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地球》2017,(11)
<正>澳大利亚四面环海,海岸线总长36735公里,中部以荒漠居多,真正的绿色是四周环海地带。而把这一圈绿色翡翠串成澳洲大陆一个巨大项链的,就是一条全长14500公里的金线、当之无愧雄踞全球最长国道之首的环澳公路,统称"澳大利亚一号公路"。这条传奇海岸线路几乎涵盖了所有悉尼以北最美的风景,大海、小镇、雨林、滑沙、野生动物等各种"澳式独有体验"。如果开汽车沿着一号公路环行澳大利亚走一圈,大约需要20多天的时间。其不同区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大陆的地震速度结构多以面波层析成像、地震折射、接收函数和噪声层析成像为主。澳大利亚大陆的三维速度结构已被总结成澳大利亚地震参考模型(AuSREM)。Pn波走时层析成像可提供整个该大陆更强约束的上地幔结构信息。本文调查了自1993年以来发生在澳大利亚大陆内部大的地震事件的波形和地震震相报告,这些地震事件被固定台站和流动台站所记录。为克服澳大利亚东西部大的横向速度对比和保证震源参数的一致性,所有的地震事件在三维澳大利亚参考速度模型中进行了地震重定位。地震重定位后发现,地震震相的走时残差特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定义Pn波为震中距1.8~15°范围内的初至波。利用FMTOMO方法反演走时差以获得上地幔顶部的P波速度结构,其分辨率为3°×3°。反演结果表明,整个澳大利亚大陆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呈强烈的横向不均匀性。P波的最大速度为8.36km/s,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和中部的前寒武纪克拉通下方,其比全球ak135模型的P波速度快3.99%;最慢的P波速度为7.66km/s,其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缘显生宙造山带之下,较全球ak135模型慢4.74%,这可能与晚第三纪火山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3.
陈晨  张莹 《地球》2012,(5):58-60
2004年,日本畅销小说家片山恭一的一部《在世界心中呼唤爱》使得乌鲁鲁风靡全球。乌鲁鲁几乎位于澳大利亚的中心位置,可以说是澳大利亚的心脏。在日本人看来,如果去了澳大利亚,但是没有看到乌鲁鲁,等于没有来过澳洲一样。所以在这里你会看到许许多多的日本团前来"朝圣"。  相似文献   

4.
王兆馨 《地球》2009,(3):31-33
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国家公园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澳大利亚皇家国家公园建于1879年,世界第二个,在悉尼以南26km,面积8600km^2。公园内有很多悬崖绝壁,多种野花和200多种鸟类。1994年1月,一场大火烧毁了90%的林地,目前正在恢复中。而悉尼以西的“兰山公园”已成为新兴景点,并于2000年入选为“世界遗产地”。皇家国家公园的地位可谓“今不如昔”。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7,(8)
<正>喜马拉雅山脉,藏语意为"雪的故乡",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50米。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其主要部分在中国和尼泊尔交接处。它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海拔8125米),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海  相似文献   

6.
段雯娟 《地球》2015,(4):24-25
<正>"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晚8时30分至9时30分期间熄灯一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地球一小时"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展开,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7,(6)
<正>南极,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南极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分为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部分。东南极洲从西经30°向东延伸到东经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后地、恩德比地、威尔克斯地、乔治五世海岸、维多利亚地、南极高原和极点。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西南极洲位于西经50°~160°之间,包括南极半岛、亚历山大  相似文献   

8.
据香港新华社1978年3月24日转发的一篇题为“激光束可测出大陆是怎样漂移的”报道,摘译如下:澳大利亚大陆的漂移率将由堪培拉附近的奥罗拉尔谷的激光台用向月球发射的激光束来测量。当堪培拉激光台与世界其他台站联合操作时,就能够测量大陆漂移,地轴和旋转速度的变化,甚至大陆象潮汐一样上下起伏的程度。出席全国激光会议的代表由记者陪同参观  相似文献   

9.
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是世界上发现最晚和研究程度最低的一个洲.南极洲以横贯南极山脉为界,东部为东南极地盾,西部为西南极造山带,具有独特的构造环境,是地球上唯一的被地球旋转轴穿过的大陆.南极洲号称世界“寒级”、“冰级”和“风级”,具有极端的气候条件,长期以来,南极大陆的地震观测远远落后其他地方,被认为是没有地震的大陆.  相似文献   

10.
正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的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其西与福建省仅一水之隔。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历史上对台湾的称呼几经变化,始称"夷"。《尚书·禹贡》中的"淮、海惟扬州,……岛夷卉服……",学者认为"岛夷"就是对台湾最早的称呼。《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徐福上书中所称的海上有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后人认为"瀛洲"即台湾。汉朝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澳大利亚地震活动的主要特点,地震区划研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简要地介绍了澳大利亚地震学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工作及人员构成;侧重阐述了悉尼-墨尔本地区的地震快速响应系统,包括建立系统的基本思路,系统的技术装备、结构及其功能,以及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取得的初步效益。  相似文献   

