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4C 测定地质年代数据(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报告发表14C测定地质年代数据64个,系本实验室1986年9月以前所测的一部分。方法同前。据告中所用14C半衰期为5568年,距今年代以公元1950年为起点。样品层位为送样者所提供。数据误差仅为放射性测量的绕计偏差,取1σ  相似文献   

2.
14C 测定地质年代数据(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公布14C测定地质年代数据34个(表1)。实验方法同我实验室于本刊二卷三期(1980年)发表的报导。本文所用14C半衰期为5730年,距今年代以1950年为起点。采样地点及层位是送样单位提供的资料。所标误差是对测量结果按泊松分布计算的标准偏差  相似文献   

3.
Quantulua-1220型低本底液闪仪的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Quantulua-1220型低本底高灵敏度液闪仪是14C测年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质量直接影响14C测年数据的准确性,文中使用中国糖碳、合成本底和成对样品来评估新购置的Quantulua-1220型低本底液闪仪的本底、探测效率及仪器的长期稳定性等重要性能指标是否满足14C测年要求。测试结果表明,在一般工作环境下,液闪仪的本底低于0.5cpm,最大可测14C年龄估计值为48ka;由于猝灭因素引起的年龄偏差不超过100a,新液闪仪经过10个月的运行后,所测定的14C年龄具有可对比性  相似文献   

4.
宁河普1-Ⅴ孔位于天津宁河县任凤村附近,为蓟运河、潮白河之冲积堆积。该处晚更新世以后地层极为发育,但研究甚少。本文就普1-Ⅴ孔岩芯的花粉分析及C14年代测定作一简报。一、样品采集及分析结果花粉分析及C14测定的样品取自0—55.7米岩芯,其主要为一套薄层、中层状粘土及砂质粘土互层沉  相似文献   

5.
本报告公布14C地质年代数据43个,系本实验室1976年至1979年5月所测定。同时期内测定的考古样品年代数据已分四批在《文物》发表。报告中木头、木炭样品的化学处理同本实验室报告(一)。贝壳等碳酸盐样品用磷酸酸解制备CO_2。泥炭、淤泥和骨头等样品经预处理后,在管炉中通氧气燃烧制备CO_2,并使燃烧气流通过400℃载铂硅铝球催化剂(0.1%Pt/SiO_2-Al_2O_3),以保证样品的完全燃烧。CO_2合成碳化钙的装置和流程与Barker合成碳化锂法相似,但以金属钙代替金属锂。将掺有少量镁粉的细粒金属钙装入不锈钢反应器中(12升CO_2气体,约用80克钙、15克镁),抽真空,再加热到700℃左右,通入经纯化的CO_2气体。一般情况下12升CO_2可在几分钟  相似文献   

6.
对采自西藏金沙江缝合带的花岗岩样品进行了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和微量元素分析以及年龄测定等。研究结果表明 ,这些花岗岩样品属于前人所划分的念青唐古拉岩带中的安多和班戈岩体 ,为花岗二长岩 ,属于钙系 -钙碱性系列。其中属于安多岩体的样品与前人在该地区所描述的稍有不同 ,主要表现在更为酸性和富钠 ;其稀土配分的右倾斜率较小 ,所测得的K -Ar年龄 (15 7Ma)也较前人的结果年轻。属于班戈岩体的其他样品均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所获K -Ar年龄数据(12 1Ma)也在前人测定的结果范围内。此外 ,对其中 1件样品的黑云母和钾长石的4 0 Ar/ 39Ar分段加热测定 ,获得了 (12 9± 1 9)Ma和 (131± 1 9)Ma的坪年龄 ,并揭示出岩体冷却速度较快、侵位较浅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通过南海大亚湾珊瑚1977~1998年22个年层样品14C浓度的测定和研究, 估算出气海交换速率和扩散层厚度, 它们分别为17mol@m-2@a-1和32 μm. 珊瑚△14C年际变化主要受控于海洋因素. 在ENSO年, 南海沿岸上升流加强, 珊瑚△14C出现低值. 珊瑚△14C对于太阳辐射能量变化没有明显响应, 20多年来, 在热带能量驱动下, 尽管存在气-海相互作用和上升流活动的年间变化, 但南海总的状况和海洋热结构仍然稳定.  相似文献   

