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迪尔提出了对地光机制的两种理论:激烈的低空空气振荡;含石英岩石的压电效应。根据气体发光理论以及对地光的宏光观察,可以认为这两种机制都是值得怀疑的。根据地光颜色和产生的时间等特征,现提出惰性气体发光是地震前兆发光现象的一种可能解释。因而可利用监测环境污染的办法监测大气中的惰性气体含量,作为地震前兆的信息之一。  相似文献   

2.
许多强烈地震都伴生有发光现象,称为地光.国内外大量震例表明,地光形式多样,姿态万千.近年来,在一些强震前后发现有一种可能是因为低空大气受激发光而产生的地光现象.研究其特征和成因,对摸清地震孕育和发展的地球物理变化过程,将是有意义的.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后,当日18时又发生滦县7.1级地震.在震中附近的滦县商家林公社赵各庄大队数百名社员,在中学校长的带领下转移至高百余米凤凰山顶,徹夜未眠,目睹了距离于米之远的发震构造——滦县西断裂附近的近百起地光事件.当天正值农历初一是阴天间小雨,一片漆黑.在多数为耀眼而短瞬即逝的条带状地光中,偶见一种“激发光”.当晚24时左右,在发震构造附近先出现一条闪光,接着在其附近的王家山、凤凰山及其周围的村庄如赵各庄、粟  相似文献   

3.
用李(Lee,E.H)和托保(S.T.Tupper)关于撞击速度V_L大于塑性波速度C_P时弹体撞击刚性靶引起激波驻波而产生撞击发光的穿甲力学理论来解释地震中地光现象的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4.
日本大学文理学部教授力武常次著的《日本各地的地震危险性》一书由日本“科学社”于1981年4月10日出版发行。该书为“科学社”出版的《科学丛书》的第18本。全书共分9章。第1章为《何谓地震危险性》,谈了地震危险性的定义及其评定方法;第2章为《袭击日本的破坏性地震及其成因》,以板块构造理论为依据,阐明了日本列岛大地震的发生机制;第3章和第4章是《地震发生概率的推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论述了巨大地震重复发生时间间隔的统计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关于卫星热红外的关注起因于本所马瑾院士 2 0世纪 80年代末期对俄罗斯的一次访问 ,她带来了俄罗斯在这方面研究的进展情况 ,本所强祖基教授在获知这一信息的基础上与浙江师范大学徐秀登、国家气象卫星中心赁常恭等人合作开始了这一领域的探索。笔者接触热红外始于 1 975年海城地震 ,耿庆国等人发现震前震中区有夜间升温现象 ,1 980年大连铁路医院徐淑娟大夫在《地震科学研究》第二辑发表的题为《地光对眼部的损伤》的一文中指出 :“地光不仅有各种波长的可见光 ,还应包括大量波长不同的不可见光 ,可能有红外、紫外、 …  相似文献   

6.
致读者     
经研究,《四川地震战线》从1981年第1期起,改名为《四川地震》。《四川地震》是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7.
通过1993年1—2月中国科技日报副刊部与“CT 理论与应用研究编辑部”举办“1992年中国CT 科技十大进展”的评选活动,已在我国七种报纸上刊登了消息报导.多数人认为,我国在CT 科技研究与应用的水平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其中有个别领域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现在1992年中国CT 科技中国十大进展之五,中日友好医院和大庆第四医院的有关人员希望在本刊刊登中日友好医院放射科主任张雪哲教授的生平事迹,主要是突出他在CT 科技方面的成就与贡献,《CT 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1991年第3期巳刊登了他的论文:“国产CJF-1型颅脑CT 立体定向系统的研制和应用探讨”,他与其研究生杜荣才在中国引进“介入放射学”的研究与应用,张教授的突出贡献,巳得到英国皇家学会的赞誉,被聘为英国皇家医学会的会员.  相似文献   

8.
龙陵地震地光的特点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龙陵地震前后出现的地光现象进行了形态分类,指出震前以片状地光为主。并按地光出现的时间,将其分成前兆地光和震时地光。龙陵地震的地光绝大部分属于前兆地光,它们主要出现在震中地区,它可以作为地震临震预报的一种手段。最后讨论了龙陵地震地光的可能成因。一种是地气地光,即地光与地气直接有关;另一种可能是与石英的压电效应引起的大气静电场的强化有关的地光。  相似文献   

