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春季吉林地区层状冷云中冰晶的形成与雪晶增长特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63年春季,利用铝箔取样技术对吉林地区的降水性层状冷云中的冰晶、雪晶进行了飞机观测。本文摘要给出云中冰晶与雪晶浓度的空间分布、雪晶形状和温度与晶体浓度的关系、雪晶直径随高度的变化以及在一次探测中观测到的雪晶谱的变化特点等观测结果。并根据这些资料对云中冰晶的形成、增长和云中固态含水量大小等问题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枝状雪晶碰撞攀附与折裂繁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机载粒子测量系统(PMS)对新疆冬季一次系统降雪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枝状雪晶间碰撞攀附形成雪团,一方面使直径大于3300微米的雪晶数浓度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又使直径700—3300微米的雪晶数浓度明显减小,同时引起了枝状雪晶的折裂繁生,使冰晶(18≤D<3400微米)数浓度平均增加35%,雪晶数浓度平均增加10%。  相似文献   

3.
由于雪晶形态各异,冰在其所占空间中的充填程度有很大差别;因此,雪晶最大轴径与其质量的相关十分复杂。早在30年代已对此有过较系统的研究,经几十年来的不断补充,目前已对不同形态的雪晶,及其凇附程度得出一系列关系式。但由于雪晶  相似文献   

4.
雪晶摄影     
雪晶摄影是利用现代摄影技术对雪晶进行观测研究的一种手段.过去对雪晶的观测,偏重于观测它的形态美,而现在发现它不仅千姿百态,而且具有很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应用雪晶摄影资料可以研究不少气象物理问题.例如: (1)进行各种天气形势条件下晶型的普查; (2)研究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大小分布,有助于了解降雪云的高度、厚度、温度、  相似文献   

5.
文章提出一个简单的雪晶辐射性质参数化方案, 并利用1998年6月8日华南暴雨资料研究了雪晶的辐射性质对于中尺度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雪晶的辐射性质对中尺度降水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白天尤为显著; 它能够明显地改变中尺度降水的局部特征, 特别是降水中心的强度和位置, 而对降水的分布影响不大。因此, 建立独立的雪晶辐射参数化对提高中尺度模式对中尺度降水的预报能力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酆大雄 《气象学报》1963,33(4):554-561
雪晶形状与气象条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用雪晶形状的观测可以反推高空气象条件,许多研究者多以此作为研究云和降水系统的一项工具,我们在研究华北冬春季降水过程的工作中进行了这种观测,本文描述1963年2月16日比较典型的华北弱天气系统降雪过程中的北京雪晶形状的变化序列,并对这个系统的云系结构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7.
1963年4-6月吉林地区降水性层状冷云中的冰晶与雪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孙可富  游来光 《气象学报》1965,37(3):265-272
1963年4—6月,在吉林地区15次降水性层状冷云的飞行中,用铝箔取样器观测了云中的冰晶与雪晶,共取得432份样品资料。本文将利用这些资料,研究降水性层状冷云中冰晶与雪晶的一般特征。其结论有:(1)云中冰晶(直径为1.1—0.3毫米)的平均浓度为26.2个升~(-1),雪晶(平均直径为1毫米)的平均浓度为0.18个升~(-1);(2)浓度频率的分布较集中,大多集中出现于平均值的一倍以内;(3)云中冰晶与雪晶的平均状况与云顶温度及高度密切相关,云顶温度愈低,高度愈高,云中冰晶与雪晶的平均浓度愈大;(4)云中不同温度或不同高度处的冰晶与雪晶状况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王鹏飞 《气象》1982,8(5):39-41
庐山云雾站1981年5月观测到三次奇特光象(其中4、5两日出现的是同一种光象),这已由苏茂同志在《奇特的大气光象》一文中加以描述。这些光象究竟是什么?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加以探讨。 1.5月4日及5日中午出现的彩色光带根据苏茂同志的描述,我认为彩色光带是“虹彩”  相似文献   

9.
自然云中冰晶生成的核化过程及雪晶对过冷云滴的撞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鉴于冰晶过程在自然降水形成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对冰晶形成的物理过程曾进行过大量研究。由于自然云中冰晶的生成受大气热力、动力学条件及微物理过程等多因子制约,因而在自然云中研究冰晶的形成过程有很大困难,至今有关冰晶生成的核化过程的外场研究仍极少。室内实验可以在控制某些云物理条件下进行,但有些条件(过冷云维持时间、过冷云滴谱等)很难进行逼真的模拟。雪晶对过冷云滴的撞冻是雪粒子的重要增长过程之一;有关雪晶对过冷云滴的撞冻效率,已持续进行多年的室内实验与理论研究。这些研究工作中,都对雪晶形状做了不同程度的简化,对自然云中的雪晶撞冻过程的研究仍极少。  相似文献   

