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南海更新世的放射虫生物地层学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根据南海南沙海区 1795 7 2柱的放射虫定量分析 ,发现 6个放射虫事件并据此建立了 5个放射虫带 (NR1~NR5 ) .这 5个放射虫带的绝对年龄和 6个标志种的分布是直接根据古地磁和氧同位素记录的对比而确定的 .南海南沙海区 1795 7 2柱放射虫生物地层资料与赤道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的放射虫生物地层资料的比较显示 ,它们与赤道太平洋的年龄较接近 .  相似文献   

2.
日本海的形成与演化一直是研究边缘海问题的热点之一.日本海位于亚欧大陆东北缘,太平洋西岸,同时受到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鄂霍次克四个板块的相互作用,构造环境复杂.海域内的地形以弧后盆地为主,相间分布着海隆、沙洲、海底高原和裂谷等,是西北太平洋上独特的地质和地貌构造单元.因此,研究日本海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西北太平洋弧后盆地的形成机理和海沟的俯冲机制.本文首先通过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收集到的地质及地球物理学数据,对日本海的构造环境和地貌特征进行详细地描述.然后,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在有关日本海的研究中仍存在的争议性问题并加以描述,包括日本海的形成时间、日本海的形成模式和日本岛弧演化等问题.接着,通过回顾前人提出的日本海的演化模式,我们发现日本海的形成与周围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根据周围板块与欧亚大陆之间可能的相对运动,我们把日本海的演化模式分为四类:(1)仅受到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2)仅受到菲律宾海板块的俯冲作用;(3)同时受到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俯冲作用;(4)形成初期仅受到太平洋板块的作用,随后受到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协同作用.最后对日本海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国际上至今尚未在白令海建立起可供区域对比的晚新生代放射虫生物地层,总体上该海区的地层序列研究程度较低.利用IODP323航次U1340井位中保存较好的放射虫化石对白令海南部上新世以来的层序进行了详细的生物地层学分析,从604 m长的岩芯中获得放射虫102属、227种.依据该井位中放射虫地层标志种的分布特征,建立白令海南部上新世以来的5个放射虫生物化石带并识别出25个放射虫地层事件;综合U1340井位中有效的生物地层事件年龄和古地磁数据的综合分析结果建立相应的深度-年龄曲线,估算了各生物地层事件绝对年龄的近似值;对U1340井位与其他邻近海区已建立的早上新世晚期以来放射虫化石带进行系统对比,进一步完善并解释了北太平洋中-高纬度的放射虫地层资料及其相互关系,对比结果表明本文修订后的Botryostrobus aquilonaris带相当于前人同名化石带的中上部.新提出的Druppatractus irregularis-Dorydruppa bensoni带和Spongodiscus sp.带两个新化石带分别与北太平洋亚极区发育的Cycladophora sakaii带及Stylatractus universus带相当.  相似文献   

4.
南海北部陆坡渐新世的蛋白石沉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南海北部陆坡ODP1148孔蛋白石沉积的研究发现, 在距今约30-27.5 Ma的早、晚渐新世界线附近, 放射虫、硅藻和海绵骨针丰度以及沉积物孔隙水中的H4SiO4突然增加, 反映南海在这段时间有较高的蛋白石沉积和保存. 几乎与此同时(约30-28 Ma), 赤道中太平洋的生物硅质沉积的含量亦高. 与大西洋ODP929孔蛋白石沉积的对比表明, 渐新世太平洋与大西洋低纬区的蛋白石沉积呈互补性关系. 早、晚渐新世界线附近在大西洋保存的生物硅质沉积物降低而在太平洋增高, 可能反映了北大西洋深层水的形成和加强, 从而导致两大洋盆之间底层水分馏作用的增强. ODP1148孔沉积物的X衍射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发现, 大部分放射虫、硅藻和海绵骨针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溶解和再沉淀作用的改造, 已经由蛋白石-A转变成蛋白石-CT.  相似文献   

5.
