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江宁地电台深井地电阻率观测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宁地电台在原址开展地电观测抗干扰保护工程,采取缩短极距和电极深埋来减轻地铁和蔬菜大棚的影响。本文介绍了江宁地电台深井地电阻率观测系统场地布设方式、安装技术要求和施工要点,并讨论深井观测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试运行1年的深井地电阻率观测数据,发现采用深井观测可减少干扰、缓解地电观测与经济建设的矛盾,是地电观测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河北大柏舍台深井与浅层地电阻率的观测概况,对其观测精度、抗干扰能力、年变规律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深井地电阻率在观测精度、抗干扰等方面均优于浅层地电阻率;深井地电阻率年变规律与浅层地电阻率有着较大差别,浅层地电阻率2个测道的年变化明显,而深井地电阻率的年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台湾车笼埔断层深井钻探计划(TCDP)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车笼埔断层深井钻探计划(TCDP)是台湾车笼埔断层上进行的科学钻探工程。该计划于2004年开始实施,拟通过深达2 000 M的钻探,获取台湾1999年集集MW7.7地震深部断层带的岩芯样本和流体观测资料,并通过一系列的深井探测和观测研究,分析车笼埔断裂产生剧烈错动的原因。本文介绍了台湾车笼埔断层深井钻探计划(TCDP)的基本情况,论述了TCDP项目的科学假设、工作计划、合作项目以及近期的进展。全面了解TCDP相关内容,对我国大陆进行地震研究和深井钻探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和平台深井地电阻率观测概况和台站附近新丰江水库区的地震活动,分析了深井地电阻率数据变化,总结了在6次M 4.0级以上地震发生前深井地电阻率的异常特征。深井地电阻率在中强地震前存在加速上升或加速下降的变化,不同的异常形态可能和地震震源机制解有关。  相似文献   

5.
基于新建成的新疆昌吉深井地电阻率综合观测台站,介绍了台址踏勘和场地测试结果;分析了观测、研究、实验、对比多种需求,依据需求设立了相应的观测分量;讨论了深井观测特有的装置自身一些技术指标的测试功能,给出了接地电阻、线路绝缘测试方法,弥补了当前深井地电阻率观测中的两项现实需求。此外,借助本台站具有的场地条件,完成了近场干扰实验。  相似文献   

6.
深井地震与地球物理观测(Borehole Seismology)是21世纪的一项崭新的高科技项目.为了排除地面干扰,取得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地球物理资料,从上世纪70年代起,国外地球物理学界开始从地面观测向地下深井发展,建设了众多的深井观测台站,并组建了区域深井观测台网.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周至深井概况和水位高速采样技术系统的仪器设备配置。通过对该井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震及强余震的50Hz采样率水震波数字化记录进行分析,与同一台站的测震和强震动记录开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周至深井动水位对全球中强地震具有良好的观测效果,相当于一台深井宽带地震仪。  相似文献   

8.
张江台地表与深井地震观测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江深井综合地震观测站是上海市规则建设的深井地震综合观测系统中首先建成并投入运行的站点,深井中安装了地磁仪、应变仪、倾斜仪、测震仪、孔隙压仪、地温仪、水温仪和水位仪,地表还安装了强震仪和GPS,总计十种测项,同时地表还配备气压计和气温计等辅助观测手段.张江台在2006年就建立了地表台,本文将地表台和新建的深井台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从而得出土层背景噪声的干扰情况;同时参照上海台网其他深井的资料分析综合深井系统对测震单分项系统是否有干扰.结果显示,深井台的背景噪声RMS数值比地表台小个数量级,可以更精确的记录到地脉动数据;深井台的有效动态范围比地表台超出30%;深井台不仅在低频,在高频段25 Hz附近也有噪声影响;深井台比地表台受环境噪声影响要小很多,特别是在低频段优势更明显.同时,对比张江综合深井台的地噪声、动态范围和上海台网其他深井台资料,认为综合深井测震分项数据未受到整体综合系统的噪音影响.  相似文献   

9.
地壳形变深井综合观测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讨论了国内外钻孔应变观测技术近10年来的发展动态,分析了美、日技术的特点,然后,介绍了作者依据自身的技术积累,研制新型深井综合观测系统取得的进展。所研制的RZB型深井地壳形变宽频带综合观测系统采用数字化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具有噪声低、动态范围大的特点;基于井下数据总线技术,使得按不同要求进行观测系统集成非常灵活;通过完善井下探头安装工艺,提高了深井安装的质量。最后,对北京百善和福建漳州两个深井地壳形变综合观测实验站的建设及观测数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白马深井水位的几项震俐资料。分析讨论了含天然气深井水位变化具有较好的反映地下深部信息的能力。认为选择产气量不大,其他条件适宜的气井,进行水位或气体压力变化观测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至深井水震波数字化记录与地震波记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介绍了周至深井井孔概况和水位观测的仪器设备配置,通过对2000年10月6日日本本州7.3级地震的水震波数字化记录的频谱分析,与陕西数字地震台网同一地震事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周至深井可以记录到周期大于2s的水震波,对地动位移的放大倍率约为200倍,带宽大于DK-1地震仪和FBS-3地震计,相当于一台深井宽带地震仪。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相邻井下、地表地震计记录的背景噪声及近震、远震波形特征,以及相关的振幅谱及近震、远震接收函数波形特征。结果表明,井下地震计记录的背景噪声比地表地震计小1个数量级,其近震、远震波形记录较清晰、简洁;井下、地表地震计记录的远震振幅谱和径向接收函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背景噪声、近震振幅谱、近震接收函数、远震切向接收函数波形存在一定差异;由地表地震计得到的近震震级比井下地震计的大0.12,地表地震计到井下地震计之间的P波速度约为2 km/s。  相似文献   

