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洪盛茂 《气象》1995,21(10):9-13
分析了1985-1991年冬季雨雪的酸度及化学组份资料。结果表明,降雪的酸雪频率各年均有不同,但都比同季中降雨的酸雨频率低;降雪酸度也比降雨纸;降雪中弱酸性的酸雪出现次数最多,占总次数的4成;在酸雪中酸度值与电导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分析降雪的化学组份发现,降雪中SO4^2-含量越来越高,Cl^-含量呈下降趋势。阳离子中以NH4^+为主。  相似文献   

2.
两广大陆地区酸雨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化学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立文 《气象》1993,19(11):8-12
自1988年1月至1989年12月,建立了一个包括70个监测点的酸沉降测网,进行了常规的干,湿沉降同步观测,获得了大量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两广地区大面积出现酸雨,酸雨污染较严重地区是广东省粤北和珠江三角洲及广西的“汀桂走廊”。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又是SO2,NOx排放量较多的地区。降水酸度季节分布明显,即:春季>冬季>秋季>夏季。降水中主要离子是Ca^2+,NH^+4和SO^2-4,化学组成以  相似文献   

3.
华南准静止锋暖区内降水的物理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兑  甘春玲  陈位超  游积平 《气象》1994,20(2):18-24
介绍了一次华南准静止暖区内降水的物理化学特征的综合观测分析结果。主要有:①暖区内积云降水雨滴浓度不高,但滴径较大,谱型以多峰谱为主;②雨水pH值较低,平均4.43,离子成分中NO3,Cl,SO4,NH^+4,Na^+的浓度较高;③本次降水清除了气溶胶总质量的45%,对Cl,F,NO3的清除率较高;④由于气溶胶中阴离子被雨水清除的效率较高(主要是NO3)而阳离子的清除率低,致使雨水pH值下降,这可能  相似文献   

4.
刘宗庆 《气象》1996,22(6):36-38
该文统计整理了成都市区5个监测点1992-1994年577次降水样品的pH值和电导率,并结合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区降水的年平均pH值(pH)为5.57,酸雨发生频率为37.4%,酸雨相对集中在7-9月。  相似文献   

5.
华南地区大气气溶胶质量谱与水溶性成分谱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为了提供讨论华南地区酸性降水形成机制的背景资料,1988年1月与8-9月,在广州、柳州、韶关、南宁、阳朔、龙门使用Andersen气溶胶分级采样器采集了分级气溶胶样品,并对水溶性的F^-、Cl^-、NO3^-、SO4^--、Na^+、NH4^+、K^+、Ca^++、Mg^++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工业城市中粗粒态粒子显著多于清洁地区。工业城市气溶胶水溶性成分中的SO4^--、Ca^++显著高于清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992 ~1994 年179 个降水过程的p H 值分析发现,这3 年期间兰州市区共出现了21次酸雨,且酸雨出现次数占降水总次数的11 .7 % ;兰州市区酸雨主要发生在夏半年;兰州酸雨的形成与市区空气中高 S O2 和 N O X 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热带西太平洋定点海域降水的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金明  李鹏程 《气象学报》1997,55(5):634-640
对热带西太平洋定点(4°S,156°E)海域长达4个月的降水化学调查,研究了降水中化学成分的变化特征、连续性与断续性降水过程和西风暴发事件(WWBE)及大风暴降雨过程中降水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定点海域(4°S,156°E)纯“海洋性”降水的pH为5.55,其Mn/Fe比值为0.54,Cl-与SO2-4是降水中最大量的离子;连续性降水pH呈“∨”型分布,Eh呈“∧”分布,总-2价硫的浓度S(-Ⅱ)呈降低分布,且最后趋于稳定,SO2-4,NH+4,PO3-4等在降雨开始后一段时间出现最大值,呈现与其它组分相反的行为;断续性降水pH,Eh趋于升高。西风暴发事件(WWBE)期间,绝大多数组分在降水中浓度高于WWBE发生前、后的浓度,而NH+4低于WWBE发生前、后的浓度,PO3-4,SiO2-3则是低于WWBE发生前的浓度,而高于发生后的浓度,大风暴降雨Cl-,SO2-4的浓度比正常降雨时可高达数倍,说明海上大风暴使大量海水滴被卷入空中,又随降雨落下,这时的降水pH也有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8.
全球农作物对大气CO2及其倍增的吸收量估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修兰 《气象学报》1996,54(4):466-473
根据农作物产量资料(FAO1992年),计算出中国和全球各种作物对CO2的吸收总量分别为5.5×108t/aC和28.9×108t/aC。同时以不同CO2浓度下小麦、玉米、大豆等全生育期光合速率实验数据直接计算的C吸收量为对照,与相应的中国产量资料计算结果比较,两者相差2.6%。从而进一步依据作物对CO2倍增反应诊断实验结果,推算出大气CO2浓度比目前倍增(700ppm)条件下,中国和全球农作物吸收CO2总量将增长21%-26%,分别为6.6×108t/a—6.9×108t/a和34.1×108t/a—36.2×108t/aC。研究还表明,单位面积作物年吸C量全球(3.2t/(hm2·8))比中国(4.2t/(hm2·a))低25.4%,而且C4作物普遍高于同类C3作物。  相似文献   