东亚大陆及周边海域Moho界面深度分布和基本构造格局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基于中国大陆和周边相邻各国及邻近海域: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日本、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以及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菲律宾海盆、太平洋及印度洋等地多年来所进行的人工源深部地震探测剖面及所取得的岩石圈结构和构造的结果, 并通过这些资料的分析与研究, 提出了以中国大陆及海域为核心的东亚大陆及海域Moho界面的二维结构分布特征. 依据莫霍(Moho)界面的埋深和起伏变化特征提出: 东亚地域可以划分为18条大小不一的梯度带, 18个地壳块体, 20个沉积盆地与拗陷地区. 这些块体本身的Moho界面深度变化相对平缓, 而不同块体之间却为Moho界面深度明显变化的边界. 基于东亚及周边地域Moho界面展布和块体分区与梯度带的分布特征, 对造山带与沉积盆地、断裂体系与裂谷、板块边界与海陆耦合及构造格局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南海北部东沙海底冲蚀河谷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覆盖南海北部东沙区的50多条多道地震剖面进行了解释.通过剖面解释,发现东沙隆起后,南海北部海底地形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其中包括东沙岛在陆架坡折处的隆起,以及沉积地层以较大的幅度向上翘起.向上翘起的地层在很大的范围内遭受海底剥蚀.在东沙隆起区的北侧,海底发育下切沟.本文解释为现代海底在更强烈的剥蚀条件下形成的海底冲蚀地形,称为海底冲蚀沟.海底冲蚀沟分布于东沙岛的北侧,大致与陆架坡折线,以及600m等深线相平行,其宽度一般在20km左右,NE-SW向长度可达200km,本文称为东沙海底冲蚀河谷.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东沙岛以北的吕宋海峡都有黑潮分支从太平洋贯入南海.这一黑潮分支在冬季演化为太平洋-印度洋贯通流,在夏季演化为吕宋海峡次表层流.东沙海底冲蚀谷的分布与太平洋-印度洋贯通流,以及吕宋海峡次表层流的位置完全一致.本文认为,黑潮分支在遇到南海北部陆坡的阻挡后,黑潮水体由陆坡向陆架堆积,并因水深变浅,水体通过空间变小而使流速加大,从而有能力对海底产生剥蚀.东沙区海底地层的剥蚀,以及东沙海底冲蚀谷的发育都是黑潮分支在东沙陆架区形成的强底流和海底长期耦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南海瑞雷面波群速度层析成像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立  薛梅  Le Khanh Phon  杨挺 《地震学报》2012,34(6):754-772
南海处于欧亚板块、 菲律宾海板块、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交汇处, 其地质和构造作用十分复杂.通过面波群速度成像, 给出了南海及邻区的三维横波速度分布并分析了其地球动力学意义.南海西部和南部新布设的地震台站使得利用单台法时路径覆盖比过去更好. 特别是在华南地区, 新的台站分布能够弥补该地区地震少且台站少造成的射线密度不够的缺点. 首先运用多重滤波法得到南海周边48个台站周期为14——130 s范围内的基阶瑞雷波频散曲线图; 接着通过子空间反演得到整个区域在不同周期时的群速度分布; 最后通过阻尼最小二乘反演得到不同深度切片上的横波速度分布及不同纵剖面上的横波速度分布. 结果显示: ① 海盆速度较高, 且速度分布很好地勾勒出海盆的轮廓. 浅层较高的横波速度说明海盆都具有洋壳性质, 而深部较高的横波速度则可能对应扩张中心生成洋壳后残留的高速物质. 不同海盆速度上的差异与它们的热流值和年龄大小一致.海盆下的高速异常在60 km以下消失, 且在一定深度范围内由低速区替代. 在低速区下200 km深度, 在南海海盆观测到一条NE-SW走向的高速异常, 可能与古俯冲带有关. ② 环南海出现明显的高速区, 对应俯冲带特征, 且这些高速区速度差异明显且有间断, 说明俯冲带的非均质性和俯冲角度的差异. ③ 在环南海高速区内侧(向南海侧)观测到不连续的低速区. 在浅层, 这些低速区反映了沉积层和地壳的厚度特征. 在地幔, 这些低速区可能对应于古太平洋俯冲带的地幔楔或者也可能反映了南海海盆停止扩张后残留的地幔熔融物质. ④ 南海海盆岩石圈的厚度为60——85 km.   相似文献   

8.
