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前言 现场观测是获得自然界物理过程规律性信息的基本手段,对地声,地震这种地球物理学领域的研究,现场观测占有更显著的地位。 地声现场观测总是在环境干扰背景下进行的。在地震活动的平静期,地下岩层中岩石随机微破裂形成的声发射,以及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噪声源,构成地声现场观测的基本干扰背景,我们称之为环境地声。 现场观测表明,时域内环境地声过程是一个平稳的有色随机序列。地声信号,尤其是弱P波,常常被环境地声淹没,抑制环境地声,加强地声异常信号的优势,对地声信号检测、声源定位、信息提取都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鉴定地质构造带的活动性,大地测量是一种重要手段。确定了活动地点,加密观测周期,以了解它变化的频度、幅度、程度,是继续不断地活动,还是间歇性地活动;是小幅度地蠕动,还是大幅度地移动;据此来预报地震、研究地震,亦是当前国内外地震界大力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来,在预报地震、研究地震工作中,形变手段不仅用于中、长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地震动工程特征、地震动衰减的经验性统计、基于地震学的地震动研究、地震动场的空间相关性、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和其他地震动研究等6个方面,综述了16WCEE上的相关论文从一个侧面反映的最近四年地震动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发展趋势。地震动的工程特征依然是一个研究重点,采用多个指标综合表达地震动对工程结构的破坏作用是当前的趋势。基于观测数据的经验性统计,在NGA项目引起轰动之后,研究的重点多在区域数据的收集整理上,一些地区的研究不得不降低限制条件或补充模拟的大地震、近场强地震动"数据"。对强地震动观测数据不充分的地区,基于地震学的估计地震动方法研究成为主流,随机合成地震动的方法最受关注,格林函数的研究仍保持一定的热度。一些论文研究建立空间相关性模型以及在地震动估计中的应用。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是论文中讨论最多的话题,充分表明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地电阻率观测在地震前兆观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大量的观测资料表明,多数中强地震前地电阻率出现了异常变化,而快速地发现、甄别地电阻率的变化是地震前兆信息还是干扰,高效率地做好地电阻率资料日常处理工作是前提。由此,依据地电阻率理论和有关规定,基于V isualC++6.0平台,开发了一款关于ZDSB或ZD8B I地电仪产出的地电阻率资料日常处理软件,旨在介绍本软件算法的理论原理、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法,并结合陇南中心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资料给出了相应的应用实例。应用表明,研发的该软件可以将地电阻率资料日常处理工作系统化,将日常处理工作中大量繁杂的手工操作自动化,能及时地对资料的异常变化做出初步判定,快速地为地震预测部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陶国保  朱平 《地震地质》1991,13(2):129-137
在前人对浙、闽及近海大地构造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地质、物探、同位素年代资料,按地体构造概念提出了我们的见解。本区是一个前新生代地体碰撞构造区,由西往东有下列地体及地体碰撞带:闽西北地体,龙泉碰撞带,浙东南地体,东南沿海碰撞带,温东地体。舟山-平湖断裂是分隔本区与北面不同地质区的平移断层(或古转换断层)。前新生代的大地构造演化就是这些地体漂移、碰撞拼贴和俯冲带跃移史  相似文献   

6.
如何合理合法地选取地震动参数是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地震动参数的取用应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取用,并充分考虑行政与地震动区划之间的差别。本文主要以张家口地区为例探讨如何正确选用地震动参数。  相似文献   

7.
将地震动参数理论预测公式拟合为工程地震工作中常用的地震动衰减关系形式,并将地震动参数(PGA,PGV)理论衰减关系与美国西部以及用转换方法得到的中国东部地震动衰减关系、唐山和海城地震余震的记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地震动参数理论预测公式应用到工程地震工作中是可行的,而且也是需要的  相似文献   

