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武汉MP-3000A型地基微波辐射计,采集降水前大气水汽含量和云液态水含量数据,结合历史观测的气象资料,详细分析了降水前一小时大气水汽含量、云液态水含量的分布和演变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雨开始前一刻对应的V(大气水汽含量)值≥6.5 cm,中雨对应的V值接近6 cm,小雨对应的V值在5~6 cm之间;2)V...  相似文献   

2.
寿县地区云中液态水含量的微波遥感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利用地基双频(22.235GHz(1.35cm)和35.3GHz(8mm))微波辐射计和热带降雨测量卫星微波成像仪(TRMM/TMI)两种被动微波遥感资料分别反演安徽寿县地区云中液态水含量,运用统计回归方法得到该地区云水含量的反演公式,揭示了该地区云中液态水含量存在一个阈值0.4mm,当云中液态水含量超过这一阈值时,该地区一般就会出现降水。在降水发生之前,水汽和云中液态水含量均会出现一个显著增加的过程,而在降水结束之后则会出现一个显著减少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空中水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层状云降水天气过程中水汽、液水含量的变化 ,在西安地区利用双波长地基微波辐射计进行空中水汽、液态水的连续探测。通过对 2 0 0 3 - 0 9- 1 7的层状云降水天气过程跟踪探测 ,分析得到空中水汽、液水含量的变化特征 :在降水开始前 5 h,水汽、液水含量出现低值段  相似文献   

4.
一次降水过程云液态水和降水演变特征的综合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红  周毓荃 《气象》2010,36(3):83-89
利用IP/WVP-3000地基微波辐射计、多普勒雷达结合卫星及地面雨量计等多种遥感观测资料,对2007年6月30日北京地区的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的云液态水和降水的分布及演变特征进行了综合观测分析。分析表明:降水开始前,辐射计液态水含量有明显增加,地面降水的产生滞后于液态水含量增加一段时间,利用这种现象,可用于提前预测云系正处于降水产生的发展阶段,应用于人工增雨作业。在相同时间对同一位置进行探测的雷达和辐射计资料显示,雷达回波垂直分布趋势与辐射计液态水的垂直分布趋势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此外空中液态水分布,特别是低层液态水的分布,与地面降雨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北京冬夏降水系统中的云水量及其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地基双通道微波辐射计观测的降水天气下大气水汽、液水含量的变化,分析了北京1989年夏季1次降水过程和1990年冬季5次降雪过程的云水量资料,讨论了降水过程中汽态水和液态水含量的一些统计特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并估算了夏季降水中凝结水向降水的转化率。结合极轨气象卫星的遥感云顶温度资料,以及冬季地面降雪强度的观测,对北京冬季降水系统中的液水含量与降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北京地区降雪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地基微波辐射计对乌鲁木齐暴雨天气过程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P-3000A是一种新型大气探测仪器,可以连续得到从地面到10km高度上高分辨率的温度、相对湿度、水汽廓线以及液态水廓线。通过选取2011年5月1日的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分析在降水发生前后的水汽密度和液态水含量的变化,发现大气降水与水汽密度和液态水含量有很紧密的联系。大气中的可降水量一般会维持在25mm,当大气中的可降水量值超过50mm,液态水含量值开始增加的时候,发生降水的可能性增大;降水过后,液态水含量若是没有回落到0.0mm以内,在未来的2~3h内还是会发生降水,因此研究微波辐射计探测的大气水汽密度和液态水含量,将有助于提高短时、临近预报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1997年7—11月,用单点双波长地基微波辐射计对西安上空的降水云作汽态水、液态水的连续探测,分析发现云中水汽和液水含量在降水开始前有明显变化。将变化的时间轴转化成空间轴,得到:在云的降水区前有一较宽的液水含量高值区,在高值区和降水区连接处存在一液水含量低值区。云的总降水量与高值区的水汽和液水含量值有一定关系,参数Rk代表云的可降水潜力,当Rk大于2.7时,云才有被人工催化增雨作业的潜力;Rk大于3.5时,人工增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1987年9—11月西太平洋热带海域海洋大气综合考察中双波长微波辐射计观测系统和红外窗区辐射计所得到的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考察海域的水汽和云的变化特性,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双波长微波辐射计观测系统可以获得水汽场的动态变化和云中液态水的演变;西太平洋海域的个例显示出辐合区的垂直气柱水汽含量比非辐合区的明显大的特征;用红外亮度温度可以近似估计晴空大气垂直气柱水汽含量。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基双通道微波辐射计遥感青藏高原大气云水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1997年春季西宁市地基双通道(22.235和35.3GHz)微波辐射计观测的资料,分析了不同月份、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大气总含水量(V)和云中液态水积分含量(L)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天气条件下,L值3-5月均呈逐渐递增的趋势,增加幅度一般为20%-40%,V值变化幅度很小;春季高原L值大约只有V的1%。与河北省的资料进行对比后发现,L值基本相当,而V值高原只有平原地区的30%-50%。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1992~1994年4~6月间利用北京大学研制的新一代双通道共天线地基微波辐射计在河北省石家庄等地的监测资料,分析了晴空、有云无雨两种天气条件下,大气中积分汽态水、液态水含量的分布特征,两种相态大气含水量的相对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在有云无雨的天气条件下,云中液态水积分含量仅占大气中总水量的1%,说明作为人工增雨资源条件的云中液态水含量仅占大气总水量的一小部分。因此,分析认为,以往通常采用大气中水汽含量评估人工增雨资源条件的方法,存在着不确切性。  相似文献   

