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与反映冰雹云发展强度直接有关的最大雷达回波顶高、回波最强中心强度和40 d BZ回波强度顶高等雷达回波参数特征,采用物理统计学方法,针对2004—2005年新疆天山西部昭苏盆地和北疆沿天山东部的五家渠垦区人工防雹作业效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两地人工防雹作业效果显著性水平α分别为0.077和0.01。一般α=0.05为显著。因此,两地人工防雹作业效果分别为接近显著和十分显著。人工防雹作业有效率分别为38.9%和75%。  相似文献   

2.
伊犁河流域气候资源特点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三面环山向西开敞的地形使伊犁河流域冬季虽受蒙古高压控制,但少有寒流侵袭;夏季虽受副热带低压笼罩,但干热气流难以深入,形成了温和湿润的气候基调。伊犁河流域光热资源充分,尤以降水充沛而成为新疆及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湿岛”。由西向东,从河谷盆地到丘陵山地,伊犁河流域气候类型及组合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分布规律,以草原、荒漠草原为主的河谷气候和以森林、森林草原为主的山地气候孕育了伊犁河流域优良的气候特点和多样的气候资源。  相似文献   

3.
1959-2003年中国天山积雪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天山山区17个气象站1959-2003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天山山区冬季(12-2月)气温、积雪变化趋势特征, 并采用Mann-Kendall统计量对最大积雪深度的变化进行了突变检验,通过GIDS插值方法和DEM数据计算了它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天山山区冬季平均气温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44℃/10 a,与北半球冬季平均气温的变化有着较好的相关性,最低气温的增加更为明显,其倾向率为0.79℃/10 a。45 a来天山山区最大积雪深度具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倾向率为1.15 cm/10 a,检测表明,最大积雪深度在1977年前后发生了突变;与多年平均相比,积雪深度增加幅度最大的是西天山地区的昭苏、尼勒克,分别增加了39.3%和39.7%。天山山区积雪变化以2.8 a左右的周期为主。另外,积雪日数的增加主要出现在≥10 cm的积雪深度上;积雪初、终日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提前或推迟。  相似文献   

4.
渭河河谷冷气垫的形成及其对咸阳机场能见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地处关中盆地中部,地势平坦。北面30km以外为黄土高原,南部40km以外有屏障南北的秦岭山脉,跑道南侧6km处有渭河自西流向东。机场海拔476m,冬季飞行常受到机场大雾的影响,尤其以午后偏南风吹起使得南部河谷雾、烟移来影响本场有效能见...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位于欧亚大陆中部,西藏高原北缘,西邻帕米尔高原,南为昆仑山——阿尔金山山系,北以天山为屏障.盆地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东面开口,呈马蹄形的内陆盆地(见图1).盆地内以沙漠、戈壁组成,有全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热低压在特殊地形的影响下,其发生发展与南疆地区天气有密切联系.就地面天气图而言,塔里木低压一年四季均可出现.在低压控制下的南疆地区,冬季绝大部分地区为晴天或高云天气;春、秋季影响南疆天气则以锋区冷空气入侵为主,低压影响不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2年8月5日新疆昭苏盆地的雷达回波资料,对该雹云初始雷达回波的出现及演变过程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昭苏县自 1974年在自治区率先使用雷达识别雹云、指挥“37”高炮进行催化防雹作业试验以来 ,至今已有 2 5个年头。 2 5年来 ,昭苏人民坚持不懈地与冰雹灾害作斗争 ,为确保昭苏县农牧业生产连年丰收 ,为发展自治区科学防雹事业作出了显著贡献。1 注重科技 稳步发展昭苏县位于天山西部 ,雹暴活动十分频繁 ,年降雹日平均为 2 1 9天 ,最多年可达 32天 ,是自治区乃至全国冰雹最多的地区之一。昭苏盛产小麦、油菜 ,一场冰雹可以造成上万亩农作物颗粒无收。所以人工防雹一直受到当地党政领导和各族农牧民的高度重视。在自治区科委的支持下 ,1974…  相似文献   

