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曾晓梅 《气象科技》2007,35(4):588-588
新的研究表明,北方森林(美国等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森林)在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所起的作用不如原来所认为的那样大。该研究发表在2007年6月的Science杂志上。该研究调查了所谓的“missing carbon sink”(缺失的碳汇),发现原始热带森林所消耗的大气CO2比原来认为的要多得多,部分抵消了工业排放与森林砍伐引起的CO2增加。该文作者是以NCAR的Britton Stephens为首的国际研究小组。项目组发现,以前认为由北方森林吸收的CO2中有约40%实际上是由热带森林吸收的。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1980年以来气候变暖已成为事实,气候变暖导致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的发生,依此提出防御时策。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我国气候变暖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51,自引:12,他引:5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科技界十分关注气候王馥棠变暖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影响的评估, 开展了许多重大项目和课题的研究。该文仅就气候变暖对我国自然植被、农业、森林、水资源、能源利用和区域海平面上升等领域影响评估研究的若干有意义的初步结果简要归纳和评述如下:取自不同GCM模型的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影响评估模拟表明,我国的特征性自然植被类型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同当前气候(1951~1980年)下的模拟分布相比,到2050年我国几乎所有地方的农业种植制度均将发生较大变化;气候变暖将导致复种指数增加和种植方式多样化,但降水与蒸散之间可能出现的负平衡和土壤水分胁迫的增加以及生育期的可能缩短,最终将导致我国主要作物的产量下降。气候变暖对我国水资源最明显的影响将会发生在黄淮海流域,这个区域的水资源供需短缺将大大提高。同时,气候变暖将改变我国室内取暖和降温的能源需求关系:北方冬季取暖的能源消耗将减少, 而南方夏季降温的能源消耗将会增加。海平面的上升将使我国三个主要沿海低洼脆弱区,即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面临部分遭受海水淹没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分析   总被引:119,自引:0,他引:1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绍武  叶瑾琳 《大气科学》1995,19(5):545-553
本文对比分析了IPCC,Vinnikov,Jones及Hansen的北半球,南半球及全球共12个地面温度序列,以及中国的气温序列。资料为1880—1991年。近百年气候变暖的速度为0.5℃/100 a。温度的长期变化趋势占序列总方差60%以上。但气候变暖有突变性,在1890年代中,1920年代中及1970年代末有3次突然气候变暖。分析表明,总的变暖趋势与CO2浓度及太阳活动有密切关系。火山活动也可能有一定作用。但前两次突然变暖可能与火山活动沉寂有关。最后一次突然变暖则可能是温室效应加剧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我国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我国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研究的进展王馥棠(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1引言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是当前特别引人关注,且意义深远的一个新兴科研领域。因为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将引起明显的气候变暖,进而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暖对陕西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陕西42 a(1960—2002)气候资料,分析评价气候变暖对积温、无霜期等热量资源的影响,用T uyn thw h ite M em ora l理论模式计算了气候变暖对陕西省农业气候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气候变暖使陕西农业生产的热量资源增加,但降水量减少,气候生产力降低。同时讨论了气候变暖后陕西农业生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春季高森林火险期年代际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黑龙江省29个站1961-2006年春季气象资料,分析了黑龙汀省近46年春季高森林火险期的年代际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春季高森林火险期南部长于北部,西部长于东部,并且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显著增长,各个区域高森林火险期的年代际变化有一定差异,西南部和东部高森林火险期的增长从70年代开始。讨论了春季高森林火险期年代际变化的气候背景。黑龙汀省90年代开始的高森林火险期显著增长可能与气候变暖有关,也与大气环流系统的年代际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近30年气候变暖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总被引:51,自引:10,他引:41  
刘晓东  侯萍 《高原气象》1998,17(3):245-249
利用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165个站1961~1990年月平均地面气温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地面气候变暖与海拔高度有关,变暖的幅度一般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大,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500~1500,1500~2500,2500~3500及3500m以上等不同高度范围内台站下平均的平均温度的增温率分别为0.0,0.11,0.12,0.19和0.2  相似文献   

9.
虽然全球变暖给珊瑚造成巨大的破坏,但一项新研究表明,一些珊瑚其实正得益于这个变暖的世界。在较为寒冷的地区,气候变暖使一种珊瑚长得更快,远远弥补了海水酸化的负面影响。然而,至于这些发现是否适用于其他珊瑚,过度变暖是否会最终导致这些珊瑚死亡,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10.
