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大陆上地幔顶部Pn速度结构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利用39473条Pn射线的走时资料,采用地震层析成象方法反演中国大陆上地 幔顶部Pn速度结构.反演结果表明,中国大陆Pn平均速度为8.0 km/s,横向速度变化 量从一0.30 km/s至+ 0.35 km/s.速度超过8.2 km/s的地区主要围绕在青藏高原的周边, 如: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及四川盆地;速度偏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川 滇西部,山西地堑及渤海湾,在雷州半岛及其以北的粤桂交界处可能存在速度低至7.8 km/s的低速区,总体看来,构造上稳定的克拉通地台具有较高的Pn速度,而构造上活动 的地区往往速度较低;挤压环境具有较高的Pn速度,而拉张盆地或地堑则具有速度低 的特点.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快波速方向呈现旋转变化趋势,这可能与高原物质受印度 板块的碰撞挤压而向东南方向逃逸有关;渤海湾周围也有显著的各向异性,反映了该 地区存在地壳扩张及可能的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2.
鄞县ML3.9和ML4.7地震的震源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年2月26日和1994年9月7日在浙江宁波鄞县发生了ML3.0和ML4.7地震。本文使用华东地区部分台站的地震记录资料给出了这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和震源参数。其主要结果是:该区的主压应力方向约为北东60°;3.0级地震的破裂方向为SSW,破裂速度为2.7km/s,破裂尺度为0.39km;4.7级地震的破裂方向为NWW,破裂速度为2.3km/s,破裂尺度为0.41km。  相似文献   

3.
沿乌鲁木齐-库尔勒350余公里长的测线上完成了穿越天山的地震转换波野外观测,得出天山造山带的深部构造剖面图和壳内P,S波速度结构模型.天山的结晶地壳可分为4层,各层的速度分别是:Vp值为5.9,6.3,6.6,6.9km/s;Vs值为3.2,3.5,3.7,3.9km/s。上地幔顶部的波速:Vp值为8.10km/s。Vs值为4.6km/s。天山地区的地壳厚度为42-56km,中天山最厚,达到50-56km。地壳中部存在低速透镜体。探测结果表明,天山大地构造可分为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3个区,其地壳深部构造特征各不相同。用颤动构造理论来解释天山造山带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较板块构造理论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沿乌鲁木齐-库尔勒350余公里长的测线上完成了穿越天山的地震转换波野外观测,得出天山造山带的深部构造剖面图和壳内P,S波速度结构模型.天山的结晶地壳可分为4层,各层的速度分别是:Vp值为5.9,6.3,6.6,6.9km/s;Vs值为3.2,3.5,3.7,3.9km/s。上地幔顶部的波速:Vp值为8.10km/s。Vs值为4.6km/s。天山地区的地壳厚度为42-56km,中天山最厚,达到50-56km。地壳中部存在低速透镜体。探测结果表明,天山大地构造可分为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3个区,其地壳深部构造特征各不相同。用颤动构造理论来解释天山造山带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较板块构造理论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滇西地区地壳浅部基底速度细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胡鸿翔  高世玉 《中国地震》1993,9(4):356-363
本文论述滇西地区思茅-中甸剖面基底导速度细结构的研究结果。基底层项部Pg界面深度为0-3.5km,而底部P1^0界面深度为11.0-17.0km。基底层速度在金河-洱海断裂以南为5.70-6.30km/s,断裂以北增至6.30-6.50km/s,其过渡带位于剑川附近,剖面上断裂附近,除界面深度变化外,Pg面速度横向变化也较明显。速度等值线较为稀疏的景云桥炮南侧、大仓炮附近与支梯炮南侧地区,估计发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湟源台573型地震仪在1990—1991年间记录的49个共和地震和记录到PN震相的25个地震资料,通过计算,得到共和——湟源之间直达波的平均传播速度为;V(pg)=6.76km/s、V(sg)=3.84km/s,湟源地区的地壳厚度为61km。  相似文献   

