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地区自动站降水特征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伟东  尤焕苓  任国玉  杨萍  张本志 《气象》2014,40(7):844-851
利用2007—2010年北京123个自动气象站逐时降水观测资料,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北京的主城区、西部和北部区、东北区、东南区共分为4个区域的逐时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与实际地形和下垫面类型比较,自动站分类较为合理,避免了在区域划分方面的主观因素影响。主城区降水集中时段最为突出,集中出现在7月逐日20—00时,且降水强度最强,降水量较大,降水小时数不多。西部和北部区降水集中出现在6月逐日18—20时、7月逐日23时至次日03时,降水小时数最多,降水强度不大,降水量不大。东北区降水主要集中出现在7月逐日00—08时和17—23时,降水小时数较多,降水强度不大,降水量最大;东南区降水主要集中出现在7月的逐日02—04时,降水小时数少,降水强度较大,降水量较大。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自动站与基础站降水观测资料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苏省2006年夏、秋季自动站降水资料为例,对逐时、逐日自动站降水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为降低资料插值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对插值方法进行了修正。由南京、扬州、无锡和常州基础站降水资料与相应自动站降水修正资料的对比可以发现,弱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高,且无论对于5mm/hvX内的逐时降水还是10mm/dvX内的逐日降水,自动站与4个基础站均有显著差异,因此对江苏省自动站降水资料进行系统订正具实际意义。另外,对阵性降水和锋面降水的分析发现,无论降水量级大小,基础站降水大于自动站降水的几率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自动站网的建设进行完善。由于自动站与基础站有一定的差异,建议对自动气象站的资料质量进行系统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对2008年的逐日降水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自动站和人工站观测的降水量存在差值,且差值有正,有负,发现其差值随降水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分析其造成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利用张家界2003~2008年自动站与人工站降水量资料,从日降水量误差年平均情况、主汛期日降水量误差及小时降水昔误差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寻找原因和解决办法,结果表明:总体上误差在允许范围,但随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增大而增大,暴雨以上级别降水时,有超过正常范围现象.仪器故障、人为原因产生的误差各有处理方法,系统误差需要改进仪器.  相似文献   

5.
该文利用黔东南2010—2019年203个乡镇区域站和国家站16县(市)站逐日降水资料,对降水量、雨日、暴雨日、极端降水量进行时空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乡镇区域站的降水量、雨日、暴雨与国家站相关性较好,通过α=0.01显著性检验,呈正相关及线性一致增加;全年降水量均呈单峰型、雨日呈平缓型、暴雨日数呈双峰型等分布,但量级均有一定差异,其中,雨日和暴雨日数的峰值期、开始期和结束期等不同。乡镇区域站的降水量主要以两条带状分布,并掺夹3个大值中心区,雨日和暴雨日数的集中区呈零散破碎型分布,极端降水量呈带状型分布;而国家站的降水量、雨日、暴雨日数、极端降水量等呈片状型分布。由于乡镇区域站点分布密集,相较于国家站以点带面,乡镇区域站能更好地反映出山地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曹宇 《山东气象》2004,24(1):54-54
通过自动站与人工站在降水量观测差值的对比,对差值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利用青海省自动站实时资料,挑选出人工影响天气中需要运用的气象要素(风向、风速、降水量、云量、云状等),经过资料处理程序对自动站原始报文的加密格式进行翻译整理,保存为本地文件数据格式。为了运用自动站实时资料直观的显示天气实况,本系统开发了图形显示系统,将每小时一次的自动站资料直观的显示在青海省地图上,为人工增雨指挥工作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人工增雨作业气象要素的作业区域依据,对人工增雨指挥决策和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航线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使用VB语言实现在MICAPS系统中自动站资料地图化和累计降水量的地图化实时显示 ,预报人员可随时查看各地最新的气象要素。  相似文献   

9.
本通过对2002年7月、10月和2003年1月、4月大通GAWS—600型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气温、地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气压和风速6个要素的对比分析,得出人工与遥测两站记录不同要素的差异特点,并简要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周易  江志红  邱欣  李伟  张强 《气象科学》2016,36(5):639-646
利用2012年1月辽宁省1 410个自动站资料,通过资料质量控制,采用WRF模式分析同化,结合自动站资料观测同化进行了辽宁地区4 km分辨率1月气温场建立的试验,同时与不进行同化观测资料、同化稀疏场资料的模拟试验对比,评估3种不同试验下辽宁地区月平均以及逐日、逐时温度的模拟能力,发现WRF模式与自动站资料同化相结合能建立高质量4 km分辨率的辽宁地区1月气温场,1月平均温度的偏差范围大部分低于±0.5℃,对逐日温度绝对偏差一般低于0.6℃,温度变化与观测序列的相关系数高于0.95;逐时温度的绝对偏差一般低于1℃,相关系数高于0.92。同化自动站资料试验的模拟效果,无论对于逐月温度还是逐日、逐时温度都显著优于未同化试验和同化稀疏场资料试验。在复杂地形下,同化自动站后模拟效果的改善尤为明显,逐日和逐时温度模拟的平均绝对偏差降低幅度都能接近0.5℃。  相似文献   

