的几率推算。他还预占,如果人类不采取措施,届时地球生命将彻底消失。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15,(11)
<正>为继承李四光学术思想,弘扬李四光爱国、求实、创新、奉献的精神,10月25日,在李四光诞辰126周年之际,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承办的李四光学术思想讨论会在北京举行。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武警黄金部队第一政委姜大明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姜大明指出,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今天,大  相似文献   

20.
汪雯 《地球》2009,(5):60-61
李四光是多姿多彩的科学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李四光简直就是科学家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