9.
我刊接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三版编委会的通知,经过多项指标的筛选,《地震研究》已进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三版中P3类即地球物理学类的核心期刊,该书将于1999年内出版发行。这是继1992年和1996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第二版之后,《地震研究》连续第3次被评为核心期刊。第三版的研制所使用的指标基本与前两版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三版所选用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文摘数据库”、“引文数据库”、“影响因子数据库”及重庆情报中心的“载文数据库”并利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0.
“岩石圈拆沉”还是“软流圈上涌”?这是华北克拉通破坏科学命题中的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地球重力学“正常密度理论”的基本观点,针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机制、驱动力和动力学问题,讨论了应用“正常密度理论”研究华北克拉通破坏重力学机制、分析“岩石圈拆沉”和“软流圈上涌”的地球物理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地震学会通报》(B.S.S.A.)1978年8月第68卷4期登载一则关于“美国地震学会奖章第三次授奖的通告”。通告说,“美国地震学会奖章是根据学会1975年年度选举的章程和附则中的第12条设立的。这个奖章表彰在地震学或地震工程学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1977年第三次授奖给予英格·莱曼(Inge Lehmann)。”现将奥利弗(JackOliver)写的《嘉奖致辞》和莱曼本人的《获奖答辞》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2.
记录和描述了近35年来河南林州地区的地光异常现象,发现林州地光异常的出现与林州及其邻近地区中小地震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结合林州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岩性(石英岩)分布特征对地光出现的机理进行了讨论。探讨了地光异常的观测和利用其进行地震预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多学科探讨地震预报》专辑作为《地震预报研究论丛》的第二卷(作为第一卷的《地震预报研究中的地空技术》专辑已在本刊1980年第8期〈总第20期〉封三上作了简介),是1980年3月31日至4月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北安纳托利亚断层带地震预报研究国际讨论会”的论文集,由著名地质学家和地震学家伊西卡拉(A.MeteIsikara),福格尔(A.Vogel)和索伊萨尔(Hüseyin Soysal)联合主编,并由韦格(Vieweg)出版社1980年出版。全集约为700页,附有许多插图,价格约90美元。现根据该出版社对该书的宣传材料编译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岩石摩擦可以发光。许多强烈地震都伴有发光现象。这两种光有无内在联系,近百年来已引人关注。1898年米尔尼[J.Milne]提出地震发光是岩石摩擦生热所致。1941年日本川濑次郎认为“尘土摩擦放电”造成了地震滑波时的发光现象。1985年前后,我国郑联达提出闪电式的地光,既非由于岩石摩擦生热所致,也非某种放电,而是晶体破裂  相似文献   

15.
《地球物理学报》(Acta Geophysica Sinica)创刊于1948年6月,是我国较早出版的学术期刊之一。创刊时,中文名为《中国地球物理学报》,外文名为《Journal of the Chinese Geophysical Society》。创刊号第一篇文章是“《The Methods and Problems of Geophysics》by C.Y.Fu(傅承义)”,当时用外文发表,目的是借此向国外宣传,与国际上地球物理研究机构取得联系,并交换各国的出版物。第3卷(1954年)起改用中文发表,中  相似文献   

16.
美国地球物理学家肖尔茨(C.H.ScboIz)曾于1976年6月作为美国“海城地震考察组”成员访问过中国,在英国《自然》杂志1977年5月12日第267卷5607期120~124页上发表了题为《海城地震予报的一种物理解释》的文章,认为海城地震可能是由一个形变锋(deformation front)引起的。我们曾根据作者寄来的该文予印稿译载在《国外地震》1977年第3期上,并加了 编者按语。美国《科学新闻》(Science Ncws)1977年第3卷22期342页刊登了扼要介绍肖尔茨这一观点的题为《中国(海城)地震是一个运动着的连波引起的吗?》的报道,全文译载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美国地球物理学家肖尔茨(C.H.Scholz)曾于1976年6月作为美国“海城地震考察组”成员访问过中国,在英国《自然》杂志1977年5月12日第267卷5607期120~124页上发表了题为《海城地震预报的一种物理解释》的文章,认为海城地震可能是由一个形变锋(deformation front)引起的。我们曾根据作者寄来的该文预印稿译载在《国外地震》1977年第3期上,并加了编者按语。美国《科学新闻》(ScienceNews)1977年第3卷22期342页刊登了扼要介绍肖尔茨这一观点的题为《中国(海城)地震是一个运动着的涟波引起的吗?》的报道,全文译载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美国政府出版局1976年出版了第1002号“地质调查专业论文专辑”《1976年2月4日危地马拉地震的初步报告》,由埃斯皮诺萨(A.F.Espinosa)编辑,其中“涉及与1976年2月4日危地马拉破坏性地震密切有关的一系列研究。这项研究是在危地马拉政府的合作和美洲国家组织的部分支持下,由美国地质调查局主持进行的。”这个专辑包括10篇论文,附有76个插图和11个表格,以及一份有关的参考文献目录;另有一份1526~1976年发生在危地马拉的破坏性地震的历史记载和仪器观测数据记录,其中包括57次地震的参数。这个“专辑”的编辑埃斯皮诺萨写的《初步报告》中的“提要”和“引言”对1976年2月4日危地马拉地震的有关情况作了概括介绍。另外,地震发生一年后,美联社发自危地马拉的电讯对震灾损失及震后恢复概况作了报道,现一并译载如下:  相似文献   

19.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汇刊》(ES)1978年1月第59卷1期载文报道了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研究室于1976年在丹佛大学召开主题为“地震灾害减轻的全球状况”的特别会议情况,会议着重探讨了全球性大地震的预报问题。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会议报告:进行中的全球范围地震预报》,是由斯彭斯(William Spence)和帕基泽(L.C.Pakiser)两人(均为该室成员,前者为会议召集人,后者为会议主席)合写的。文章分为《会议重点》、《应力降和地震大小》、《地震活动性的时—空图象》、《破裂理论和某些地震前兆》等章节,分别摘录介绍了与会地震学者的一些有关论述。摘译如下(文内原图均略):  相似文献   

20.
日本《每日新闻》1980年9月8日在第12版“大地震警报时代的开始”的专栏中登载一篇题为《向地震实用化阶段进军的一百年》的文章,摘译如下:“地震预报,不是一个学者所研究的范围。学者应该致力于基础研究。”这种论调在过去非常强烈。现在怎样了呢?认为地震预报不是学问的人已经基本上没有了。根据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