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本身是一个涉及因素众多的复杂体系,对它的评估也是涉及到地震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问题. 本文首先提出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概念,把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震后恢复时间等3个方面作为衡量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准则;围绕这3个准则,从影响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众多复杂因素中抽取出六大因素,并用一些简单、可测量的指标来代表这六大因素,建立起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指标体系;然后建立起指标体系与上述3个方面评价准则¾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恢复时间的联系;最后,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将3个评价准则综合成一个防震减灾能力指数.从而为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提供了一个较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框架. 理论体系的建立能够在绝对上、定量上评价城市的防震减灾能力,从而指导城市进行防震减灾决策.   相似文献   

2.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定义及评估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是一个涉及因素众多的复杂体系,对它的评估也是涉及到地震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概念,把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震后恢复时间三方面作为衡量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准则;围绕这三个准则归纳出影响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六大因素,并用一些简单、可测量的指标来代表这六大因素,建立起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指标体系;然后再分别建立这些指标体系中的各种因素或其子因素与评价三准则中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恢复时间的联系;最后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将三个评价准则综合成一个防震减灾能力指数。从而为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提供了一个较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框架,可对城市的防震减灾能力进行定量的评价,指导城市防震减灾决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应急基础数据库的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是一个涉及因素众多的复杂体系,对它的评估也是涉及到地震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问题。对城市承受地震灾害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并有针对性的加强其薄弱环节是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已有的防震减灾能力评价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数据项,提出一个简化的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指标体系,快速评估城市的防震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4.
城市非工程性防震减灾能力对于降低城市地震灾害具有重要作用,但该概念中含有众多影响因素,而且与城市的空间分布情况有关。为了科学的评价分析该能力,本文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对城市非工程性防震减灾能力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多层次结构模型,确定各因素影响权重,并将其嵌入Arc GIS平台,关联城市空间分布形成数据库,开发了城市非工程性防震减灾能力评价系统,实现了快速评价和结果可视化,可以有效提高决策效能,为未来城市非工程性防震减灾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城市防震减灾工作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城市承受地震灾害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并有针对性的加强其薄弱环节是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是一个涉及到社会、人文、管理等学科的系统工程,因此建立一个符合该系统特点和客观规律的评估体系就需要综合各学科知识,考虑各种社会影响因素,就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完善了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的理论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6.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中的可接受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搜集国内外破坏性地震的人员伤亡数据及1985年以来国内其他自然灾害(如水灾、台风等)和人为灾害(火灾、交通事故等)引起的非正常死亡情况的相关资料,结合专家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采用可接受风险研究中的F-N曲线和ALARP准则,统计分析了各类灾害的可接受生命风险指标,从而建议了地震人员伤亡的风险值.利用该风险标准作为评价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控制性指标,指导决策者对公众生命风险进行合理的选择,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结果表明,风险分析的定量表示方法可以应用到城市防震减灾能力的评估中,并可以作为评价城市防震减灾能力强弱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中国区域防震减灾能力的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认识中国防震减灾能力的区域差异,实现中国防震减灾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目标,从绝对和相对2个层面分析了区域防震减灾能力的内涵,进而构建了围绕1个目标层,设定3个准则层、13个指标层和16个变量层的区域绝对防震减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提出了区域绝对和相对防震减灾能力的评估模型,并绘制了中国区域绝对和相对防震减灾能力分布图.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绝对和相对防震减灾能力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前者与后者之间的分布特征也是截然不同的,即绝对能力表现为东部地区普遍高于全国平均能力水平,中部和西北部地区大多持平或低于全国平均能力水平,青藏高原地区最低;而相对能力则表现为能力低值区集中分布于华北、南北地震带、东南沿海和东北平原等地.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融合多种学科和高新技术的复合杂系统,是政府进行地震灾害科学管理的辅助决策工具。震前,可为政府部门找出抗震薄弱环节,为地震灾害预测提供科学依据,震时,能快速作出科学化,程式化的应急响应,辅助政府官员进行抗震救灾指挥决策;震后,能快速估计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辅助政府做好震后恢复救助工作。介绍在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研制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步骤及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9.
将故障树法用于区域防震减灾系统脆弱性评估。在深入研究防震减灾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防震减灾体系标准故障树,并根据其结构计算出基本事件的权重。通过比较标准故障树和评估对象基本事件,得出评估对象防震减灾体系的缺失基本事件,继而计算出防震减灾系统脆弱性指数。最后,以河北省某县为例,给出了基于故障树法的防震减灾系统脆弱性评估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增强城市的防震减灾能力,韧性理念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从避难场所韧性的吸收能力、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出发,选取24个指标构建避难场所的防震减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地处我国南方港口且经济发达的上海市为例,分析市区31个避难场所的防震减灾韧性水平。结果表明:上海市区的避难场所大部分处于中等韧性水平,该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发现避难场所应对地震灾害时存在的薄弱之处,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可以为我国城市避难场所的韧性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 At the end of last century, the Committee of 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had called on evaluating the ability reducing earthquake disasters of cities. However, since efficient method to assess earthquake loss of cities does not exist, the proposition did not come true. In 1994, China government put forward that the cities with dense population or developed economy and the areas off the seashore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to resist earthquake (M=6). Un-dou…  相似文献   