8.
南海西沙海槽末次冰期以来浮游有孔虫与表层水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南海西沙海槽SA12-19柱状样进行高分辨率的浮游有孔虫和氧碳同位素分析, 并进行14C测年. 结果表明它包含了氧同位素1~3期(第3期不全), 即晚冰期~冰后期的沉积. 对浮游有孔虫定量分析结果, 采用古生态转换函数FP-12E计算各样品所代表的表层海水古温度. 结果表明, 氧同位素1~3期, 本区温跃层有增大的趋势, 尤其在中全新世出现温跃层短暂加深的现象. 表层海水温度全新世冬季23.3~27.2℃, 夏季28.8~29.8℃; 氧同位素2期冬季21.4~24.4℃, 夏季28.1~29.0℃; 氧同位素3期冬季表层水温为21.9~25.2℃, 夏季为28.5~29.3℃. 氧同位素2期冬季表层水温比1期低2~ 6℃. 在冰期向冰后期过渡中出现明显温度回返的“新仙女木事件”.  相似文献   

9.
本报告发表~(14)C测定地质年代数据56个,系本实验室1983年底以前所测。方法基本同前(原思训等,1980),只是在用CO_2、Ca合成CaC_2时不再掺入镁粉,其它步骤不变。测定时采用经1981年9月全国第一次~(14)C学术会议推荐的我国统一的现代碳标准物质——中国糖碳标准。该标准物质经考古研究所~(14)C实验室、本实验室和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14)C实验室标定,其放射性比度为国际现代碳标准的1.362±0.003倍,δ~(13)C  相似文献   

10.
文中使用统计方法对44个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古土壤中胡敏酸、胡敏素的14C测年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组分14C年龄的可靠性。对比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胡敏素可能是古土壤中最古老的惰性组分,其14C年龄可代表古土壤形成(平均)年龄;形成于晚更新世的地质样品胡敏酸与胡敏素的14C年龄差异并不明显,但全新世尤其晚全新世的沉积物中胡敏酸与胡敏素的14C年龄差异比较显著,可能因埋藏较浅而受到更多的污染影响;对全新世(尤其晚全新世)古土壤样品开展不同组分14C测年是保证地质事件年龄准确可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花粉浓缩物的加速器~(14)C年代测定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环境敏感带的风积物、湖积物剖面中采集了 1 7个样品 ,建立了适用于风积物中花粉浓缩物提取的实验方法 .将花粉浓缩物的测年结果与某些已知年代样品作了对比研究 ,进行了花粉浓缩物的加速器14 C测年的初步探索 .结果表明 ,在稳定环境下与沉积物同时沉积的花粉测年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它将为改善黄土高原晚更新世以来年代测定提供一条新的可能途径 .同时 ,将14 C测年与野外地质观察相结合 ,提取了该敏感带晚更新世向早全新世转换过程中 4次主要的季风降水变化的地质记录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区是我国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 也是我国地震多发地区之一。 华北地区历史地震资料记载时间较早且较为连续, 是研究我国强震活动的理想试验场。 选取第三、 第四活动期M≥6.0地震目录作为基础资料研究华北地区强震活动特点。 首先探讨华北地区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 边界带的关系, 然后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华北地区强震活动的轮回性阶段及其期幕活动特点, 最后计算未来5年华北地区发生下一次M≥6.0地震的累积概率和条件概率。 研究结果表明: ① 华北地区M≥6.0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活动地块的边界带, M≥7.0地震则全部发生在活动地块的边界带上, 同时华北地区地震应变释放速率与边界带的构造活动速率呈线性相关; ② 第四活动期各活跃幕的能量释放均低于第三活动期, 因此华北地区未来仍可能发生M≥6.0地震; ③ 第三、 第四活动期的主体活动区存在显著差异, 且第四活动期的强震活动较第三活动期向东迁移; ④ 在2020年年初发生第四活动期闭幕M≥6.0地震的累积概率为80%左右, 而在2022年年底前发生M≥6.0地震的条件概率为50%。 本研究可为华北地区地震大形势分析和中长期地震危险性预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冲绳海槽年代地层与沉积速率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采用AMS14 C ,常规14 C和ESR等方法 ,对冲绳海槽的 6个代表性岩芯进行了对比测年研究 .同时 ,对各岩芯连续性定向样品 ,进行了系统剩磁测量分析 .利用测年数据 ,特别是浮游有孔虫壳体的AMS14 C年龄 ,标定极性事件和极性漂移 ,并据此计算了各站及不同时代的沉积速率 .结果表明 ,槽底平原沉积速率高 ,不亚于东海陆架 ,一般在 1 0~ 30cm/ka之间 ,某些区域高于 40cm/ka ;同时代不同地貌部位或同地貌部位不同时代 ,沉积速率相差较大 ;冰后期沉积速率高于末次冰期沉积速率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我国唐山的7.8级巨大地震,是本世纪以来世界著名的地震之一,为国内外所瞩目。对于这次地震的震级,有人依据当时国外对该震的报导震级和宏观破坏及其波及情况,怀疑中国对该震震级测定的偏低,一直被人们所谈及。为此,作者会同当时一起直接参加这次震级测定的郭履灿、赵荣国,著文“论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震级的测定”,中文发表在《科学通报》1982年第13期上,英文发表在《科学通报》1983年第5期上,给予了论述。随着时间,对于一次著名的巨大地震的研究逐渐  相似文献   

