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徐良炎 《气象》1999,25(4):62-63
1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明显偏高,尤其是东部农业区偏暖异常明显。北方冬麦区大部雨雪稀少,旱情持续或发展;南方中下旬阴雨天气较多,部分地区出现雪灾、冻害。部分地区出现大雾或沙尘暴等恶劣天气。1全国大范围异常偏暖本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明显偏暖。其中,东部农业区...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夏季温度与全球温度场的关系。夏季东北地区出现异常的低温或高温现象不是局地的和暂时的现象,它是全球气候异常的反映。全球温度的分布在东北为冷夏或暖夏时有很大的差别。冷夏时中高纬度偏冷、温度经向差异大,低纬度偏暖。暖夏时中高纬度略偏暖,温度纬向差异大,低纬度偏冷。用统计方法分析了全球若干地区与东北地区温度场的相关,并分析了东北冷、暖夏年温度场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孙冷 《气象》1999,25(5):62-63
2月份,全国仍持续偏暖,且偏暖幅度较大;全国及大部分省市区月平均气温为近40年来同期的最高值或次高值.雨雪依然偏少,全国及大部分省市区月降水量为近40年来同期的最小值或次小值,其中北方冬麦区大部滴水未降,旱情持续或发展.全国大部地区日照充足.暖干的气候条件对交通运输和旅游等行业十分有利,但却导致旱情发展和某些病虫害发生蔓延,对农业生产不利.  相似文献   

4.
近40多年四川盆地降温与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滑动滤波技术, 分析了半个世纪以来, 四川地区温度变化及其与西太平洋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 四川盆地气温在70 年代中期发生了一次突变, 由偏暖阶段进入偏冷阶段。其中, 50 年代最暖, 80 年代最冷, 这种偏冷趋势在夏季最显著; 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同样在70 年代中期发生了一次突变, 由偏暖阶段进入偏冷阶段, 也是50 年代最暖, 80 年代最冷, 这种偏冷趋势同样在夏季最显著; 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在变化趋势上与四川盆地气温变化具有同位相关系; 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偏暖( 冷) , 引起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西( 东)偏北(南) , 造成四川盆地气温异常偏暖( 冷) ; 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热状况的变化, 通过影响西太平洋副高等环流系统变化是造成四川盆地气温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根据1959 ~2010年华南逐月降水资料、全球月平均高度场、风场和海表温度等资料,采用合成分析的方法,对华南冬春季连续性降水异常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冬、春降水的影响系统各不相同,冬季偏旱(涝)年东亚大槽较常年偏强(弱),冬季风偏强(弱),西北太平洋海温偏暖(冷);春季偏旱(涝)年孟加拉湾以北的南支槽偏弱(强),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冷(暖).影响冬、春季降水的系统之间又不是绝对独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相互联系,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偏强,哈德莱环流偏强会导致冬春季持续性降水偏少.西北太平洋海温持续偏暖易导致冬春连旱,热带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暖易导致冬春连涝.  相似文献   

6.
应用气温、日照资料,分析了川东地区春季气候变化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川东地区春季气候2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处于正常偏暖期,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为偏冷期,低温冷害严重;气候偏冷期将维持到本世纪末,21世纪初气候趋于正常偏暖.并且指出,当欧亚大陆500hPa高度场盛行北高南低(乌山为高脊,印缅为低槽)环流形势时,川东春季气候偏冷,否则,川东春季气候偏暖,春季气候变化与大气环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用1980年以来25年绥化市初冬和春季(4 ̄5月)的气温、降水、500hPa高度场资料,对初冬气候异常偏暖,植物二次发育,次年春季发生倒春寒天气的奇异现象进行分析,特别对2004年初冬和2005年春季发生的偏暖气候和春后期低温阴雨天气作了总结。讨论初冬异常偏暖的特点与倒春寒天气的关系,试求今后这类天气气候预测着眼点。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2006年冬季异常偏暖气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分析了2006年黑龙江省冬季异常偏暖是在气候变暖的年代际变化趋势背景下形成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东亚大槽偏弱、亚洲极涡面积指数偏小和北半球500 hPa大气环流异常等是造成黑龙江省2006年冬季气温持续偏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钟山县50年的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钟山县有历史记录以来的50年气温随时间变化特征分析,表明钟山60年代、90年代偏暖,80年代最冷,自1997年起出现明显的增温态势,呈现出春冬季气温偏暖、夏秋两季气温变化不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利用NOAA(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海温、GPCP(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Project)降水和ERA-20C(ECMWF's first atmospheric reanalysis of the 20th century)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结合大气环流模式ECHAM5敏感性试验,研究了与秋季印度洋海温偶极子模态(IOD)相联系的冬季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型及其对东亚冬季气候的影响。发现在秋季发生IOD背景下,冬季西太平洋存在两类海温异常的变化型:一类是西太平洋区域一致偏暖/冷的模态,另一类是区域西冷东暖/西暖东冷的模态。尽管西太平洋海温一致偏暖和西冷东暖这两类海温变化型均有利于华南冬季少降水,但影响的范围有所不同。一致偏暖型引起的少降水范围较大,从华南扩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冷东暖型引起少降水范围主要限于华南,而在长江中下游到华北则降水偏多。相应地,在大气环流上,尽管两类海温异常型均有利于在西北太平洋菲律宾海附近出现气旋式环流异常,但气旋的强度和中心位置有差异。一致偏暖型引起的气旋偏强,中心位置偏西,其后部异常东北风控制的范围更大,导致少降水范围更大,而西冷东暖型引起的气旋偏弱,中心位置偏东,其后部异常东北风控制的范围小,导致少降水区域主要在华南沿海。本文结果对认识IOD调制随后冬季东亚降水异常的机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9年8月我国主要气候特点:气温偏高,降水接近常年.全国平均气温为20.9℃,较常年同期偏高0.6℃,福建、广西8月区域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高值.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00.5mm,接近常年同期,浙江8月区域平均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多值.  相似文献   

