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风寒温度表征不同气温和风速组合对人体的冻伤风险与舒适状况,直接影响雪上运动安全性和体验感。针对2022年冬奥会气象服务需求,利用延庆地区21个气象站的冬季观测数据,研究分析风寒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风寒温度高值区处于延庆盆地区域,低值区处于缙云山等高海拔地区,均存在中度冻伤风险;(2)佛爷顶站冬季平均风寒温度为-15. 1℃,极端风寒温度达到-49. 4℃,冻伤暴露风险等级为中度到严重;(3)风寒温度的日变化为单峰单谷型分布,月变化中风寒温度最低值出现在1月中下旬,最高值出现在2月下旬;(4)在2010年1月5日与2016年1月23日2次典型寒潮天气过程中,引起风寒温度极低值的原因存在明显差异,前者为温度主导,而后者为风速主导;(5) 1978—2016年,延庆站冬季由于增温显著,导致风寒温度有明显上升趋势,而佛爷顶站温度增幅较小但由于风速有显著减小趋势,风寒温度也存在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1951-2005年内蒙古东部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1951-2005年内蒙古东部4盟市4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法分析了内蒙古东部地区气温、降水、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来内蒙古东部地区气温升高,且极端最低温度升高的程度大于极端最高气温升高的程度;呼伦贝尔东部和赤峰西南部降水增加较明显,通辽降水减少最明显;平均风速变小,仅通辽呈风速增大的趋势;日照时数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3.
冬季广东气温变化与500hPa环流的关系及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 资 料  本研究中以1月份代表广东的冬季,主要使用了广东省36个气象站1960~1996年1月平均气温和北半球5°×10°500hPa平均位势高度资料。分析发现,广东省各地1月份平均气温的变化具有较强的一致性,36个站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广东省月平均气温的变化。因此,以下的讨论中所使用的1月平均气温为36站月平均气温的平均。2 与同期500hPa位势高度的关系  从1月份广东平均气温与同期500hPa位势高度的相关系数分布中可以看出,在我国东部地区和西太平洋上存在一个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内蒙古116个国家气象站1981—2017年当年10月到次年4月积雪日数、积雪深度、月平均气温、月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风速资料,结合气象站点海拔高度,建立了滑雪旅游气候资源评估指标,对全区滑雪旅游气候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中等以上滑雪旅游气候资源区占70%,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呼伦贝尔市区积雪日数长,积雪厚,资源稳定,滑雪旅游气候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西部区冬季降雪量少、积雪日数少,没有稳定的积雪,滑雪旅游气候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5.
利用1979-2009年NCEP/CFSR全球大气边界层高度(PBLH)、感热通量月平均资料,运用多种统计方法,探讨了东亚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和感热通量的变化特征,并研究了两个要素场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夏季大气边界层高度东部增高、西部降低,而冬季则与夏季相反。夏季青藏高原地区感热有减少的趋势,其余地区以增加为主;冬季东部地区及新疆西部感热减少,其余地区感热增加。夏季奇异值分析第一模态表明青藏高原地区的感热通量减少时,相应地区的PBLH降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的感热增加时,相应地区的PBLH增加。该空间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藏高原、内蒙古东部及东北地区,PBLH变化主要受地表加热影响,且年代际变化显著。夏季奇异值分析第二模态表明当青藏高原南侧、华北的感热增加(减少)时,相应地区的PBLH升高(降低),该空间型年际变化较显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气边界层高度及感热在高原主体及其南侧分布的差异。冬季奇异值分析第一模态主要表现为在我国东西部反相变化的分布;冬季奇异值分析第二模态表现为华北和华东地区与其余地区反相相关的分布。冬季两个空间型均具有一定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青藏高原及其南侧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部分地区,PBLH变化主要受地表加热的影响,而在东部季风区,感热变化仅是影响PBLH变化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近45年冬、春季气温与降水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18个代表站1961—2005年冬、春季月平均温度及月平均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近45年来冬、春季气温变化规律、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年际变化和冬、春季降水量变化规律以及温度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其结果表明:1.