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35个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为样本,统计分析了三水准超越概率水平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关系。结果表明:50年超越概率63%和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比值,在不同场地类别条件下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李自红 《山西地震》2005,(Z1):25-26
场地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主要目标之一,其结果可作为工程场地上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资料和依据.场地地震动参数是描述地震发生时场地上地震动特性的量,它主要包括场地地表加速度峰值和加速度反应谱.当有土层存在需考虑近地表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时,常采用一维波动模型来计算土层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中硬场地地震动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典型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研究北京地区中硬场地地震动效应。首先,统计分析了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中的场地地震动放大效应。再利用201个工程场地的钻孔资料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分析不同地震动输入下的场地地震动放大效应。结果表明,北京地区中硬场地地震动放大效应明显,得到的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转换系数Ka高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中的值,大震水准下更为突出。因此,如在北京地区直接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中的调整系数,可能会低估北京地区中硬场地的地震动放大效应,降低抗震设防标准。最后指出,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转换系数明显具有区域性,应根据详细的场地地震动效应研究结果,合理地确定场地地震动转换系数。  相似文献   

4.
基于海域场地分类标准,选取南海海域实测钻孔作为计算模型,同时人工构造部分钻孔计算模型,对126条不同特性地震动输入下5种类别场地计算模型开展土层反应分析计算,分析不同地震动输入下不同海域场地峰值加速度和特征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场地类别和地震动输入强度显著影响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和特征周期,场地土越软,地震动输入强度越大,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越小,特征周期越大。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不同地震动输入下不同海域场地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特征周期变化范围,为海域场地工程抗震设防和编制海域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山东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场地效应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场地效应研究在地震区划、地震预警及震害快速评估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收集整理了2004—2012年山东地区2630个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的相关资料,包括场地类型、覆盖层厚度、钻孔剪切波速、自由基岩和土层表面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计算结果。利用上述资料计算得到了每个工程场地的场地效应放大因子和场地指数;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场地效应放大因子与基岩峰值加速度、场地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三者之间的定量统计表达式,实现了场地效应放大因子的连续取值。结果表明,场地效应放大因子与基岩峰值加速度之间为线性负相关,与场地指数之间为非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土层结构对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本文选取和构造了若干有工程意义的典型场地剖面,利用目前工程上广泛应用的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一维等效线性化波动方法,计算了在不同地震动输入下的不同场地剖面的地表加速度峰值和地表速度峰值。利用计算得到的地表加速度峰值和速度峰值计算了不同场地在不同地震动输入下的反应谱的特征周期。研究了不同土层结构对地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影响,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山东地区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收集整理了2010年至2013年期间山东地区830个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的场地类型、覆盖层厚度、钻孔剪切波速、自由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等资料,在计算出场地指数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特征周期与基岩峰值加速度、场地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研究,并得出了三者之间的定量表达式。结果表明,特征周期与基岩峰值加速度的自然对数呈线性相关,与场地指数呈非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西安地区大量钻孔资料的基础上,构造了44个不同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场地条件下的典型场地剖面,利用一维等效线性化地震反应分析方法,计算了不同场地在3种不同强度的地震动输入下的地面峰值加速度,分析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ks随场地类别、等效剪切波速Vse、覆盖层厚度H和输入地震动强度ar的变化特征,指出了按场地类别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调整存在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加速度放大系数随等效剪切波速、覆盖层厚度及基岩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等效剪切波速对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影响大于覆盖层厚度的影响,随着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覆盖层厚度对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影响成份有逐渐加大的趋势;覆盖层厚度对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影响程度随着等效剪切波速的增大而逐渐减弱;加速度放大系数与场地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之间具有较高的拟合度的统计回归关系。由此提出了直接用场地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进行调整的新途径。最后,就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随场地条件的调整方法,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参数影响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很大,在地震动幅值(如峰值加速度)和频谱特性(如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变化上均有体现,而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没有考虑不同场地条件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加速度反应谱平台值的变化。本文介绍了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场地类别的划分方法、场地对地震动参数值的规定和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土层结构、覆盖层厚度等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的影响,以及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最后,就场地分类、影响地震动参数的场地条件、地震动参数随场地条件调整的方法等,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宋星  兰景岩 《地震学报》2020,42(6):769-780
以我国近海海域工程场地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上覆海水的自重影响,构建典型的饱和海底自由场计算模型,运用动力有限差分法开展二维地震反应分析,探讨以不同幅值的SV波、P波作为基底输入条件下上覆海水厚度对海底地震动峰值和反应谱的影响,总结上覆有水和无水场地的地震动结果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当基底输入SV波时,上覆有水场地海床表面峰值加速度小于上覆无水场地地表峰值加速度,海水层厚度对峰值加速度的影响可以忽略;当基底输入P波时,上覆有水场地海床表面峰值加速度大于上覆无水场地地表峰值加速度,且随着海水层厚度的增大,海床表面峰值加速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1.
甘肃文县上城台地的地震记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文县上城台地三个不同高程强震台同时记录到的汶川大地震的9次余震记录,研究场地的地震反应和波的传播效应。通过对比峰值加速度、地震反应谱、加速度时程等地震动参数,全面分析了地震动放大效应与地形的关系以及地震动特征与震源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山脚,山顶的峰值加速度明显放大,并且山顶的地震动在场地卓越周期附近放大最显著;多数地震记录显示山顶处垂直白水江河谷分量的峰值加速度比值大于平行河谷分量比值;地震动绝对持时从山脚、山腰到山顶依次增长。总之,地形条件和其上覆松散层共同作用造成了上城台地的地震动放大。  相似文献   