12.
2001年以来全球8级地震呈现新的活跃态势, 7.5级以上强震在空间上呈优势分布, 强震相对集中在西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 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汇聚边界带上尤为突出。 2009年全球发生20次7级以上强震, 其中有15次发生在印度—澳大利亚板块, 近期仍具有延续全球强震活动优势空间分布。 本文在以往关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运动方式以及相关地震活动研究基础上, 将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分为印度亚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 依据强震应变释放资料分析中国大陆西部、 印度板块边界和澳大利亚板块边界之间强震活动可能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中国大陆西部地区与印度板块边界的强震活动有较好的相关性, 印度板块边界与澳大利亚板块边界活动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1914—1993年时段的中国大陆西部地区5个完整强震释放时段与印度板块地震活动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 且中国大陆西部地区强震活动相对印度板块边界地区滞后0~5年, 这对于中国大陆地区强震趋势跟踪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陆内部地震尤其是浅震会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灾害,对其研究十分重要.澳大利亚大陆被认为具有典型的克拉通地壳结构,虽远离板块边界但仍呈现一定的构造活动性,是研究稳定板内块体地震活动性的理想区域.本文调研分析了澳大利亚大陆地震研究进展,发现大部分区域的震源深度很浅,有一些地震造成了地表破裂,地震活动性与新构造特征以及现今动力场背景密切相关.结合新构造和大地测量学等有效地促进了对澳大利亚地震的理解,这为我国东部板内地震研究和防震减灾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20,(7)
正皑皑白雪,晶莹冰川以及在刺骨寒风中蜷缩在一起抱团取暖的企鹅是大多数人对南极的印象。一些曾经到过南极的科考队员,形容他们第一次踏上南极的土地就像是走进了一个迷失的世界。其实在这白雪之下也埋藏的另一个迷失的世界,这就是恐龙的世界。自1842年英国学者欧文首次提出"恐龙"一词以来,人们陆续对大陆上的恐龙化石展开了热切的探寻、发掘和研究工作。迄今为止,已经发现并被正式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20,(7)
正在我国江苏中部沿海,有一片美丽的滨海湿地——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盐城珍禽保护区。盐城珍禽保护区成立于1984年,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11月,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1996年4月,被纳入"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络;1999年11月,被纳入"东亚-澳大利亚涉禽迁徙网络";2002年1月,成为"国际重要湿地";2019年7月,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詹瑜 《地球》2020,(2):72-77
在已知宝石中,钻石是集最高硬度、强折射率和高色散于一体的宝石品种,她美丽、耐久、稀少和难以得到,对250公吨的岩石、砂和砾石进行加工处理之后,人们才能得到1克拉的钻石。因此,也被誉为"宝石之王"。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拥有钻石资源,非洲南部、俄罗斯、澳大利亚等是世界主要的钻石产区。其中,南部非洲的博茨瓦纳产出的金刚石达到宝石级的比较多,澳大利亚出产的工业级占比较高,在澳洲的钾镁煌斑岩体中发现的粉色钻石,品质优异。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6,(6)
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主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雁荡山形成于一亿二千万年以前,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日至纪流纹质破火地。《载敬堂集》载:"雁荡山以瓯江自然断裂,分北雁荡山和南雁荡山。以景观区位分有北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东雁荡山、中雁荡山之称。"其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谢灵运、沈括、徐霞客、张大千、郭沫若等都留下了诗篇和墨迹。  相似文献   

18.
扬子块体西缘新元古代岩浆活动非常强烈, 其成因对研究Rodinia超大陆的演化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这些岩浆岩的成因和形成的构造背景存在地幔柱和岛弧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本文对川西康滇裂谷中康定-泸定-石棉地区广泛分布的基性岩墙群, 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年龄、元素和Nd-Hf同位素研究, 结果表明这些基性岩墙群形成于780 ~ 760 Ma, 与康定花岗质杂岩在时-空上密切共生. 岩浆起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 虽然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受到年轻岛弧地壳物质不同程度的混染, 但元素和Nd-Hf同位素仍表现出板内玄武岩的特征, 很可能是高温地幔柱部分熔融的产物. 本文的研究结果支持华南位于澳大利亚和Laurentia大陆之间的Rodinia超大陆重建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17,(8)
<正>一望无际的冰原、憨态可掬的帝企鹅、飘逸天际的南极光……南极大陆,是人类最后到达的一个大陆,拥有从不曾远离文明世界的众生无法理解的震撼、难以想象的美丽。由于人迹罕至,南极洲的面积几乎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绝对是地球最神秘、最梦幻的地方之一。而每一个来到南极大陆的人都要在这样一份承诺书上签字——"我将尽一切努力不对南极的环境造成污染,不改变和破坏那里的动植物.以此对保护环境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川滇地区位于中国大陆西南部,其西部是活跃的青藏高原,东部是稳定的扬子地台,地质构造活动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强烈碰撞作用密切相关,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构造区之一。由于复杂的地质构造,该地区也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性最强的区域之一,历史上发生7.0级以上地震44次,8级以上地震4次。川滇地区作为青藏高原与扬子板块之间的过渡带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点区域。剪切波对于地下流体、深部温度变化和介质性质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