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在近45年来,气温呈现出由冷变暖的趋势;2.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冬、春季温度有明显的月际变化的特点,温度差异大;3.中西部地区年、冬季、春季最多降水中心均出现在呼和浩特市偏南部、乌兰察布市西南部,最少出现在阿盟西北部;逐年降水量差别比较大;4.自1986年以后,冬季内蒙古西部地区降水量有增多的趋势;而中部地区降水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
1990—2010年中国极端温度和降水事件的月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0—2010年中国532个台站的日最低、最高气温和日降水资料,选取4个极端温度指数(冷昼、冷夜、暖昼和暖夜)和2个极端降水指数(极端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频次),对1990—2010年极端温度和降水事件相对于之前1960—1989年的月尺度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 逐月的冷昼和冷夜发生频率减少,逐月的暖昼和暖夜发生频率增多。冷极端事件发生频率的变化比暖极端事件更明显。2) 4个指数在2月均表现出频率变化异常剧烈的月尺度特征,这主要与中国地区2月增暖最显著有关。4个指数在2月频率变化的空间分布,中国北方地区(东北、华北以及西北)极端温度事件的频率变化比南方地区(西南、华南以及长江流域)更显著。3) 对于极端降水事件,1990—2010年中国极端降水量增加最大的月份为6—7月,极端降水频次增加较多的月份为1—3月。中国各区域极端降水量变化最大的月份集中在夏季6—8月,其中西北、西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降水量显著增加。对于极端降水频次,东北和西北地区在1月增加最多;华北、西南、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分别在3、5、7和12月增加最多。除华南地区以外,其他5个区域均通过了信度为0.05的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8.
选用1958—2009年聊城市3个国家气象站逐月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累积距平、趋势系数方法,分析了聊城地区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变化的特征,得出:52a来聊城年极端最高气温变化趋势分为一个升温阶段和一个降温阶段,总体呈下降趋势,趋势系数为-0.3383。年极端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分为3个降温阶段和2个升温阶段,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系数为0.1849。极值年较差在减小;各季极端最高、极端最低气温呈非对称性变化。秋季各地极端最高气温增温幅度超过极端最低气温。春、夏、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增温而极端最高气温降温,且该特点在夏季表现得更突出;月极端气温变化范围在减小,极端温度变化趋于缓和,特别是进入21世纪,月极端最低和最高气温较20世纪90年代平均分别上升了1.6℃,1.1℃。  相似文献   

9.
基于近47年来NCAR/NCEP再分析月平均高度场、风场、地面气压,比湿以及NOAA重构的印度洋海表温度资料和中国西北东部97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资料,首先利用百分位法定义了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运用SVD及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前期秋季、冬季、春季及同期夏季印度洋海表温度同夏季中国西北东部极端降水事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前期春季印度洋海温异常对预测夏季中国西北东部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具有较明确的指示意义,关键区位于赤道印度洋地区。如果春季赤道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从同期春季到后期夏季,100~110 °E平均经圈环流在赤道附近表现为异常上升气流,对应30 °N附近在对流层中、上层表现为异常的下沉气流,同时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异常偏弱,使得后期夏季由于没有异常的水汽输送到我国西北东部地区,从而极端降水事件偏少,而偏冷年份正好相反。另外在春季赤道印度洋海温异常暖年,后期夏季南亚高压偏强,且呈西部型;而在异常冷年,南亚高压偏弱,且呈东部型,这可能是引起夏季中国西北东部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的另一原因。  相似文献   

10.
