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省酸雨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江西省气象部门12个酸雨监测站2007—2011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江西省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年来江西省酸雨污染总体上有缓和趋势。夏半年酸雨污染较轻,其中8月的污染最轻;冬半年酸雨污染较重,其中1月的污染最为严重。整个江西省都受到酸雨污染的威胁,但污染程度分布不均,江西中西部的吉安、宜春以及东北部的景德镇污染较为严重,江西中东部的鹰潭、上饶以及西部的萍乡污染较轻。通过对酸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发现,江西省降雨的pH值随降雨量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大,小雨、中雨和大雨的pH值较小,而暴雨和大暴雨的pH值较大。850 hPa层为北风(N)、东北偏北风(NNE)、东北风(NE)或东北偏东风(ENE)(总方向角为348.75°—78.75°)时,南昌降雨pH值较高,东南偏东风(ESE)时南昌降雨的pH值较低;850 hPa层为东风时赣州降雨的pH值较高,北风(N)时赣州降雨的pH值较低。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冬水田休闲期甲烷排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85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和14个农业气象观测站水稻生育期资料,以及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基于气温与冬水田休闲期甲烷排放通量的指数关系模型,分析了江西省2000—2013年冬水田休闲期甲烷排放因子和排放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江西省冬水田甲烷排放因子无显著的上升趋势;2)江西省冬水田休闲期甲烷排放平均通量为7.66 mg/(m2·h),平均年排放因子为406.5 kg/hm2,其中2007年排放通量为1.214×105 t,占稻田甲烷排放的12.4%;3)吉安、赣州、抚州、上饶和宜春市是江西省冬水田休闲期甲烷排放的主要地区,累计约占全省排放量的75.0%;4)各设区市冬水田休闲期甲烷排放量主要决定于各地水田面积的大小,赣州市除外。  相似文献   

3.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2020年9月中国提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此,生态系统固碳被寄予厚望;然而,生态学理论认为,成熟生态系统的碳输入输出趋于平衡,没有碳的净积累,也就没有碳汇功能,而未成熟的生态系统虽有碳的净积累并具有碳汇功能,但自然界任何未成熟生态系统从它建立的时候开始都在不断地向成熟生态系统演替,即任一生态系统演替的最终结果必然是碳输入输出达到平衡状态。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所以人们对其在碳中和上的贡献充满期待。本文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分别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生物量碳库和土壤有机碳库,并基于全球最新研究成果,论证了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积累过程具有长久的固碳功能,且不违背成熟生态系统碳输入输出趋于平衡的生态学理论,它能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距平分析、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0—2021年江西省植被生态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 自2000年以来江西省植被生态质量整体改善明显,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生态质量指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平均分别增加3.92 gC/m2和0.4,尤其2011年以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生态质量指数处于较高水平,其中2018年最佳。2) 江西省植被生态指标低值区域位于城区周边,以及由长江和江西五大河流域的泥沙沉积形成的、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冲积平原,中值区域位于中南部丘陵,高值区域分布于省境边陲山脉。3) 江西省植被生态指标与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相关关系,与日照时数相关性不显著。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呈现地域差异,南部区域受气温影响较为明显,而中部盆地和东北区域受降水量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台风过程对广西红树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利用北海红树林生态观测试验站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红树林碳通量和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台风“韦帕”登陆前后红树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红树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碳汇峰值在台风登陆前递增并达到极值,台风登陆时碳汇峰值迅速降低,而在台风登陆后期逐渐恢复;(2)饱和水汽压差是小时尺度上红树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的主要影响因子,最大风速和降雨量是日尺度上红树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6.
基于1467—2016年江西省九江、南昌、吉安、上饶和赣州5个代表站旱涝等级数据,利用Markov和GM模型,研究了江西省近550 a旱涝变化规律,并对未来旱涝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Markov和GM模型可以较好地对江西省旱涝状况进行预测,其中Markov模型预测的总体正确率为80%;GM模型预测值的均方根误差为0.284,平均误差率为5.18%。江西省5个代表站都属于涝多于旱的类型,在1级旱灾方面,南昌站频率最低,仅为3.8%,吉安站最高,达9.4%;在5级涝灾方面,九江站频率最高,达13.4%,南昌站最低,仅为7.5%;从3级正常年份的出现频率看,南昌站频率最高,达48.3%,吉安站最低,为35.2%。Markov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17—2021年江西省5个代表站3级正常年份出现的概率最大,大部分为0.3—0.5;GM模型预测结果显示,九江、上饶和赣州站将处于偏涝状态,而南昌和吉安站的旱涝等级为2.8—2.9,属于正常偏旱状态。  相似文献   