通过白令海B2-4和B2-9柱状样中放射虫Cycladophora davisiana的高分辨率研究发现, 它们分别与格陵兰冰芯GISP2和SPECMAP氧同位素记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从而识别出B4-2柱中C. davisiana记录的千年尺度气候事件, YD和B/A事件, Heinrich 1和D/O1事件, 以及B2-9柱中分别与氧同位素事件2.0, 3.1, 3.3, 4.0, 5.1和5.3对应的C. davisiana事件b, c1, c2, d, e1和 e2. 经过C. davisiana含量曲线与格陵兰冰芯GISP2和SPECMAP氧同位素记录的调谐, 建立了这两个柱状样的深度-年龄框架, 为下一步的古气候与古海洋学研究提供了地层学基础. 这两个柱中C. davisiana在冰期高的含量说明, 它们可以作为冰期亚北极太平洋中层水的替代物, 并进一步证实冰期亚北极太平洋中层水产生于白令海.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径及邻近东海海域2014年5~6月期间的调查,研究了海水中溶解钡(Ba)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评估了黑潮对东海海水Ba的影响和输入通量,将Ba作为指示指标定量刻画了黑潮入侵东海的范围与程度.黑潮主流径各站位海水中溶解Ba垂直分布上从表层至深层浓度逐渐增高,浓度范围为4.91~19.2μg L~(-1).东海海域表层海水Ba浓度分布以近岸海域为最高,向外海逐渐降低;底层则出现近岸和外侧海域Ba浓度高,陆架中间海域Ba浓度低的现象.水交换模型估算得出黑潮水在5~10月间向东海的Ba输入通量共计为2.19×10~8kg,并以次表层水的输入通量为最大.调查海域Ba的分布特征指示黑潮在台湾东北部海域涌升,台湾海峡北向出水抑制黑潮表层水向东海陆架入侵,黑潮次表层水从陆架底层外侧逐渐影响东海.以溶解钡(Ba)作为端元估算参数计算得出,在调查期间,黑潮表层水对东海陆架区域影响不大,黑潮次表层水沿陆架底层向上爬升,从台湾东北海域沿陆架中部向西北方向侵入,形成一支黑潮入侵流,至钱塘江口附近黑潮水占比仍可达到65%左右.东海陆架底层外侧大部被黑潮水所控制,100m等深线以深处黑潮水能够占95%以上的比例.在台湾东北部DH9断面,黑潮次表层水从陆架坡折处沿底部向西侵入,黑潮水占比95%的位置可达122°E左右,垂直向上黑潮水所占比例越小.海水溶解Ba可以细致地刻画黑潮入侵东海的情景,其地球化学特性使其成为指示黑潮入侵东海的有效指标,为定量揭示黑潮与东海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南海位于太平洋板块、印澳板块和欧亚板块交汇处,自晚中生代以来历经张裂作用、海底扩张以及印藏碰撞、菲律宾海板块西向运动等构造事件的叠加改造,不仅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构造格局,而且堆积了厚薄不均的沉积层.为了考察沉积层密度改正对利用重力资料分析南海不同尺度构造特征的影响,本文利用南海各区域不同深度沉积层的地震波速度及钻孔密度等数据,建立了沉积层与沉积基底密度差随深度变化的二次函数关系式,并基于该关系式,计算了南海沉积层相对基底密度低而产生的重力异常值.结果显示,南海沉积层的重力异常值在海盆区介于-40~-60 mGal,而在堆积巨厚沉积物的莺歌海盆地可达到-135 mGal;相对于空间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经沉积层重力异常改正后的地壳布格重力异常更能突出深部不同尺度的密度结构和莫霍面的起伏特征,其总水平导数模更突显了南海西北部红河断裂带的海上延伸;利用谱分析技术估算岩石圈强度时,经沉积层重力异常改正的地壳布格重力异常数据获得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值更为符合地质实际,特别是在长条形的巨厚沉积区如莺歌海盆地和马来盆地.分析表明,重力异常的沉积层密度改正对揭示南海构造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白令海盆pCO2分布特征及其对北极碳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所观测到的白令海及楚克奇海表层海水CO2分压(pCO2)的变化及其异常, 研究了白令海盆pCO2的分布特征及与周围水文环流的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 与具有高生产力的白令海陆架区不同, 在白令海盆观测区内, 叶绿素整体水平较低, 生物作用不是pCO2空间分布的主要调控因子, 而水文环流要素呈现出重要影响, 是典型的高营养盐低叶绿素(HNLC)海区. 