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震前大气电场异常的观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近十几年来在中国华北地区开发近地表大气电场异常与近场地震关系观测研究的状况及其进展,同时阐述了震前大气电场准静场观测研究在近场地震短监预报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5.1震前大气电场异常与地震 灾害性地震的巨大破坏力不仅使人们对地震产生恐惧感,也使众多科研人员对地震和地震预测观测研究产生了农厚的兴趣.由于大气电场与震前动物异常和地光间可能存在联系,以及震前观测到的大气电场异常现象,唐山大地震发生后,我国不少科研院所和社会人士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始用观测大气电场变化的方法探索地震短临前兆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3.
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县发生了Ms5.1地震,有6个地电场观测台布设在北京周围.本文阐述了地电场多极距观测系统的噪音识别原理及其在地电场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首都圈6个地电场台观测资料的研究分析,在所选出的众多震前地电场异常信号中逐一排除,最后选定的5组地电场异常信号基本上被认为是震前地电场前兆异常信号.结果表明:①文安Ms5.1地震前存在着地电场异常前兆信号;②文安地震前地电场异常前兆信号的出现存在着"敏感点"效应;③地电场异常前兆信号在不同的台站存在着不同步出现的现象,并且异常结束至发震时间间隔也不同;④离震中区较近的宝坻台记录到的震前地电场异常幅度较小,而离震中区较远的昌黎台记录到的震前地电场异常幅度则较大.  相似文献   

4.
大气电场观测研究在近场地震短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郝建国  柳松 《中国地震》1990,6(3):87-91
本文简述了在华北地区开展的近地表大气电场异常与近场地震关系的观测研究情况,并通过对北京附近发生的两个4级地震前所记录到的大气电场异常现象的分析研究,论述了震前大气电场异常的时间及空间分布特征。指出了继续深入地开展大气电场与地震关系的观测研究,有可能为近场地震的短临预报提供出一种较为可信的预报标志。  相似文献   

5.
马钦忠 《地震学报》2008,30(6):615-625
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县发生了MS5.1地震,有6个地电场观测台布设在北京周围。本文阐述了地电场多极距观测系统的噪音识别原理及其在地电场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首都圈6个地电场台观测资料的研究分析,在所选出的众多震前地电场异常信号中逐一排除,最后选定的5组地电场异常信号基本上被认为是震前地电场前兆异常信号。结果表明:①文安MS5.1地震前存在着地电场异常前兆信号;②文安地震前地电场异常前兆信号的出现存在着ldquo;敏感点rdquo;效应;③地电场异常前兆信号在不同的台站存在着不同步出现的现象,并且异常结束至发震时间间隔也不同;④离震中区较近的宝坻台记录到的震前地电场异常幅度较小,而离震中区较远的昌黎台记录到的震前地电场异常幅度则较大。   相似文献   

6.
一种地震短临前兆信息——震前大气电场异常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建国 《地震学报》1998,20(1):101-108
长期的地震预报观测研究现实表明,可靠地震短临前兆信息的探索是非常困难的,但对于实际有效的地震预报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分析研究震前准静大气电场异常有可能成为可靠地震短临前兆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白家疃地震台20年连续可靠的大气电场及地震观测资料,分析总结了唐山地震后北京200 km范围内多地震期及地震相对平静期异常与近场地震发生间的相关关系;同时,通过对近几年来预先书面上报的观测结果与该段时间内近场实际发生的地震的对比分析,结合近10年来对近场地震书面预报意见的实效检验结果分析,论述了震前准静大气电场异常确有可能成为近场地震短临预报可靠标志的光明前景,并给出了利用震前大气电场观测资料进行地震预测的初步判定指标;最后指出,只要布有相对合理的台网(每万平方公里2~4个台)并通过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就有可能在较大地震(MS>5)前给出近场地震三要素预测的较为可信的判定标志.   相似文献   

7.
采用2008年以来腾冲地电场NS、EW测向长、短极距原始观测资料,使用相同测向的长、短极距观测值所得的差值,对腾冲地电场原始观测资料进行震前异常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云南多次中强地震发生前,从地电场原始观测资料中基本无法识别出震前异常信息,但在地电场观测资料的差值曲线上前兆异常信息表现较明显。  相似文献   

8.
大气电场异常作为地震短临预报标志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郝建国  唐天明 《地震》1998,18(3):245-256
通过对华北地地区进行震前大气电场异常观测研究的较为全面分析和总结,验证和论述了震前大气电场异常的基本特征,用大量的震例证实了在每次较大的近场地震发生前都能观测到该类异常现象,以及当较长一段时间内观测不到该类异常时,近场近期也不会有较大地震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1 研究背景 大气电场(Atmospheric electrical field)是描述空间电荷分布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受空间天气、气象活动、地质活动等因素的影响.20世纪即对地震前大气电场开展观测,异常结果与假说也被现代技术的最近测量所证实(Jin et al,2020;陈涛等,2021).但利用震前大气电场异常现象预测地震,需要克服的难题就是大气电场对天气条件的敏感性.目前,只有晴天气象条件下的大气电场异常才被认为是地震前兆信号.  相似文献   