10.
张之錡 《气象》1982,8(1):29-31
大气中的冰晶都是由于冻结—凝华过程而产生的,冰晶的基本形状只有几种,如片状(板状)、针状、柱状……等。但是,这种冻结—凝华过程可以出现于不同的天气条件下,这时所形成的冰晶形状尽管相似,却被称为不同的“天气现象”(如霜、晶状雾凇、雪晶、冰针……等)。 什么是冰针呢?我国现行规范关于冰针的规定是:“飘浮于空中的很微小的片状或针状冰晶,在阳光  相似文献   

11.
北京层状云人工增雨数值模拟试验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何晖  高茜  李宏宇 《大气科学》2013,37(4):905-922
在中尺度WRF 模式的Morrison 双参数方案中引入了AgI 粒子与云相互作用的过程,在WRF 模式中实现了催化功能。利用加入了催化方案的中尺度模式对2008 年3 月20~21 日环北京地区一次层状云系降水过程进行模拟和催化试验。模拟自然降水与实测结果一致,分析微物理特征并在所得分析基础上进行催化试验。研究在不同催化剂量、高度和时刻进行试验对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0 g 的碘化银进行催化作业,在催化后的前30min 之内,地面雨量轻微减小,最大累积减雨量为2010 t,30 min 后,净增雨量迅速增加,最大累积增雨量达到了3.4×105 t。催化开始阶段的减雨主要是由于播撒AgI 后,云水减少而雪晶增多,导致雨滴碰并云滴,云滴向雨滴自动转化过程的减少以及雪晶碰并雨滴过程的增多,然而空中增多的雪晶尚未下落到暖区融化成雨滴。而第二阶段的增雨则是空中增多的雪晶逐渐下落到暖区,雪晶融化成雨滴过程增多。AgI 的播撒率对降水量有明显影响,过量催化会使雪晶平均质量减少,下落速度锐减,从而雪融化成雨水减少,导致雨量减弱,不同催化高度和催化时间的催化结果表明在过冷水含量比较丰富而冰雪晶含量偏少的区域进行催化,增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翻阅气象报刊,发现“像”与“象”这两个常见字混用的情况很严重。为什么会出现“像”“象”混用的现象,而编辑们层层把关还没把住呢?原因有两条:一是有的编辑迷信辞典、字典等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开发西岭雪山地形云形成的空中云水资源,本文基于地基碘化银发生器工作原理,在西岭雪山山区布设合理的作业点进行远程遥控催化人工增雪作业,并利用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和自动气象站加密观测资料分析典型降水天气过程中人工增雪作业前后的雪晶谱与气象数据。结果表明:西岭雪山人工增雪作业时的地面风向风速对碘化银凝结核的入云效率和作业目标区具有较大的影响,降雪量最大可增加22%;可利用多普勒雷达速度场零速度线的变化和正负速度中心的分布确定人工增雪作业区域,并结合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垂直气流分布判断最佳人工增雪作业时机;人工增雪催化作业后,雪晶浓度明显增大,浓度变化趋势与降雪量一致,但不同直径雪晶的浓度增加幅度不同,直径小于1.5 mm的雪晶浓度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14.
应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风廓线雷达与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石家庄初雪预报失误的原因及降水相态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预报中采用的降雪阈值不能反映云中雪晶形成和增长的条件,提取雪晶下降过程中是否融化的温度阈值时所用的资料精度不高,以上两条是导致其预报失误的原因。风廓线雷达垂直径向速度可辅助判断降水起止及相态变化,降雨时3 km高度以下出现一致向下的径向速度,速度值最大超过1.5 m·s-1;径向速度数值减小到1 m·s-1以下且高度下降到1 km以下,可能预示着降水由雨转为雪。微波辐射计反演的温湿廓线因易对云中雪晶形成增长条件以及雪晶在下降过程中是否融化作出判断,故其可以应用于降水相态转变的临近预报。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雪增长过程,建造了一个产生过冷云的垂直风洞。风洞高18米,工作温度可低到-25℃。由超声喷雾器提供过冷小滴,用压缩空气的自动绝热膨胀来产生冰晶。对系统的运行可事先编好程序。注入下种冰晶后,降雪可持续约20分钟。在风洞中成功地生长出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雪晶,包括直径2毫米的枝状雪晶和直径大于4毫米的雪花。  相似文献   