12.
高荣 《气象》2007,33(7):124-125
4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1.1℃,比常年同期偏高0.912。月内气温起伏变化较大,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或接近常年;中旬,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下旬,南方和西北中东部地区气温偏低,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或接近常年同期。全国平均月降水量为41.2mm,较常年同期略偏少。与常年同期相比,华北大部、黄淮、西北东部及南疆等地月降水量偏少,西北中北部及云南、西藏大部等地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13.
钟海玲 《气象》2009,35(12):150-151
2009年9月我同主要气候特点: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全同平均气温为17.1℃,较常年同期偏高1.1℃.福建、广东、云南、青海、四川的平均气温均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高值;重庆、贵州的平均气温均为1951年以来同期次高值.  相似文献   

14.
华南秋旱持续 西南阴雨绵绵——2004年10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震坤 《气象》2005,31(1):90-93
10月份,全国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面积持续性秋旱,其中广西、广东、安徽等地旱情严重。全国大部地区月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内蒙古东部、东北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月内,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多阴雨寡照天气,局部出现雪灾和暴雨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15.
饶晓琴 《气象》2008,34(9):117-123
6月份,我国南方受强盛的西南季风和冷空气共同影响出现大范围强降雨过程,苏、皖、浙、湘、赣、闽、粤、桂、滇等省区降水明显偏多,发生暴雨洪涝灾害.北方降水分布不均,西北大部、内蒙古西部、黑龙江、黄淮大部降水偏少,出现旱情;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南部、华北中北部在高空冷涡控制下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0806号热带风暴风神登陆广东深圳,华南、江南南部和中东部出现暴雨洪涝.  相似文献   

16.
北方大部气温偏高 海鸥凤凰登陆我国—2008年7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华 《气象》2008,34(10):118-123
2008年7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2.0℃,较常年同期(21.4℃)偏高0.6℃;上海月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新疆为同期第4高.全国平均月降水量为123.3mm,比常年同期(115.9mm)偏多7.4mm;福建月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2多,山西为历史同期第3少.7月份,华南、江南中西部、淮河流域等地出现强降雨过程;月内有两个编号热带气旋登陆我国;甘肃、宁夏等地的气象干旱出现不同程度缓解,陕西北部、山西中西部气象干旱发展;局地遭受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江南、华南及四川东部等地出现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17.
何文平 《气象》2009,35(7):124-125
2009年4月主要气候特点:气温明显偏高,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全国平均气温为12.2℃,较常年同期偏高1.9℃.青海4月区域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中国气候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凌  叶殿秀  孙家民 《气象》2007,33(4):112-117
2006年,全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09℃,为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与此同时,全国平均年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2006年,我国气象灾害频发,各类气象灾害中,热带气旋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失踪人数最多,干旱造成的受灾人口和农作物受灾面积最多。总的来看,2006年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999年以来最重。  相似文献   

19.
桂海林 《气象》2007,33(1):118-122
10月份,新疆北部、云南、贵州西北部、东北东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我国其它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河北、山东、浙江、福建、广西等省区部分地区发生较严重干旱.本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相似文献   

20.
城市气象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数十年来在城市气象研究这一新兴学科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并获得了多方面的丰硕成果。文中从城市气象观测网与观测试验、城市气象多尺度模式、城市气象与大气环境相互影响、城市化对天气气候的影响等4个方面论述了城市气象的主要研究进展:中国各大城市已建立或正在完善具有多平台、多变量、多尺度、多重链接、多功能等特点的城市气象综合观测网;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开展了大型城市气象观测科学试验,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研究示范项目;成功开展了风洞实验、缩尺度外场实验研究;建立了多尺度城市气象和空气质量预报数值模式,并应用于业务;在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对降水影响、城市气象与城市规划、城市化对区域气候及空气质量的影响、城市气象与大气环境相互作用等研究领域取得长足进展。最后指出,未来需要重点从新观测技术及观测资料同化应用、城市系统模式研究、城市化对天气气候的影响机理、城市化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城市水文气象气候与环境综合服务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与应用,为中国城市化、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国家需求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