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城市诞生的缘由之一。自新一届政府提出"新型城镇化"以来,各界人士纷纷从不同角度解读。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恰是"新型城镇化"题中应有之义。在以往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地方的新城、新区快速扩张,但呈现低密度、分散化的特征,土  相似文献   

2.
正"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和城市建设项目用地整治对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改善城乡居住条件,提高土地利用集约节约水平等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严金明6月24日在京召开的"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与节约集约用地"研讨会上说。在中国,土地整治作为兼容土地面积外延扩展与内涵挖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袁立明 《地球》2013,(11):60-62
农村“空心化”是指包含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等出现不同程度的虚化、弱化或“异化”的现象,是城乡二元结构下高速城镇化对农村的影响表面特征。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常住人口持续减少造成了农村“人走房空”的现象,并由人口空心化逐渐转变为涉及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农村地域空心化,产生了大量空心村,如今这些空心村已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所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如何利用土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围绕在2020年将我国全面建设成为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新一届政府提出新型城市化战略。这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优化用地布局、建设生态文明、农业转型人口市民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如何才能利用好土地资源?土地资源配置怎样才能适应、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5,(7)
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紧约束的矛盾越来越凸显,2005年至今的11个土地日中有8个土地日主题紧紧围绕"节约集约"用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视与关注。上海作为全国社会经济发展领头羊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紧约束现象更为突出,为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紧约束矛盾、支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上海较早地树立了节约集约用地的思想理念。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岑福康介绍,为了深入推动节约集约用地,上海市提出了"五量调控"的用地管理策略:一是总量锁定。上海市正在编制204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为建设用地设置了3260万平方公里的"天花板";二是增量递减。将区县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与现状低效建设用地盘活和减量化等工作相关联,"减一亩才可以拿到一亩";三是存量优化。开展中心城市更新,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统筹开发和利用,是上海今后若干年的工作重点;四是流量增效。除了国家战略性项目之外,上海一般产业用地使用权出让不超过20年;五是质量提高。鼓励复合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5,(7)
<正>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根本之策,是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选择,是破解资源难题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新常态下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的内在要求。去年以来,国土资源部致力于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取得可喜成果,突出体现在:节约集约制度体系不断改善,全面完成节约集约用地调查清理和专项督察,有效推进城市和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  相似文献   

7.
何宝庭 《地球》2014,(2):65-67
1月1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中国城镇化与新土改:难点与突破”政策讨论会召开。本次政策讨论会旨在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的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的目标和举措“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展开公共政策辩论,讨论会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陶然教授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刘守英、国土部规划司原副司长郑振源、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等专家参与本次政策讨论会。  相似文献   

8.
赖水牯 《地球》2014,(7):110-110
近年来,宜春市袁州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用地需求急增。宜春市政府每年下达袁州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800亩,而每年用地需求量达3000亩需求缺口大,造成项目落地难、违法用地多。解决这一矛盾,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是当前摆在国土部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周天勇 《地球》2010,(5):8-9
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底还需要多少土地?分布在什么地方?我们主要分析城市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交通水利和独立工矿用地、保证农业生产的耕地用地四项。  相似文献   

10.
地方     
《地球》2014,(6):7-7
江西: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改进工业供地方式 当前江西省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的关键时期,面临"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双重压力。国土资源厅针对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较粗放的现状,该省将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何宝庭 《地球》2013,(8):58-61
正日前,由中国土地学会主办、中国土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中国人民大学承办的全国土地日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的主题展开研讨。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节约集约用地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破解土地资源瓶颈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落实节约集约,制度建  相似文献   

12.
《地球》2015,(10)
<正>城镇化是中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动力之一。近20年来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积极成果,但也引发了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诸多问题。因此十八大提出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总要求,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实现城镇化的绿色发展。中国的城镇化速度非常快,面临着其他发展中国家没有面临过的挑战,新型城镇化下转型发  相似文献   