16.
在雪暴期间,进行了降水率和雪晶通量的测量(H.Weickmann,1981)。降水率测量使用了一台水珠计(dew scale),水珠计将降水粒子收集在细丝网上,连续地测量增加的重量并记录在转筒上。测到的最大降雪量是5g/100cm~2,等于500g/m~2,即相当于0.5mm深的水,用后要清洗掉收集器上的积雪,以备下一步测量。雪晶通量的测量使用一架手按照相机同步进行。通过描绘降水率和雪晶通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获得了风暴的生命史。使人惊奇的是,两条曲线在某些范围内是成比例的。换句话说,降水率增大(减小)时,雪晶通量也增大(减小)。有趣的是,我们发现佛罗里达和新泽西州的平均降雨情况也存在着类似的关系。这种分析是根据伊利诺斯州水勘局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执行与美国陆军签订的合同期间获得的大量资料作出的。我们还研究了1975年法国消雹试验期间收集的冰雹资料,也发现存在着这种关系。本文讨论了这些发现对了解降水机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冰雹的形成     
王昂生 《气象》1976,2(4):24-25
夏季,天空有时乌云翻滚,电闪雷鸣,随后,一阵大大小小的冰雹象下雨一样砸到地面,一扫而过,顿时,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什么在闷热的日子里,天上会突然降下冰块呢?在短短的时间内,冰雹是怎样形成的呢?了解这个问题,对于人工防雹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人工防雹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弄清冰雹在雹云中的形成过程,从而设法阻止雹云的发展,以达到人工防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茜  郭学良  刘香娥  何晖 《大气科学》2020,44(2):407-420
降雪是北京冬季的重要降水天气过程,但目前对实例降雪形成的微物理机制的观测-模拟研究较少。本文利用中尺度WRF模式结合外场观测资料,对北京2015年1月24日和11月5~6日两次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山区降雪云系的微物理结构特征及降雪形成的微物理转化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定量比较了云中水凝物含量的比例和降雪形成机制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两次降雪过程的天气形势和水汽输送有较大差异,导致降雪形成的微物理转化机制也出现较大差异。11月5日降雪第一阶段水汽输送较强,云中过冷水含量较高,降雪形成以凝华增长和凇附增长为主,地面表现为雨夹雪天气,而1月24日和11月5~6日第二阶段水汽输送弱,降雪形成以凝华增长和聚并增长为主,地面表现为纯降雪天气;(2)11月5日的雨夹雪天气过程中,云中不仅有冰晶(9%)、雪晶(72%),还有云水(6%)和雨水(12%)的存在,高层生成的雪胚在下落过程中主要通过凝华(78%)和凇附(20%)过程增长。而1月24日与11月5~6日第二阶段的纯降雪过程中,云中水凝物分布相似,以冰晶和雪晶为主,1月24日冰晶含量占28%,雪晶含量占72%;11月5~6日冰晶含量占11%,雪晶含量占88%,冰粒子主要分布在高层。首先高层6~12 km通过云冰转换生成的雪胚下落到低层水汽充足区,然后通过凝华和聚并过程增长,1月24日凝华增长过程占92%,聚并增长过程仅占5%;11月5~6日凝华占88%,聚并仅占3%。(3)垂直上升气流速度与冰晶、雪晶生成和增长过程呈正相关,上升气流带来充足的水汽,配合垂直运动使得雪胚增加,凝华、凇附凇附和聚并过程增强,导致雪晶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3年秋季延安地区一次典型层状云系加密探空和实时雷达观测资料,设计了催化和对比探测方案,计算得出催化影响区及下风方可能采集到响应值的区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催化和探测。云物理响应观测结果表明:PNS粒子探测系统检测到催化后30min,小云滴减少;大冰晶的浓度增加;催化前冰晶以片状为主,催化后可看到有霰坯;催化前大雪晶浓度很小,雪晶之间没有攀附;催化后雪晶浓度增加,且大雪晶增加很多,可明显看到几个雪团攀附在一起形成的较大雪团;雷达观测到催化前拟播撒区内云的回波强度较弱、范围较小,催化后云体明显增大,强中心增加了5~10dBz;催化约1h后影响区雨量均有增加,说明催化引入的人工冰晶,使冰晶凝结比水滴凝结更有利于过冷云水转化为降水,冰晶效应和雪晶攀附过程是这次层状云系降水系统中的主要过程。过冷水冻结释放的潜热,导致云内升速加大,使催化区云和降水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秋季冷锋云系中冰雪晶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了6个过程9个架次的机载PMS资料,给出了山东省冷锋云系中冰晶、雪晶的浓度、直径、粒子谱和形状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