8.
合成地震动方法用于研究强地震动长周期特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  李文艺 《地震研究》2000,23(1):44-50
合成地震动一直是地震学研究中一个非常跃的领域。针对2长周期结构物抗震设计缺少宽频带强震记录的现状,利用“反射率法”和“围道积分法”等合成地震动方法对地震动长周期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合成地震动方法是研究地震动长周特性的一个有效方法;在地震动长周期成份中,面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长周期结构物的抗震设计必须考虑面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垂直向地震作用对节理岩体失稳破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垂直向地震作用对节理岩体地震动力破坏的影响。在仅考虑峰值时,最不利的单向地震动加速度方向是水平倾向坡外,双向则依据破裂机制是拉剪或压剪,加速度分别是水平倾向坡外与向下或向上的组合。地震动的幅值、作用方向及双向地震动的组合都可使岩体的破坏机制发生转化,并且是突变的、不可逆的。较低峰值的双向地震动产生的应力强度因子可能大于较高峰值的单向地震动所产生的应力强度应子。在岩体节理分布特征和静态应力场一定的初始条件下,第一个导致岩体中产生破裂的地震动加速度幅值及其方向的组合唯一地决定了岩体不可逆破坏发展的方向、机制及最终的破坏特征,其复杂性远大于静力作用时的情况。对岩体地震动力破坏问题的认识应充分考虑垂直向地震动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振动台试验中地震动输入是一个关键因素,地震动持时压缩是1-G振动台试验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地震动持时压缩后,地震动特性发生改变,对地基-结构体系动力响应产生显著影响。为了研究振动台试验中地震动输入特性,特别是地震动持时压缩对可液化场地-结构体系地震非线性动力响应的影响,本论文较系统地阐述了振动台试验的整体设计思路,其中重点阐述了相似比设计思路及持时压缩方法、模型地基及结构制备、叠层剪切型模型箱性能、传感器布设及新型传感技术、持时压缩后地震动特性的变化、数据处理方法。成套方案设计思路为振动台试验提供了完备、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特殊的地震动,长周期地震动对结构的危害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选取10条KiK-net、K-NET台网中典型的长周期地震动,以及10条国内外的短周期地震动,对比分析两者时程特征和反应谱特征的差异。将所选长、短周期地震动输入钢框架结构模型;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钢框架结构在长、短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短周期地震动的平均地面峰值加速度是长周期地震动的3.26倍,而平均地面峰值位移比长周期地震动低10.89%;短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钢框架结构顶点加速度响应平均值是长周期地震动的5.16倍,结构顶点位移响应平均值仅比长周期地震动多0.91%;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钢框架结构层间位移角响应较大,结构底部受影响范围更广。对于长周期地震动隐患地区的高层钢框架结构,应对长、短周期震害分别进行考虑;对于中、长周期钢框架结构,建议选用峰值位移作为抗震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12.
地震动研究是抗震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物理模拟按相似原理将地质体缩小为模型,能随时了解地震动过程,可以作为强震观测和计算分析的桥梁,有其独特的作用。超声模拟从波传播的角度研究地震动,既可研究一定范围的地震动分布,也可研究一个场点的地震动过程;既可以简化某些条件、突出主要矛盾,进行单因素的对比研究,也可将各种条件囊括在一个模型上综合研究。从而,超声模拟可以较深入全面地了解震源、传播途径和场地条件诸因素对地震动的影响,是进行地震动物理模拟的理想方法,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一、地震动研究和抗震设计从地震工程的观点着眼,地震动是引起结构震害的外因,是抗震设计防御的对象,地震动工程参数的研究是直接为抗震设计服务的。从历史上看,抗震设计理论与地震动研究有着密切联系,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胡聿贤,1984)。第一阶段可称为静力阶段。在地震工程创立之初,日本学者大森房吉等认为结构承受的水平惯性力为  相似文献   

14.
为新区划图编制所建立的地震动衰减关系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介绍了建立新一代地震区划图所采用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的总体思路,并从资料、衰减关系分区、衰减关系模型、回归方法、转换等方面说明了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的建立过程,给出了我国分区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结果。新的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建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基于更加丰富可靠的强震记录和烈度资料;二是采用了具有大震近场饱和特征的地震动衰减模型;三是采用了使结果更加稳定的分步回归方法;四是在地震动衰减关系分区时考虑了地震活动性特征。与第四代地震区划图衰减关系相比,由于地震动衰减模型的变化和高震级强震记录的增加,高震级下的峰值加速度有所降低,而中强地震区的峰值加速度则在低震级时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高原地震》2021,33(1)
使用褶积滤波、线性回归和相关性方法分析了河北昌黎地震台的地电阻率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降雨是昌黎地震台地电阻率出现"夏低冬高"年变的主导因素;地温对地电阻率日变化有较为明显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电阻率的年变;地下水位的趋势上升,可能是导致昌黎地震台地电阻率自2017年以来的长趋势下降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大震前后听到犹如闷雷、滚石、击鼓声似的地声已屡有记载,于是作为寻求地震预报方法的一种探索,地声的观测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另一方面国内外一些同行们进行过或正在进行着一些关于极微震的观测研究,从国内以往的地声记录看来,其中有相当宁部分就是极微震。目前地震观测系统所观测的一般是频率低于20赫的信息,这些信息通常是地震事件或人工爆破事件,于是无论是按照声频的定义或是地震观测的惯例,都可以把频率高于20赫的地振动事件称之为地声。极微震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低频地声,它的主频率一般在20至60赫,相应地也可以称主频在60赫至300赫之间的为中频地声,高于300  相似文献   

17.
地震动的衰减关系是指地震动随震级、距离和场地条件等变化的经验关系,近年来在我国亦被称为地震动预测方程,是估计地震动及其影响场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地震区划和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被广泛应用。黄土是一种特殊土,在我国广泛分布。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活动强烈,中强地震频发,地震动的衰减关系有其特殊性,总结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研究成果对促进黄土高原地区抗震研究有重要意义。在简要介绍国内外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总结我国学者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基岩和土层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位移以及反应谱衰减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评述和讨论在黄土覆盖地区地震动衰减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文章的研究工作对从事黄土高原地区地震工程研究的科技人员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5,(7)
在"新常态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创新与发展"座谈会上,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利用规划评审中心主任邓红蒂谈到新常态下节地评价的创新与发展。邓红蒂建议,经济新常态下节地评价,一是目标和定位要精准,二是评价领域要更加广阔,三是评价成果要重时效,四是节地评价技术模式要创新。  相似文献   

19.
唐山地震后,我国出现了自发的群众性地声观测研究活动。这项研究的基本依据是:一、地声的历史记载和传说;二、地声的生物效应现象;三、岩石破裂或断层粘滑过程声发射现象的研究。 历史记载和传说中的地声大多是伴随地震的宏观现象,对地震预报的实际意义不大。只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作者几年来在唐山地区进行的地声观测研究工作。其中包括不同观测点的频谱特征;地声的方向性及其序列特征。分析表明,地声的优势频率和震中距有密切的联系,特别在震中区有高频地声存在,此外地声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特征也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