7.
利用1961—2020年江西省8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雨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年最大值法以及耿贝尔Ι型极值分布理论,对江西年平均暴雨日数、暴雨降水量、暴雨贡献率、暴雨强度等的变化特征以及不同重现期的降水极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江西各地年均暴雨日数呈西南向东北递增分布;大部分地区年暴雨日数呈增加趋势,并呈现西部和南部增加略慢,东部和东北部快速增加态势;尤其是江西东北地区既是暴雨高发中心,同时也是暴雨日数增长中心.2)江西各地年平均暴雨降水量和暴雨贡献率均呈东北多、西南少分布;景德镇和上饶为暴雨降水量和暴雨贡献率高值区也是增长中心;赣州北部和吉安南部为暴雨降水量和暴雨贡献率低值区,但呈现明显增长趋势.3)江西各地平均暴雨强度呈现较明显的北部大、南部小的分布特征;暴雨强度呈现西部增强、东部减弱的趋势.4)江西不同重现期的日雨量极值呈现东北大、西南小的分布,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上饶、景德镇和抚州一带,低值区主要在吉安南部和赣州.  相似文献   

8.
2004-2007年江西雷电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2004--2007年江西省地闪监测资料,分析江西雷电分布特征。统计表明,江西大部分县(市)年平均地闪5000~15000次。从时间分布看,江西雷电全年都有发生,主要出现在4—9月,其中6—8月最为活跃,1d中地闪主要发生在12—20时。从空间分布看,年平均地闪10000~15000次的高密集区主要分布在吉安、赣州、宜春、南昌、上饶和鹰潭等地。从雷电流的特性看,负闪居多,年正、负闪数之比为0.0202-0.0431。从雷电流强度上看,地闪雷电流强度绝对值主要为2~20kA,其中正闪主要为3—55kA,负闪主要为-3--16kA,正闪平均强度是负闪的2.95倍。  相似文献   

9.
2000-2016年赤水河流域植被生态质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中国西部赤水河流域植被生态质量变化特征,本文基于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气象监测资料,获取了中国西部赤水河流域2000-2016年植被覆盖度、净初级生产力(NPP)以及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变化数据,并对17年期间植被生态质量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植被覆盖度均值从2000年的55.4%提高到了2016年的67.4%,覆盖度呈平均每10年增加6.8%的变化趋势;(2)植被NPP均值从2000年的864 gC/m2提高到了2016年的1024 gC/m2,NPP呈平均每10年增加63 gC/m2的变化趋势;(3)近年来植被生态质量显著提高,2016年植被生态质量为2000年以来最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高达83.7。  相似文献   

10.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的江西省森林贮碳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江西省1999--2003年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结合大岗山森林生态站的实测数据以及已公布的调查资料,运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对江西省森林的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了估算和评价。结果表明,江西省不同类型森林乔木层碳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硬阔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国外松林、杉木林、软阔林、灌木林、马尾松林和经济林,且碳密度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增大,随人口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森林碳密度土壤层最大,植被层次之,枯落物层最小。不同森林类型乔木层碳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杉木林、硬阔林、马尾松林、毛竹林、灌木林、国外松林、经济林、针阔混交林、软阔林。从森林类型分布看,除杉木和国外松林外,其他森林类型天然林乔木层碳储量远大于人工林;从地理分布看,除南昌、萍乡、新余三市外,其余各市均是天然林乔木层碳储量远大于人工林。不同年龄森林乔木层碳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中龄林、幼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不同森林碳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杉木林、马尾松林、硬阔林、灌木林、经济林、毛竹林、针阔混交林、国外松林和软阔林,南部和中西部要高于中东部和北部。江西省森林总碳储量为1.5Gt,占全国森林总碳储量的5.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