揭示清原气候变暖的客观事实,分析气候变暖的客观形势及气候变暖对天气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针对利弊提出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杜海香  孙彦坤 《黑龙江气象》2010,27(1):30-31,33
本文根据气候变暖的气象现象,结合有关研究,提出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依据黑龙江省主要气候特征和主要作物的生长习性,提出了黑龙江省作物区域布局和农作物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从而为黑龙江省应对气候变暖带来的问题提供了依据,以便于更好的使气象服务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极端冷暖天气气候事件及其与气候变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连志鸾 《气象科技》2004,32(2):76-80,85
用石家庄市1955~2002年逐日气温资料,取其第95个和第5个百分位值作为确定极端高(低)温日的阈值来检测极端冷暖事件。对发生在2002年的极端冷暖事件进行检测分析证明,上述方法能比较有效地检测极端冷暖事件的发生。计算气温趋势变率表明,石家庄气候有明显的增暖趋势,随气候变暖夏季持续性强高温和破记录高温事件的出现频次增加;寒冷期趋于缩短;极端冷日趋于减少,极端暖日趋于增加。用季极端冷(暖)日数与气温求取相关的方法,分析各季极端冷暖事件与气候变暖的联系发现,气候变暖对冬季极端冷日减少的影响最甚。城市化效应使城市变暖趋势速率高于郊区,尤以最低气温表现明显;暖事件增多、冷事件减少的趋势速率也是城市高于郊区,且冷事件减少速率高于暖事件增多速率。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应特别重视冬季冷事件减少给人类带来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20年气候变暖对东北农业生产水热条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东北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对增温正效应关注较多, 而对水热匹配等综合影响研究不够的情况, 利用东北地区1961~2000年56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 对近20年东北气候变暖的特点, 温度升高的同时大气干湿程度及水热匹配状况的变化等相关现象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提出东北气候变暖主要表现于冬季, 20世纪90年代变暖明显, 南部大于北部; 夏季增温幅度有限, 不很稳定, 仍时有温度偏低发生, 并同时出现高温日数增多等极端异常气候事件; 最低温度升高幅度大于最高温度的升高幅度, 导致温度日较差变小, 冬季更加明显; 大气水分盈亏状况和水热状况在10年时间尺度上没有明显的变化, 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暖干化趋势, 并由春季转至夏季, 西部和南部比较明显, 对农作物不利等结论。为克服盲目性, 客观评估东北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正确进行农业布局和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本世纪40a铁岭市各季节气候分析,得出铁岭市气候变暖特点:春、秋、冬季增暖明显,夏季增暖缓慢。增暖使农业气候环境发生变化,并对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对铁岭市农业生产有利。  相似文献   

15.
肖祥 《湖北气象》2000,(1):43-43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交替出现了若干冷暖时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指出,20世纪中国气候变化的总趋势是,前期(40年代中期之前)气候偏暖,中期(4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气候偏冷,后期(80年代至90年代)气候再度偏暖.联合国气象组织宣布,20世纪10个最暖年都出现在1983年以后,其中有7年在90年代,1998年成为20世纪最暖的年份.据我国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分析结果,1987年以来,我国北方连续13年出现暖冬,冬季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1~2℃,局部地区某些年份偏高达3℃以上.这一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是一致的.据各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1995年的科学评估报告,近百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其平均气温上升了0.3~0.6℃,且以中纬度地区变暖较为显著,一年之中以冬季变暖较为显著,一天当中以夜间最低气温的升高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61—2010年青海高原34个气象台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研究了气候变暖对青海采暖期能耗的影响及预测模型,并根据未来气候情景,对未来青海高原采暖能耗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青海高原自1998年开始呈显著增暖趋势,气候变暖后全省平均采暖期缩短9 d,各地采暖度日数普遍减少,尤以青海高原西南部减幅最大,采暖强度明显减弱.理论上由气候变暖导致的青海高原地区采暖耗能降低4.9%~15.3%,全省平均单位面积可节约标煤量1.79 kg/m2.未来温室气体中等排放(SRESA1B)情景下,全省采暖能耗将明显减少,但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暖将导致气候带向北位移,上蔡县降水量会明显增加;近地空气升温,增湿将加剧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暴雨特别是局地性暴雨将明显增多,不论在历史气候中还是现代气候中,气候偏暖时期都是降水偏多,暴雨多发的湿润时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种灾害性天气频发,并引发多种衍生、次生灾害,而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因此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无法弥补的心理创伤。利用东胜国家基准气候站(现已更名为东胜国家基本气象站)及7个旗区1957—2015年的气象资料进行统计,计算历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分析鄂尔多斯地区局地气候变暖的现状,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力求经过分析所得的结论能为农业生产顺应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依据,并在今后的天气预报制作、防灾减灾、预警发布等多方面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暖对江苏省冬麦苗期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黄毓华  高苹  徐萌  陈维新  潘永圣 《气象》2000,26(9):43-46
着重讨论了80年代后期以来气候变暖的特点,通过对江苏省3个地区冬麦播种~赵冬期和越冬期温度的对比分析,认为江苏气候变暖对冬麦的影响具有3个特点:一是从时段而言,出现在播种~越冬期;二是以地区而言,以淮北地区和江南地区偏暖更为明显;三是就高、低温度范围而言,最低气温的升高尤为突出。结合本地生产实际,分析了气候变暖对冬麦苗期的影响,提出了生产和管理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刘真 《浙江气象》2005,26(2):17-22,25
利用临海与天台1971~2002年的气候资料,研究分析临海、天台的月季年和年代的各种气温变化特征,证实整个区域气候确实在变暖,而且从90年代以来表现更加明显;城市化对当地的气温增益明显,加大了当地气候变暖的程度;城市化的影响可能造成对区域气候变暖评估的偏大;同时初步探讨了城市化对当地气候变暖的贡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