10.
大地电场观测地震前兆异常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首都圈地区布设的11个地电场观测台于2001年9月已正式投入观测,现已积累了近7年的资料.使用大地电场观测系统中同一测向的长、短极距测值的比值方法,对其中的10个台和邻区2个台的资料进行了处理,发现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排除来自大地电场及自然电场远场的变化信息,突出了可识别的地震前兆异常信息.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MS5.1震前,多数台站的地电场观测资料出现比值异常变化,从而证明了这次地震前地电场观测存在着短临异常前兆变化信息,只是由于这些信息混杂于正常大地电场变化的背景中,使用常规的分析方法无法识别和提取.研究结果还表明,地电场观测的台址条件和台址到震中区的距离与震前地电场比值异常出现的时间和幅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位中地震前兆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位观测值的影响因素包含降雨、气压、固体潮、地质构造作用等.为凸显地质构造作用对地下水位的影响,需要滤除降雨、固体潮、气压等因素的影响量.本文首先分离地下水位受固体潮、气压作用的影响量;然后依据降雨影响地下水位可以分为长期和短期变化的思路,利用基流分割方法对地下水位的两种变化进行分离,确定地下水位的降雨影响量;最后分析各分量异常与地震活动性关系,探查其中包含的地震前兆信息.本文的研究思路为地下水位观测值中地震前兆信息研究提供了一套可供尝试的系统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福建地震前兆观测台网技术系统的观测仪器、观测类型、数据格式、数据库结构等说明其观测技术系统的特点,特别对数据格式及数据库结构进行了技术分解;并结合福建地震前兆台网的实际情况对台网的统一观测技术平台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3.
近地表大气电场异常与地震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建国 《地震学报》1988,10(2):206-212
自1977年以来,我们先后在白家疃、宝坻和北戴河等地震台设点对大气静电场进行了连续数年的观测和研究,通过与近场地震对比分析发现,大气电位梯度的负异常与近场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也就是说,观测期间几乎所有的在测点附近100 km范围内ML4.0和250km范围內ML5.0的地震前均记录到了较大幅度的负电场异常,而在近场地震平静期则无该类异常出现,通过数年的观测和研究我们认为,对大气静电场与地震关系的进一步探讨,有可能找出可靠的地震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14.
关于用密集钻孔应变台网监测强震前兆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泽华 《地震学报》2014,36(4):738-749
提出了地震前兆研究是地震预测研究的基础,其研究的对象是个案. 地震前兆研究受到的最大限制,是对个案的观测严重不足. 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仍然存在发生强震的危险性,应该不失时机地在那里建立密集的钻孔应变观测网. 四分量钻孔应变仪是我国发明的、 已经可以与地震仪和GPS相提并论的观测仪器. 对地震前兆研究而言,钻孔应变观测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具有优越性. 本文认为: 钻孔应变观测点应该建在应力集中的构造部位; 应该在钻孔选点和仪器安装两方面采取措施以保证观测点建设的成功; 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最重要的是数据自洽; 钻孔应变观测不必追求很深; 观测点建设不必进行绝对应力测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ADP数字地震前兆综合观测台网系统的功能与结构。ADP系统已在广东省地震局连续运行,满足前兆台网综合化、数字化、自动网络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保山、庐江数字化气体流量观测干扰数据产生的原因.干扰数据的特点以及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提出了剔除干扰数据方法,在数据分析和数据的使用中起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The data of hourly measurements of ionospheric parameters in Petropavlovsk-Kamchatsk are analyzed for the period 1998–2002. In 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near-surface atmospheric quasistatic electric field Ez, earthquake precursors in the form of anomalous negative bays have been found earlier. In some cases, anomalously high sporadic layer Es, interpreted as an ionospheric precursor of an earthquake, was observed simultaneously with anomalous negative bays in Ez. All these cases were correlated with earthquakes of different magnitudes which occurred with a significant time delay (more than five days) after the precursor appearance. Based on the whole data set (including those for simultaneously measured Es and Ez), empirical dependences linking the prediction time of a precursor, earthquake magnitudes, 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observation point to the epicenter, are presented. It is shown that these dependences are close to those obtained earlier for long-term earthquake precursors in near-surface geophysical fields of the same seismoactive region. Estimates of the prediction time for earthquake precursors on the boundaries of preparation zone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8.
广东地震台站前兆观测系统防雷综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击是地震前兆观测系统的主要危害,根据“九五”、“十五”期间在建设地震前兆观测系统时的防雷实践,介绍了有关防雷的综合方法,该方法在原有防雷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某些创新,实践表明,该综合方法对雷击尤其是感应雷起到了良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水化学和物理方法的井水位异常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磊  刘耀炜  孙小龙  方震 《地震地质》2014,36(2):513-522
针对2008年汶川MS 8.0地震后江苏地区的地震观测井水位上升现象,选取了苏18井和井周边地表水进行了水化学和物理分析,研究了井水位异常与地表水和大气降水的补给关系,讨论了井水补给来源及其与高邮-宝应MS 4.9地震的关系。离子含量和氢氧同位素结果表明,苏18井水主要为大气降水成因,存在一定的水岩作用。应用氯离子分析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其结果显示大气降水在井水补给源中占了重要份额,井水位的突然上升与同期降水量增加有一定关系。水库水与苏18井水之间存在水力联系,大气降水增多致使水库水位升高,对该井水位变化有一定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大气降水的增多致使水库蓄水增加,水库水通过侧向渗透补给造成了2011年苏18井的水位显著升高。苏18井异常不是由构造活动引起的,作为高邮-宝应MS 4.9地震的前兆依据不充分。水化学和物理结合的方法为今后判别地下水位异常干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区域大气静电场监测网临震预估地震灾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震例研究提出一种临震前形成晴天大气静电信号异常的物理机制.在大震临震阶段,震中区域附近地壳结构发生临界变化,产生大量的岩石微破碎,岩缝间的通道很可能相互连通起来,并通过土壤缝隙,将包含微量元素的气体释放到空中,其中放射性同位素在弥散到空中的过程中不断产生衰变,特别是产生α粒子的放射性电离辐射.这使得大气充满异常多的正负离子,这些异常多的正负离子可能会产生与晴天大气相反的极化电场并被仪器监测到.本文提出了利用这种晴天大气异常静电信号来评估灾害性大震事件发生的组网监测方法,以及确定潜在震中位置、震级大小和发震时段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