7.
对内蒙古东部喀喇沁地区早中生代麻粒岩和镁铁质-超镁铁质堆晶岩捕虏体进行了高温高压下的纵波速度测定,结果表明,样品具有较高的纵波速度(6.5-7.4 km/s),它们是早中生代壳幔过渡带的组成部分.结合前人的实验资料,建立了研究区早中生代陆壳波速结构剖面.与现今地壳及世界上不同构造环境下的典型地壳波速剖面进行对比,研究区与大陆伸展区的波速结构比较相近.研究结果为恢复华北中生代地壳结构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8.
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南北缘地震层析成像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毗邻地区310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区域地震23600条P波到时数据,重建了该区地壳和上地幔三维速度图像。结果表明:1.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毗邻地区地壳和上地幔存在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直至110km深度处依然明显。2.地壳上部的速度图像与地表地质构造密切相关:造山带隆起区显著高速;盆地及坳陷区明显低速。由速度鲜明对比勾勒出的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界基本上位于扬子北缘主边断裂带上。3.中地壳的速度图像表明,造山带内部的一些低速区对应于一些大型推覆构造。4.40+0km深度处的速度图像反映了该区莫霍界面深度的起伏。大致以107°E为界,以东地区地壳厚度小于40km,以西地区大于40km,且呈现出往西地壳逐渐加厚的趋势。5.位于滦川、商县、丹凤的北秦岭构造带,上地幔顶部出现低速异常,异常速度值约为7.39-7.55km/s。结合地球物理测深的结果,可能是由下地壳、上地幔顶部的热过程所致。  相似文献   

9.
腾冲火山区地壳结构的人工地震探测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介绍在腾冲地区完成的由一条近南北方向纵测线和两条近东西向的非纵测线组成的人工地震测深工程以及对纵测线资料解释的初步结果。上地壳的平均速度为5.9km/s,顶界面深度为23km左右;中地壳可分为2层,平均速度为6.17km/s;纵线的平均地壳厚度为40km。在团田至腾冲之间的基底速度相当低(5.80km/s)。在腾冲与固东之间的中地壳界面有局部上拱现象。局部地区的地壳速度偏低以及壳低界面上拱可能与岩  相似文献   

10.
两种地幔对流模式下俯冲带的热结构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准动力学计算方案,通过采用等效热源和等效热传导系数的方法,用有限元法计算了不同俯冲角度,而俯冲速度为8cm/a、年龄为100Ma的俯冲带在稳定俯冲状态的热结构.计算结果表明俯冲带在接近670km间断面的最低温度可达到1100℃.全地幔对流模式热结构的计算结果表明670km间断面以下可存在最低温度达1000℃的低温区,相应于有0.7%-3.0%的P波低速异常存在.双层地幔对流模式表明,在670km间断面以上可有与周围地幔相差约400℃的水平舌状低温区存在,相应于0.5%-1.4%的P波低速异常.  相似文献   

11.
刘斌 Kern  H 《地球物理学报》1998,41(3):371-381
在实验室中研究了蛇纹岩和角闪岩样品在不同温压条件下的纵、横波速度和Q值.这两种岩样对应的主要组成矿物叶蛇纹石和普通角闪石都具有很强的晶格优选方位(LPO).随着围压的增加,波速和Q值均增大,但是在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上(垂直或平行于层理面及线理方向)增大的速度并不相同,这与微裂隙的逐渐闭合密切相关.在600MPa的围压下升高温度直到600℃以上,由于微裂隙的热扩张受到约束,波速和Q值下降幅度很小.观测到的波速和Q值的各向异性具有不同的机理,波速各向异性主要与定向分布的微裂隙和主要矿物的LPO等构造因素有关;高围压下纵波Q值各向异性与速度各向异性正好相反,可能是由于形成层理面的定向排列的平板状矿物晶体沿不同方向边界之间接触程度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腾冲全新世火山区P波和S波速度及其比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个发生于观测台网区域上地壳内的地震,用P波到时定位,从TP~Ts-P图得出高V P/Vs值,显示了低速S波存在的信息。在资料有限情况下,假设震中距不变,反演震源 深度,发震时,VP和Vs,得出VP=5.90km/s,Vs=3.04km/s,VP/Vs=2.94。Vp比区域的同深度平均P波速度6.0km/s低1.7%,Vs 比按弹介质的S波速度=Vp/1.732低12.4%。这种低速结果符合富含液性物质  相似文献   