8.
新疆气候     
李江风 《气象》1978,4(9):17-18
新疆,祖国的西陲,幅员辽阔,地形复杂,这里有名山大川,也有世界著名的洼地—吐鲁番盆地,海拔-154米。北有耸峙的阿尔太山,南部和西部则是“横空出世莽昆仑”,巍巍天山横亘中部,将新疆分为南、北两大盆地。额尔齐斯河、伊犁河、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这些河流都源于雪山冰川,曲折蜿蜒,顺山而下,成为“绿洲”的脉管。新疆由于地形影响,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型和气候特色。这里仅介绍一些新疆气候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利用西天山地区14个气象站1960-2010年雷暴资料和新疆雷电监测网2008年观测资料,分析了西天山地区雷暴和闪电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天山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分布呈东西多,南北少的形势。该区域年平均雷暴日数在17.3~85.5 d之间,并以2.7 d/10 a的速率减少。西天山地区雷暴日数的年变化呈单峰型,并在6-7月达到最大值。整个区域以正闪为主,正闪占总闪的比例达66%。该区域闪电电流强度在-130~+63 kA之间,负闪强度大于正闪强度。  相似文献   

10.
吐鲁番地区,是新疆东部天山山脉中的一个封闭型盆地。总面积7.29万平方公里,盆地北部是终年积雪的博格达山,西部是喀拉乌成山,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降在山上的雨雪,是盆地的水源。东部是沙山,南部是觉洛塔格山,中部是著名的火焰山,把盆地分成南北两部分。中部偏南有艾丁湖,海  相似文献   

11.
以NCEP资料为初始场和侧边界条件,利用WRF模式对东、西天山地形对2015年12月9—12日大暴雪影响进行敏感性试验,从降水强度和分布等方面对比分析模拟结果,探讨地形在暴雪过程中的作用,对成因进行初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强降雪发生是高空西南急流抽吸、低层风切变及风速辐合、偏北风与地形强迫抬升、地面冷锋移动缓慢等共同造成的。(2)此次暴雪天气过程,地形对强降雪的落区、强度影响很大,东、西天山高度与强降雪强度正相关,东、西天山高度降低、强降雪落区沿环流方向移动。(3)地形动力强迫整体上增强次级环流圈。近地面上升速度中心出现在迎风坡山脚至山腰区域,并向两侧递减,与此次大暴雪中心落区以及乌鲁木齐附近测站降雪量分布吻合,东、西天山地形高度降低50%,近地面上升速度中心值减少30%。地形强迫东、西天山峡谷近地面生成辐合中心和辐合线,辐合中心强度与地形高度正相关。(4)地形强迫抬升有加强水汽辐合汇聚的作用,东、西天山地形高度降低50%,水汽通量与水汽通量散度减少30%。  相似文献   

12.
喇叭口地形对降水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政宇 《气象》1982,8(1):17-18
在喇叭口地形里,容易出现暴雨中心。例如75·8河南特大暴雨,就在板桥水库附近一个喇叭口地形内。所谓喇叭口地形,就是逐渐收缩的河谷地形。在南疆盆地周围,如喀什河谷、托什河谷等都是这类地形。当朝向喇叭口的气流进入喇叭口之后,因地形收缩,使气流辐合加强。同时,还常因河谷是升高的,气流产生抬升。由于这两种原因,必然加大气流上升运动,使降水偏大。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加密自动站、FY-2G卫星云图以及NCEP的FNL 1°×1°和欧洲中心的ERA5 0.25°×0.25°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6月28—29日巴音布鲁克山区一次罕见雨转暴雪天气环境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雨转暴雪发生在对流层高层南压高压双体型呈西强东弱向东强西弱转换和中层两脊一槽的大尺度背景中,由中高纬度同位相叠加低槽锋区南段强冷温槽掉入南疆盆地东移北抬造成。(2)咸海北部、阿拉伯海水汽从中高层、北疆和河西走廊的水汽从中低层向南疆盆地汇合堆积,沿偏南气流向中天山集中辐合,并在中高层增强,偏西路径水汽输送持续时间长,偏南路径水汽仅存在短暂接力输送。(3)南疆盆地冷温槽前西南湿暖气流风速脉动辐合与中低层伊犁河谷冷湿气流和南疆盆地东南侧干暖舌在中天山附近叠加触发β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与α中尺度云团合并增强,在中天山高海拔地形作用下与低槽冷锋叠加影响,形成长时间维持的<-50℃TBB中尺度对流云团,降温明显致使雨转暴雪。(4)雨转暴雪区位于副热带西风急流分流区、地面冷锋后部负变温区和南疆盆地700hPa东南低空急流出口区顶端辐合区的叠置区域,高空强烈发展的倾斜锋区致使暴雪区垂直涡度显著发展。(5)中天山东西两边的暴雪落区与600hPa中尺度涡旋锋生对应,低层偏北气流为暴雪发生提供“冷垫”并与中层西南暖湿急流形成强的垂直风切变增强斜升运动,水平方向上冷暖、干湿气团的局地锋生造成中尺度次级环流与大尺度锋面次级环流叠加发展,致使上升运动更强、向上伸展高度更高,对降雪强度起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20—2021年昭苏地区夏季的雨滴谱数据,研究层状云和对流云降水的微物理参量及雨滴谱特征。结果表明:对流云降水的粒子数浓度和粒子直径明显偏大,较大的粒子直径和粒子数浓度使得其降水强度和液态含水量远大于层状云降水。两类降水云的雨滴谱均为单峰结构,峰值直径主要分布在0.5~0.625 mm,对流云降水的雨滴谱谱宽明显大于层状云降水。两类降水云的雨滴直径和粒子数浓度与青藏高原中部的观测值相近,且昭苏地区的对流云滴谱更倾向于大陆性对流簇。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昭苏地区降水的微物理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夏季新疆中亚槽型大降水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新疆中亚槽型63次大降水过程发现,过程平均降水量的大值区,白天、夜间、24小时降水量的大值区都集中在北疆西部山区和天山山区.在大降水落区,平均降水量白天比夜间小1-3mm,≥10mm的降水在夜间发生的气候概率比白天高10%.大降水移动路径主要集中在昭苏-特克斯-新源-小渠子-天池-木垒一线.  相似文献   