15.
南海大亚湾珊瑚1977~1998年核试验14C年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承德 《中国科学D辑》2003,33(6):529-534
通过南海大亚湾珊瑚1977~1998年22个年层样品14C浓度的测定和研究, 估算出气海交换速率和扩散层厚度, 它们分别为17mol·m-2·a-1和32 mm. 珊瑚Δ14C年际变化主要受控于海洋因素. 在ENSO年, 南海沿岸上升流加强, 珊瑚Δ14C出现低值. 珊瑚Δ14C对于太阳辐射能量变化没有明显响应, 20多年来, 在热带能量驱动下, 尽管存在气-海相互作用和上升流活动的年间变化, 但南海总的状况和海洋热结构仍然稳定.  相似文献   

16.
淡水浮游植物计数与定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奎梅  刘霞  陈宇炜 《湖泊科学》2015,27(5):767-775
显微镜计数法是淡水浮游植物计数最常用的经典方法,是浮游植物生物量测定的基本方法,也是衡量其他测定方法准确性的依据.随着科技的发展,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流式细胞显微镜计数法、库尔特计数法等新型细胞计数法相继问世.对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光密度法、流式摄像机计数法、流式细胞仪法、叶绿素a法等仅能够分析测定浮游植物生物量,而显微镜法是测量浮游植物粒径的经典方法,不仅可以测定浮游植物生物量,还可以进行浮游植物的种类及群落结构分析.以上这些方法都可以用于浮游植物的计数与定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最佳的浮游植物计数方法,如分析方便性、样本处理速率、样本大小等.但显微镜计数法在淡水生态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与时间相关的单光子计数法的(TCSPC)荧光寿命图像显微镜(FLIM),测定了塔中隆起地区密度在0.9521~0.7606g/cm~3的原油和多种类型的石油包裹体的荧光寿命.实验结果表明:原油密度与的平均荧光寿命的相关性较好,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0.0319X+0.9411,可用来计算各类石油包裹体荧光寿命对应于本区地面原油的密度.塔里木盆地塔中1井储层中存在三种类型的石油包裹体,其中A类棕黄色荧光的石油包裹体的平均荧光寿命为2.144~2.764ns,约相当于本区地面原油密度为0.852~0.873g/cm~3,属于早期捕获的成熟油包裹体;B类浅黄白色荧光的石油包裹体的平均荧光寿命为4.209~4.919ns,约相当于本区地面原油密度为0.784~0.812g/cm~3,属于第2期捕获成熟度较高的轻质油包裹体;C类浅蓝绿色荧光的石油包裹体的平均荧光寿命为5.063~6.168ns,约相当于本区地面原油密度为0.743~0.779g/cm~3,属于第3期捕获成熟度很高的轻质油包裹体.  相似文献   

18.
吴章明  曹忠权 《地震研究》1989,12(2):96-96,146
韩同林在《地震地质》第6卷第4期上曾以题为“西藏1411年9月29日8级地震震中位置的讨论”为题报告了他在实地考察及航、卫片的解译结果。文中描述了当雄北、宁中北,羊八井西及九子拉四个地点的“地震形变带”。其中,对宁中北“地震形变带”的描述如下:“宁中北地震形变带位于北纬30°24′,东经90°47′左右。地震形变带绝大部分发育于第四纪堆积坡地上,仅北东地段部分切割基岩。走向北35°东左右,倾向南  相似文献   

19.
每一个14C测定年代数据包括下列内容并按下列位置安排:序号实验室编号样品提供单位及姓名样品名称14C年代(年)14C年代(年)原编号采样日期(距今,5568)(距今,5730)(公元/公元前)(公元/公元前)东经北纬树轮校正年代(年)(公元/公元前)采样地点及物性描述104XZ-218新疆地震局   宋和平黄土4500±904630±90花果山-11991-12-00BC2550BC268081°30′43°40′花果山(伊宁—新源公路)槽子黄土山丘,深度为地表下2m105XZ-219新疆地震局宋和平黄土7815±808045±80734厂-2#1991-12-00BC5865BC609581°30′43°伊宁市734厂后沟表层低山,深度在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滦河三角洲地区野外调查和25个样品的C14年代测定结果,讨论了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对比以及近代构造运动。研究表明,滦河内迭三级冲积扇的形成年代分别为距今18000年前,11000年前和6000—3000年之间。在全新世中期,渤海湾北岸发生过海侵。三条古海岸线的年代分别为距今5500年、3700年和350年。本区地面下沉最大幅度为10米左右(姜各庄)。由于滦河最新三角洲的西部和东部地壳下沉速度不同,使滦河河道自全新世中期以来不断向东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