研究表明, 白令陆坡流(Bering Slope Current; 后变性为阿纳德尔流, Anadyr Current)对白令海盆pCO2空间分布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HNLC的白令海盆流过来的白令海亚北极水, 将补充西北冰洋夏季几乎耗尽的表层营养盐, 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 增强对大气CO2的吸收能力, 形成有机碳汇; 另一方面, 注入白令海的淡水来源的无机碳在白令海没有向深海输出, 多数会通过阿拉斯加沿岸流注入北冰洋, 形成一个重要的无机碳汇, 这两大碳汇都在北极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部海区及其邻域受到来自欧亚、太平洋和菲律宾海板块运动的共同作用,其是认识中国边缘海形成演化的天然实验室.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东部海区及其邻域的地球物理场特征,采用重力反演方法计算了该地区的莫霍面深度,根据地震层析成像的反演结果分析了研究区的地壳和岩石层速度结构,并从地热、断裂带、天然地震分布和应力场特征等方面对该区域的地球动力学特征做了进一步的分析.通过分析、反演计算可以得出:中国东部海区的陆架区的重、磁场特征与中国大陆重、磁场特征分布趋势与走向相同,是大陆地球物理场向海域的延伸.东海陆架盆地区和中国大陆东部的地壳结构和走向趋势相同,是大陆地壳向海域的延伸.东海东部及其边缘海域、海槽为过渡性质地壳,由于地壳性质的转变,说明冲绳海槽应为东海大陆架的自然终结.地震层析成像反演结果为研究岩石层地幔的结构组成以及形成演化的深部动力因素提供了依据,32+km深度处的速度图像基本上反映出莫霍界面正下方的速度分布特征及莫霍面的起伏形态,其与重力反演计算的结果相符合.70km深度上的速度图像反映出东部海区深部结构南北分块的特征,海区表现负速度扰动,推断已部分进入软流圈.110km深度处的速度图像表现为大范围的低速异常,只有扬子块体有正异常显示,进一步验证华南华北块体减薄.中国东部海区及其邻域地球动力学特征主要为:冲绳海槽高热流异常区显著,热流分布明显和沟弧盆体系的构造特征相吻合,呈现NE向条带状分布;断裂体系显示出"东西成带"的待征;冲绳海槽和琉球海沟区域具有地震活动的成带性,地震震中的分布密度远大于远离板块边界的大陆内部;其现代应力场从北到南由NE向逐渐转为NEE至SE向,总体呈向东发散的扇形分布.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海海平面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对中国近海14年多的测高海平面同化格网资料进行分析,给出了黄海、东海和南海各海平面变化主要主成分的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特征.用标准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各海区主成分时间变化序列的时频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各主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当地的海洋环流或洋流特征相对应.时频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近海海平面变化的显著周期主要为年周期信号.其次,黄海和东海还显示准2个月的非稳态信号,东海和南海具有较显著的半年周期信号,东海半年周期信号的能量不稳定.此外,在南海及台湾东部海域,首次发现存在较为显著的准540天周期信号,其动力学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坎门和西沙验潮站资料的时频特征分析也验证了该信号的存在.最后本文给出了中国近海海平面在1993~2007年间的平均上升速率和其区域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南部-东南部近海的海相沉积记录,为南海在古近纪的断陷和破裂不整合发生时间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东海至台湾地区海相沉积较早,从早古新世就已开始,到中始新世向西南扩展到南海中部区域.在这些区域存在沿东北向构造带分布的细长形古近纪中国海,可能属于古太平洋西缘的一部分.中始新世南海地区强烈的断裂和沉降作用造成海洋沉积从东海及台湾地区扩展到南海东侧.到晚始新世,海洋环境在东海-台湾地区发生收缩变浅,可能与台湾-台西南盆地一带的初期破裂和扩张造成的局部隆升有关.大范围破裂不整合发生在33~34Ma期间,导致渐新世半深海沉积物广泛发育.在南海反映破裂不整合的半深海沉积记录不仅出现在靠近洋陆交界的ODP 1148站和IODP U1435站,也出现在其他一些陆架-陆坡站位,记录了南海的初始形成历史.  相似文献   

15.