11.
《陕西气象》2016,(2):38-41
基于J2EE开发技术和现有数据库环境,采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设计模式,开发自动站数据查询系统,实现了以网页方式为用户提供汉中市各县区温度、降水量数据查询及图形显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兰州地区2013—2018年4—10月139个自动气象站逐时累积降水量和降水小时数资料,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二维聚类分区,分析不同区域降水精细化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K均值聚类方法将兰州地区降水划分为3个区域,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246、317和427 mm,降水小时数分别为306、404和454 h。分区结果同地理位置、地形高度相适应,与主观分区结果较一致但更加科学精细;(2)3个区域降水分布特征相似,但也存在较明显的地域性差异,降水量集中在7—8月,分别占46%、45%、44%,降水小时数集中在6—9月,分别占55%、53%和53%;(3)从日变化特征看,降水量、降水小时数、降水强度的高值分别集中在7—8月的午后至前半夜、7月的16—17时、8月的00—04时和16—23时。  相似文献   

13.
选择2008年昌吉新老两站址一年的气温、气压、降水量日值的366个对比观测数值(降水量214个数值),使用U和F检验对两地迁站前后日资料的均值和方差进行检验,发现最低、最高、平均气压和最低气温资料在0.05的显著水平下,由于迁站使前后资料的平均值出现比较显著的差异;方差除了降水量序列外,其他要素均在0.0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显著性差异;将各要素的数据标准化后进行交叉对比,发现新旧站气压数据之间的变化频率和浮动都比较一致,标准化曲线基本重合,而气温数据尤其是最低气温,两站标准化曲线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累积距平处理,发现新老站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只是新站序列图形的变化浮动较老站略大。  相似文献   

14.
自动站与人工观测降水量差值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霞  殷明洁 《广西气象》2007,28(3):83-84
通过自动站与人工站在降水量观测差值的对比,对差值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汉中2000—2008年地质灾害个例和气象站、区域站降水量统计分析,建立以前期雨量和当日雨量为综合判别指标的地质灾害预报模型。用工具软件VB 6.0、Serfur8.0开发了汉中地质灾害预报系统,自动读取区域站降水量并显示,随时监测地质灾害重点隐患区的降水情况;用前期雨量、未来24 h预报雨量和各县的逐日降水影响系数,计算地质灾害发生气象条件等级,制作汉中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  相似文献   

16.
研制成功的辽宁省自动站资料显示及降水统计系统将自动站的各种气象要素在MICAPS系统中以图像方式显示出来的同时 ,可提供单站气象要素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显示、降水量累计查询显示以及 72h内自动站资料以不同方式保存的功能。系统为预报员使用自动站资料提供了新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自动站资料显示及降水统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阁  王恕  赵越 《辽宁气象》2005,(1):29-30
研制成功的辽宁省自动站资料显示及降水统计系统将自动站的各种气象要素在MICAPS系统中以图像方式显示出来的同时。可提供单站气象要素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显示、降水量累计查询显示以及72h内自动站资料以不同方式保存的功能。系统为预报员使用自动站资料提供了新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8.
分析引起自动站与人工观测降水量差异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冷湖气象站2014年6月至10月DZZ4型新型站(现用)与Milos500自动站(备份)5个月的对比观测资料,用粗差率、对比差值、一致率等统计方法进行了资料的对比差异分析,得出观测资料的完整性较好,两套自动站仪器观测的风和地温要素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他要素观测资料一致程度较高,在风速和地温的资料应用中,应进行订正处理。  相似文献   

20.
铜仁基本站迁站对比观测数据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通过铜仁国家基本气象站现址与拟迁新址(以下简称新址)2012年1、4、7月同期对比观测的各气象要素差值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新址气温、气压低于现址,相对湿度和风速大于现址,静风频率明显比现址偏小,弱降水时两站址降水量差异很小,强降水时新址降水量明显比现址偏大的结论;以期为该站资料序列延续、订正以及气候资料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