9.
广州春季锋面降水的物理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一次典型华南春季锋面层状云降水的物理特征与化学性质的分层密集观测分析,认识到:(1)本次降水雨滴浓度不高,滴径较小,因而雨强较小;(2)雨水pH值较低,平均为4.78;离子成分中以NH,SO,NO的含量最高,其次是Cl-与Na+;(3)在贴地层内,雨水在下落过程中离子成分是增加的,pH值逐渐升高,增加最多的离子成份是NH;(4)在降水开始后雨水pH值起伏上升,而后持续下降,雨水中Cl-与Na+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西沙群岛大气中海盐粒子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分析了在西沙永兴岛观测的Cl^-海盐核资料,主要结果有:(1)东北季风期干直径大于2μm的Cl^-核平均浓度878个/L,平均含盐量105.4μg/m^3,其中干直径大于4μm的特大核平均为190个/L,最大间观测到干直径57μm的Cl^-粒子,均较该地在1987年5月西南季风盛行期的观测值高。谱型呈准单调下降的幂函数递减谱。(2)随距海面高度增加海盐粒子浓度与含盐量均有所减小。(3)Cl^-粒子  相似文献   

11.
大气探测     
大气探测南阳市降水污染特点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对早期荒僻地区雪样测量结果都表明,在天然条件下,大气中的CO2溶于纯净雨水中,降水的pH值在5.65左右。于是,降水pH值是否小于5.6已成为是否为酸雨的标准。通过对南阳市观测站1995~1997年酸雨资...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2年12月至2003年11月临沂气象台的酸雨监测资料,分析了酸雨的时间变化特征及降水酸性与风向、风速、降水量、天气现象和本地污染物浓度的关系。发现,临沂市酸雨样本占总样本的49.3%,酸雨水量占83.5%,两者皆以秋季最多,一般为雷雨或阵雨等不稳定降水。大于38mm强降水为酸雨的可能性较大,碱性降水一般为小雨。由于监测点和污染源区的相对位置不同,故降水的酸度又受风向、风速的影响,同时与当天的污染物浓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以近红外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为光源,以反射率为997%左右的平凹镜组成的稳定光学谐振腔作吸收池,构建起一套腔增强吸收光谱(CEAS)系统;以二氧化碳气体(CO2)、一氧化碳气体(CO)、甲烷气体(CH4)以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为样品,利用分子在近红外波段的特征吸收,研究了在近红外波段用CEAS技术探测CO、CO2、CH4 等气体的可行性;同时也对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CEAS系统中激光器的波长定标、谐振腔(吸收池)的透射特征等做了研究,获得了CO、CO2、CH4以及CO和CO2 混合气体的特征吸收谱,最后对CEAS技术在定量测量方面的能力做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EAS技术的探测灵敏度可达5687×10-7cm-1,是一种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定量吸收光谱技术.  相似文献   

14.
太湖沿岸湿沉降的化学特性及水体酸化的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太湖沿岸湿沉降的实际监测,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太湖沿岸3个测点自2002年7月至2003年6月大气降水pH值和化学离子组成,并结合文献和太湖水体的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太湖流域大气降水酸化的趋势及地表水酸化的状况。结果表明:太湖地区的酸雨比较严重,沿岸酸沉降具有普遍现象;大气降水中主要阴离子是SO4^2-,约占全部测定阴离子的48%。Ca^2+是主要的阳离子,约占全部阳离子的37%;太湖酸雨频率及酸雨强度近20a来有增强的趋势,但水体pH变化不大,水体有轻微酸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15.
周筠君  龚乃虎 《高原气象》1993,12(4):442-449
本着重研究了在过冷云风洞中,温度为-4—16℃,含水量为1.4gm^-3,爆泡后增长45s的初始冰晶的一些特性。结果表明:(1)初始冰晶质量在-4—13℃有两个峰值,它们是-5.7℃时的1.8×10^-8与-11.4℃时的6.3×10^-8g,而在-8.4℃和-13℃时出现的极小值分别为2×10-9g和5×10^-9g。(2)初始冰晶的浓度值随着温度的降低出现三个递减的峰值,它们分别是-4.2℃  相似文献   