风场对京津冀地区雾霾的产生和消散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利用站点观测数据,研究了京津冀地区冬季风场的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的冬季平均风速为2.0 m s~(-1),每年降幅为0.01 m s~(-1)。大多数情况下,强风年对应热带太平洋东部的负海温异常,而弱风年份相反。此外,京津冀地区冬季风场的年际变化还受到包括北半球中高纬度气压梯度、欧亚大陆地表温度、菲律宾东部热带太平洋海面温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11/2012年冬季,我国大部气温异常偏低,全国平均气温仅有-4.8℃,为1986年以来最低值,同时我国内蒙古、新疆、西藏和陕西一些地区日最低气温均突破历史极值。本文利用1951—2010年的中国台站气温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冬季气温异常偏低的原因分析后表明,2011/2012年东亚冬季风异常偏强造成了我国气温大范围异常偏低。异常偏强的东亚冬季风环流系统也表现为:对流层低层西伯利亚地区为异常冷高压控制,对流层中高层从乌拉尔山到贝加尔湖地区上空阻塞异常偏强,东亚大槽异常偏深。进一步的分析表明,2011年冬季时期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出现的La Nina事件可能是造成东亚冬季风系统异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东亚副热带急流的空间结构及其与中国冬季气温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姚慧茹  李栋梁 《大气科学》2013,37(4):881-890
本文利用1950~2012 年NCEP/NCAR 逐月再分析风场资料和中国542 个台站逐日观测资料研究东亚副热带急流(EAJ)的空间结构及其与中国冬季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东亚副热带急流在空间呈不规则管状结构,冬季急流体积最大,垂直厚度范围自500 hPa 至100 hPa;夏季急流体积最小,仅存在于200 hPa 附近。急流管在秋、冬、春季略呈西南—东北走向,在夏季呈西—东走向。不同高度上的最大风速轴线在南北方向的移动不尽一致,春、秋季低层风速轴比高层偏北。东亚急流管不同区域下方的垂直运动及其年变化存在差异。冬季东亚副热带急流强度与同期中国气温关系密切,特别是高原上空的急流越强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偏低。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个局地自适应多级模式降水预报系统、以及各级模式对1998年6月9日降水的预报结果,并相互比较。预报结果是:广州区域中心业务模式(75km水平格距)较好地反映了这次降水过程,依托其上的局地各级模式(分别为25km,5km水平格距)能够逐级进一步细致地描述降水过程的空间和时间的分布。这表明自适应多级模式是局地降水预报客观、定量化的有效方法。结果也有利于实际预报人员进一步了解各级模式性能,以便更合理有效地应用数值模拟所提供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50—2013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哈德莱中心的海表面温度资料,统计分析了冬季北极涛动 (AO) 对东亚表面温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冬季AO正位相时,东亚大槽减弱,西伯利亚高压减弱,低层风场异常偏南,东亚冬季风减弱,东亚冬季风区温度升高,而负位相时情况相反。冬季高纬度大气变率大,冬季逐月AO与东亚冬季温度的关系表明1月、2月AO分别与东亚表面温度的相关关系皆可持续2个月以上;AO正位相时,西太平洋海温和东亚表面温度均有所升高,由于海洋运动和变化具有缓慢性和持续性,西太平洋海温可以承载长达4个月的AO信号,西太平洋海温可持续影响东亚地区温度,导致AO持续影响东亚表面温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1984~2013年NCEP/NCARII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及全国160个台站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使用由散度定义的青藏高原季风指数,以1月为冬季代表月,确定高原冬季风强弱代表年。通过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详细分析了青藏高原冬季风强弱年份,东亚大气环流和我国气候的差异。结果表明:(1)高原冬季风强弱伴随东亚大气环流的异常,当高原冬季风偏强时,高原上空的冷低压加强,辐散下沉运动加大,中高纬地区的槽脊加深,而低纬地区有一气旋性环流生成;(2)高原冬季风强弱年我国同期气候差异明显,高原冬季风偏强年的冬季,新疆北部、华北中部等地降水偏多,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等地降水偏少,冬季气温大部份地区偏高,云南、黑龙江等地略偏低。(3)高原冬季风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高原冬季风强弱年的夏季,大气环流和我国气候明显不同,强年高原热低压和高纬地区的槽脊减弱,西太平洋副高偏北偏强,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地降水明显偏多,长江中上游、内蒙等地降水明显偏少。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东部三市夏季高温气候特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利用1961-2000年夏季(6~8月)月高温资料,探讨了石家庄、南京、福州的高温气候特征,给出了高温天气过程原因分析及东亚副热带高压(下称东亚副高)的活动特点。结果表明,石家庄测站强高温过程期间干热和闷热天气持续时间不长,极端气温高,日平均风速小,日平均相对湿度小;南京和福州测站强高温过程期间闷热天气持续时间长,极端气温不高,日平均风速小,日平均相对湿度大。我国东部地区近40年来夏季月平均日照时数在减少。东亚副高和大陆变性高压是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夏季危害性高温的主要影响系统,强盛并持续副高和大陆变性高压控制是我国东部地区高温日数和强高温过程偏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低空急流与内蒙古的大(暴)雪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宫德吉  李彰俊 《气象》2001,27(12):3-7