12.
地震动作用下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甘肃省内两种典型的高速公路沿线边坡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地震动对支护边坡和无支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增大边坡安全系数逐渐降低;支护不但有助于提高边坡自身的稳定性,而且有利于增强边坡坡体的抗震性能.边坡支护设计强度主要依照当地可能遭受的最大地震动计算,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支护提高边坡稳定性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2013年7月22日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东经104.2°,北纬34.5°)发生M6.6地震。甘肃强震动台网在该地区覆盖良好,获得了丰富的主震加速度记录。本文收集整理了此次地震中各强震动台站获得的加速度记录资料并进行了基本处理;经统计分析绘出了峰值加速度分布图。  相似文献   

14.
台湾集集地震近场地震动的上盘效应   总被引:32,自引:12,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俞言祥  高孟潭 《地震学报》2001,24(6):615-621
1999年9月21日(当地时间)台湾集集7.6级地震是一个逆断层型地震.用回归分析法对台湾集集地震的加速度峰值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这次地震的水平与垂直向的加速度峰值衰减关系.从残差分布上看,位于断层上盘和下盘上的加速度峰值与从衰减关系所得到的结果相比存在不同的系统偏差,断层上盘地表的加速度峰值较高,而下盘地表的加速度峰值较低.从这次地震的加速度峰值分布等值线图上也可以看出,加速度峰值的分布相对于断层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性,上盘衰减较慢而下盘衰减较快.在近断层强地面运动研究、地震危险性分析、设定地震研究与震害预测等工作中,应考虑可能地震的震源机制特点,以便使所用的衰减模型更能反映不同地震环境地区的地震动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5.
垂直向地震作用对节理岩体失稳破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垂直向地震作用对节理岩体地震动力破坏的影响。在仅考虑峰值时,最不利的单向地震动加速度方向是水平倾向坡外,双向则依据破裂机制是拉剪或压剪,加速度分别是水平倾向坡外与向下或向上的组合。地震动的幅值、作用方向及双向地震动的组合都可使岩体的破坏机制发生转化,并且是突变的、不可逆的。较低峰值的双向地震动产生的应力强度因子可能大于较高峰值的单向地震动所产生的应力强度应子。在岩体节理分布特征和静态应力场一定的初始条件下,第一个导致岩体中产生破裂的地震动加速度幅值及其方向的组合唯一地决定了岩体不可逆破坏发展的方向、机制及最终的破坏特征,其复杂性远大于静力作用时的情况。对岩体地震动力破坏问题的认识应充分考虑垂直向地震动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保定市及周围地区的地震地质环境,在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等效线性一维波动方程进行土层的地震反应分析。给出50年超越概率63%、10%、2%基岩和地面的水平向峰值加速度、反应谱(场址基本烈度Ⅶ度)和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该结果为抗震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Seismic safety assessment of gravity dams has become a major concern in many regions of the world while the effects of vertical seismic accelerations on the response of structures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This paper first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including vertical accelerations in the sliding response analysis of gravity dams subjected to a range of historical ground motion records separated in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source-to-site distance.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vertical accelerations on the sliding response of gravity dam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for near-source records than for farsource records. The pseudo-static 30% load combination rule, commonly used in practice to account for the non-simultaneous occurrence of the peak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ccelerations, yielded good approximations of the minimum safety factors against sliding computed from time-history analyses. A method for empirically estimating the vertical response spectra based on horizontal spectra, accounting for the difference in frequency content and amplitudes between the two components is investigated. Results from analyses using spectrum compatibl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ynthetic records also approximated well the sliding response of a gravity dam subjected to series of simultaneous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historical earthquake records.  相似文献   

18.
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建筑抗震设防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陇东黄土高原区地质构造环境、历史地震影响与破坏特征、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等几方面的研究,对该区地震动参数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该区黄土场地及地形地貌对地震动参数的放大效应与分区特征.研究表明,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的地震影响主要来自中远距离的大震,地震动持续时间长,长周期部分相对丰富,黄土场地及地形对地震动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地震动参数具有明显的地貌分区特性.最后对比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给出了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建筑抗震设防参数的一些建议,认为在抗震设防参数取值中适当提高特征周期,对峰值加速度则按地貌分区取值.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 In the study of ground motion attenuation model the considered parameters are generally sim-plified as ground motion parameters (acceleration, velocity, displacement, response spectrum, dura-tion, etc), earthquake magnitude, distance and site condition. As the accumulation of ground motion records, it was foun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of ground motion attenuation in tectonicly compressional region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ectonicly tensional region and the peak ground accelerat…  相似文献   

20.
9.21台湾集集地震中场地类别对地震动若干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9.21台湾集集地震主震的404组强震记录按照不同震中距和场地类别进行分组,然后对加速度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的持时、峰值加速度、包络线、反应谱及其均方差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场地条件对不同分量加速度某些特征的影响较为显著,断层方向对地震动水平特性也有一定的影响。该结果对地震危险性分析以及结构抗震验算有一定参考价值。此外,对地震动三分量包络线的研究为三维地震动模拟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