13.
邢台震源区波速比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忻州─泰安人工地震测深剖面P波、S波的联合解释,得到沿剖面不同地质单元隆起区与裂陷区、震源区与非震区的速度和波速比结构.鲁西隆起和太行、山西隆起为较均匀的成层构造,地壳厚度分别为32km和40-43km,波速比为1.74.中段裂陷区构造变化较大,地壳厚度约30-33km,波速比为1.75-1.77.邢台地震区上地壳下部和中地壳出现高波速比1.77的异常,与裂陷区东的1.73形成明显的差异.由此推测,地震的发生不仅与震源区的构造有关,更主要是与震源区岩石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收集、整理、研究了70年代以来的高温高压下岩石的Vp,Vs,Vp/Vs,Vp各向异性等实验资料后得出:(1)低压下岩石Vp的急剧变化是由岩石中裂纹与孔隙等引起的;(2)温度升高可增大由岩石组构引起的Vp各向异性的变化率;(3)同种岩石在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波速值与变化规律;(4)Vp在高地温区随温度先降低而后升高,其原因是由矿物相变造成的,与地壳中低速带的性质相当。文章最后讨论了实测波速转换为岩石类型时实验研究岩石波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P-wave velocity anisotropy determined from a cross-hole survey at the Imperial College borehole test site compares favourably with that measured in the laboratory on core from the holes. The holes penetrate a layered sequence of sandstones, shales and carbonates of the Namurian Upper Limestone Group. The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of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velocities of core samples indicate that the shales exhibit P-wave anisotropies of over 20% but that the sandstones and limestones are only slightly anisotropic. These discrete measurements have been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wireline data to produce a log of P-wave anisotropy. Including the anisotropic information vastly improves the match between observed and synthetic traveltimes from the cross-hole data set. This implies that there is little frequency dependence of intrinsic P-wave anisotropy. Inversion of the cross-hole traveltimes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good angular coverage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anisotropy parameters. The observed P-wave anisotropy of the field data is due to the combined effect of sedimentary layering and the intrinsic anisotropy of the rocks. The intrinsic anisotropy is found to be the dominant factor.  相似文献   

16.
新疆及邻区Pn速度层析成像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新疆及邻区2万多条Pn射线的走时资料,采用层析成像的方法反演该地区上地幔顶部的Pn速度结构.主要结果是:①新疆地区平均h速度为.2km/s,高于中国大陆地区的平均值(.0km/s),速度变化量从-0.3km/s到0.2km/s.②准噶尔盆地是明显的高Pn速度区,高速区与地貌形状吻合较好,最大值达.4km/s;塔里木盆地整体上呈现高速异常二者都可能与盆地是稳定地块、构造活动和变形较弱有关.③在盆地与山脉的交接带即主要的构造活动带,存在较低的Pn速度,可达7.9km/s.④塔里木南缘中部存在一显著的低速区,可能与岩浆活动和构造活动较强有关.⑤上地幔顶部波速各向异性整体上盆地中心较弱,边缘地带较强.新疆南部波速的各向异性可能是因印度板块对欧亚大陆的碰撞使地幔物质向北蠕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福建漳州地热田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壳深部构造特征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1985-1986年在福建省穿过漳州热田地区完成的一条NNE向地震折射剖面资料,采用一维与二维射线追踪和理论地震图拟合、反演等方法,获得了该地区比较详细的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结构及速度分布图像.结果表明:漳州热田地区正好位于一个地壳厚度突变带上,从漳州市往南向海岸方向地壳上隆,厚度只有29.5km,往北迅速加大到32.0 km左右;在这个突变带上地壳内所有速度界面均发生扭曲甚至错动,它可能是一个断裂带;地壳中部有一个横向延伸有限的低速区,其最低速度小于5.80km/s,顶部深度大于10.2km,这个低速区正好位于漳州市下方的地壳突变带上.作者推断它很可能就是漳州热田的壳内热源体,并可能是一个部分熔融体.  相似文献   