16.
绿洲的气候状况、地形特征、土壤地理特点以及农业耕作与灌溉措施,是影响其景观地球化学特征与土壤水盐关系的重要因素.绿洲土壤水盐关系又与 MODS关系密切相关.人类活动也自然成为影响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绿洲农田景观地球化学特征与土壤水盐耦合关系的重要因素.土壤水盐耦合类型盐化土主要以Cl SO4型为主,其次是SO4 Cl型.就阳离子地球化学特征来看,多为Ca Na型和Mg Na型,其次是Ca Mg型.根据分析结果,可估算出盐化土壤的盐分组成是以Na2SO4,CaSO4,NaCl为主,特别是NaCl水溶性极强,SO4 Cl盐土也就主要 分布在地下水埋深浅、矿化度高的盐化土壤中.绿洲土壤水盐耦合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绿洲景观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变化特征.从土壤化学分析来看,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缺乏是造成绿洲土壤肥力不高的主要因素.干旱区渭干河流域绿洲土壤盐渍化类型明显受到地下水盐分及其化学类型的影响.地下水盐分是土壤盐分的重要来源,也是绿洲景观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首次以我国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密闭箱法对土壤-植物系统与大气间N2O和CH4气体交换进行了原位观测研究,通过结合实验室模拟实验研究表明,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对草原土壤-植物系统温室气体(N2O和CH4)排放通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增加促进草原生态系统N2O排放和CH4吸收作用。温度升高促进草原生态系统N2O排放,但对CH4吸收的影响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用一个全球耦合的海洋──大气──陆地系统模式(IAP/ LASG GOALS)研究因 CO2增加引起的全球增暖,重点是讨论东亚地区气候变化。完成了两个试验,一个是CO2含量保持不变的对照试验,一个是CO2浓度按每年10%增加的扰动试验。结果表明,在对照试验中没有出现气候漂移,在CO2含量加倍时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将增加1.65℃。GOALS模式能较好模拟观测的东亚温度和降水的空间分体和年循环,但模拟的年平均温度略偏低、年降水稍偏大。在CO2含量加倍时,东亚地区温度和降水将分别增加2.1℃和5%,最大增温出现在中纬度大陆上,最大的降水增加出现在25°N附近。  相似文献   

19.
在膜接触器实验装置上,研究了一乙醇胺(MEA)溶液捕集混合气中CO2的操作性能,考察了气液流速、吸收剂和混合气的浓度等因素对出口气相CO2摩尔分数y(CO2)和总传质系数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优化操作条件,确定最佳操作方案.结果表明:y(CO2)随液速增大而减小,随气速增大而增大;总传质系数随流速增大而增大,气速的增大对总传质系数影响不明显;吸收剂浓度增大,混合气CO2浓度增大,总传质系数增大;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操作条件为液速70mL·min-1、气速06L·min-1、MEA浓度20mol·L-1和y(CO2)为10%,此时总传质系数为286×10-4m·s-1.  相似文献   

20.
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海气通量及整体交换系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西太平洋海域弱风、高温、潮湿的大气状态特征,提出了在光滑面存在粘性副层气流中的廓线的层结订正方案。用此模式对西太平洋暖池区TOGACOAREIOP期间,在向阳红5号船(2°S,154°E)获取的海面风、温、湿梯度资料进行了处理。计算结果显示西太平洋暖池区贴水层气流中不稳定层结占50%-80%,其中很不稳定的占10.3%;该海区海气通量和整体交换系数受层结影响远大于受风速的影响;海气通量和整体交换系数随不稳定程度增加而增大,在相同风速下量值可相差4倍以上;其变化范围为0.3×10-3—3.2×10-3。由此可见,层结的影响使它们的变化大于其它海区的结果。在u10=0-10m/s范围内,中性化整体交换系数平均为CDN=1.2×10-3,CHN=1.14×10-3,CEN=1.19×10-3,与Large和Pond(1981,1982)不稳定条件的研究结果相差无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