16.
一、立项背景新疆地形主要是三山加两盆,即阿勒泰山与天山之间准噶尔盆地、天山与昆仑山之间塔里木盆地,盆地四周基本为山区环抱,新疆山区降水量很大,中高山积雪缓慢融化是当地河流水量的主要来源,对农牧业生产及民用水都是非常重要的水资源。新疆  相似文献   

17.
新疆为重山所环绕,而在重山之间就形成了盆地.除去塔里木、准噶尔盆地外,新疆尚有吐鲁番、焉耆、拜城、塔额盆地.天山中还有尤尔都斯盆地.而四川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也都是我国的著名盆地. 对于新疆的气象学研究,解放以来已经做了不少系统性的工作,揭示了不少新疆特有的气象问题,自然也就涉及了盆地气象问题.但是我们觉得盆地在新疆占了这么大的面积,而且为数众多,这促使我们考虑可否正面的提出研究盆地气象学的问题.即从盆地气象学的角度专门研究各种类型的盆地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新疆天山中部"2005.08.05"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表明:暴雨天气发生在南亚高压双体型,伊朗副高东伸北挺,西太副高西伸北抬,副热带大槽南伸并分裂短波的形势下,它是各种尺度系统及副热带与西风带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暴雨天气发生在对流层中低层偏东气流、中层西南气流、高层西北气流交汇处和对流层中、低层"Ω"型@Se高能轴以北的高能舌端及TBB≤-50℃中尺度云团边缘等值线梯度最大处的重合区内。  相似文献   

19.
以自然灾害风险四因子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研究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情况,建立适合天山山区干旱灾害风险概念框架和指标体系,结合GIS技术进行了该地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致灾因子危险性较高的区域是伊犁河谷及天山北坡一带,东疆地区和南疆西部危险性较低;承灾体脆弱性较高的区域为伊犁河谷和博州地区,吐鲁番、哈密及克州属于低脆弱区;孕灾环境敏感性较高地区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的精河至吐鲁番一线、阿克苏地区西部、巴州北部等地,伊犁河谷、巴州北部、哈密市北部、南疆西部山区属低敏感区;防灾减灾能力整体表现为中东部高于西部区域;新疆天山山区干旱综合风险整体呈现出中部高、两端低的趋势,即中部的天山南北两侧干旱风险高于南疆西部和东疆地区。构建的评估模型总体反映了研究区旱灾综合风险水平,可为新疆天山草原灾害风险管理、应对气候变化、抗旱减灾行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综合考虑地形构造、植被土壤、水文条件、人类活动影响,运用信息量和逻辑回归的混合模型构建安康市地质灾害易发性概率模型。结果发现:高程对安康市地质灾害易发性程度的影响最为重要,其他依次为植被覆盖条件、年降水量、坡度、断层密度、河网密度等;河谷沿线和盆地的缓坡上(坡度小于25°)地质灾害易发性较高,河网分布集中地区,人口密度大,人类生产生活聚集,对周边山体的土层岩体破坏明显,地质灾害易发性高。通过对易发性概率分级可知,安康地质灾害中易发到极高易发区16 023.24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68.1%。安康中部地区以中易发到高易发区为主,其中紫阳北部、汉阴南部、汉滨沿汉江河谷两岸、旬阳西部与北部、白河东北部的河谷阶地处于高易发到极高易发区,其余地区以低易发到中易发区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