东海的来历     
东海是中国东部的大型边缘海,具有复杂的陆架盆地、特殊的沉积构成,以及西太平洋陆缘典型的沟-弧-盆构造体系,记录了大量大陆边缘演化、盆地形成和环境气候演变的信息.研究表明,在晚白垩世之前,华南大陆以东并无东海,而是古太平洋相伴.晚白垩世之后原始的东海开始形成,其后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先后经历了晚白垩世至早始新世的被动陆缘阶段,以及中始新世以来的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两期俯冲和弧后扩张,奠定了现今东海西部为水深小的宽陆架,东部为水深较大的冲绳海槽的构造格局.现代的东海是在末次冰期(1 5 k a B P)之后形成的,海平面的变迁塑造了现代东海的海底地貌.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海及邻近海域一条剖面的地壳速度结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1982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东海海域进行了二十多个站位的遥测浮标折射地震测量,1991年又在东海陆架区进行了OBS测量,本文在我国东海域选择了横穿东海陆架,冲绳海槽,琉球岛弧,琉球海沟和菲律宾海盆的一条剖面,利用上述折射地震资料及其它该剖面附近的折射地震资料,对该剖面的地壳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速度年代对比。研究表明,剖面的速度结构在纵向上和横向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横向上可分为三隆三盆,纵向上大致可划分为1.8-2.2km/s,2.4-2.8km/s,3.0-3.6km/s,4.2-5.1km/s和5.75-6.0km/s的速度层,从地壳的速度结构否则 本海区至少有如下的沉积旋回:降冲 槽的中抽外,上新世纪至第四纪本海区沉积环境稳定,而冲第槽中轴可能一直处于构造活跃的状态;始新世为本区沉积的全盛渐新世该区域处于抬升的时期,钓鱼岛隆起区、琉球岛弧隆起区在此期的沉积被剥蚀殆,东海陆架和冲 槽此时斯 沉积也受到相当程度的剥蚀,东海陆架盆地和冲绳槽此时期的沉积也受到相当沉的剥蚀。,东海陆架盆地和冲槽盆地的出现可能在5.75-6.0km/s的速度层沉积之后,菲律宾海盆为典型的大洋地壳结构。  相似文献   

17.
贵州新民剖面大隆组的微化石丰富,保存较好.其中,放射虫鉴定出7属9种,全部为球形放射虫,未发现阿尔拜虫类和十字多囊虫类分子,反映该剖面为相对浅水环境条件下沉积形成;海绵骨针鉴定出9种类型.通过对放射虫壳体和海绵骨针个体的定量统计,以及TOC和地球化学元素的分析发现:该放射虫组合与TOC之间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表明Copicyntra和Paracopicyntra两属为代表的球形放射虫组合可以作为指示硅-泥质岩层序古生产力的一种替代指标.但放射虫、海绵骨针丰度与生物硅之间相关性较差,可能是生物硅溶解和沉积过程中受到海水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认识日本9级大地震参数、震源机制、地震序列等基本信息入手,描述了日本东海岸9级大地震的主要特征,初步分析了该地震与日本海沟、南海海沟、千岛海沟地震带8级大震活动的时空关系及其成因,讨论了日本海沟、日本岛弧强震活动与中国强震活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为系统了解南海海底热流特征和岩石圈热结构与地表构造的关系,本文首先以最新海底热流为约束,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得到整个南海的"热"岩石圈底部边界(底界)的埋深,然后开展详细分析壳、幔热流贡献以及岩石圈热结构与地表不同构造单元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显示南海岩石圈底部边界埋深为30~100 km,最浅埋深集中分布在南海海盆水深大于3000 m的区域(如南海西北次海盆、西南次海盆和东部次海盆西侧),以及南海北部陆缘中部、莺歌海盆地、中建南盆地和南薇西盆地,体现了南海深部结构对地表不同构造单元的控制作用;靠近海盆东侧的马尼拉海沟具有较低的海底热流,对应岩石圈底界埋藏也较深,可能与南海和古南海洋壳俯冲有关;吕宋岛弧(119°E—122°E和13°N—17°N)表现出较高的海底热流,同时具有较浅的热岩石圈底界埋深,可能与南海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双向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20.
南海北部深水底流沉积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南海北部深水陆坡区存在极为活跃的深水底流沉积作用. 通过浅地层地震剖面解释发现, 该地区由于深水底流的搬运作用, 在水深1000~2700 m左右的陆坡地带形成NE-SW向分布的迁移水道. 在水道东侧断续形成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推进的高沉积速率堆积体, 堆积体内部叠加层呈NE-SW向前积堆积特征, 由牵引流沉积而成. 发育在东沙群岛东南侧的高沉积速率堆积体就是其中之一, 其12 ka以来沉积速率高达97 cm/ka, 是南海目前所知沉积速率最高的海区. 地震剖面显示, 该深水底流极有可能是由进入南海的西太平洋环流演变而成, 挟带南海北部来源的沉积物沿大陆坡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搬运沉积, 最终消失在中央海盆中. 由于深水底流作用的存在, 造成南海北部深海区复杂的搬运沉积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