13.
对比分析喀什基准台麦盖提井下和相邻地表宽频带地震计记录的背景噪声、麦盖提ML3.1近震和棉兰老岛ML6.6远震波形记录以及功率谱,并进一步研究了相关的震级差和台站下方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井下和地表地震计记录到的波形特征和功率谱既存在相似性,又具有差异性;井下地震计记录的近、远震波形更清晰、简洁,且功率谱也相对较低。麦盖提台站下方地壳厚度约50km,井下地震计下方59m和地表地震计下方47m深度范围内的平均S波速度分别为0.59km/s和0.47km/s。井下地震计得到的近震和远震震级分别比地表地震计得到的震级小0.518和0.025。本文研究结果对合理布设地表和井下地震计,以及利用其观测数据进行地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洪体  崔仁胜  叶鹏  王宏远  李丽娟 《地震》2021,41(4):148-157
深井井下地震综合观测对仪器的可靠性要求很高, 为满足高可靠性的要求, 我们提出了基于6个斜轴悬挂平动分量传感器的高可靠深井地震计解决方案。 使用该方案的高可靠深井地震计的可靠性是普通三分量地震计的20倍,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高可靠深井地震计方案的优势, 需要掌握各分量的工作状态。 本文研究了所有6个分量传感器输出波形的特征, 提出垂直向波形符合性检验、 水平向波形符合性检验和X、 Y、 Z波形符合性检验方法, 由此掌握各分量传感器的工作状态。 这些方法有助于确定井下各分量地震计的工作状态, 从而决定采用适当的组合来获得相对最佳的X、 Y、 Z输出波形, 最大限度发挥6分量井下地震计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井下综合观测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1世纪以来,井下观测以日、美等国为首迅速进入“深钻井,多分量,宽频带”的发展时期,我国也紧随其后开始了井下综合观测技术的研究.本文介绍了10年来井下综合观测技术在世界各国大陆、大洋科学钻探工程中的应用,展示了各国井下综合观测技术上的成果,并分析比较了各种技术的特点,最后对深井高温高压环境、多测项集成技术和井下安装检测工艺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我国,井下综合观测仍属于技术创新项目,虽然第一批井下综合观测系统已成功研制出来,并在500m以内的钻孔中进行了小规模的实验,但成功经验较少,与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为获取江苏省测震台网井下地震计精确方位角,架设地面参考地震计,将其精确指北,并与井下地震计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利用相关分析法计算22个深井台站精度较高的方位角。研究结果表明,受多因素制约,井下地震计检测结果普遍偏差较大,部分台站水平向分量几乎反向,如提井,需重新进行方位角检测;地面与井下地震计同频带有利于提高相关性,从而获取高精度检测结果;利用不同频带地震计进行井下地震计方位角检测时,对较宽频带地震计进行仿真处理尤为重要;溧阳2台站新建井下地震计检测结果表明相关分析法可应用于井下地震计方位角检测;尽可能选择台基噪声功率谱密度曲线具有明显波峰频段作为滤波频段,有利于提高地面与井下地震计观测数据相关性,提高方位角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选取浙江省测震台网景宁、北仑、南麂岛地震台井下地震计观测数据,采用地震数据波形相关性分析法,与地表地震计同步观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检测并校正井下地震计方位角,结果发现,3个地震台井下地震计方位角实际偏差分别为82.2°、-22.8°、32.2°。分析认为,井下地震计安装易受线缆应力影响,导致方位角与实际偏差过大,应在应力释放完成后固定地震计,并架设地表地震计进行数据相关性分析,以确定方位角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井下地震计方位角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波形相关分析法对井下地震计方位角检测精度及一致性进行分析研究.研究中在地表布设地震计进行不同距离、不同频带多套地震计方位角检测对比测试,并在四川泸州、宁夏灵武、陶乐、河南安阳、清丰、陕西定边等6个分别安装井下甚宽频带、宽频带、短周期地震计的台站,进行地表同台址不同频带多套地震计与井下地震计方位角检测及一致性对比测试.根据全球噪声模型1~10s之间存在明显的噪声峰值的特点,对测试数据进行0.2~0.3Hz带通滤波和仿真处理,通过分析得出,对于不同地震计组合,测试地震计方位角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根据地表不同距离、不同频带地震计组合的检测精度和地脉动记录的特点,认为井下地震计方位角检测精度优于4°.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CTS-1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和模拟仪器DD1、DK1记录的地震资料,发现在地震记录与大震速报方面,数字仪器可以代替原来的模拟仪器,并与模拟记录实现“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