13.
袁立明 《地球》2011,(2):33-34
城市发展对土地的扩张性与土地有限性的矛盾,并不仅仅只有中国才面临,世界各国都如此。如发达国家中的美国、德国和比利时,从1950到1970年,非农用地的面积分别增加了25%、35%、55%。在上世纪60年代,意大利、加拿大、法国的非农用地分别增加了31%、18%、11%。发展中国家非农用地的扩大也很迅速。面对相同的问题,各国采取的措施却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用艾青的这句诗来说明中国人浓厚的土地情节也许再合适不过了。自古以来,人类的生存与土地息息相关,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耕地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人类与土地的关系也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6月25日,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  相似文献   

15.
声音     
《地球》2011,(1):20-20
徐绍史:中国建设用地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大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近期提出,“十一五”以来,全国每年建设用地需求在1200万亩以上,每年土地利用计划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只有600万亩左右,缺口50%以上。“十二五”时期,中国建设用地供求矛盾还将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6.
城市群是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天山北坡城市群是国家"十三五"期间推动建设的19个城市群之一,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两个边疆地区城市群之一和新疆新型城镇化主体区与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区.采用1980~2015年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分析发现,天山北坡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影响.结果表明,近35年来,城市群内的草地是生态价值的最主导贡献类型,生态价值贡献率高达66.27%,年际变化幅度仅5%;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生态价值贡献率很低(0.82%),但年际变化幅度很大(86%).城市群建设用地面积由1067km~2扩展至2586km~2,用地类型变动对生态价值的影响差异很大,变动幅度最大的是低覆盖度草地和旱地.生态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规模多达1685km~2,其中69.91%来自于耕地和草地,仅旱地和低覆盖度草地转变面积达1082km~2,占生态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变总量的64.21%, 2000年以来至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展后期(2000~2015年),戈壁(172km~2)、裸土地(65km2)、盐碱地(65km2)等未利用地类型向建设用地转化比重明显增加.而建设用地转化为生态用地的规模仅不到166km~2.城市群建设用地的重点扩展区集中在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和昌吉,扩展面积分别达到399、186和126km~2,快速扩展区集中在奎屯、托克逊和乌苏.城市群扩展后期建设用地变更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较前期(1980~2000年)明显.奎屯市、石河子市和五家渠市属于建设用地扩展引发生态价值变动的高值区,其余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引发的生态价值变动相对较小且后期扩展有所减缓.未来天山北坡城市群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其脆弱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承载力,以可容许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容量调控城市群的人口与产业集聚规模,降低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提升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建设用地     
《地球》2014,(1):49-49
建设用地land for construction: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是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用地等。付出一定投资(土地开发建设费用),通过工程手段.为各项建设提供的土地。是利用土地的承载能力或建筑空间.不以取得生物产品为主要目的的用地。  相似文献   

18.
袁立明 《地球》2012,(11):24-2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土地信息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用地的需要。因此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迫切需要,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具有重要意义。国土资源部地籍司有关负责人向《地球》记者介绍,国土资源部通过土地调查,查清了城乡每一块土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具体情况;建立和完善了我国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制度;实现了土地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城镇化发展,2015年中国城镇化的总体水平已达56.1%.在全国整体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时,各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如何在全国层面上,阐述中国城镇化的地区差异,探索驱动这些差异的内在因素,学界仍缺乏深入的研究.文章以中国地级行政单位为主要研究单元,以城镇化水平和速度两个维度划分城镇化类型,将中国划分为四个类型的城镇化地区:高城镇化率稳定型、高城镇化率快速型、低城镇化率快速型和低城镇化率缓慢型地区,刻画城镇化的地区差异.进而选择了7个经济和地理指标,利用有序逻辑回归模型探究城镇化类间差异的驱动因素,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这些驱动因素在各类城镇化地区间的驱动作用差异.研究表明,人均GDP、各行业从业人口区位商、城乡收入比、到主要发展中心的时间距离等因素显著驱动了城镇化地区差异;同时这些因素在各类型地区内部的驱动作用强度不同,人均GDP、各行业从业人口区位商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呈边际递减的趋势,而区域内主干交通线密度对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城市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17,(5)
改革开放能让我国的城市范围加大,使原本的耕种土地逐步成为建筑用地。使用中合理的规划现有用地,是我国当前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在保护现有国土资源的前提下,让我国的土地资源能合理的使用,所以使用土地测量技术能让规划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