分析了冬季产生东亚低空急流的大型环流特征及低空急流与内蒙古大(暴)雪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东亚中纬度高空维持纬向强急流锋区的情况下,若有中亚冷槽分成南北两段东移,则极易有造成内蒙古大(暴)雪的东亚低空急流产生。指出可将产生这种环流特征的西风带大型环流的调整过程,作为内蒙古大(暴)雪天气的中期预警信号。而高低空急流的位置及强度又可作为降雪量及暴雪落区的短期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1961—2011年我国东北地区72个气象站月平均气温资料及NCEP/NCAR月平均海平面气压、500 hPa高度场及200 hPa与850 hPa风场再分析资料,对东亚冬季风强度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序列经去除线性趋势处理后的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去除线性趋势后,东亚冬季风强度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序列的相关系数为-0.69,较原始序列更为显著;两者变化的阶段性较为同步,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于2004年已转入低温阶段,这与东亚冬季风同时转为偏强阶段关系密切;两者均存在20年左右的长周期,同样存在相近的阶段性短周期;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的增温变化趋势在1986年前后的增暖性气候突变中起重要作用。东亚冬季风强度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年代际信号的相关系数达-0.86,较原始序列年代际相关更为显著;两者的年代际变化存在21.5年左右的共同准周期。东亚冬季风强度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的年际变化序列存在4年左右的共同准周期。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的年际和年代际异常存在与东亚冬季风相关联的200 hPa东亚急流、500 hPa东亚大槽、乌拉尔高压、850 hPa风场、地面西伯利亚高压等的异常背景。  相似文献   

19.
The variations of both total and extreme precipitations over Asia are characterized by large regional features and seasonality. Extreme precipitation mainly occurs in summer and then in autumn over South Asia but it is a prominent phenomenon in all seasons over Southeast Asia. It explains above 40% of the total precipitation in winter over India, while the ratio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to total precipitation is 30% or smaller in all seasons over southern-central China. Over Southeast Asia, the largest ratio appears in winter. The extreme precipitation over Southeast Asia (EPSEA) exhibits significant positive trends in all seasons except autumn. The long-term increase in summer EPSEA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surface warming over extratropical Asia and the Indo-Pacific oceans and linked to a large-scale anomalous cyclonic pattern over Southeast Asia. An increase in de-trended summer EPSEA is associated with less significant surface warming. However, it is still clearly linked to an anomalous cyclonic pattern over Southeast Asia, contributed by intensifications of monsoon flow from the west, trade wind from the east, and cross-equatorial flow over Indonesia. The antecedent features of increased summer EPSEA include an overall warming over the tropical–subtropical northern hemisphere and an anomalous cyclonic pattern over Southeast Asia in winter and spring. When the large-scale Asian monsoon (measured by the Webster-Yang monsoon index) or the South Asian monsoon is strong, summer extreme precipitation mainly increases over tropical Asia. When monsoon is strong over Southeast Asia or East Asia, extreme precipitation increases over Southeast Asia and decreases over East Asia. A strong summer monsoon over Southeast Asia or East Asia is also followed by decreased autumn extreme precipitation over Southeast As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