18.
Short period surface waves, recorded during a seismic refractionsurvey in the Sannio region (Southern Italy), have been modeled to infera shallow velocity model for the area. Based on the decrease of resolutionwith depth, due to the bias on group velocity estimates arising frominterference of the Rayleigh waves with higher modes, we carried out aprocedure of fitting, with synthetic seismograms, of selected filtered traceswith a gaussian filter, having a width at half height equal to 1 Hz and acentral frequency lying in the range [1,4] Hz. We estimated the likelihoodbetween synthetic and observed seismograms by measuring their semblance.In this way we were able to infer a more refined local velocity modelcharacterized by a high Vp and Vs vertical gradient in the sedimentarycover. Two ad hoc resolution studies, based on group velocity andamplitude data respectively, indicate that the local velocity model is a goodvelocity model also for the entire studied area.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of available data when using amplitude information allows us to make amore selective choice in the model parameter space (Vp and Vs of eachlayer) and to solve for the Vp/Vs ratio. The inferred Vp velocity in thehalf-space is equal to 2.8 km/s. This value is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that inferred by other authors (3 km/s) by modeling P-wave travel timevs. distance. The best-fit model furnish low Vp/Vs for the sedimentarycover so indicating a high degree of the sediment's compaction in thestudied area. The inferred shallow high-velocity gradient indicates thatthe shallow sedimentary layer in the area could trap and focus the energytraveling into it.  相似文献   

19.
板岩作为一种浅变质岩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对其地震波速度的研究将有助于对这类过渡性岩石的有效区分,对于浅层地壳的各向异性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采自云南丙中洛地区的板岩样品进行了地震波速度的室内实验研究,其中部分实验是在加拿大Dalhousie High Pressure Laboratory完成.实验获得了板岩在围压10~600 MPa条件下、不同构造主方向(X,Y和Z)上的地震波速度,在围压600 MPa时,X、Y、Z三个方向的P波速度分别为6.58、6.46、5.91 km/s,平均速度为6.30 km/s,S波平均速度约为3.62 km/s,VP/VS=1.74;并初步分析了板岩地震波速度、横波分裂及其波速各向异性随着围压的变化规律,发现所测量的板岩在较低围压(<150 MPa)时波速的各向异性随围压升高而迅速减小,主要是由于其内部微裂隙的定向排列引起的,而随着围压的继续增加(>150 MPa时)微裂隙基本闭合,黑云母、阳起石等片状矿物的定向排列成为其地震波各向异性的主导诱因,此时(围压为600 MPa)VP、VS的各向异性分别稳定在13%、16%左右.本研究所获取的基础实验数据及所探讨的板岩地震波性质将为确定地壳上部显微裂隙的优选定向、浅层地壳的各向异性分析、地球物理模型条件约束等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海城地震前后地震波速比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前后147次地震的资料。结果表明,主震前地震波速比有明显的异常变化。纵横波速比Vp/Vs表现为“下降-回升”的异常形态,负异常至少在主震前四年已出现,最大异常幅度为10%左右,负异常结束后十个月发生主震。主震前波速比异常区较大;而震源附近的小区域,仅在全区波速比回升后的临震前才出现了急剧的负异常。主震前横波速度变化不大,纵波和虚波速度出现异常变化。在一次4.8级强余震前两个月,波速比也出现了负异常。 本文还分析了8次人工爆破,但未发现主震前波速比的异常变化。 关于波速比异常的原因,初步认为是岩石在构造应力的集中作用下,弹性性质发生变化、内部出现大量微裂隙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