12.
Cities’ ability reducing earthquake disasters is a complex system involving numerous factors, moreover the research on evaluating cities’ ability reducing earthquake disasters relates to multi-subject, such as earthquake science, social science, economical science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firstly, the conception of cities’ ability reducing earthquake disasters is presented, and the ability could be evaluated with three basic elements — the possible seismic casualty and economic loss during the future earthquakes that are likely to occur in the city and its surroundings and time required for recovery after earthquake; based upon these three basic elements, a framework, which consists of six main components, for evaluating city’s ability reducing earthquake disasters is proposed; then the statistic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index system and the ratio of seismic casualty, the ratio of economic loss and recovery time are gained utilizing the cities’ prediction results of earthquake disasters which were made during the ninth five-year plan; at last, the method defining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of cities’ ability reducing earthquake disasters is presented. Thus the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theory frame is set up. The frame can evaluate cities’ ability reducing earthquake disasters absolutely and quantitatively and consequently instruct the decision-making on reducing cities’ earthquake disasters loss. Foundation item: State Important Research Project of China (95130603).  相似文献   

13.
城市建构筑物地震损失预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提出了预测城市建构筑物在不同烈度下地震灾害损失的简易方法。首先分析了影响城市建构筑物抗震能力的3个因素——抗震设防情况、建筑年代和结构类型;然后提出了建构筑物抗震能力指数的概念,并确定了将上述3因素综合成建构筑物抗震能力指数的方法;最后利用“九五”期间所做的大中城市的震害预测结果统计回归出房屋抗震能力指数与地震灾害损失——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震后恢复时间的关系。由此可以得到建构筑物在不同烈度下地震灾害损失的简易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鲁北地震危险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县为评估单元,将县城和农村区分开,采用确定性的地震灾害评估方法,建立了鲁北地震危险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能够快速盲肠评估出危险区内的房屋破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为抗震救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铁路桥梁地震灾害评估中多因素影响问题,结合铁路桥梁地震灾害的复杂特点和各结构层次的震害表现形式,从桥面系、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3个方面构建铁路梁式桥地震灾害评估指标体系.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以桥梁承灾系统为研究主体,运用多级综合模糊理论,建立铁路梁式桥震害评估模型.结合汶川地震中一座铁路混凝土...  相似文献   

16.
地震应急测绘信息智能综合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应急测绘信息对于全面获取震区灾情,针对性援救震灾地区有着重要意义。当前针对震区的测绘信息以独立分类形式存在,缺少数据关联性,在整体信息获取上存在较大缺陷,其地震应急响应能力较差。提出地震应急测绘信息智能综合处理方法,构建地震应急联动信息服务技术平台,设计地震灾情辨识框架;通过判断地震灾情辨识框架,提取地震灾情测绘信息的特征向量,得到地震灾情信息关联规则集,引入测绘数据融合算法,将获取的地震灾情信息进行智能融合,获取地震灾害测绘情况的信息融合结果,实现地震灾情的智能综合性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地震应急测绘信息智能综合处理方面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与分析能力,具有较强的地震应急响应能力,为我国震后应急指挥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发生地震时,需根据本次灾害的各个方面的损失程度来确定最终的应急响应级别,目前的地震等级评估办法,主要参考受伤死亡人数、房屋损伤程度、经济损失情况、烈度等,其中部分参考因素需震后较长时间调查之后才能获取,无法及时为应急响应提供参考。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历史上大量地震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地震灾害快速自动评级的方法,综合地震震级、经济损失、受灾人数、衍生灾害等各种影响因素在震害初期快速评估出本次地震的等级,为应急响应的启动提供保障,方便救灾工作的展开。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地震等级评估结果与综合灾害指数灾区分级结果基本一致,且在震害初期就能评估出地震等级,能为应急响应、地震救援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在应对灾害事件和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减轻灾害影响、增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本文运用AHP法,在遵循科学性、优化性和完整性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的中小学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指标体系;并参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指南》(GB/T 33744—2017)中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启用、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建立中小学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综合评价模型,根据专家问卷调查资料,计算并分析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及结果,将其应用在宁夏南部高烈度区中小学校进行能力检验。结果表明,宁夏南部中小学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相对较弱,应加强该区域中小学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提升防范和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