11.
西太平洋暖池和北京地区大气水特征的地基遥感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多年来,用地基双波长(0.85、1.35 cm)微波辐射计(和雨强计)分别在西太平洋暖池和北京地区对大气水做了多次高时间分辨率长时间连续监测,本文是这些资料的分析总结.文中定量给出了大气水汽(和云液水)的日、季节内、季、年、年际的变化和变化的地理差异;定量给出了大气三水(水汽、云液水和雨水)的季节统计分布特征和地理差异;得到了大气三水之间的定量比例,并得到了降水概率、降水效率和云中水循环次数等与降水过程有关的参量与多种大气水参量之间的统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大气水循环特征.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南阳站微波辐射计反演产品数据,结合L波段探空、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地面雨量等资料,分析了2017年6月4—5日南阳地区一次降水过程中水汽与液态水变化特征,并对2017年6—8月不同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的水汽与液态水总含量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微波辐射计反演的产品数据较准确,可靠性较强,可应用于日常业务工作和科研中。降水开始前,水汽总含量与液态水总含量明显增加,随着降水减弱结束,水汽总含量与液态水总含量减少。利用这一现象,可以将水汽和液态水的变化作为选择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最佳时机的辅助判别条件。对比同时刻、同位置的雷达和微波辐射计资料发现,水汽总含量和液态水总含量跃增时对应较强雷达回波。水汽总含量达到5 cm、液态水总含量达到1 mm,可以作为判断南阳地区夏季降水开始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13.
地基遥感大气水汽总量和云液态水总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地基微波辐射计遥感反演大气柱中的水汽总量和云液态水总量的辐射传输原理和反演方法。给出了实用的有气候代表性的北京地区4个季节的反演公式,并对反演公式进行了数值检验,分析了反演精度:春、夏、秋、冬4季水汽总量反演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1%、1.6%、2.2%和2.4%。用反演公式反演在香河探测的NASA微波辐射计资料发现:微波辐射计反演的水汽总量平均比探空测量值偏大O.21cm,二者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88.均方根误差为0.16cm:云液态水总量除降水云天外.值均在0.1mm以下。  相似文献   

14.
魏重 《大气科学》1995,19(1):21-30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三波段(0.86,1.35,3.2 cm)地基微波辐射计联合反演雨天大气的水汽总量Q,云路径积分液水含量L和雨的垂直路径参数的物理迭代方法。134份样本数值检验结果表明:当雨强小于20 mm/h时,反演的Q,L及雨参数值与模拟真值的相对误差分别在4%,18%,13%以内;当雨强超过20 mm/h时,相对误差分别是25%,57%和3%。文中还特别指出,单独用3.2 cm辐射计测小雨雨强时,相对误差很大,而联合反演能大大提高测雨精度。最后,讨论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可能性,表明三波段联合,为全天候监测大气中的水,提供了实际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地基微波辐射计的雨天探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讨论了地基微波辐射计在雨天探测遇到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途径.介绍了对天线着水层做的仪器订正,给出了用一维雨天大气辐射传输模式模拟得到的反演水汽总量Q和云液水总量L的方法,并给出雨天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实例.结果表明,在雨强小于20mm/h范围内,都有可能由地基辐射计测值定量得到Q和L雨天探测遇到的技术问题正在逐步解决;目前我们已能在统计意义上测量天气过程的降水效率等参量。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the data of continuous atmospheric vertical integral vapour and liquid watercontent during April-June of 1992-1994 obtained by a ground-based dual-channel microwaveradiometer are used to analyse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vapour and liquid watercontent,and the relativ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apour and liquid water content in cloudyatmosphere,the correlative relation of integral liquid water content L and ground precipitationintensity I.and precipitation transform rate of precipitation system.Finally,the weathermodification condition of precipitus stratiform clouds and seeding potential is analyzed and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应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对2009年4月23日苏尼特左旗对流性大雨天气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了产生大雨的天气系统特征,大气垂直稳定度,产生大雨的水汽条件和动力触发机制。给出了产生大雨的对流云团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对流性大雨是由高空冷涡、蒙古气旋共同影响产生的。低层强盛的偏南气流建立起水汽通道,把水汽源源不断地向大雨区输送。低涡槽结构和低层增温增湿气流侧向汇合,垂直涡度增大,辐合上升运动增强,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继而产生对流性大雨天气。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数值预报物理量场和NCEP/NCAR每日4次全球再分析网格点资料,对2010年03月28日发生在克州境内的一场罕见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探讨了这次强风沙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高空低压槽和地面冷锋及锋后强冷平流、高空急流的加强及高空形成的次级环流使高空动量有效下传到地面起到了积极的动能作用,大风沙尘上空螺旋度上负下正的垂直分布与大风沙尘的出现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大风沙尘发生前后压、温、湿要素出现的剧烈突变对预报也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